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大足元年

東都,洛陽。

伴隨着時間的推移,楊守文火燒武家樓的餘波也漸漸的消失了。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話題能夠永遠保持熱度。這裡是神都,雲集天下名士,匯聚華夏精英。在這座擁有百萬人之多的世界中心,每天都會發生許許多多游去的事情,出現許許多多有趣的人。這也使得洛陽人的眼界更寬,更廣,話題更加豐富。

不知不覺間,新年已至。

在正月初三,武則天下詔改年號久視爲大足,於是在史書裡,從這一天開始,便被稱之爲大足元年。

年號變更了,也代表着一個新的氣象。

正月初十,武則天在朝會上突然提出,想要返回長安。

一時間,朝堂上掀起了滔天巨浪。返回長安?這又是什麼意思?自高宗駕崩後,武則天便遠離長安,遷都於洛陽。此後,她登基爲帝,更改國號爲大周,定都洛陽城。

一晃,快十年過去了。

武則天流連於洛陽,幾乎很少返回長安,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長安還保留着西京的名號。

這好端端,怎地突然想要回長安了?

注意,是回長安,非是遷長安……也就是說,在武則天的眼中,洛陽仍舊是帝都。

“朕自先帝駕崩以來,因觸景傷情,而不得已遷都洛陽。

昨日,先帝託夢於朕,言語間多有思念,令朕深感愧疚。故朕決意,返還長安,以伴先帝。此一去,或半載,或一年,朕不得而知。朕不在洛陽時,由太子總理朝政。

蘇味道、唐休璟、張柬之、崔玄暐、姚崇、宋璟、張說、楊執柔留守東都,協助太子參理政務。相王旦隨朕返還西京,爲先皇掃墓。朕此去長安,還請諸公盡心輔佐太子,勿是政事懈怠,勿令百姓受苦……隴右都督一職,就由郭元振暫理。

又因斬啜屢次犯境,邊塞不穩,故使相王爲幷州大都督一職。

原幷州都督張仁亶,遷靈武都督,挾制斬啜,不得怠慢,欽此!”

伴隨着武則天一紙詔書,朝堂上的討論,一下子變得少了。

聖人已經解釋的很清楚,她無意遷都,只是因爲夢到了先帝,故而才決意返回長安。

這聽上去合情合理,似乎並不足以讓人感到疑惑。

可是,對於那些常年混跡於廟堂之上的大佬們,卻從武則天一系列的任命中,看出了端倪。

“陛下,對相王不滿了!”

太平禪寺裡,高朋滿座。

在狹小的禪室中,除了太平公主端坐主位上之外,還有六七個人,分別坐在兩邊。

這些人裡,衣裝各異,有僧有道有儒生。

其中,高戩也端坐一旁,蹙眉輕聲道:“也許陛下早已知曉相王心思,故而藉此敲打。”

“何以見得?”

說話的是一個僧人,法號法真。

高戩話音剛落,他便立刻開口詢問:“以貧僧看來,陛下帶相王前往長安,應該是因爲喜愛的緣故。太子未回來前,相王便陪伴陛下身邊。此次返回長安,乃是盡的人倫大道。陛下不帶太子,而讓相王陪伴,豈不正說明了,陛下對相王的看重?”

“對相王看重?”

高戩冷笑一聲道:“只怕是猜忌大於看重吧。”

自去年從長洲返回洛陽後,高戩因發掘元文都寶藏有功,故而升任爲天官侍郎……

說起來也有趣,當初一起前往長洲的衆人裡,除了楊守文和李隆基之外,其他人都得到了升遷。也正是因爲高戩在那次行動之中表現出衆,所以更得到太平公主的寵信。

加之高戩與張說等人爲友,在士林中,同樣頗有名望。

他這一番話出口,太平公主不由得眸光一凝,低頭陷入沉思之中。

法真,而今是大福先寺住持法師,早年間投到了太平公主門下,以武藝高強,智謀過人而被重視。

但這一年來,法真明顯感受到,高戩的地位已經在他之上。

所以,每逢聚會,他總有意無意間與高戩作對。只要是高戩贊成的,他一定反對。

看着兩人爭論不休,太平公主露出了疲乏之色。

她一擺手,示意二人不要再說話,隨後又扭頭向身邊的一個男子問道:“新興王,你怎麼看?”

這新興王名叫李晉,是李唐宗室子弟。

他身體看上去有些羸弱,故而坐在一旁,一直是一言不發。

論輩分,他是太平公主的族侄,故而說話也顯得隨意很多,“高郎中所言,頗有道理。”

“哦?”

“姑姑,你道那楊守文從西域回來之後,陛下全無動作,是真的不知道其中真相?

陛下老了,心慈手軟許多。

她而今膝下不過太子與相王兩個兒子,如何能下得狠心?

知子莫過於母,陛下何等精明,何等聰慧之人。相王的心思,陛下又怎可能沒有覺察?若早十年,陛下定會大開殺戒。但現在,她已決意還政太子,便不會如當年那般果決。以我看來,陛下帶走相王,是爲了趁此機會,鞏固太子的位子……

同時,相王離開了洛陽,必然會有一場腥風血雨。

我聽說,明琰已經過了潼關,不日將抵達洛陽。那明琰是何人之子?他那老子,當年爲陛下一手創立了內衛。明琰此前,一直在劍南道,與朝中沒有太大的關聯。他此次回來,少不得要立威一番。到那時候,相王不在洛陽,誰若上躥下跳,必死無疑。

我可是打聽過,那明琰在蜀州,可是有鐵面判官之命……出任三年判官,死在他手裡的人,足有千人之多,其手段可見一斑。這樣的人回來,大家還是小心一些。”

李晉說完,便不再開口。

而在座衆人,也都紛紛閉上了嘴巴。

太平公主點點頭,“此前我尚不明白,陛下何以讓武二郎前往靈州。

現在看來,陛下這是要用武家監視相王的動作,爲太子將來登基,打下一定基礎。

諸公,剛纔新興王的話都已經聽到了。

從現在開始,傳我命令,都老實一點……”

衆人聞聽,齊聲應命。

這禪室裡的人,大多是太平公主的親信,所以太平公主自然不會太過嚴厲,又好生勸慰了一番。

大家討論了一陣時局,見太平公主露出疲乏之色,於是紛紛告辭。

“姑姑。”

當衆人離開後,李晉卻留了下來。

他輕聲道:“我聽說,太子有意使薛楚玉爲左羽林大將軍,執掌北衙禁軍?”

“怎麼,你有想法?”

對於這個族侄,太平公主非常信任。

他身體有些弱,卻頭腦很清晰,太平公主對他,也頗爲倚重。

“姑姑,既然太子要整頓北衙禁軍,何不趁機推薦幾人過去。一方面,太子手中可用之人不多,正好藉此機會,向太子示好。另一方面,我覺得這北衙禁軍,日後定然會非常重要,說不定會超越南衙十六衛。既然如此,咱們也該早一些謀劃。”

太平公主聞聽,沉思片刻後,露出了深以爲然之色。

“那新興王可有合適人選?”

“姑姑,我去年的確是招攬了一位勇士,有萬夫不擋之勇,且精通兵法。

此人名叫常元楷,能左右開弓,騎射精湛。姑姑可以將此人推薦給太子,將來可以爲依仗。”

太平公主想了想,點頭表示贊同。

她邁步走出了禪室,和李晉沿着門廊緩緩行進,一邊走,一邊低聲和他討論事情。

就在這時,從門廡外匆匆走來一人,正是哈士奇。

李晉見狀,忙停下了腳步。

哈士奇則快步來到了太平公主身邊,在她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太平公主臉上,明顯愣了一下,旋即輕輕點頭,揮手示意哈士奇退下。她抿着嘴,轉身向李晉看過來。

“姑姑,出了什麼事?”

“太子方纔進宮,懇請陛下,委任楊承烈爲東都留守。”

“啊?”

“陛下已經同意,並且下旨,命楊承烈爲東都留守,假左武威大將軍之職……新興王,你說的不錯,太子要開始反擊了。接下來,咱們就靜觀其變,設法從中漁利。”(。)

第118章 一夜(七)第105章 龜符奉宸 一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711章 小算盤第399章 喬裝第318章 朝天闕(八)第172章 結個善緣(下)第720章 東門柳第389章 血紅木棉花(二)第591章 薄露來襲(一)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35章 針鋒相對(上)第227章 那年十八(二)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94章 飛狐破(下)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502章 裴巽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14章 三皇觀(四)第340章 約定(下)第79章 騎虎難下第192章 重逢(一)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516章 碎葉川第592章 薄露來襲(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163章 別管叔(上)第673章 追擊(一)第497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上)第568章 三十三勇士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13章 悶聲發大財(上)第705章 改頭換面第337章 密旨(上)第5章 命案(上)第652章 想殺兕子哥哥?那可不行!第676章 追擊(四)第634章 蜀道難(一)第375章 神慧第415章 有緣還會再見第152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一)第717章 長安二年(下)第546章 最長一日(一)第543章 斬將(二)第354章 長洲(二)第273章 豪士(二)第544章 那個男人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153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二)第246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一)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473章 驚變(下)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322章 朝天闕(十二)第333章 徵事郎(上)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415章 有緣還會再見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537章 奪回保大軍第723章 歸途(三)第668章 夜襲(三)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9章 大生意(上)第525章 紅忽魯奴兒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545章 聲東擊西第395章 狼子野心(下)第470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十)第740章 閉門羹(二)第571章 元英請降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412章 登島(下)第608章 謀劃第400章 蓬萊玄龜望西風第332章 欠我一個承諾(下)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80章 後路第555章 阿史不來山口(一)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305章 過公子破案記(一)第562章 阿史不來山口(八)第510章 真主信徒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472章 驚變(上)第199章 他還是怕的!
第118章 一夜(七)第105章 龜符奉宸 一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711章 小算盤第399章 喬裝第318章 朝天闕(八)第172章 結個善緣(下)第720章 東門柳第389章 血紅木棉花(二)第591章 薄露來襲(一)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575章 刺客的進化(一)第35章 針鋒相對(上)第227章 那年十八(二)第243章 一路向西(上)第94章 飛狐破(下)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502章 裴巽第474章 輪不到你做主!第七百四十五章第214章 三皇觀(四)第340章 約定(下)第79章 騎虎難下第192章 重逢(一)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516章 碎葉川第592章 薄露來襲(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163章 別管叔(上)第673章 追擊(一)第497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上)第568章 三十三勇士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13章 悶聲發大財(上)第705章 改頭換面第337章 密旨(上)第5章 命案(上)第652章 想殺兕子哥哥?那可不行!第676章 追擊(四)第634章 蜀道難(一)第375章 神慧第415章 有緣還會再見第152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一)第717章 長安二年(下)第546章 最長一日(一)第543章 斬將(二)第354章 長洲(二)第273章 豪士(二)第544章 那個男人第658章 其實大有可爲(二)第153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二)第246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一)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473章 驚變(下)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322章 朝天闕(十二)第333章 徵事郎(上)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415章 有緣還會再見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537章 奪回保大軍第723章 歸途(三)第668章 夜襲(三)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9章 大生意(上)第525章 紅忽魯奴兒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136章 歲寒三友勾魂香(中)第545章 聲東擊西第395章 狼子野心(下)第470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十)第740章 閉門羹(二)第571章 元英請降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403章 遊仙宮(二)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412章 登島(下)第608章 謀劃第400章 蓬萊玄龜望西風第332章 欠我一個承諾(下)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80章 後路第555章 阿史不來山口(一)第624章 爾虞我詐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305章 過公子破案記(一)第562章 阿史不來山口(八)第510章 真主信徒第406章 遊仙宮(五)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472章 驚變(上)第199章 他還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