第701章 辭謝賜官,惠妃之請

讓光王李洽和壽王李清平分秋色,這就是杜士儀當初給張興的任務。任務倒是不難,難在如何要讓自己不成爲陪襯,而且還要不那麼突兀

所以,即便是對於張興來說,這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故而,在姜度和竇鍔面前,他裝成聽不懂似的裝傻。到了御前,李隆基只是觀戰而不是親自下場,自然就沒辦法完全體會到姜度和竇鍔的感受,反而只高興於最終以一籌之差擊敗了吐蕃人,他就更加舒了一口氣。

對於這個結果,儘管那幾個吐蕃球手全都早在預料之中,卻都不禁用惱火的目光偷偷去瞪張興。倘若不是這個橫衝直撞,馬術和球技都爐火純青的黑大個,他們就算輸了,何至於正選加上替補總共八個人,結果人人帶傷,而這邊廂大唐的五人非但始終沒有替換過,而且唯一受傷多處的,就只有張興一個人?還不是看準了他們心存顧慮,不敢發揮出百分之一百的本領

然而,看到天子頒賜的絹帛,他們的火氣立刻就消了。儘管從文成公主到金城公主,大唐向吐蕃輸入了工匠以及各種手工製造技術,吐蕃人也漸漸能夠紡織出色澤鮮豔的布匹,但因爲高原上不能養蠶,絹帛就只能靠那些往來東西的商人了。所以,在每人領受了五匹絹帛的賞賜之後,他們依次告退,再沒有去瞪那個害得他們輸了比賽的可惡黑大漢。

而此次下場代表大唐的五人中,李隆基對於兩個兒子的賞賜遠遠遜色於對三個外臣。光王李洽所得的是一對金盃,儘管換算成金子,也有個十幾兩,不可謂不值錢,可這種東西只能放在家裡供着,頂多吃酒的時候拿出來對外人炫耀炫耀,可皇子的家中能來吃酒的也就只有幾個少之又少的姻親,上哪去找人炫耀?至於壽王李清的所得,乍一看去就更加微薄了,竟是一把琵琶即便如此,兄弟倆還是全都畢恭畢敬地領受了賞賜,隨即就退到了其他皇子諸王之中

光王李洽倒也罷了,他把玩着那一對金盃來到了皇太子李鴻和鄂王李涓身邊,笑着把手中的小玩意往李涓手中一塞,這才瞥了一眼那邊廂和一母同胞所出的幼弟站在一起的李清,嘿然笑道:“今日十八弟不知道怎麼失望呢。好容易讓杜中書答應了下場,結果被阿爺一句話就替換了那張興。十八弟看似滿場飛奔,得分幾乎和我平齊,可就憑他累得和狗似的,阿爺哪裡會看不出來?說來說去,就算待會兒姜四和竇十所得不菲,今天真正的大贏家,還是杜中書帶來的那個張興”

李清是否小算盤落空別人無法確定,但李洽所言張興受益,今日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

李鴻剛剛還在和李涓感慨身爲龍子鳳孫,還不如杜士儀一個外臣,這會兒李洽又勾起這個話題,鄂王李涓就嘆了一口氣道:“你說得不錯。杜中書此前由雲州長史而代州長史兼河東節度副使,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很不少,其中多有出身寒微的傑出人才,可謂是不遺餘力。你之前說他對十八弟自嘲馬球打不好?他好歹也是在外軍政一把抓的,真要沒一點弓馬能耐,怎會有今天?不過是尋個由頭,舉薦人才而已。要知道,阿爺一向就是最中意臣下唯纔是舉的。”

皇子們儘管甚至都不及外臣能夠日日面君,但對於君父的揣測,毫無疑問並沒有任何偏差。姜度和竇鍔兩人,李隆基素來是當成自家子侄一般,給的賞賜即便比對光王李洽和壽王李清更優厚,但一人一匹西域駿馬,以及一些金帛,可馬匹對於馬廄裡頭盡是騎不完的坐騎的兩位嗣國公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兩人都需要天子的聖眷來維持家門不墜,故而全都露出了心滿意足的表情。等到兩人退了下來之後,昔日還曾經是死對頭的他們對視了一眼,姜度便先開了口。

“用你手頭那馬鞭賭一賭如何,陛下會賞賜給那張興什麼東西?”

“良馬金帛之外,恐怕就是官職了。”作爲外戚,擅長鬍騰舞的竇鍔和在太常寺掛了個職的姜度一樣,好歹也是個太僕少卿,他聳了聳肩之後,便用掩不住殷羨的目光看着杜士儀,“杜十九真是得天獨厚啊,一步一個腳印,不過這十幾年,竟然已經擠進了大唐最有實權的那個圈子。遙想當初他在我家裡頭觀胡騰舞而當場賦詩的那時候,誰能想到他有如今的成就?”

“是啊,誰看得出來呢?”姜度想起自己那時候就是攪局的人,不禁也爲之莞爾,但對於竇鍔的猜測,他卻笑吟吟地搖了搖頭道,“那我就和你賭,倘若陛下真的因爲今日杜十九帶了這張興來,而他又在馬球場上表現絕佳而頒賜官員,此人必定會一口回絕”

“回絕?”竇鍔有些不可置信,“聽說這張興出身民戶,三代以內不曾有人出仕,可以說是無資的白身,這樣天大的好機會,他會往外推?”

然而,在李隆基對於今日張興在場上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依樣畫葫蘆賞賜了一匹良駒,又許以左金吾衛倉曹參軍之職的時候,張興果然立時長揖謝絕道:“陛下厚愛,臣不勝惶恐。然則臣籍籍無名之輩,今日只因爲在御前一場馬球得勝,而得左金吾衛倉曹參軍一職,旁人必定會覺得此又爲斜封悻進之門。臣拜領陛下所賜良駒,然賜官不敢領受。臣隨杜中書進京,是爲了苦讀經史,踏踏實實再磨礪幾年,將來報效大唐,並不是爲了一時驟貴”

這話說得擲地有聲,而且大見志氣,李隆基不禁爲之大悅:“好,好杜君禮所薦之人,果然亦是風骨獨到。朕收回成命,再賜你集賢殿新編的書二十卷,以嘉你向學上進之心”

“多謝陛下”這一次,張興是真正喜笑顏開了。他恭恭敬敬地拜謝之後,這才退下。可他還來不及舒一口氣,就只見姜度和竇鍔立時圍了上來。

“陛下可曾賜你官職?”

兩人幾乎異口同聲問出了同一個問題,張興一愣之後便坦然說道:“陛下確有此意,但我甚爲惶恐,不敢領受。”

話音剛落,他就只見姜度對竇鍔攤開了手:“竇十,我贏了,你手裡的那條金絲牛皮混編的馬鞭給我”

“就你狡猾”竇鍔簡直覺得不可思議,不情不願交出了手中的馬鞭,這纔看着張興,恨鐵不成鋼地說道,“陛下賜官,不用歷經吏部銓選,這是多少人想都想不到的,你竟然會傻到往外推?唉,這真是……”

而杜士儀眼看張興抵擋住了送到面前的誘惑,心裡僅存的唯一一點擔心也爲之煙消雲散。他特意把張興帶到御苑來頂替打馬球,並不是爲了讓其一鳴驚人就此出仕——沒看崔儉玄就因爲搗鼓了一個馬球賽,都一直被人稱作爲馬球參軍,更何況崔儉玄好歹還是趙國公之子,正經的清河崔氏嫡脈,而張興卻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這今後爲官,名聲還要不要?所以,當李隆基在目送張興下去後,又讚歎了他兩句目光精到,他少不得謙遜連連。

由於這一場比賽實在是精彩紛呈,持續的時間又長,李隆基到底沒有那麼年輕了,說了幾句話便站起身來到後頭去更衣。

而天子這一走,武惠妃便笑吟吟地看着杜士儀,突然出口問道:“杜中書,先母和河中楊氏雖已經是遠親了,但還沾親帶故,聽說你之前在成都時收錄在門下學習琵琶的女弟子楊玉環,去歲因父喪趕回了蜀中,近些日子就要到洛陽了?”

李隆基這一走,武惠妃便立時單刀直入拋出了這麼一個問題,杜士儀登時心中一緊。他一直都知道,玉奴只是小丫頭的暱稱,如果可以,他恨不得永遠不去想及她那楊玉環的本名。然而,玉奴已經料理完其父楊玄琰的婚事,不日就要到洛陽的消息,他確確實實不知道,此刻意外之餘更多的是異常複雜的心情。

當着武惠妃的面,他立刻驚異地瞪大了眼睛:“惠妃此問,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我和楊公昔日在成都的時候有些故交,但此後聯絡就少了許多,而玉奴回鄉奔喪之後,鮮有音信,若非惠妃提及,我都恐怕不知道她就要到洛陽了。”

想當初王守一就曾經盯上過玉奴,他還是藉着讓玉真公主將其收錄門下,最終把那些覬覦的人擋在了門外。可眼下換成武惠妃,情形就更加棘手了,恐怕連玉真公主都未必能夠擋住事到如今,他還不如裝成師徒緣分漸漸淡薄來得消停

“哦?”武惠妃挑了挑眉,面上露出了能夠魅惑君王的嫵媚笑容,“原來杜中書竟然不知道這個消息,那我可是提醒你了她既是你弟子,又是玉真長公主愛徒,來日等她除服,我可要請玉真長公主帶她進宮給我瞧瞧。”

杜士儀已經迅速整理好了心情。事涉玉真公主,他自然沒有貿然開口,而等到李隆基回還,武惠妃就彷彿沒有提過剛剛那個話題似的,姿態優雅地上前相迎,待天子入座後,她便開口說道:“三郎,壽王如今已經不小了,雖則有飽學大儒爲其講課,然則他時常提到,對那些師長敬畏太甚,有時候太過戰戰兢兢。杜中書當年三頭及第,文采風流,經史兼通,又曾經在昔日的麗正書院中編過書,何不請他常爲清兒講課?”

即便早就知道武惠妃寵冠後宮,無皇后之名,有皇后之實,可當着天子的面,下頭還有衆多皇子諸王,如此明目張膽地提出這種事,杜士儀仍然吃驚不小。他仔細留心着天子的表情,見李隆基不過微微一愣便沉思了起來,他登時更覺得此事棘手。果然,下一刻,李隆基便擡頭看向了他。

“杜卿意下如何?”

第1204章 招降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356章 盟友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548章 覆滅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497章 栽贓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653章 大丈夫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439章 兩稅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545章 白登山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6章 婉拒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50章 禮有大倫第1102章 殺羅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31章 手足連心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17章 驅鴨吞蝗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40章 突變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1048章 兩樁婚事
第1204章 招降第461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1166章 親臨前線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562章 騰換陳糧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356章 盟友第981章 滅國之功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1246章 目標長安!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5章 針鋒相對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734章 一線生機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60章 家有長者,老而彌堅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345章 夤夜來客第527章 親迎,卻扇第548章 覆滅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1151章 虛驚之後大軍至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1095章 羅鉗吉網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409章 民心向背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921章 傳首問罪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497章 栽贓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653章 大丈夫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839章 僕固懷恩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第439章 兩稅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第545章 白登山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第164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6章 婉拒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936章 貴戚將相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591章 當頭一棒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第50章 禮有大倫第1102章 殺羅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695章 奉呈忠心第387章 輕鬆逆轉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1015章 不蹚渾水第31章 手足連心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17章 驅鴨吞蝗第974章 勾魂奪魄,香消玉殞第946章 鴻鵠之志,名將事敗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1224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第140章 突變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681章 預備後手,宇文之謀第1048章 兩樁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