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揣測

斜陽,夕照!

官道上戒備森嚴,巡邏的民壯更是往來頻繁。

楊守文在抵達遭遇伏擊的地方時,發現那些武僧的屍體已經被人拉走,但仍有官軍守在道路中央。負責巡查的官軍軍官,楊守文也不陌生,正是那個王海賓。

不過,看到王海賓在,楊守文卻蹙起眉頭。

他策馬上前,“十七郎,你怎在這裡設立關卡?”

此前,他叮囑楊茉莉,讓他到了長洲後,找王海賓圍困普會寺。可現在王海賓出現在這裡,也就是說那包圍普會寺的官軍另有指派,也可能是根本沒有行動。

王海賓連忙躬身行禮,“徵事郎,我是奉刺史之命,在此守衛。”

“那崔刺史派何人包圍普會寺?”

王海賓一愣,搖搖頭道:“這個末將就不清楚了……末將只知道,刺史傳令命我率本部兵馬在這條路上警戒。其餘事情,非末將所能知曉,還請徵事郎勿怪罪。”

楊守文下了馬,站在路中央。

他向周圍看了兩眼,沉聲道:“崔刺史還有別的吩咐嗎?”

“那倒是沒有,只說若見到徵事郎,務必要保護徵事郎安全返回長洲縣。”

原來,這支兵馬候在這裡,是等楊守文前來。

楊守文點點頭,“那刺客的屍體呢?”

“已經被送往縣衙。”

“如此,立刻召集兵馬,隨我回縣城。”

“喏!”

王海賓忙領命而去,楊守文則再次上馬。

一行人很快來到長洲縣城外,不等他們進城,就見薛崇簡縱馬飛馳而來,在楊守文面前勒住了戰馬,而後在馬上微微欠身道:“徵事郎,崔刺史、高舍人以及狄縣令命我在此等候,言徵事郎若回來時。請你立刻前去縣衙,他們在縣衙等候。”

狄縣令?

楊守文愣了一下,輕聲道:“二郎,哪個狄縣令?”

薛崇簡笑道:“當然是狄國老二公子。崔刺史早已得到密旨,在狄縣令抵達之後便傳旨與他。聖人有旨,命狄縣令行長洲縣令之職,並且敕令他就地組建武騎團,拜蘇州團練使一職。”

“哦?”

楊守文感到有些吃驚。不過很快的,他就想通了這其中的玄機。

狄仁傑有三個兒子,長子狄光嗣在年初以戶部員外郎行淄州刺史,也是狄仁傑諸子之中,能力最爲出衆的一人。不過,除了狄光嗣之外,他另外兩個兒子……

楊守文在洛陽的時候,就聽說狄仁傑的小兒子狄光昭在魏州惹得天怒人怨,當地人甚至因爲他,把當年爲狄仁傑建立的生祠都給毀掉。可見狄光昭惹下了何等麻煩。據說,奉宸衛大將軍李元芳奉旨親自前往魏州,把那狄光昭給捉拿歸案。

狄仁傑入上陽宮,苦苦懇求,武則天才赦免了狄光昭的死罪。

可如此一來,狄家只剩下一個狄光嗣,難免實力單薄。此次赴蘇州尋找皇泰寶藏,又恰逢王元楷被害,狄仁傑就想要趁機把狄光遠推上去,以增強狄家的實力。

誰都知道。這皇泰寶藏一旦起出,就是大功一件。

再加上其他人的協助,萬一狄光遠能夠偵破王元楷被殺的案子,也就是錦上添花。

只要狄光遠能夠安分守己。保證長洲不出亂子。

楊守文預計,用不得一年,狄仁傑就會設法讓狄光遠返回神都,入三省六部就職。

那樣的話,他日狄仁傑就算歸西,狄家內有狄光遠。外有狄光嗣,也能夠撐起一片天空。

想到這裡,楊守文忍不住笑了。

他沒有見過狄仁傑,可是從這件事情上,他還是能夠感受到,狄仁傑身上的煙火氣息。終究是逃不過家人親情……狄仁傑身體不好,所以纔會如此爲狄光遠謀劃。

他當下點頭,“既然如此,二郎前面帶路。”

薛崇簡答應一聲,領着楊守文直奔縣衙。

來到縣衙後,兩人在門外下馬,自有僕從把兩人的馬匹牽走。楊守文跟隨薛崇簡直奔前衙大堂,還沒等他走進大堂,就聽到那大堂之上,一陣喧譁和吵鬧聲。

在大堂上,跪着一排僧人。

爲首兩個,對楊守文而言倒也不陌生,正是昨日在普會寺山門外和他打過交道的普會寺知客僧法言。法言身邊,是戒律僧法慧。而兩人身後,還有十餘名武僧跪在堂上。

“縣尊明鑑,我等確實不知神慧長老的去向啊,貧僧冤枉。”

“是啊,貧僧不過是戒律僧,怎可能管得住法師去向?他走的時候,更沒有與貧僧知曉。”

“請縣尊明鑑!”

大堂上,燈火通明。

狄光遠面色鐵青,一言不發。

在他的上首,則端坐高戩、崔玄暐和李隆基三人。

而在狄光遠的下首,則坐着周利貞和裴光庭。三班衙役站在兩邊,手持水火棍肅穆而立。

狄光遠一拍驚堂木,厲聲喝道:“都與本官閉嘴,亂亂哄哄,吵吵鬧鬧,休怪本官治爾等咆哮公堂的罪名。全都不許說話,本官問你們,你們再一一與本官回答。”

楊守文眸光一凝,旋即看了薛崇簡一眼。

就見薛崇簡朝他點點頭,邁步走進了大堂。

“縣尊,楊評事回來了!”

“啊,青之回來了?”

大堂上,狄光遠等人紛紛起身,楊守文則邁步走進堂內。

他朝那些僧人掃了一眼,而後上前躬身一揖,“縣尊今日抵達長洲,下官因故未能前去迎接,反而給縣尊惹來麻煩,還請縣尊恕罪。”

狄光遠道:“徵事郎哪裡話,本官也是才得了聖人旨意。

未曾想這長洲竟混亂如斯,光天化日之下,有人膽敢襲擊朝廷命官,真是罪不容恕。青之,你可還好?方纔本官聽聞你遭遇襲擊,也着實是被嚇了一跳呢。”

狄光遠顯得很熱情,倒是讓楊守文感到有些吃驚。

他連忙道謝,又向其他人行禮問好。之後纔在狄光遠的安排下,在裴光庭身邊坐好。

“青之,本官得到你遇襲的消息後,立刻請崔刺史派遣兵馬。包圍了普會寺。

不過,那普會寺住持神慧卻聞訊逃走,本官只得將這些僧人拿下。”

楊守文再次向狄光遠道謝,目光旋即落在了法言和法慧兩人身上。

“不知這些妖僧,可曾問出口供?”

“楊評事。冤枉!”

法慧大聲喊道:“貧僧等人不過是寺中掛職,那管得長老去向?長老去了何處,我等確實不知,還請楊評事明鑑。”

“大膽!”

楊守文厲聲喝道:“今在公堂之上,縣尊未曾讓你開口,爾何以敢大聲喊叫?”

說着話,他起身向狄光遠一揖,“此等妖僧,不知朝廷律法,膽大包天。爲正公堂威嚴。還請縣尊予以責罰,當掌嘴二十。”

狄光遠聞聽,立刻道:“正當如此,來人,掌嘴。”

兩個差役上前,其中一人把那法慧死死抱住,另一個差役則手持竹板,上前啪啪啪一陣抽打,打得那法慧滿臉是血,慘不忍睹。行刑之後。差役退下,法慧倒在地上發出痛苦**。而在他身邊,知客僧法言則面色如紙,身體瑟瑟發抖。

不僅是法言。還有其他的僧人也都面無人色。

楊守文這才坐下,朝狄光遠拱了拱手,便不再言語。

李隆基眉頭微微一蹙,看了楊守文一眼;高戩和崔玄暐則保持沉默,面色如常。

狄光遠道:“法言,你剛纔說你不知道神慧的去向。

那本官問你。今天可曾見到過神慧?”

“日間早課時,曾見長老。

後來長老在禪堂唸經,大約在申時左右,長老突然叫了幾個人,駕船離去,並未與小僧交代。以前,長老也常駕舟訪友,故而小僧也沒去詢問,所以不知他去向。”

神慧,跑了?

楊守文此刻也聽清楚了情況,眉頭不由得微微一蹙。

申時,那應該是在他遇伏前後的事情,當時他還沒有到達蘇家園林。按道理說,伏擊的刺客全都死在那裡,不可能有人逃走。畢竟,楊守文手裡還有一隻海東青在空中警戒。如果有漏網之魚的話,大玉一定會覺察,怎可能任他逃走?

沒有漏網之魚,那神慧又怎知伏擊失敗,及時逃走呢?

想到這裡,楊守文在不經意間,掃了一眼李隆基。

應該不會是他……李隆基若想害他的性命,有許多手段,半途伏擊絕不是明智之舉。

但聯想到那紙條上的‘提防三郎’,楊守文心裡就有些發堵。

他想到了白水塘伏擊,想到了在洛陽時得到的那張示警的紙條,對李隆基隨即就增添了許多警惕。

狄光遠反覆詢問法言等僧人,可這些僧人卻是一口咬定,不知道神慧的下落。

楊守文突然道:“法言,本官問你。

昨日神慧說,前天晚上普會寺遭遇賊人襲擊,搶走了佛骨舍利,可當真嗎?”

“啊?”

不等法言回答,周利貞蹙眉道:“徵事郎,這似乎是兩件事。”

“呵呵,只怕未必。”

“哦?”

“前天夜裡,是我潛入普會寺,莫非周司直以爲,是本官偷走了佛骨舍利嗎?”

“這個……”

楊守文冷冷看了周利貞一眼,對高戩等人道:“下官在離開洛陽之前,姑姑曾告訴我,當日自廣化寺逃走的無畏禪師,應該就是逃往江南東道……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長洲縣。下官秘密抵達長洲之後,自然會懷疑那無畏禪師會躲在普會寺中。

當天夜裡,我親眼看到有人在普會寺被殺。

原本我以爲是蘇威被害,故而才急忙返回吳縣,調動兵馬前來抓捕神慧……可惜,蘇威沒有死。我方纔見蘇威的時候,也與他言明此事。我不知道那個被殺的人是否是蘇威,但我卻相信,這普會寺絕不是什麼佛門淨地。另外,昨天晚上義莊被人縱火焚燒,守護義莊的老人也被殺害……下官以爲,怕與神慧也有牽連。”

周利貞聞聽,立刻道:“何以見得?”

“前日,我抵達長洲後,曾聽本地人說,普會寺外曾發現了幾個丐兒的屍體……呵呵,那天我親自前往義莊查探,結果卻發現,那幾個丐兒都是死於屍毒。”

狄光遠聽到這裡,眼睛不由得一亮!

“我昨日包圍普會寺,本想拿下神慧,嚴刑逼供,卻不想被蘇威蘇員外的事情亂了方寸。想來,那神慧也有些害怕,所以纔會在今天做出這等露出馬腳的舉措。

三郎,你以爲如何?”

“啊?”

李隆基沒想到,楊守文會突然對他發問,以至於當場就愣住了。

不過,他反應很快,旋即笑道:“昨日徵事郎也與我說起此事,當時我就想在今日去查看義莊。不想那時候,義莊着火……如今想來,徵事郎的猜測不無道理。”(。)

第646章 驚變(六)第73章 寶香閣(一)第45章 且冷眼旁觀(上)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337章 密旨(上)第374章 線索第709章 伏擊第369章 蘇威(四)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73章 寶香閣(一)第443章 西山校場(六)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691章 毒士(上)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442章 西山校場(五)第698章 求救(下)第七百五十章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467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七)第71章 馬蹄鐵(上)第373章 李瘸子第696章 一刀了卻恩怨情仇第693章 鬧劇第63章 風雨欲來(上)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351章 死士(一)第139章 上神都(三)第440章 西山校場(三)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7章 楊承烈(上)第499章 密旨(上)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495章 時鳴春澗中(中)第113章 一夜(二)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636章 蜀道難(三)第264章 鬼宅(三)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643章 驚變(三)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596章 反擊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38章 成酒(下)第5章 命案(上)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88章 絕不退讓(下)第232章 變數(三)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320章 朝天闕(十)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20章 突厥獒(下)第183章 女嬰(下)第337章 密旨(上)封推感言感冒中第651章 蠻兵圍城第348章 衆矢之的第653章 無題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282章 宿命相逢(下)第528章 碎葉之變(一)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364章 撲朔迷離(二)第448章 決戰奉先寺(三)第693章 鬧劇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78章 好大膽子第346章 七裡亭(上)第483章 離奇第476章 小丐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12章 朝天闕(二)第478章 往事第565章 烏質勒第437章 暗流第301章 命案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253章 掃眉才子第52章 長眉羅漢(下)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706章 雙面人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76章 古怪第636章 蜀道難(三)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570章 丘升頭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21章 醜丫頭(上)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352章 死士(二)第84章 變天了(下)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8章 楊承烈(下)第393章 明十三第197章 我欲揚名第485章 明秀獻策第520章 被坑了!第654章 二女相見
第646章 驚變(六)第73章 寶香閣(一)第45章 且冷眼旁觀(上)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337章 密旨(上)第374章 線索第709章 伏擊第369章 蘇威(四)第46章 且冷眼旁觀(下)第73章 寶香閣(一)第443章 西山校場(六)第85章 最凌厲的反擊(上)第691章 毒士(上)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442章 西山校場(五)第698章 求救(下)第七百五十章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467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七)第71章 馬蹄鐵(上)第373章 李瘸子第696章 一刀了卻恩怨情仇第693章 鬧劇第63章 風雨欲來(上)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351章 死士(一)第139章 上神都(三)第440章 西山校場(三)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7章 楊承烈(上)第499章 密旨(上)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495章 時鳴春澗中(中)第113章 一夜(二)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636章 蜀道難(三)第264章 鬼宅(三)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643章 驚變(三)第612章 雲詭波譎第596章 反擊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38章 成酒(下)第5章 命案(上)第161章 聖歷二年(中)第88章 絕不退讓(下)第232章 變數(三)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320章 朝天闕(十)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20章 突厥獒(下)第183章 女嬰(下)第337章 密旨(上)封推感言感冒中第651章 蠻兵圍城第348章 衆矢之的第653章 無題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282章 宿命相逢(下)第528章 碎葉之變(一)第270章 兵車園(三)第364章 撲朔迷離(二)第448章 決戰奉先寺(三)第693章 鬧劇第430章 明秀算卦第78章 好大膽子第346章 七裡亭(上)第483章 離奇第476章 小丐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12章 朝天闕(二)第478章 往事第565章 烏質勒第437章 暗流第301章 命案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253章 掃眉才子第52章 長眉羅漢(下)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706章 雙面人第51章 長眉羅漢(上)第76章 古怪第636章 蜀道難(三)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第570章 丘升頭第181章 失蹤的耍猴人第21章 醜丫頭(上)第125章 第一日(二)第352章 死士(二)第84章 變天了(下)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8章 楊承烈(下)第393章 明十三第197章 我欲揚名第485章 明秀獻策第520章 被坑了!第654章 二女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