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第323章 秦王戰鼓

此時此刻,無論是隨侍吳道子和張旭進了天宮寺的那兩個小沙彌,還是引了裴旻和杜士儀出來的那小沙彌,人人都已經是聽得呆了。

裴旻何許人也,自從他在寺中爲亡母做法事開始,主持和其他僧人就常常滿懷欽敬之心地提到其在河北的威名,而張旭吳道子的名聲,他們這些天宮寺中的小沙彌又怎會不知情?眼見得吳道子這話出口,裴旻和杜士儀都沉默了下來,其中一個小沙彌悄悄挪動腳步往後退,等確定沒人注意到自己,他頓時轉身撒腿就跑。他這溜之大吉頓時提醒了另外兩個小傢伙,兩人大眼瞪小眼對視了好一會兒,齊齊極有默契地溜了。

舞劍之事對於裴旻本是駕輕就熟,猶如呼吸一般自然,可如今正值母親喪期,按照禮制,他應該不動刀兵之類的兇器,哀哀服孝,更不要說如今是爲母親大作法事祭奠的時候。可是,能夠請得吳道子爲自己在天宮寺做壁畫,這是母親臨終之前沒有等到他時,對他兩個弟弟交待的最大遺願,他已經沒趕得上見最後一面,倘若再連這遺願都不能滿足,身爲人子的他還哪裡有什麼孝道可言?

思來想去,裴旻便深深吸了一口氣,斬釘截鐵地說道:“既是吳先生想看我那拙劣小技,我自當傾力呈現!”

“好,裴將軍果然真孝子!”

吳道子登時大喜,遂又看向了杜士儀。這等時候,杜士儀倘若不知道吳道子緣何要讓裴旻邀請自己同來,那就遲鈍至極了。想想張家兄弟如今嗜墨如癡,自己也並不是那麼缺錢,即便他對吳道子這關鍵時刻來這一手有些小小的無奈和反感,此刻還是點點頭道:“若得見吳公潑墨揮毫一展淋漓畫技,我又何惜區區一年之約?”

“好,杜拾遺也是爽快人!”

略施小計就讓兩人全都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吳道子登時又是得意又是歡喜。一旁的張旭雖則暗自大搖其頭,可一想到裴旻舞劍,吳道子作畫,他也不禁怦然心動。

當吳道子吩咐身後兩個徒弟立時預備畫筆和墨彩等等各種物事的時候,他又見裴旻喚來侍者,竟是吩咐去把家人全都召來,又命去家中取平日戰陣之服和所佩寶劍,他便輕咳一聲道:“好畫不可無好字相配,我一時技癢,倘若裴將軍不嫌棄,到時候畫上題字之事,便讓了給我張旭如何?”

這要求正是裴旻求之不得的,他一時大爲驚喜,當即退後一步深深長揖道:“張公若能不吝相助,先母九泉之下必能含笑心安,我及家中兄弟子侄更是銘感五內!”

杜士儀登時目露煥然神采:“若得劍聖舞劍,畫聖畫壁,草聖題字,今日這天宮寺可謂是三絕同臨,曠古爍今了!”

相比此時此刻即將親眼目睹的這大場面,剛剛的小小爲難杜士儀立時三刻拋到了九霄雲外,而他奉送的這三頂高帽子聽在裴旻和吳道子張旭耳中,裴旻固然是謙遜連連,張旭只是微微一笑,可吳道子卻得意至極,面上滿是神采飛揚的笑容。

然而,須臾之間,和裴家子侄家僕同時到來的,還有天宮寺上下近百名僧人,足可比擬僧人數量三倍的香客,那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的景象蔚爲壯觀。

正當杜士儀大爲驚訝之際,卻只見一個下頜蓄着銀色長鬚的老僧在幾個僧人簇擁下快步上前,雙掌合十行過禮後便歉意地說道:“裴將軍,杜拾遺,吳先生,張先生,敝寺幾個小沙彌因爲幾位的名聲如雷貫耳,因而剛剛聽得吳先生要裴將軍舞劍方能作畫,便在寺中嚷嚷開了,一時香客聞訊盡皆蜂擁而至。實在是此情此景難得一見,就是我等出家人亦不能免俗,倘若有攪擾處,還請諸位見諒!”

杜士儀早已經深刻體會到了唐人好圍觀的習俗,此刻登時哭笑不得。而裴旻也好,張旭吳道子也罷,對於此風比杜士儀的瞭解更深刻,這會兒置之一笑也就沒放在心上。

然而,他們仍然低估了百姓的熱情,裴旻派回家取戰袍和寶劍的家人尚未回來,天宮寺中聞訊而來的人卻越來越多,不到半個時辰已經又涌入了五六百人。到最後,生怕人太多發生什麼事故的主持老僧不得不命人閉門謝客,即使如此,山門之外仍聚集了好些人不肯離去。

吳道子對於被人圍觀沒有絲毫滯澀,反而對杜士儀打趣道:“公孫大家昔日劍舞配豪曲,今日杜拾遺有興致爲裴將軍增色否?”

“公孫大家本是無曲不成劍器舞,裴將軍的劍法卻是因戰場廝殺而來,不用曲調一樣爲殺伐之音,何需我多事?”

杜士儀只覺得自己哪裡夠格摻和這三聖同場的盛事,當即想都不想連忙一本正經地推辭。可偏偏張旭也在一旁幫腔道:“即便你並未帶着琵琶來,以你之精通音律,不若以戰鼓相和裴將軍劍舞,如何?”

今日本是被逼無奈,可吳道子答應立時作畫,張旭又肯爲此題詞,甚至還攛掇杜士儀一塊助陣,自從當年跟着孫佺期和奚人那一戰之後,久未上戰陣的裴旻一時豪興大發。見此刻圍觀者甚重,他便笑着說道:“杜拾遺就不要謙遜了,有你白衣素袍擂響戰鼓,也可平添三分雄壯。我聽聞你在音律之上造詣頗深,既如此,隨我劍舞即興擂鼓,想來又何嘗是難事?”

連裴旻都覺得自己應該湊這番熱鬧,吳道子一副你湊熱鬧就最好的神態,杜士儀頓時無話可說。然而,望着那近千人不分僧俗的圍觀人羣,那無數雙熱切的眼睛,以及處於衆人目光焦點安之若素的的裴旻吳道子和張旭,他當即爽快答應了下來。

“既是裴將軍和張公都如此厚愛,那我就勉力一試吧!”杜士儀說着便來到了那佔據了極佳觀賞位置的天宮寺老主持前,含笑說道,“主持大師,裴將軍想要戰鼓以壯聲色,不知道寺內可有合用的鼓?”

“有,有!”老主持想起當初洛陽安國寺因爲公孫大娘那一曲《楚漢》,名達公卿乃至於御前,崇照法師因而被洛陽諸寺主持奉爲上賓,要是今日自己寺中的這一場盛會傳揚出去,必然遠超安國寺,他那本該超然物外的心頓時不能平靜了,當即對身側一個身披袈裟的中年僧人吩咐道,“將庫房中收藏的那一架昔日秦王戰鼓來擡出來!”

竟然還有這樣年代久遠的老物事!

杜士儀登時悚然而驚,一顆心雖是不可抑制地急切跳動了起來,可更多的卻是難以自已的興奮和激動,就連手心也有些微微出汗了。而這時候,旁邊有耳尖的好事者突然嚷嚷問了一句:“主持大師,要真是昔日的秦王戰鼓,都已經是多少年前的老物事了,不早該老朽了?”

“這戰鼓還是秦王攻陷洛陽時所用的寶貝,後來一直是本寺鎮寺之寶,只是很少拿出來。保養擦拭和更換蒙皮是定期的,決計能夠使用!”爲了今天這場盛會,老主持已經顧不得去想這樣的東西拿出來,回頭最是推崇太宗皇帝的李隆基若是聽說,會不會直接派人來把這鎮寺之寶要了去,他心裡想的唯有一件事。若是今日劍鼓書畫四絕,他一大把年紀看到如此勝景,卻也是死而無憾了!

這些話須臾之間就在圍觀的人羣中傳了開來,聽得今日還能見識到昔日秦王戰鼓這般傳說中的好東西,人羣一時一片喧譁,竊竊私語的聲音完全被那些紛紛揚揚的議論取代。

人羣之中,一個身材魁梧的虯髯大漢藉助體型優勢,輕輕巧巧就擠到在前排一個稍稍靠邊上的位置站定,正是杜士儀曾經向裴旻詢問過的楚沉。他那利眼在裴旻身上一轉,卻是又落在了張旭和吳道子身上,顯然對這草書畫藝雙絕的二人更爲好奇。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突然聽到了一陣沉悶的鼓聲,原本審視端詳張旭和吳道子兩人的目光頓時爲之一凝,繼而就轉向了鼓聲傳來的方向。就只見剛剛那老主持提到的秦王戰鼓不知何時已經被人找了出來,卻是一隻紅木戰鼓,正如剛剛說的常常保養,儘管漆色早已沒有那種鋒銳在外的張揚,可那內斂的深沉色彩,杜士儀一下一下敲擊上去的激越和雄壯之音,仍然彷彿直入人心底一般。

而原本嘈雜的人羣,許是因爲戰鼓的聲音就代表着聲名赫赫的裴將軍即將舞劍,竟是漸漸爲之安靜了下來,到最後竟是鴉雀無聲,彷彿就連些微的呼吸聲,也會影響這一曲難得的劍舞。

適才試擂戰鼓之前,杜士儀已經是和裴旻小小交談了一番。若只是他一個人,即興擂鼓也就罷了,可要他即興擂出的戰鼓聲和裴旻的劍舞絲絲相扣,那就簡直是不可能事件了。總算他也是公冶絕的不記名弟子,多次觀賞過那位師長舞劍,得知裴旻要舞的劍勢是哪一套,又問過中間可做過哪些變動,他心中總算是有了些數。

試過戰鼓的音色之後,他見裴家取披掛寶劍的家僕已經回來,正在爲裴旻穿戴,而張旭吳道子已經毫不客氣地佔據了最佳的觀賞位置,他不禁閉上了眼睛,在心裡重溫着當年公冶絕曾經在他面前露過的那一套雄奇劍勢。

此時此刻,無論是隨侍吳道子和張旭進了天宮寺的那兩個小沙彌,還是引了裴旻和杜士儀出來的那小沙彌,人人都已經是聽得呆了。

裴旻何許人也,自從他在寺中爲亡母做法事開始,主持和其他僧人就常常滿懷欽敬之心地提到其在河北的威名,而張旭吳道子的名聲,他們這些天宮寺中的小沙彌又怎會不知情?眼見得吳道子這話出口,裴旻和杜士儀都沉默了下來,其中一個小沙彌悄悄挪動腳步往後退,等確定沒人注意到自己,他頓時轉身撒腿就跑。他這溜之大吉頓時提醒了另外兩個小傢伙,兩人大眼瞪小眼對視了好一會兒,齊齊極有默契地溜了。

舞劍之事對於裴旻本是駕輕就熟,猶如呼吸一般自然,可如今正值母親喪期,按照禮制,他應該不動刀兵之類的兇器,哀哀服孝,更不要說如今是爲母親大作法事祭奠的時候。可是,能夠請得吳道子爲自己在天宮寺做壁畫,這是母親臨終之前沒有等到他時,對他兩個弟弟交待的最大遺願,他已經沒趕得上見最後一面,倘若再連這遺願都不能滿足,身爲人子的他還哪裡有什麼孝道可言?

思來想去,裴旻便深深吸了一口氣,斬釘截鐵地說道:“既是吳先生想看我那拙劣小技,我自當傾力呈現!”

“好,裴將軍果然真孝子!”

吳道子登時大喜,遂又看向了杜士儀。這等時候,杜士儀倘若不知道吳道子緣何要讓裴旻邀請自己同來,那就遲鈍至極了。想想張家兄弟如今嗜墨如癡,自己也並不是那麼缺錢,即便他對吳道子這關鍵時刻來這一手有些小小的無奈和反感,此刻還是點點頭道:“若得見吳公潑墨揮毫一展淋漓畫技,我又何惜區區一年之約?”

“好,杜拾遺也是爽快人!”

略施小計就讓兩人全都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吳道子登時又是得意又是歡喜。一旁的張旭雖則暗自大搖其頭,可一想到裴旻舞劍,吳道子作畫,他也不禁怦然心動。

當吳道子吩咐身後兩個徒弟立時預備畫筆和墨彩等等各種物事的時候,他又見裴旻喚來侍者,竟是吩咐去把家人全都召來,又命去家中取平日戰陣之服和所佩寶劍,他便輕咳一聲道:“好畫不可無好字相配,我一時技癢,倘若裴將軍不嫌棄,到時候畫上題字之事,便讓了給我張旭如何?”

這要求正是裴旻求之不得的,他一時大爲驚喜,當即退後一步深深長揖道:“張公若能不吝相助,先母九泉之下必能含笑心安,我及家中兄弟子侄更是銘感五內!”

杜士儀登時目露煥然神采:“若得劍聖舞劍,畫聖畫壁,草聖題字,今日這天宮寺可謂是三絕同臨,曠古爍今了!”

相比此時此刻即將親眼目睹的這大場面,剛剛的小小爲難杜士儀立時三刻拋到了九霄雲外,而他奉送的這三頂高帽子聽在裴旻和吳道子張旭耳中,裴旻固然是謙遜連連,張旭只是微微一笑,可吳道子卻得意至極,面上滿是神采飛揚的笑容。

然而,須臾之間,和裴家子侄家僕同時到來的,還有天宮寺上下近百名僧人,足可比擬僧人數量三倍的香客,那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的景象蔚爲壯觀。

正當杜士儀大爲驚訝之際,卻只見一個下頜蓄着銀色長鬚的老僧在幾個僧人簇擁下快步上前,雙掌合十行過禮後便歉意地說道:“裴將軍,杜拾遺,吳先生,張先生,敝寺幾個小沙彌因爲幾位的名聲如雷貫耳,因而剛剛聽得吳先生要裴將軍舞劍方能作畫,便在寺中嚷嚷開了,一時香客聞訊盡皆蜂擁而至。實在是此情此景難得一見,就是我等出家人亦不能免俗,倘若有攪擾處,還請諸位見諒!”

杜士儀早已經深刻體會到了唐人好圍觀的習俗,此刻登時哭笑不得。而裴旻也好,張旭吳道子也罷,對於此風比杜士儀的瞭解更深刻,這會兒置之一笑也就沒放在心上。

然而,他們仍然低估了百姓的熱情,裴旻派回家取戰袍和寶劍的家人尚未回來,天宮寺中聞訊而來的人卻越來越多,不到半個時辰已經又涌入了五六百人。到最後,生怕人太多發生什麼事故的主持老僧不得不命人閉門謝客,即使如此,山門之外仍聚集了好些人不肯離去。

吳道子對於被人圍觀沒有絲毫滯澀,反而對杜士儀打趣道:“公孫大家昔日劍舞配豪曲,今日杜拾遺有興致爲裴將軍增色否?”

“公孫大家本是無曲不成劍器舞,裴將軍的劍法卻是因戰場廝殺而來,不用曲調一樣爲殺伐之音,何需我多事?”

杜士儀只覺得自己哪裡夠格摻和這三聖同場的盛事,當即想都不想連忙一本正經地推辭。可偏偏張旭也在一旁幫腔道:“即便你並未帶着琵琶來,以你之精通音律,不若以戰鼓相和裴將軍劍舞,如何?”

今日本是被逼無奈,可吳道子答應立時作畫,張旭又肯爲此題詞,甚至還攛掇杜士儀一塊助陣,自從當年跟着孫佺期和奚人那一戰之後,久未上戰陣的裴旻一時豪興大發。見此刻圍觀者甚重,他便笑着說道:“杜拾遺就不要謙遜了,有你白衣素袍擂響戰鼓,也可平添三分雄壯。我聽聞你在音律之上造詣頗深,既如此,隨我劍舞即興擂鼓,想來又何嘗是難事?”

連裴旻都覺得自己應該湊這番熱鬧,吳道子一副你湊熱鬧就最好的神態,杜士儀頓時無話可說。然而,望着那近千人不分僧俗的圍觀人羣,那無數雙熱切的眼睛,以及處於衆人目光焦點安之若素的的裴旻吳道子和張旭,他當即爽快答應了下來。

“既是裴將軍和張公都如此厚愛,那我就勉力一試吧!”杜士儀說着便來到了那佔據了極佳觀賞位置的天宮寺老主持前,含笑說道,“主持大師,裴將軍想要戰鼓以壯聲色,不知道寺內可有合用的鼓?”

“有,有!”老主持想起當初洛陽安國寺因爲公孫大娘那一曲《楚漢》,名達公卿乃至於御前,崇照法師因而被洛陽諸寺主持奉爲上賓,要是今日自己寺中的這一場盛會傳揚出去,必然遠超安國寺,他那本該超然物外的心頓時不能平靜了,當即對身側一個身披袈裟的中年僧人吩咐道,“將庫房中收藏的那一架昔日秦王戰鼓來擡出來!”

竟然還有這樣年代久遠的老物事!

杜士儀登時悚然而驚,一顆心雖是不可抑制地急切跳動了起來,可更多的卻是難以自已的興奮和激動,就連手心也有些微微出汗了。而這時候,旁邊有耳尖的好事者突然嚷嚷問了一句:“主持大師,要真是昔日的秦王戰鼓,都已經是多少年前的老物事了,不早該老朽了?”

“這戰鼓還是秦王攻陷洛陽時所用的寶貝,後來一直是本寺鎮寺之寶,只是很少拿出來。保養擦拭和更換蒙皮是定期的,決計能夠使用!”爲了今天這場盛會,老主持已經顧不得去想這樣的東西拿出來,回頭最是推崇太宗皇帝的李隆基若是聽說,會不會直接派人來把這鎮寺之寶要了去,他心裡想的唯有一件事。若是今日劍鼓書畫四絕,他一大把年紀看到如此勝景,卻也是死而無憾了!

這些話須臾之間就在圍觀的人羣中傳了開來,聽得今日還能見識到昔日秦王戰鼓這般傳說中的好東西,人羣一時一片喧譁,竊竊私語的聲音完全被那些紛紛揚揚的議論取代。

人羣之中,一個身材魁梧的虯髯大漢藉助體型優勢,輕輕巧巧就擠到在前排一個稍稍靠邊上的位置站定,正是杜士儀曾經向裴旻詢問過的楚沉。他那利眼在裴旻身上一轉,卻是又落在了張旭和吳道子身上,顯然對這草書畫藝雙絕的二人更爲好奇。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突然聽到了一陣沉悶的鼓聲,原本審視端詳張旭和吳道子兩人的目光頓時爲之一凝,繼而就轉向了鼓聲傳來的方向。就只見剛剛那老主持提到的秦王戰鼓不知何時已經被人找了出來,卻是一隻紅木戰鼓,正如剛剛說的常常保養,儘管漆色早已沒有那種鋒銳在外的張揚,可那內斂的深沉色彩,杜士儀一下一下敲擊上去的激越和雄壯之音,仍然彷彿直入人心底一般。

而原本嘈雜的人羣,許是因爲戰鼓的聲音就代表着聲名赫赫的裴將軍即將舞劍,竟是漸漸爲之安靜了下來,到最後竟是鴉雀無聲,彷彿就連些微的呼吸聲,也會影響這一曲難得的劍舞。

適才試擂戰鼓之前,杜士儀已經是和裴旻小小交談了一番。若只是他一個人,即興擂鼓也就罷了,可要他即興擂出的戰鼓聲和裴旻的劍舞絲絲相扣,那就簡直是不可能事件了。總算他也是公冶絕的不記名弟子,多次觀賞過那位師長舞劍,得知裴旻要舞的劍勢是哪一套,又問過中間可做過哪些變動,他心中總算是有了些數。

試過戰鼓的音色之後,他見裴家取披掛寶劍的家僕已經回來,正在爲裴旻穿戴,而張旭吳道子已經毫不客氣地佔據了最佳的觀賞位置,他不禁閉上了眼睛,在心裡重溫着當年公冶絕曾經在他面前露過的那一套雄奇劍勢。

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331.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509.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788.第788章 安西來客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813.第813章 聲東擊西509.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1211.第1211章 生死之間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677.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746.第746章 直攖其鋒1147.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608.第608章 河東節度1205.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398.第398章 下馬威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140.第140章 突變554.第554章 賜名霽雲814.第814章 河州老卒788.第788章 安西來客412.第412章 胡蘿蔔+大棒56.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12.第12章 薦師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1011.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566.第566章 雲州招商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1021.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1043.第1043章 死戰426.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990.第990章 異域團圓560.第560章 明修棧道1051.第1051章 西域新主669.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341.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807.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985.第985章 水火不容973.第973章 窈窕淑女454.第454章 楊玄琰1114.第1114章 黑狼旗下508.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62.第62章 帝后之心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773.第773章 趁火打劫640.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181.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333.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1196.第1196章 翻臉565.第565章 敲山震虎1145.第1145章 嚴防死守202.第202章 靈犀49.第49章 天子徵召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445.第445章 全勝907.第907章 姊妹如花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467.第467章 夫唱婦隨611.第611章 親疏之別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802.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795.第795章 杜氏幼麟265.第265章 不測之禍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525.第525章 阿姊來賀944.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126.第126章 寒光撩人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551.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506.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542.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414.第414章 易主1077.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1269.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856.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1157.第1157章 安北援軍398.第398章 下馬威951.第951章 大軍調停871.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1083.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1079.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594.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186.第186章 面聖401.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1057.第1057章 諍諫諷諫25.第25章 盧門弟子130.第130章 萬年縣試853.第853章 凱旋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
234.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331.第331章 貶官反爲榮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509.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788.第788章 安西來客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813.第813章 聲東擊西509.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1211.第1211章 生死之間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1033.第1033章 羅鉗吉網677.第677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746.第746章 直攖其鋒1147.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532.第532章 鐵骨柔情608.第608章 河東節度1205.第1205章 雷聲大雨點小398.第398章 下馬威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140.第140章 突變554.第554章 賜名霽雲814.第814章 河州老卒788.第788章 安西來客412.第412章 胡蘿蔔+大棒56.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12.第12章 薦師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1011.第1011章 人生有取捨566.第566章 雲州招商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1021.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1043.第1043章 死戰426.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990.第990章 異域團圓560.第560章 明修棧道1051.第1051章 西域新主669.第669章 度支精髓,令君提親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341.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807.第807章 河隴的大陣仗985.第985章 水火不容973.第973章 窈窕淑女454.第454章 楊玄琰1114.第1114章 黑狼旗下508.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62.第62章 帝后之心96.第96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下773.第773章 趁火打劫640.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181.第181章 省試之日,連場告捷333.第333章 死生一線間1196.第1196章 翻臉565.第565章 敲山震虎1145.第1145章 嚴防死守202.第202章 靈犀49.第49章 天子徵召1225.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218.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445.第445章 全勝907.第907章 姊妹如花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467.第467章 夫唱婦隨611.第611章 親疏之別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802.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89.第8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615.第615章 請雲州過所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795.第795章 杜氏幼麟265.第265章 不測之禍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525.第525章 阿姊來賀944.第944章 王權再易主777.第777章 祭天賑災126.第126章 寒光撩人945.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551.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506.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542.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414.第414章 易主1077.第1077章 喪心病狂,兩不相見1269.第1269章 世間再無唐明皇856.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1157.第1157章 安北援軍398.第398章 下馬威951.第951章 大軍調停871.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1083.第1083章 許君可汗,權相之殤1079.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594.第594章 突厥求互市186.第186章 面聖401.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1057.第1057章 諍諫諷諫25.第25章 盧門弟子130.第130章 萬年縣試853.第853章 凱旋764.第764章 煽風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