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第334章 御前激辯,針尖對麥芒

儘管杜士儀如今已遭貶斥,可裴漼作爲大媒,親自往觀德坊杜宅走過一趟提親,送去的定親禮物卻是絲毫不馬虎,原就是趙國夫人李氏在此前口頭訂約之後,提早爲兒子置辦下的。而杜士儀早先就打算拿出兩萬貫來給杜十三娘置辦嫁妝,因而儘管這一次看上去有些倉促,但家奴部曲當日便悉數出動,從前那些早就定好的東西紛紛從南市各大商肆中送了過來,一時間把前頭院子裡的幾間屋子堆得滿滿當當。

而同在觀德坊的官宦人家也好,平民百姓也罷,很快都從杜氏家人口中打探得知杜士儀此次要趕在南下嶺南前,把嫡親妹妹嫁入清河崔氏,因而婚期可說是趕得無以復加。當得知清河崔氏竟對此並不在意,雖有人暗中譏嘲,但更多的人都是感慨於杜士儀愛護妹妹,崔家亦體恤杜氏兄妹之情。

於是,當天行過納彩和問名,次日竟立時就是納吉和納徵之禮。當永豐裡崔家按照古禮,送來了大雁和幾乎塞滿了巷子的聘禮時,圍觀的人羣竟是把附近幾條十字街都給堵得嚴嚴實實。

然而,在這種熱鬧喜慶之中,人羣卻只聽得後頭好一陣大聲喧譁,緊跟着便是一陣扯破喉嚨的嚷嚷:“讓開,快讓開!陛下宣召!”

這時候竟然天子宣召?宣召的是誰?杜十九郎不是已經被貶了嗎?

儘管人羣一下子爲之炸了開來,但衆人還是紛紛往兩旁退避讓路,總算是堪堪騰出了一條足夠一人通行的路來,讓了那一身內侍服色的宦官和兩個隨從通過。這一行三人策馬小跑到了杜家門口,頭前那個宦官便縱身躍下馬背,大聲說道:“陛下宣召,快請杜郎君立時隨我等入宮!”

家中平日都是杜十三娘主持家務,可現如今她都要出嫁了,杜士儀當然得親自出面替妹妹操持,所幸秋娘和竹影如今都能獨當一面,月影雖年紀小些,可也能幫上手,而赤畢等人在前頭招呼那些崔家送聘禮的人,他則是親自接待崔儉玄的長兄崔承訓,兩人雖則早就相識,但並沒有太多的深交,可今後就是姻親了,崔承訓最關切的是杜士儀此次遭貶的事,一來二去還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外間的動靜就被人報了上來。

儘管今日是崔家下聘的大日子,可崔承訓知道,天子宣召比什麼都重要,更不要說興許還關乎杜士儀的前程命運。因而,他立刻站起身來,滿臉凝重地說道:“杜十九郎,此處的事情有我即可,你立時入宮去吧!君前容不得半點失誤,你千萬小心!”

“那就容我失禮了!”

這會兒宮中來人,杜士儀心知肚明,不外乎就是因爲自己一個遭貶之人的動靜實在太大。然而,他也是被這一次的突發事件逼得不得不豁出去賭一賭,否則便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因而,他向崔承訓拱了拱手後就立時出了正堂。他也不忙着先去見那宣見的宦官,而是緊趕着回房換上官服,這纔來到了前院。

甫一照面,他便立時認出,此時此刻前來宣召自己入宮面聖的這個宦官,依稀竟有幾分面熟。微微一沉吟,他便笑了起來。竟是當日探花筵時之人!

“李靜忠,原來是你。”

見杜士儀還認得出自己,李靜忠目光閃爍,卻只是微微頷首沒有說話,等到杜士儀身邊隨從牽來了馬,他待其上馬後,自己也躍上了馬背。直到進了洛陽宮,剛剛兩個隨從都垂手退下,他引着杜士儀一路往宣政殿方向行去,覷着四下人都離得遠,這才用極低的聲音說道:“杜郎君,陛下今天心緒很不好,還請你千萬小心些。惠妃讓奴婢捎話給杜郎君,多謝杜郎君能夠爲楚國公說一句公道話。”

上次這李靜忠在探花筵上陪侍自己,就曾經坦陳是武惠妃的人,如今又提醒了這麼一句,更代武惠妃致謝,杜士儀頓時暗自苦笑。他如今在朝中還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原本根本不想捲入后妃之爭中。倘若不是藍田縣主之案他惡了王皇后,此次張嘉貞又明顯公報私仇,單單姜皎黨羽就陷進去多人不說,更是以杖刑上公卿,他還不至於膽大到封還制書的地步。如今武惠妃這空口白話的感激,對他來說並不能解燃眉之急!

接下來這一關能否安然度過,便是生死榮辱兩重天!

心中豁出去的他踏入宣政殿之際,已是把所有顧慮都排遣一空,換上了一張從容鎮定的面孔。作爲常朝以及朝會之後接見大臣的地方,自然是空曠寬闊,人少時更有一種冷寂寥落的滋味,此時此刻御座上的天子沉着一張臉,左右內侍宦官無不是低垂着頭,彷彿連呼吸都摒止了一般,那氣氛何止凝肅!在這種僵硬得彷彿連空氣流動都爲之停止的環境中,他不禁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壓力。

“杜士儀,你很好。”李隆基終於開口打破了沉寂,可第一句話便是語帶雙關,緊跟着又哂然冷笑道,“你從門下省左拾遺出爲衡州司戶參軍,結果官民送行,又是緊趕着嫁妹,看着你這大張旗鼓的架勢,恐怕別人還以爲你不是貶斥,而是榮升一般!”

“臣不敢欺瞞陛下,臣和崔十一郎是同門師兄弟,交情莫逆,因而去歲他喪服期滿後,臣就已經爲幼妹十三娘和清河崔氏口頭定下了婚姻之約,崔十一郎河南府明經科解送之後,便行完婚。前幾日他得了解送出場回來後,得知臣即將前往衡州上任,崔家知道十三娘只有臣這唯一一個至親兄長,所以方纔打算立時完婚。臣本不想委屈了妹妹,可卻拗不過他們,因而所能做的不過傾其所有置辦嫁妝而已。畢竟如今一別,不知多久方纔能夠相見。”

李隆基已經讓人去打探過,所奏都是崔家聘禮如何豐厚,杜家置辦嫁妝如何豪氣,再有就是給杜士儀送程儀的裡頭有多少達官顯貴豪門世家,可此時杜士儀的回答也着實中肯。而短短一兩日,上書爲杜士儀求情的官員就已經有十數人,他的怒火歷經幾日,也已經漸漸平復了許多,當初沒想過的那些關節,眼下卻已經另有考量。

“至於陛下說臣大張旗鼓,猶如榮升,臣不敢苟同,雖貶猶門庭若市,其如公心民意也。臣封還制書,乃是身爲諫官的職責。陛下不以臣微末,自萬年尉半歲有餘便超遷左拾遺,臣銘感五內!律者,綱也,此次楚國公之案付中書門下究其狀,然未得人證物證諸多實據,便奏其罪斷其刑,民間非議本就不少。更何況縱得其罪,其刑亦當依律而行。楚國公昔日煊赫,今朝得罪,明正典刑方纔昭顯陛下之明。中書門下不以常刑斷罪,而責以非刑,臣身爲諫官,自應不當則諫!”

李隆基尚未說話,原本靜悄悄的大殿中,突然傳來了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好一個不當則諫!然則杜士儀,你捫心自問,就真的並無分毫私心?昔日你能得京兆府解頭,楚國公姜家便曾經在縣試府試一再打過招呼,姜皎之子姜度更屢次出入你之門庭,安知你不是以私誼廢公事?”

這是……張嘉貞的聲音?真真沒想到,今日李隆基這天子竟不止召見自己,還有一箇中書令張嘉貞在,而且堂堂宰相藏着聽壁角,君臣二人着實還真是想得出來!

窺見李隆基並沒有多少表情變化,杜士儀便大膽地往聲音來處看去。卻只見張嘉貞從大殿上一根廊柱後大步走了過來,隨即看也不看他一眼,徑直越過後深深向天子施禮道:“陛下,杜士儀不但妄議國事,而且分明因私廢公!”

能夠和宰相當面打擂臺,杜士儀何止提起了七分精神。他也顧不上自己和張嘉貞之前的品級資歷無不差着十萬八千里,當即朗聲說道:“昔日夫子曾贊祁黃羊,‘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祁黃羊可謂公矣’。舉賢如此,斷事同樣如此,不分親仇,只論對錯!臣聞古語云刑不上大夫,何也?因士大夫近於君,所以養廉恥。故士可殺不可辱,何況楚國公昔乃近臣?張相國爲宰相之尊,領旨斷事之際卻不思律法,不近人情,只求殺一儆百,衆所戰慄,莫非這便不是因私廢公?”

張嘉貞爲宰相之後素來說一不二,哪怕資歷年紀全都比他更長的源乾曜尚且不放在眼中,哪裡瞧得起杜士儀這初出茅廬的乳臭小兒?然而,此刻對方面對他這指斥,不慌不忙,反倒把同樣的因私廢公四個字砸了回來,他登時氣得幾乎吐血。

可就在這時候,外間卻還偏偏傳來了一個通報聲:“陛下,開府儀同三司宋璟,門下省侍中源乾曜求見。”

李隆基見杜士儀竟然敢和張嘉貞公然質辯,還把張嘉貞說得面紅耳赤,他不禁挑了挑眉,此刻聽到宋璟和源乾曜都來了,他方纔淡淡地吩咐道:“讓他們進來!”

一聽到宋璟和源乾曜竟是來了,杜士儀登時心頭大振,面上卻露出了訝異的表情。他封還制書之前沒見過宋璟,封還制書之後也沒有見過宋璟,再加上這位赫赫有名的鐵面宰相素來無人敢疑其私!至於源乾曜,他可一貫沒怎麼指望這個老好人!果然,當他用眼角餘光瞥見宋璟和源乾曜入殿後從自己身側走過,繼而來到和張嘉貞平齊的地方站定之後,雙雙行禮拜見。

當次之際,面色肅然的宋璟當先開口說道:“陛下,臣聽聞就在昨日,楚國公姜皎已經決杖了?”

儘管杜士儀如今已遭貶斥,可裴漼作爲大媒,親自往觀德坊杜宅走過一趟提親,送去的定親禮物卻是絲毫不馬虎,原就是趙國夫人李氏在此前口頭訂約之後,提早爲兒子置辦下的。而杜士儀早先就打算拿出兩萬貫來給杜十三娘置辦嫁妝,因而儘管這一次看上去有些倉促,但家奴部曲當日便悉數出動,從前那些早就定好的東西紛紛從南市各大商肆中送了過來,一時間把前頭院子裡的幾間屋子堆得滿滿當當。

而同在觀德坊的官宦人家也好,平民百姓也罷,很快都從杜氏家人口中打探得知杜士儀此次要趕在南下嶺南前,把嫡親妹妹嫁入清河崔氏,因而婚期可說是趕得無以復加。當得知清河崔氏竟對此並不在意,雖有人暗中譏嘲,但更多的人都是感慨於杜士儀愛護妹妹,崔家亦體恤杜氏兄妹之情。

於是,當天行過納彩和問名,次日竟立時就是納吉和納徵之禮。當永豐裡崔家按照古禮,送來了大雁和幾乎塞滿了巷子的聘禮時,圍觀的人羣竟是把附近幾條十字街都給堵得嚴嚴實實。

然而,在這種熱鬧喜慶之中,人羣卻只聽得後頭好一陣大聲喧譁,緊跟着便是一陣扯破喉嚨的嚷嚷:“讓開,快讓開!陛下宣召!”

這時候竟然天子宣召?宣召的是誰?杜十九郎不是已經被貶了嗎?

儘管人羣一下子爲之炸了開來,但衆人還是紛紛往兩旁退避讓路,總算是堪堪騰出了一條足夠一人通行的路來,讓了那一身內侍服色的宦官和兩個隨從通過。這一行三人策馬小跑到了杜家門口,頭前那個宦官便縱身躍下馬背,大聲說道:“陛下宣召,快請杜郎君立時隨我等入宮!”

家中平日都是杜十三娘主持家務,可現如今她都要出嫁了,杜士儀當然得親自出面替妹妹操持,所幸秋娘和竹影如今都能獨當一面,月影雖年紀小些,可也能幫上手,而赤畢等人在前頭招呼那些崔家送聘禮的人,他則是親自接待崔儉玄的長兄崔承訓,兩人雖則早就相識,但並沒有太多的深交,可今後就是姻親了,崔承訓最關切的是杜士儀此次遭貶的事,一來二去還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外間的動靜就被人報了上來。

儘管今日是崔家下聘的大日子,可崔承訓知道,天子宣召比什麼都重要,更不要說興許還關乎杜士儀的前程命運。因而,他立刻站起身來,滿臉凝重地說道:“杜十九郎,此處的事情有我即可,你立時入宮去吧!君前容不得半點失誤,你千萬小心!”

“那就容我失禮了!”

這會兒宮中來人,杜士儀心知肚明,不外乎就是因爲自己一個遭貶之人的動靜實在太大。然而,他也是被這一次的突發事件逼得不得不豁出去賭一賭,否則便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因而,他向崔承訓拱了拱手後就立時出了正堂。他也不忙着先去見那宣見的宦官,而是緊趕着回房換上官服,這纔來到了前院。

甫一照面,他便立時認出,此時此刻前來宣召自己入宮面聖的這個宦官,依稀竟有幾分面熟。微微一沉吟,他便笑了起來。竟是當日探花筵時之人!

“李靜忠,原來是你。”

見杜士儀還認得出自己,李靜忠目光閃爍,卻只是微微頷首沒有說話,等到杜士儀身邊隨從牽來了馬,他待其上馬後,自己也躍上了馬背。直到進了洛陽宮,剛剛兩個隨從都垂手退下,他引着杜士儀一路往宣政殿方向行去,覷着四下人都離得遠,這才用極低的聲音說道:“杜郎君,陛下今天心緒很不好,還請你千萬小心些。惠妃讓奴婢捎話給杜郎君,多謝杜郎君能夠爲楚國公說一句公道話。”

上次這李靜忠在探花筵上陪侍自己,就曾經坦陳是武惠妃的人,如今又提醒了這麼一句,更代武惠妃致謝,杜士儀頓時暗自苦笑。他如今在朝中還只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原本根本不想捲入后妃之爭中。倘若不是藍田縣主之案他惡了王皇后,此次張嘉貞又明顯公報私仇,單單姜皎黨羽就陷進去多人不說,更是以杖刑上公卿,他還不至於膽大到封還制書的地步。如今武惠妃這空口白話的感激,對他來說並不能解燃眉之急!

接下來這一關能否安然度過,便是生死榮辱兩重天!

心中豁出去的他踏入宣政殿之際,已是把所有顧慮都排遣一空,換上了一張從容鎮定的面孔。作爲常朝以及朝會之後接見大臣的地方,自然是空曠寬闊,人少時更有一種冷寂寥落的滋味,此時此刻御座上的天子沉着一張臉,左右內侍宦官無不是低垂着頭,彷彿連呼吸都摒止了一般,那氣氛何止凝肅!在這種僵硬得彷彿連空氣流動都爲之停止的環境中,他不禁感覺到了一股深深的壓力。

“杜士儀,你很好。”李隆基終於開口打破了沉寂,可第一句話便是語帶雙關,緊跟着又哂然冷笑道,“你從門下省左拾遺出爲衡州司戶參軍,結果官民送行,又是緊趕着嫁妹,看着你這大張旗鼓的架勢,恐怕別人還以爲你不是貶斥,而是榮升一般!”

“臣不敢欺瞞陛下,臣和崔十一郎是同門師兄弟,交情莫逆,因而去歲他喪服期滿後,臣就已經爲幼妹十三娘和清河崔氏口頭定下了婚姻之約,崔十一郎河南府明經科解送之後,便行完婚。前幾日他得了解送出場回來後,得知臣即將前往衡州上任,崔家知道十三娘只有臣這唯一一個至親兄長,所以方纔打算立時完婚。臣本不想委屈了妹妹,可卻拗不過他們,因而所能做的不過傾其所有置辦嫁妝而已。畢竟如今一別,不知多久方纔能夠相見。”

李隆基已經讓人去打探過,所奏都是崔家聘禮如何豐厚,杜家置辦嫁妝如何豪氣,再有就是給杜士儀送程儀的裡頭有多少達官顯貴豪門世家,可此時杜士儀的回答也着實中肯。而短短一兩日,上書爲杜士儀求情的官員就已經有十數人,他的怒火歷經幾日,也已經漸漸平復了許多,當初沒想過的那些關節,眼下卻已經另有考量。

“至於陛下說臣大張旗鼓,猶如榮升,臣不敢苟同,雖貶猶門庭若市,其如公心民意也。臣封還制書,乃是身爲諫官的職責。陛下不以臣微末,自萬年尉半歲有餘便超遷左拾遺,臣銘感五內!律者,綱也,此次楚國公之案付中書門下究其狀,然未得人證物證諸多實據,便奏其罪斷其刑,民間非議本就不少。更何況縱得其罪,其刑亦當依律而行。楚國公昔日煊赫,今朝得罪,明正典刑方纔昭顯陛下之明。中書門下不以常刑斷罪,而責以非刑,臣身爲諫官,自應不當則諫!”

李隆基尚未說話,原本靜悄悄的大殿中,突然傳來了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好一個不當則諫!然則杜士儀,你捫心自問,就真的並無分毫私心?昔日你能得京兆府解頭,楚國公姜家便曾經在縣試府試一再打過招呼,姜皎之子姜度更屢次出入你之門庭,安知你不是以私誼廢公事?”

這是……張嘉貞的聲音?真真沒想到,今日李隆基這天子竟不止召見自己,還有一箇中書令張嘉貞在,而且堂堂宰相藏着聽壁角,君臣二人着實還真是想得出來!

窺見李隆基並沒有多少表情變化,杜士儀便大膽地往聲音來處看去。卻只見張嘉貞從大殿上一根廊柱後大步走了過來,隨即看也不看他一眼,徑直越過後深深向天子施禮道:“陛下,杜士儀不但妄議國事,而且分明因私廢公!”

能夠和宰相當面打擂臺,杜士儀何止提起了七分精神。他也顧不上自己和張嘉貞之前的品級資歷無不差着十萬八千里,當即朗聲說道:“昔日夫子曾贊祁黃羊,‘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祁黃羊可謂公矣’。舉賢如此,斷事同樣如此,不分親仇,只論對錯!臣聞古語云刑不上大夫,何也?因士大夫近於君,所以養廉恥。故士可殺不可辱,何況楚國公昔乃近臣?張相國爲宰相之尊,領旨斷事之際卻不思律法,不近人情,只求殺一儆百,衆所戰慄,莫非這便不是因私廢公?”

張嘉貞爲宰相之後素來說一不二,哪怕資歷年紀全都比他更長的源乾曜尚且不放在眼中,哪裡瞧得起杜士儀這初出茅廬的乳臭小兒?然而,此刻對方面對他這指斥,不慌不忙,反倒把同樣的因私廢公四個字砸了回來,他登時氣得幾乎吐血。

可就在這時候,外間卻還偏偏傳來了一個通報聲:“陛下,開府儀同三司宋璟,門下省侍中源乾曜求見。”

李隆基見杜士儀竟然敢和張嘉貞公然質辯,還把張嘉貞說得面紅耳赤,他不禁挑了挑眉,此刻聽到宋璟和源乾曜都來了,他方纔淡淡地吩咐道:“讓他們進來!”

一聽到宋璟和源乾曜竟是來了,杜士儀登時心頭大振,面上卻露出了訝異的表情。他封還制書之前沒見過宋璟,封還制書之後也沒有見過宋璟,再加上這位赫赫有名的鐵面宰相素來無人敢疑其私!至於源乾曜,他可一貫沒怎麼指望這個老好人!果然,當他用眼角餘光瞥見宋璟和源乾曜入殿後從自己身側走過,繼而來到和張嘉貞平齊的地方站定之後,雙雙行禮拜見。

當次之際,面色肅然的宋璟當先開口說道:“陛下,臣聽聞就在昨日,楚國公姜皎已經決杖了?”

1059.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896.第896章 漠北亂局474.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487.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568.第568章 天子之賞235.第235章 戮力同心!1272.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155.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972.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296.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568.第568章 天子之賞1208.第1208章 不死軍魂543.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373.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732.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501.第501章 聯手善後1021.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621.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1128.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1126.第1126章 兵分兩路1099.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999.第999章 決然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454.第454章 楊玄琰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338.第338章 親迎對詩36.第36章 事了拂衣去992.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28.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1237.第1237章 破城8.第8章 有志不在高101.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934.第934章 美人計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1037.第1037章 大戰將起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727.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1084.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481.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556.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355.第355章 恃強逼凌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789.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507.第507章 拜見師長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447.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66.第66章 出宮489.第489章 一團和氣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584.第584章 雙贏之約500.第500章 失心瘋347.第347章 羣情激憤593.第593章 太真之謀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700.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175.第175章 各展神通212.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613.第613章 冥頑不靈25.第25章 盧門弟子495.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107.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939.第939章 霹靂手段95.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348.第348章 逆轉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1079.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443.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1271.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935.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1159.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797.第797章 黃金年代997.第997章 厲語攻心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197.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163.第163章 驅虎吞狼874.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1114.第1114章 黑狼旗下1230.第1230章 玉石俱焚369.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520.第520章 終成正果882.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膽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
1059.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896.第896章 漠北亂局474.第474章 託以愛子,教諸愛徒37.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487.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568.第568章 天子之賞235.第235章 戮力同心!1272.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155.第15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295.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972.第972章 一弊動全身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627.第627章 六州之主,風儀無雙296.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568.第568章 天子之賞1208.第1208章 不死軍魂543.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373.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732.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501.第501章 聯手善後1021.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621.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1128.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1126.第1126章 兵分兩路1099.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999.第999章 決然817.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454.第454章 楊玄琰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338.第338章 親迎對詩36.第36章 事了拂衣去992.第992章 漠北震,陳司馬28.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061.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1237.第1237章 破城8.第8章 有志不在高101.第101章 珠聯璧合訪張旭272.第272章 當頭一棒761.第761章 文武同心934.第934章 美人計549.第549章 禁卒鬧事,神龍現身1037.第1037章 大戰將起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727.第727章 家世之分,郡望之別1084.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481.第481章 鄂州品鮮論茶道556.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脈355.第355章 恃強逼凌55.第55章 琵琶聲後胡騰舞789.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1040.第1040章 人心思變507.第507章 拜見師長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447.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66.第66章 出宮489.第489章 一團和氣209.第209章 變生肘腋584.第584章 雙贏之約500.第500章 失心瘋347.第347章 羣情激憤593.第593章 太真之謀519.第519章 薦友得儐相700.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175.第175章 各展神通212.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613.第613章 冥頑不靈25.第25章 盧門弟子495.第495章 吳郡第一家107.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939.第939章 霹靂手段95.第95章 驚鴻一曲震天地之上348.第348章 逆轉673.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1079.第1079章 骨利幹之王443.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1271.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935.第935章 何處求邊功1159.第1159章 氣急攻心的天子797.第797章 黃金年代997.第997章 厲語攻心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197.第197章 賞春會上羣英萃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163.第163章 驅虎吞狼874.第874章 心細如髮,危機乍1114.第1114章 黑狼旗下1230.第1230章 玉石俱焚369.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520.第520章 終成正果882.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1137.第1137章 文士烈膽587.第587章 戮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