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

儘管仍是背對着這一行人,但公孫大娘早已聽到了馬蹄聲。此時此刻,她不動聲色地整理好了皮囊,隨即方纔站起身來。見爲首那人低頭抱拳,狀似恭敬,她便側身退了一步,隨即開口說道:“奴不過一介舞者,不敢當大家二字,更不敢當崔明府之請。奴在東都曾經拜會過齊國太夫人,承蒙不棄,贈以琵琶劍器,勉之以精益求精。如今劍舞未成,不敢再登大雅之堂。”

杜十三娘離得近,聞言大爲驚怒,咬了咬嘴脣,可還沒等她動作,肩膀卻被人按住了。擡頭髮現是自家兄長,她不禁露出了央求的表情。可等到杜士儀衝着她微微搖了搖頭,儘管她心中大爲不解,最終還是乖乖地站在那兒沒有動彈。須臾,她就聽見杜士儀低低問了一句:“這幾人你可認識?”

仔仔細細搜尋着在縣署住了兩日的記憶,杜十三娘最終有些猶豫地說道:“似乎遠遠望見過,但應不是崔明府的家人,似乎是那劉御史的從者……”

“那劉御史人如何?”

“這……”杜十三娘猶豫良久,這才輕聲說道,“聽說凡宴必招官妓陪侍,據說……據說極好女色……”

杜士儀當即眯起了眼睛,許久方纔淡淡地答道:“我知道了。”

兄妹倆說話間,那來人聽到公孫大娘這推托之詞,卻是毫不氣餒,又笑容可掬地說道:“公孫大家實在過謙了。你這劍舞若是不成,天底下還有誰人堪稱劍舞大成?明公不敢勉強公孫大家,實在是因爲奉旨巡視各方捕蝗事的劉御史現如今正在登封縣署,聞聽公孫大家竟然到了登封,一時大喜,所以明公方纔特來相請。須知劉御史乃姚相國重用之人,只要公孫大家能讓劉御史滿意,他肯美言幾句,便能讓大家的劍舞名動天聽。公孫大家遊歷天下,不就是爲了這一天麼?”

果然,崔韙之那滑不溜手的傢伙怎麼可能派自己人做這種被人詬病的事,聽此人軟硬兼施的口氣,決計是那劉沼的手下!

杜士儀見公孫大娘的秀眉終於微微蹙了起來,他方纔打定了主意。他輕輕放下了剛剛按着杜十三娘肩膀的手,低聲對那看着對面那一幕滿臉不忿的漢子低聲說道:“這位大兄,煩勞先把舍妹和青衣帶出坊市。可以的話,先送她們回去。”

“小郎君,你這是要……”

看到杜士儀凝視着那邊廂面如寒霜的公孫大娘,那漢子一時福至心靈恍然大悟,連忙點了點頭。而杜十三娘聞言大爲震驚,眼見得兄長給了自己一個嚴厲的眼神,她方纔咬了咬牙,拉了不明所以的竹影就跟着那漢子走了。然而,才走不多遠,她卻忍不住又回過了頭來,見杜士儀目不轉睛盯着那邊廂僵持中的兩撥人,她只覺得心中滿滿當當盡是擔憂。

阿兄……

她咬了咬牙,隨即對一旁那漢子說道:“這位大兄,勞煩送我們去嵩陽觀!”

此前圍觀人羣本就尚未全部散去,周遭還有二三十人,見那縣署來人強邀公孫大娘,不少百姓都露出了鄙薄的表情,但卻全都敢怒不敢言,一時間,倒是聚攏來的人越來越多,不多時就又圍了上百人。這時候,杜士儀方纔整理了一下身上剛剛因在人羣中而擠得有些褶皺的衣衫,隨即大步走了上前。見那說話的從者肆無忌憚地打量着公孫大娘,他突然重重撫掌,見那清脆的巴掌聲引來了四周圍衆多打量的目光,他這才笑着開了口。

“黃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因而劍乃兵之聖者,至尊至貴,人神鹹崇!今日見公孫大家這一曲精絕天下的劍舞,我方纔體會到了此中深意。非劍不足以見此舞之妙,非此舞不足以彰顯劍之精髓!公孫大家舞技已盡善盡美,卻依舊精益求精,怪不得我在京城時,曾與岐王第和崔中書宅幾番聽聞令名,端的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

儘管那出入豪門的景象只不過是腦海中斑駁的記憶,但如今杜士儀徐徐說出,卻是帶着一股說不出的自信。見那本已面露不豫的從者聽到那兩個名字,眼神微微一凝,他方纔又曼聲吟道:“今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爲之久低昂。爠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圍觀百姓見杜士儀白衣翩翩驟然出現,一開口便是盛讚公孫大娘劍舞超羣,繼而又掣出了岐王和崔中書的名頭,注意力自然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待聽得這八句詩,也不知道哪個好事的暴喝了一聲好,一時四周圍再次彩聲雷動。這動靜頓時引來了不少聞聽公孫大娘到登封而聚攏來的城中百姓,而剛剛面露冷峻之色的公孫大娘品着這首顯然尚未完結的詩,盯着杜士儀看了好一會兒,一時目露異彩。

眼見四周圍的百姓越聚越多,杜士儀這才轉身正對着那幾個從者,笑容可掬地說道:“如今公孫大家既然允諾在登封只停留三日,四境百姓無不歡欣鼓舞!眼下登封境內百姓正奮力滅蝗之際,有公孫大家一曲劍舞,正可謂鼓舞四方士氣!明公與劉御史所求,一觀公孫大家絕妙劍舞而已!既如此,何不與民同樂,移步坊市,與四境百姓同賞這獨步天下的技藝,以此爲一時美談!”

“說得好!”

“請明公與民同樂!”

“公孫大家這絕妙劍舞,正該上下同享!”

在這亂哄哄的附和聲和鼓譟聲中,那剛剛威逼利誘的從者一時面色極其難看。他惡狠狠地盯着杜士儀,但見四周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他只能重重咬了咬牙,強笑對公孫大娘拱手道了一句:“還請大家好好斟酌。”旋即便躍上馬背調轉馬頭帶頭離去。

他這一帶頭,其餘幾個人自然慌忙跟上。他們這一走,人羣中一時爆發出了陣陣歡呼,也不知道是因爲杜士儀三言兩語趕走了官府的人,還是因爲接下來兩日還能看到公孫大娘的無雙劍舞。

因見四周人實在是太多,公孫大娘定了定神,這才徐徐上前輕聲說道:“多謝……杜小郎君。”

“原來公孫大家還認得我。”

杜士儀含笑低聲答了一句,這才掃了一眼四周圍觀百姓,旋即對公孫大娘拱手一揖,朗聲說道:“今日公孫大家駕臨登封縣,實在是讓此地蓬蓽生輝。坊間旅舍雖好,但畢竟嘈雜不便,峻極峰下嵩陽觀精舍衆多,兼且環境清雅,不失爲雅居之地。”

剛剛那一行人頤指氣使語多威脅,儘管杜士儀替自己暫時解圍,但公孫大娘更知道不論住在坊間旅舍,抑或是寄住城中大戶人家,都很難逃過如今手中握着頗大權力的那監察御史劉沼的騷擾。也只有嵩陽觀這種看似方外之地,實則深受尊崇之所,才能夠讓她暫時有個託庇之所。

“只恐嵩陽觀清靜之地,不容奴一介舞者。”

“公孫大家何妨前往一試?”

見杜士儀嘴角含笑,想起剛剛那從者的嘴臉,公孫大娘只消須臾便做出了決定。而周圍人羣雖沒盼得公孫大家落腳在自家坊內的旅舍,但嵩陽觀遠近聞名,一時卻也無話,但仍有不少人主動跟在後頭,竟是浩浩蕩蕩將這位名動一時的劍器舞第一大家一路送到了嵩陽觀外。如此動靜,觀內自然是立時有道童出來查看動靜。杜士儀先是求見司馬承禎,得知這位上清派宗主竟是不在嵩陽觀,他不禁生出了有些失望,隨即便提出求見觀主宋福真。

那道童認出是杜士儀,想起剛剛杜十三娘纔到了觀中求見孫太沖去了,再聽到事由,哪敢怠慢,慌忙快步奔去稟報觀主宋福真。

“公孫大娘?”

身爲嵩陽觀觀主,對於這個赫赫有名的劍器舞大家,宋福真還是耳熟能詳的。儘管依稀覺得事情彷彿有些古怪,然而,如此盛名女子借宿觀內,於嵩陽觀亦是揚名之事,他思量再三便點點頭道:“你去知會一聲,把東北角的翠竹苑騰出來,請公孫大家入住。”

孫太沖從杜十三娘那兒聽說了公孫大娘登封坊市獻藝的事,還在斟酌之間,卻得知了杜士儀把公孫大娘一行人送到了嵩陽觀。可他還來不及去見觀主宋福真,宋福真讓人騰出翠竹苑留宿公孫大娘一行人的話,就已經被杜士儀告知了剛剛一路送過來的百姓,外頭一時歡呼雷動。面對那樣的大動靜,眉頭緊蹙的他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直到和從觀門進來的杜士儀打了個照面,他方纔似笑非笑地說道:“杜小郎君這借勢的功夫真是一等一的!”

“東都永豐坊崔家亦曾經挽留公孫大家教導家妓,遭婉拒之後依舊貽贈琵琶劍器,一時傳爲美談。倘若公孫大家在登封縣卻爲朝中監察捕蝗事的御史強留獻藝,傳揚出去,損的絕不是一個人的令名。”杜士儀泰然自若地看着孫太沖,隨即又是長揖謝道,“還請孫道長勉爲其難。”

“宋觀主都已經答應了,我還有什麼勉爲其難?”想到此子事事出乎意料,而且司馬承禎相人極準,雖鮮少揚名,他卻是親眼見過的,於是按捺了一下心緒,他便和顏悅色地說道,“只是你在捕蝗之事上竭盡全力,如今卻因血氣方剛一時衝動,得罪了那位劉御史,興許不但功勞盡皆付諸流水,而且還會妨礙將來前途。”

撞見這種事情卻袖手不理,縱使日後青雲直上,他這心裡頭也過不去!

踏入翠竹苑,看着那滿院子和峻極峰下自家草屋幾乎同樣翠綠欲滴的茂盛竹林,杜士儀不禁駐足片刻。他信步來到居中朝南的正屋前,恰巧一隻玉手撥開竹簾,旋即便有一位白衣白裙的年輕女子跨出了門檻,正是公孫大娘。

ps:趁小杜的勢頭求幾張推薦票!儘管仍是背對着這一行人,但公孫大娘早已聽到了馬蹄聲。此時此刻,她不動聲色地整理好了皮囊,隨即方纔站起身來。見爲首那人低頭抱拳,狀似恭敬,她便側身退了一步,隨即開口說道:“奴不過一介舞者,不敢當大家二字,更不敢當崔明府之請。奴在東都曾經拜會過齊國太夫人,承蒙不棄,贈以琵琶劍器,勉之以精益求精。如今劍舞未成,不敢再登大雅之堂。”

杜十三娘離得近,聞言大爲驚怒,咬了咬嘴脣,可還沒等她動作,肩膀卻被人按住了。擡頭髮現是自家兄長,她不禁露出了央求的表情。可等到杜士儀衝着她微微搖了搖頭,儘管她心中大爲不解,最終還是乖乖地站在那兒沒有動彈。須臾,她就聽見杜士儀低低問了一句:“這幾人你可認識?”

仔仔細細搜尋着在縣署住了兩日的記憶,杜十三娘最終有些猶豫地說道:“似乎遠遠望見過,但應不是崔明府的家人,似乎是那劉御史的從者……”

“那劉御史人如何?”

“這……”杜十三娘猶豫良久,這才輕聲說道,“聽說凡宴必招官妓陪侍,據說……據說極好女色……”

杜士儀當即眯起了眼睛,許久方纔淡淡地答道:“我知道了。”

兄妹倆說話間,那來人聽到公孫大娘這推托之詞,卻是毫不氣餒,又笑容可掬地說道:“公孫大家實在過謙了。你這劍舞若是不成,天底下還有誰人堪稱劍舞大成?明公不敢勉強公孫大家,實在是因爲奉旨巡視各方捕蝗事的劉御史現如今正在登封縣署,聞聽公孫大家竟然到了登封,一時大喜,所以明公方纔特來相請。須知劉御史乃姚相國重用之人,只要公孫大家能讓劉御史滿意,他肯美言幾句,便能讓大家的劍舞名動天聽。公孫大家遊歷天下,不就是爲了這一天麼?”

果然,崔韙之那滑不溜手的傢伙怎麼可能派自己人做這種被人詬病的事,聽此人軟硬兼施的口氣,決計是那劉沼的手下!

杜士儀見公孫大娘的秀眉終於微微蹙了起來,他方纔打定了主意。他輕輕放下了剛剛按着杜十三娘肩膀的手,低聲對那看着對面那一幕滿臉不忿的漢子低聲說道:“這位大兄,煩勞先把舍妹和青衣帶出坊市。可以的話,先送她們回去。”

“小郎君,你這是要……”

看到杜士儀凝視着那邊廂面如寒霜的公孫大娘,那漢子一時福至心靈恍然大悟,連忙點了點頭。而杜十三娘聞言大爲震驚,眼見得兄長給了自己一個嚴厲的眼神,她方纔咬了咬牙,拉了不明所以的竹影就跟着那漢子走了。然而,才走不多遠,她卻忍不住又回過了頭來,見杜士儀目不轉睛盯着那邊廂僵持中的兩撥人,她只覺得心中滿滿當當盡是擔憂。

阿兄……

她咬了咬牙,隨即對一旁那漢子說道:“這位大兄,勞煩送我們去嵩陽觀!”

此前圍觀人羣本就尚未全部散去,周遭還有二三十人,見那縣署來人強邀公孫大娘,不少百姓都露出了鄙薄的表情,但卻全都敢怒不敢言,一時間,倒是聚攏來的人越來越多,不多時就又圍了上百人。這時候,杜士儀方纔整理了一下身上剛剛因在人羣中而擠得有些褶皺的衣衫,隨即大步走了上前。見那說話的從者肆無忌憚地打量着公孫大娘,他突然重重撫掌,見那清脆的巴掌聲引來了四周圍衆多打量的目光,他這才笑着開了口。

“黃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因而劍乃兵之聖者,至尊至貴,人神鹹崇!今日見公孫大家這一曲精絕天下的劍舞,我方纔體會到了此中深意。非劍不足以見此舞之妙,非此舞不足以彰顯劍之精髓!公孫大家舞技已盡善盡美,卻依舊精益求精,怪不得我在京城時,曾與岐王第和崔中書宅幾番聽聞令名,端的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

儘管那出入豪門的景象只不過是腦海中斑駁的記憶,但如今杜士儀徐徐說出,卻是帶着一股說不出的自信。見那本已面露不豫的從者聽到那兩個名字,眼神微微一凝,他方纔又曼聲吟道:“今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爲之久低昂。爠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圍觀百姓見杜士儀白衣翩翩驟然出現,一開口便是盛讚公孫大娘劍舞超羣,繼而又掣出了岐王和崔中書的名頭,注意力自然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待聽得這八句詩,也不知道哪個好事的暴喝了一聲好,一時四周圍再次彩聲雷動。這動靜頓時引來了不少聞聽公孫大娘到登封而聚攏來的城中百姓,而剛剛面露冷峻之色的公孫大娘品着這首顯然尚未完結的詩,盯着杜士儀看了好一會兒,一時目露異彩。

眼見四周圍的百姓越聚越多,杜士儀這才轉身正對着那幾個從者,笑容可掬地說道:“如今公孫大家既然允諾在登封只停留三日,四境百姓無不歡欣鼓舞!眼下登封境內百姓正奮力滅蝗之際,有公孫大家一曲劍舞,正可謂鼓舞四方士氣!明公與劉御史所求,一觀公孫大家絕妙劍舞而已!既如此,何不與民同樂,移步坊市,與四境百姓同賞這獨步天下的技藝,以此爲一時美談!”

“說得好!”

“請明公與民同樂!”

“公孫大家這絕妙劍舞,正該上下同享!”

在這亂哄哄的附和聲和鼓譟聲中,那剛剛威逼利誘的從者一時面色極其難看。他惡狠狠地盯着杜士儀,但見四周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他只能重重咬了咬牙,強笑對公孫大娘拱手道了一句:“還請大家好好斟酌。”旋即便躍上馬背調轉馬頭帶頭離去。

他這一帶頭,其餘幾個人自然慌忙跟上。他們這一走,人羣中一時爆發出了陣陣歡呼,也不知道是因爲杜士儀三言兩語趕走了官府的人,還是因爲接下來兩日還能看到公孫大娘的無雙劍舞。

因見四周人實在是太多,公孫大娘定了定神,這才徐徐上前輕聲說道:“多謝……杜小郎君。”

“原來公孫大家還認得我。”

杜士儀含笑低聲答了一句,這才掃了一眼四周圍觀百姓,旋即對公孫大娘拱手一揖,朗聲說道:“今日公孫大家駕臨登封縣,實在是讓此地蓬蓽生輝。坊間旅舍雖好,但畢竟嘈雜不便,峻極峰下嵩陽觀精舍衆多,兼且環境清雅,不失爲雅居之地。”

剛剛那一行人頤指氣使語多威脅,儘管杜士儀替自己暫時解圍,但公孫大娘更知道不論住在坊間旅舍,抑或是寄住城中大戶人家,都很難逃過如今手中握着頗大權力的那監察御史劉沼的騷擾。也只有嵩陽觀這種看似方外之地,實則深受尊崇之所,才能夠讓她暫時有個託庇之所。

“只恐嵩陽觀清靜之地,不容奴一介舞者。”

“公孫大家何妨前往一試?”

見杜士儀嘴角含笑,想起剛剛那從者的嘴臉,公孫大娘只消須臾便做出了決定。而周圍人羣雖沒盼得公孫大家落腳在自家坊內的旅舍,但嵩陽觀遠近聞名,一時卻也無話,但仍有不少人主動跟在後頭,竟是浩浩蕩蕩將這位名動一時的劍器舞第一大家一路送到了嵩陽觀外。如此動靜,觀內自然是立時有道童出來查看動靜。杜士儀先是求見司馬承禎,得知這位上清派宗主竟是不在嵩陽觀,他不禁生出了有些失望,隨即便提出求見觀主宋福真。

那道童認出是杜士儀,想起剛剛杜十三娘纔到了觀中求見孫太沖去了,再聽到事由,哪敢怠慢,慌忙快步奔去稟報觀主宋福真。

“公孫大娘?”

身爲嵩陽觀觀主,對於這個赫赫有名的劍器舞大家,宋福真還是耳熟能詳的。儘管依稀覺得事情彷彿有些古怪,然而,如此盛名女子借宿觀內,於嵩陽觀亦是揚名之事,他思量再三便點點頭道:“你去知會一聲,把東北角的翠竹苑騰出來,請公孫大家入住。”

孫太沖從杜十三娘那兒聽說了公孫大娘登封坊市獻藝的事,還在斟酌之間,卻得知了杜士儀把公孫大娘一行人送到了嵩陽觀。可他還來不及去見觀主宋福真,宋福真讓人騰出翠竹苑留宿公孫大娘一行人的話,就已經被杜士儀告知了剛剛一路送過來的百姓,外頭一時歡呼雷動。面對那樣的大動靜,眉頭緊蹙的他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直到和從觀門進來的杜士儀打了個照面,他方纔似笑非笑地說道:“杜小郎君這借勢的功夫真是一等一的!”

“東都永豐坊崔家亦曾經挽留公孫大家教導家妓,遭婉拒之後依舊貽贈琵琶劍器,一時傳爲美談。倘若公孫大家在登封縣卻爲朝中監察捕蝗事的御史強留獻藝,傳揚出去,損的絕不是一個人的令名。”杜士儀泰然自若地看着孫太沖,隨即又是長揖謝道,“還請孫道長勉爲其難。”

“宋觀主都已經答應了,我還有什麼勉爲其難?”想到此子事事出乎意料,而且司馬承禎相人極準,雖鮮少揚名,他卻是親眼見過的,於是按捺了一下心緒,他便和顏悅色地說道,“只是你在捕蝗之事上竭盡全力,如今卻因血氣方剛一時衝動,得罪了那位劉御史,興許不但功勞盡皆付諸流水,而且還會妨礙將來前途。”

撞見這種事情卻袖手不理,縱使日後青雲直上,他這心裡頭也過不去!

踏入翠竹苑,看着那滿院子和峻極峰下自家草屋幾乎同樣翠綠欲滴的茂盛竹林,杜士儀不禁駐足片刻。他信步來到居中朝南的正屋前,恰巧一隻玉手撥開竹簾,旋即便有一位白衣白裙的年輕女子跨出了門檻,正是公孫大娘。

ps:趁小杜的勢頭求幾張推薦票!

1177.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421.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168.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慈心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1194.第1194章 譁衆取寵508.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756.第756章 親迎入城986.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697.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545.第545章 白登山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1028.第1028章 盡掀底牌674.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301.第301章 問君心意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253.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1079.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1166.第1166章 親臨前線802.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261.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378.第378章 舅舅441.第441章 白刃戰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141.第141章 夜戰468.第468章 別有風情866.第866章 昭武諸胡228.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565.第565章 敲山震虎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602.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606.第606章 雲州集737.第737章 節度幕府45.第45章 針鋒相對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175.第175章 各展神通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265.第265章 不測之禍1052.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1200.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237.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556.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1143.第1143章 挺身而出535.第535章 會錯聖心109.第109章 要挾,敗露!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380.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34.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1094.第1094章 孺慕573.第573章 備戰請纓1200.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748.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388.第388章 風雲變幻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807.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542.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746.第746章 直攖其鋒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157.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求死915.第915章 整肅軍紀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529.第529章 負荊請罪445.第445章 全勝536.第536章 告御狀!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548.第548章 覆滅569.第569章 論功行賞473.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455.第455章 師傅師孃575.第575章 大敵當前583.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221.第221章 凜然風骨850.第850章 激將法888.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889.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235.第235章 戮力同心!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900.第900章 如人父母1212.第1212章 英靈在上814.第814章 河州老卒683.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1117.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440.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35.第35章 功成以何報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491.第491章 父舅之心280.第280章 貪得無厭360.第360章 翻舊賬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
1177.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421.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168.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慈心685.第685章 使君遊西域1194.第1194章 譁衆取寵508.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756.第756章 親迎入城986.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697.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545.第545章 白登山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1028.第1028章 盡掀底牌674.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301.第301章 問君心意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253.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1079.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1166.第1166章 親臨前線802.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261.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378.第378章 舅舅441.第441章 白刃戰966.第966章 節度北庭141.第141章 夜戰468.第468章 別有風情866.第866章 昭武諸胡228.第228章 送卿回京,與君惜別565.第565章 敲山震虎868.第868章 公報私仇602.第602章 雙姝使幽州606.第606章 雲州集737.第737章 節度幕府45.第45章 針鋒相對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175.第175章 各展神通92.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265.第265章 不測之禍1052.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1200.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237.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556.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1143.第1143章 挺身而出535.第535章 會錯聖心109.第109章 要挾,敗露!678.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380.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34.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1094.第1094章 孺慕573.第573章 備戰請纓1200.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748.第748章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388.第388章 風雲變幻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807.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542.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746.第746章 直攖其鋒48.第48章 但願年年好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157.第157章 不能求生,只得求死915.第915章 整肅軍紀1253.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529.第529章 負荊請罪445.第445章 全勝536.第536章 告御狀!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548.第548章 覆滅569.第569章 論功行賞473.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455.第455章 師傅師孃575.第575章 大敵當前583.第583章 突厥牙帳,雲州特使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221.第221章 凜然風骨850.第850章 激將法888.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889.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235.第235章 戮力同心!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900.第900章 如人父母1212.第1212章 英靈在上814.第814章 河州老卒683.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1117.第1117章 節帥之雄心20.第20章 招搖逢窘迫440.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35.第35章 功成以何報518.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491.第491章 父舅之心280.第280章 貪得無厭360.第360章 翻舊賬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