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boss直聘

上次考試是在貢院,這次的“複試”,因爲考生數量大大的減少了,所以將考場設在了開封府衙的大院內。

因爲是寫策論,所以方重勇定下的規矩,是直接開卷考試。

無論考生帶什麼參考書都行,還特意聲明:即便是夾帶,也是可以的。

不過經過上次院試的洗禮,這次已經中舉的考生都學乖了。他們心裡都清楚,以官府在這次考試表現出來的套路,無論帶什麼書,帶什麼資料都是沒用的。

如果不是有礙觀瞻,他們恨不得光着身子進來參加考試!以示坦蕩豪邁!

果不其然,拿到試卷後,考生們再次驚出一身冷汗。

這次院試的題目就只有一個:如何讓大唐再次偉大。

是啊,怎麼讓大唐再次偉大呢?現在大唐都已經四分五裂了啊!

方重勇自認爲自己做不到這個。

所以他特別想看看在場的這些睿智考生們,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

畢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方重勇漫不經心的在考場中穿行着,慢慢的踱步,時不時就會停在一個考生面前,看看對方是怎麼寫的。

不得不說,人才還真的有。

他看到有個叫“肖穎”的中年考生,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通,似乎是在“指點”汴州朝廷怎麼用兵。

這個人的方略,簡單說就是:依靠運河,掌控天下的財權。先南下兩淮,再過江攻略江東。最後兵分兩路,一路攻河北,一路攻荊襄。

搞定這些之後,兩路夾擊關中,待關中平定後,再取蜀地。

具體策略嘛,便是南面以收買與壓服爲主,北面以征討爲主,先南後北的次序絕對不能亂。

你說這個方略有道理麼?

那是相當有道理,幾乎跟方重勇所設想的一個模子刻出來。

但有用還是沒用呢?

完全沒用。

這些都不過是在紙上談兵而已,不比當年的趙括聰明多少,說不定還不如。

當然了,這只是考卷而已,不能對其有過高的奢望。

有這種大局觀,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人才了。只不過憑這點東西想救大唐,恐怕還是想得太美了。

走着走着,方重勇在某個考生的桌案前停了下來。這個人就是他之前親自考察過的李勉。

只見這位考生,在卷子裡面寫道:

大唐的四分五裂,是因爲失去了所謂的“道義”。

而這種道義,並不是指皇位有沒有正常傳承,而是國家沒有在對百姓進行有效的治理。

所謂有效的治理,那便是奸邪之人,要被及時的處斷。哪怕他身居高位,也不能手軟,不能將其放過。老弱殘疾,背井離鄉的苦難之人,官府和民間要能夠及時進行救助。

只有朝廷對百姓講道義,這樣的朝廷纔會樹立威信,才能做到一呼百應。

大唐落到如今的境地,便是因爲奸邪之人有恃無恐,因爲該交稅的人不交稅,因爲該管事的人沒管事!

只有把這些糾正過來,大唐纔可能恢復正常。否則,朝廷就算是名義上統一了天下,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再次陷入困境。

看到這些,方重勇大爲驚歎。

唐代能有這種見識的人,已經不多了。

生產資料的佔有模式,是社會制度的本質與根基,但卻不是社會制度的細節和全部,更無法確保社會治理的效果。

社會制度的細節,在於具體的治理方式與治理手段,而實現這些的關鍵,又在於吏治。

也就是說,朝廷先得把官員管好,官員們才能把百姓管好。要不然,還不如放任自流什麼都不管呢!

這個道理雖然樸素,但敢於將其說出來,捅破畫皮,卻是很不容易的。

果然,越是開卷考試,越是能看出考生的水準啊。

真正的死記硬背,其實不過是爲了擴寬錄取面罷了。在這個貴族政治依舊有效的時代,貴族們的綜合素質,要比寒門之家走出來的人強太多了。

最起碼從小所受的教育質量就不一樣。

這也是爲什麼所謂的科舉,並不能解決封建時代所有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是一個寒門之家的子弟參與這場考試,估計他也會很抓瞎。

救大唐,他不會呀。沒學過,甚至都沒去想過。

四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也真不算少。等方重勇轉了一圈,發現真正的人才,可能也就那麼幾十個人。至於其他的,只能說湊合用而已。

汴州朝廷治下的州縣很多,朝廷中樞也在組建之中,還要去粗取精,優勝劣汰,逐步的考覈淘汰不合格的官員。

一屆科舉,能夠輸送的人才非常有限。這還是積累了好多年的人才,如果明年再開,或許就不會如這次人才濟濟了。

方重勇這才體會到治國的難處。

人雖然多,官雖然多,但頂用的人,那是永遠都不嫌多的,只會覺得不夠。

人才的培養,還是任重道遠啊。

方重勇輕嘆一聲,回到了書房。

不一會,考卷就陸陸續續的送到書房裡了。

嚴莊、張通儒、劉晏、李筌等人,也都陸陸續續到此,和方重勇一起閱卷。

這次的卷子就沒有塗名了,一眼便能看到是誰寫的。

方重勇非常民主,在場五個人,如果誰覺得卷子還可以,那就在上面畫一個圈。如果一張卷子有三個圈,或者是三個圈以上,那麼卷子就可以留下來,進入下一輪面試。

沒有三個圈的,就算是被淘汰了。

“咦,這個人不是元載麼?”

嚴莊拿起一張卷子疑惑問道。

“元載?”

方重勇一愣,他當然知道元載是誰。

不過很奇怪的是,元載似乎當官很早,比方重勇年齡稍微大一些,而且還中過進士。

就算出身背景不行的人,在基哥那個時代混過官場,如今也該混出頭了,起碼是曾經混出頭過。

完全沒有必要去考什麼科舉的。對於這種“前任”官員,朝廷都有特招,需要弄明白的是背景身份與立場,能力反倒是其次。

“嗯,元載曾經是李琩的親信,幫助他鎮守東都洛陽,擔任東都留守判官。皇甫惟明奪取洛陽後,元載便不知所蹤,似乎也沒有去關中,應該是躲起來了。

沒想到他竟然會來汴州考科舉。”

嚴莊一臉困惑說道。

其實這次科舉,嚴莊便已經發現有好多人,都是從前的官員。只不過因爲各種原因,或許是當年站隊有問題,或許是政績不甚突出。

都是藉着這次科舉的機會將自己“洗白”,從頭開始。

類似的事情,方重勇當年科舉後面那一屆,就有兩個曾經中過進士並且還當過官的人,再次參加科舉,並且考上的。

士人階層,爲了當官,那真是削尖了腦袋,各種招數層出不窮呀。

“卷子給本官看看。”

方重勇向嚴莊伸手說道,後者將手裡元載的卷子遞給他看。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方重勇倒吸一口涼氣啊!

元載在卷子上寫道:

大唐的四分五裂,便在於財政的崩潰。這個情況,其實開元年間就已經逐漸暴露,只是一直無法解決。

要想讓大唐恢復榮光,那隻能加強財政。沒有錢,什麼都是虛的。一切舉措都要圍繞着搞錢進行。

一方面,要讓官府可以收到更多的稅;另外一方面,也要讓百姓賺更多的錢,同時讓更多的人交稅。

全面廢除租庸調,實行兩稅法。將商稅和地稅,以及鹽鐵專營,上升到政務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那些從前不交稅的權貴們。

不僅要用鐵拳打得他們交,而且還要多交!

洋洋灑灑一套組合拳,元載在卷子裡將搞錢的法子描繪得明明白白。

怎麼說呢,這是一個很合格的皇權打手啊。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感慨道。

然後他在卷子上畫了一個圈。已經有四個圈了,唯獨劉晏沒畫。

“劉尚書,理財這可是你的專長啊。莫非你是瞧不上元載的理財之策?”

方重勇指了指元載的卷子,揶揄劉晏說道。

“官家,此人急功近利。他若是理財,那是要對百姓敲骨吸髓的。

他說的那些,下官並非不能做,而是要顧及民生,不能說爲了給官府斂財,搞得民間一潭死水,商賈們都死絕了。

元載是個大才,但是官家用他有風險,所以下官不能同意。”

劉晏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

“嗯,言之有理。”

方重勇依舊還是將卷子放到了“合格”的那一邊,沒有因爲劉晏的說辭而將元載幹掉。

民主就是放權和分權,既然事前說好了,等同於“一人一票”,那麼這個“贊同權”,就不能憑個人喜好而當做不存在。

方重勇麾下文人與武將,都能擰成一股繩,奉他爲主公,便是因爲他平日裡辦事公道,有理有據有信義。

就好像劉晏那番話很有道理,但是其他三人都是同意的,所以方重勇就不能憑個人喜好將元載黜落。

這是原則問題。

四百份卷子看似很多,但衆人閱覽的效率很高。那些廢話連篇,老生常談的,沒人畫圈就直接過了。

方重勇本來以爲會有很多卷子留下,沒想到,最終超過三個圈的,也就只有區區十多人而已。從數千人的院試,到四百人的會試,最終脫穎而出的,也就這十多個人。

其他人,也不過是一州一縣之才。所謂人才,也都是靠人口基數堆出來的。

“倒着數兩百人,全部拙落,剩下的當進士。

挑出來的這十幾個人,單獨貼一張榜單出來。

明日,本官便在這府衙書房,一個一個接見他們。

和他們當面聊聊。”

方重勇打了個哈欠說道,準備起身去臥房。

這幾天他可是累壞了,江無煙是練過武的,體力驚人。那柔韌性極好的腰肢,真不是一般人能招架得住的。

方重勇也就第一夜在牀上大佔上風,後面幾天都是對方越戰越勇。

他今晚可得好好補一覺了。

……

第二天一大早,貢院外便貼出了告示,有十多位考生,進入“面試”環節。而中進士的名單,也已經貼出來了。這些人三日後便要去開封城,找所謂的“六部衙門”報道。

具體情況,只有去了以後才知道。如果按大唐此前的規矩,中進士要等待選官,至少得等一年才能赴任,等三年以上的也不是啥稀奇事。

不過汴州政權初創,肯定很需要有能力的官員穩固基本盤,不可能讓這些中進士的人等太久。最多一年的“實習期”過後,大概就要上崗赴任了。

“這是怎麼回事?”

李勉看到自己中了進士,然後另外一張十多人的榜單上,也有自己的名字。

據說是得去參加面試,就在今日午時開始。

所謂“面試”,可能是有好事,但也有可能,是這些人的卷子觸怒了朝廷。

考卷觸怒朝廷,而考生遭遇懲罰的事情,自開科舉便有。

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

李勉有些心裡沒底。

他回頭看了看跟自己住在同一間院落的幾個人,楊綰、常袞、關播、蕭復、劉從一都在看榜。他們幾個人當中,唯有關播不在這個面試名單裡面,其他人都在。

“你們都去麼?”

李勉輕聲問道。

去還是不去,這不僅關係到個人前途,甚至很可能涉及身家性命。

然而,當蕭復看到“肖穎”的名字赫然在列,於是哈哈大笑道:“去啊,當然要去。既然是約定在午時,那我們現在提前一點去也是無妨呀!”

蕭復覺得,有蕭穎士這種刺頭在,去府衙參加“面色”,可謂是安全得很。

要殺,也是先殺蕭穎士!

關播面露遺憾之色,悄悄退回自己居住的院落,他知道,自己新認識的這幾位朋友,應該是沒機會高攀了。

那些人將來會成爲“高一層次”的存在。

李勉一行人來到府衙門口,便看到很多人也都提前到了。不過卻始終沒看到蕭穎士的身影。

午時一到,果然府衙大門洞開,有個皁吏將他們引進府衙大院。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叫,單獨進入府衙書房內參加“面試”。誰也不知道其他人跟考官說了些什麼。

只是,每個從書房內走出來的人,都是面色凝重不苟言笑,也不肯對其他人說自己究竟遇到了什麼。

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第749章 雙刃劍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310.第269章 你是自願爲聖人分憂,還是被毒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第727章 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705章 who cares第586章 貞潔烈女150.第136章 錢!錢!錢!第617章 敲山震虎214.第188章 基哥的壽辰(上)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752章 進退之間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第783章 進步之風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583章 建國大業之蓄勢待發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374章 西行記第778章 虎口拔牙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673章 聞到血腥味的狼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119.新羣開了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435章 哪來什麼歲月靜好?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714章 石頭剪刀布第49章 神童VS神童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370章 劍指碎葉307.第266章 高力士做不到的事,奴可以做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607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軍事上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646章 極速惡化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6章 上元夜(下)第695章 李惟嶽歷險記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330章 不給錢不算賣,給了錢不算搶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552章 長河落日終有時226.第198章 撲朔迷離第749章 雙刃劍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566章 貌似完美的聯手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98章 賣的不是藥,是藥方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214.第188章 基哥的壽辰(上)魔鬼藏在細節裡面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163.第147章 透心涼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771章 怎麼辦,只有殺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316章 誰慫誰是狗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760章 生死存亡之秋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
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第749章 雙刃劍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554章 諸神的黃昏(中)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310.第269章 你是自願爲聖人分憂,還是被毒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第727章 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第705章 who cares第586章 貞潔烈女150.第136章 錢!錢!錢!第617章 敲山震虎214.第188章 基哥的壽辰(上)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175.第158章 驚天弊案(1)第752章 進退之間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第783章 進步之風234.第206章 如同被誤診的癌症晚期患者209.第185章 規則碾壓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583章 建國大業之蓄勢待發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374章 西行記第778章 虎口拔牙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169.第153章 狗衙內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145.第133章 厲不厲害你的基哥第469章 殺人不見血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673章 聞到血腥味的狼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119.新羣開了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435章 哪來什麼歲月靜好?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714章 石頭剪刀布第49章 神童VS神童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370章 劍指碎葉307.第266章 高力士做不到的事,奴可以做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第607章 我要把精力用在軍事上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646章 極速惡化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66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6章 上元夜(下)第695章 李惟嶽歷險記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勉之第706章 兵變技術哪家強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201.第178章 仕宦當作執金吾第330章 不給錢不算賣,給了錢不算搶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552章 長河落日終有時226.第198章 撲朔迷離第749章 雙刃劍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566章 貌似完美的聯手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98章 賣的不是藥,是藥方第563章 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214.第188章 基哥的壽辰(上)魔鬼藏在細節裡面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163.第147章 透心涼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771章 怎麼辦,只有殺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316章 誰慫誰是狗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第760章 生死存亡之秋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471章 基哥的腳步靜悄悄108.第105章 成長的秘訣在於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