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又菜又愛玩

汴州運河某個渡口處,方重勇正在觀摩“運河司”所請的僱工(免費徭役),將沉沒於渡口的大海船打撈起來。

這艘從波斯來的海船,居然開到運河裡來了,一路磕磕碰碰,最終果不其然在渡口擱淺沉沒。

這個突發事件,猛然給方重勇提了個醒:渤海入黃河的口岸,缺了一道關口,類似的事情,將來一定還有很多!

雖然正常人都不會把海船開到黃河,更不會開到運河裡,但總有一些腦子不太正常的“外邦人”,主要是西亞那邊的,路子很野。

眼前這條船就是因爲船主不想交登州那邊的關稅(貨物極爲貴重),所以直接繞道,先進黃河後走汴口。

最後擱淺沉沒,把運河堵了。

“把船主和船工都下獄,送去善緣山莊反省半年!”

方重勇面色陰沉如水下令道。

現在本來就是運河封凍前最後一波運輸旺季了,居然被一條沉船堵了航道。

搞得全汴州各運河渡口都是雞飛狗跳,停留不能走的漕船比比皆是。

這讓方重勇想起前世,在高速上看到那種一輛車出了車禍,結果堵車十幾公里的壯觀場面。

“下官這就吩咐書吏去辦。”

嚴莊小心翼翼的說道,不敢觸方重勇的黴頭。

嚴莊深知這位官家的脾氣,對方很少因爲私事而動怒,哪怕有不開眼的人罵他反賊,他也就當沒聽到一樣。

然而,在公事方面,方重勇卻是雷厲風行,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破爛事就會發火。

嚴莊走後,方重勇看着運河邊忙得不可開交的一大羣人,無奈嘆了口氣。河北新定,自然是顧不上天津海港的建設。

這個節點的要害之處,便在於堵住海船進入內陸河道,是一個關鍵的“閥門”。海船吃水太深,進入黃河很容易就會擱淺。這是地理條件限制所導致的,人力很難改變。

換船和中轉乃是必然。

歷史上,中晚唐後,海貿開始一日千里的發展,這個趨勢是不會改變的。相關的制度和基礎設施,也要跟上才行。

“官家,李太白求見。”

忽然,張光晟在方重勇身後低聲稟告道。

“要是獻什麼詩賦那就大可不必了。”

方重勇輕輕擺手,他現在正煩着呢,沒時間陪李白說閒話。

“呃,官家要不還是見一下吧,卑職看到李白還帶着一個人過來了。”

張光晟一臉尷尬說道。

“行吧。”

方重勇點點頭,他對於跟李白套近乎,是沒有多大興趣的。不過怎麼說呢,別人來都來了,不見一面似乎也不太好。

李白的官運實在是不咋地。

自從李璘駕崩後,李白就辭官回家了,但依舊居住在汴州。李白平時也是遊山玩水沒啥鳥事,不必操心個人生計。

很多人爲了求他的詩作,自願送錢過來,因此李白的日子倒也過得逍遙。

只是聽從宗夫人的建議,不再涉及政事。

一行人來到狀元樓的二樓包間,今日李白已經將這裡包場,沒有其他人在。

“官家,這位是李昭,李某的從弟。他是從襄陽來的,有要事稟告官家。”

李白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臉,心中七上八下的。

他還是想當官,要不然,不可能這麼積極。只不過,當官沒問題,身上卻不能打着“李璘親信”的標籤。今日是爲了李昭,更是爲了跟方清拉拉交情。

“有什麼事情,但講無妨。”

方重勇看向李昭說道,雖然語氣平靜,卻顯得不怒自威,氣場逼人。

李昭見過最大的官,就是襄州刺史趙讚了。

他有些緊張的看了李白一眼,見對方已經急得冒火,於是嚥了口唾沫說道:“官家,逆賊李璬在荊襄倒行逆施,弄得百姓民不聊生。草民懇請官家派王師蕩平賊寇,還荊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啊。”

“請細說一二,本官現在還是一頭霧水。”

方重勇嘆了口氣,李昭大概是被嚇傻了,以至於詞不達意,說了一大通廢話。

李昭這才清醒過來,竹筒倒豆子一般,將荊襄那邊的“新政”描述了一番。包括李璬是怎麼聽信盧杞的建議,全權委託他“撈錢”,官府又是怎麼虛標土地與田宅的價格,敲骨吸髓。

全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聽到這番話,包括李白在內,包廂內其他人都被這種異常炸裂的斂財操作,給震驚到了。

本來可以直接搶的,居然還給別人留下價值一萬貫的田宅!

李璬當壞人爲什麼還能當得如此善良?

方重勇一時間居然找不到詞來形容這種行爲,他簡直想哭死。

“這,這不對吧?”

張光晟一臉震驚,自言自語道。

李璬這是在搞什麼啊?

張光晟弄不明白李璬這麼玩又有什麼意思。

他也算是對基哥很瞭解的人了,包括基哥斂財的手段,遠不止“略知一二”的地步。

在張光晟看來,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絕!

既然開搶了,直接絕戶就完事,推給盜匪就行!

李璬這樣斂財,既把人得罪死了,撈錢的效率又很低。

哪一頭都不靠,可謂裡外不是人。

田宅的估價,對撈錢影響極大。因爲田宅這種東西無法變現,也無法變成軍費,估價的彈性還很大,容易讓底下的人上下其手。

如果田宅估價很低,那麼大商賈隨便打發個三兩棗就能過關了,不至於傷筋動骨。

可如果底下的官員要整死某個大商賈,那麼將他的田宅估高價,然後直接去他家裡搬東西就行了。

這其間尺度太大,執行的官員一定會利用職權大肆斂財。然後李璬和朝廷,便會錢撈不到幾個,卻是把惡名擔了個實實在在,最後肥了前去抄家的官員。

李璬作爲天子,他這麼玩,到底圖個什麼呢?

張光晟想不明白。

“這麼粗暴的嗎?”

方重勇好奇問道,幾乎是脫口而出。很快他便察覺到失言了,連忙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尷尬,隨即正色說道:“汴州歡迎你們來此定居,你們可以先暫住在李太白家中,然後去汴梁城內看看合適的宅院。只要遵守朝廷的法度,這裡便會很適合你們安家落戶。”

“謝官家,謝官家!”

李昭感恩戴德。

汴州如今大量人口涌入,外地人只是“客居”,能夠在城內城外置辦宅院,卻不能購買土地耕作。

方重勇爲了發展工商業,所以制定了嚴苛的土地政策,強力打擊土地兼併。

目的,就不是爲了主動擴大耕地面積,而是爲了發展第二產業,讓那些外地來的流民在城內或者郊外居住,成爲富商或者僱工。

卻不佔有土地。

如果大家都跑村落裡去耕作了,那麼誰來生產銷往全國的商品?

方重勇剛剛那一番話,實際上不僅是允許李昭在汴州居住(畢竟這個門檻很低),而是暗示他,可以把荊襄的產業,搬遷到汴州來運作。

商業嘛,有富集效應,越是集中就越發達,越發達就越是能玩出花來。

見方重勇隻字不提帶兵攻荊襄的事情,李白小聲問道:“官家,出兵荊襄的事情……”

“這個嘛,快入冬了,要從長計議。”

方重勇擺擺手,不置可否說道。

“但你們放心,李璬倒行逆施,兔子尾巴長不了的!”

他又補充了一句,這就是明擺着打官腔了。

“你們的事情不是不辦,而是朝廷用兵自有章法,不是想一出是一出,官家要回去研究一下。這樣吧,今日只談營商之事,政務就不說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嚴莊哈哈一笑,替方重勇解圍了。

如今兩軍在洪州對峙,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大戰,怎麼可能因爲李白的一個什麼從弟來哭訴,就改變作戰計劃?

“稍安勿躁,這件事本官不會忘記的,只是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現在無法承諾你們什麼。來來來,吃菜吃菜。”

方重勇隨口打哈哈,跟嚴莊使了個眼色。後者會意,找了個藉口開溜了。

李昭與李白對視了一眼,二人都明白今天就只能這樣了,本就是投石問路,現在的結果已經算是不錯。

想讓汴州朝廷突然出兵荊襄,確實也不太現實。

更別提馬上就是運河的封凍期,汴州朝廷向南面的兵馬調度能力,將會受到砍掉九成這般的削弱,糧秣和軍備,無法通過運河運到揚州。

後勤都跟不上,還打什麼仗啊,這件事確實急不得。

要開打,也是明年春天的事情了。汴州這裡的地形,便是冬季因爲黃河封凍適合向北進攻,而春夏河道漲水,適合向南進攻,正好是反着來的。

一頓阿諛奉承之後,飯局結束,方重勇回到了府衙書房。

此時此刻,一衆幕僚都已經聚集於此,等候多時了。

方重勇大馬金刀的坐下,環顧衆人詢問道:“都聽說了吧,荊襄之事,你們以爲如何?”

“回官家,末將以爲,李璬倒行逆施,我們可以提前動手了。他們胡作非爲的影響,將在明年集中顯現出來,而且需要花不少時間去補救和撥亂反正。

換句話說,明年就是李璬最虛弱的時候。

若是等他們糾偏了政策,用補救的辦法挽回損失,反倒是對我們不利了。”

車光倩率先抱拳行禮建議道。

屋內衆人都是頻頻點頭。

此番李璬的新政,堪稱是往自己的大動脈狠狠砍了一刀。

沒錯,那些腦滿腸肥的大商賈某種程度上看,確實很可惡。有時候方重勇都想把這些人宰了,把他們的家產充公。

李璬說的那句“你要那麼多錢做什麼”,其實方重勇也很認同。

但很多事情,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直接拿那些大商賈開刀,其他營商之人,必定兔死狐悲,能跑的絕不會留下。就算是方重勇自己,也只敢讓大商賈出資建立商行,由官府派人監督,以“董事會”的模式,讓他們自己單獨運作。

換言之,這就是等於是說:錢還是你們的,但你們的錢堆在庫房裡沒什麼用,不如拿出來使用。錢都還在,我也沒有拿走。

即便如此,亦是小心翼翼,沒有大規模推廣。這些合資的錢莊和商號,也都是專款專用,每一家錢莊覆蓋一個或者幾個行業。

治大國如烹小鮮,一切都得小心翼翼,不斷嘗試,有了成功經驗以後再推廣。

這是鐵律。

那種想一出是一出的政令,絕大部分都是惡政,不出大亂子已經是難得,壓根不必指望能起什麼好的效果。

“你們呢?覺得如何?”

方重勇看向其他人問道。

“官家,汴州的貨,正好可以通過長江販賣到江陵,一點也不費事,從這裡還可以進入蜀地。

不僅僅的田畝的增加,總之,好處很多。”

嚴莊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說道。

汴州朝廷的轄區,到荊襄那邊,有兩條主要路線。

一條是洪州這邊,走長江水道。一條是南陽宛城那邊,走一段運河南下之後,再走陸路通道。

真要動手,肯定是兩路大軍齊發。

車光倩和嚴莊,很顯然都認爲荊襄朝廷出現了重大的施政失誤!

內政不修,則必有外患。明年春天,便是攻打荊襄與南陽的時候了!

“錢夠不夠?”

方重勇看向劉晏詢問道。

“回官家,就算汴州的錢不夠,從荊襄那邊來的商賈,他們總會有錢的。

不如官家發個討逆檄文,號召荊襄那邊來的商賈出錢出力,打個三五年都沒問題的。”

劉晏笑道,輕輕擺手,示意軍費壓根就不必擔心。

荊襄來汴州避難的商賈不是想打回去嗎,那行,總不能兩手空空跟乞丐一樣吧?

汴州朝廷是官府,不是許願的寺廟!就算向佛祖許願,還要給點香火錢呢!

這也是今日飯局之中,方重勇顧左右而言他的原因。

李昭只有拿出棺材本來,才能說動汴州軍出兵。不然的話,他可以對方重勇“許願”,方重勇也可以跟他打哈哈。一句“正在辦”,就可以堵死所有的質疑。

方重勇眼睛一亮,隨即撫掌大笑道:“此話說得在理,那今日便發檄文討逆,然後將告示張貼出來,號召汴州的商賈們捐款。想使喚銀槍孝節,那肯定得放點血才行,一毛不拔的話,還是洗洗睡吧。”

汴州本地的商賈,如何百萬之類的,對這種捐款的號召肯定是興趣缺缺。隨便想想也知道,他們已經搭上官府的快車,沒必要多此一舉。

但從荊襄逃難來的商賈,看到這告示之後,就不敢當做沒看見了。

這些心思活絡的商賈,必定明白朝廷的“言外之意”。

這一招可謂是“精準扶貧”,只有看得懂的人,纔會拿出真金白銀出來。

衆人很快散去,各自忙活去了。方重勇將盧邁單獨留了下來。

見四下無人,他沉聲問道:“天子那邊如何?他看到輓聯有什麼反應沒有?”

盧邁想了想,有些擔憂的說道:“天子不但沒有憂愁,反倒是讓下官謝謝官家厚愛,臉上看不出哀傷,更別提流淚了。下官以爲,鄆州的那些人不能留了。只怕天子上元節便會發難,甚至更早。”

親兒子死了,都能面色平靜應對。那挑釁意味極爲濃厚的輓聯,就放在靈堂內。李偒對此熟視無睹。

李偒的隱忍,必定是爲了更大的圖謀,以至於死了兒子都能面不改色。

上元節,按照慣例,會在汴梁城皇宮內舉辦燈會,甚至運河沿岸,都會有廟會,大辦一天一夜!

那時候方重勇必然要參加慶典,以顯示其權威。

當天慶典必定人員衆多,且魚龍混雜。到時候隨便鬧一下,就能出大亂子。

玩個調虎離山什麼的,懂的都懂,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盧邁的擔憂非常有道理。

“嚴密監視那幫人,記得要抓住負責傳令的那名宦官。其他的,讓何老虎在他們前往汴州的路上動手,一個不留。”

方重勇做了一個劈砍的手勢,心冷如鐵。

第733章 政治動物的形狀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372章 不自量力第426章 白露之變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第625章 我曾經來過第345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773章 你猜呀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9章 朝堂風雲第649章 既簡單又麻煩第541章 宿命的輪迴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725章 海納百川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721章 染血的長安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覆盤兼求票第23章 無言以對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440章 啪第715章 血染母親河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603章 失敗才叫叛亂,成功了叫革命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216.第189章 基哥的壽辰(中)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第643章 boss直聘第785章 也不是不行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591章 長安米貴第621章 文體兩開花第511章 羊羣效應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第704章 麥田守望者第578章 樑子第388章 平地驚雷第511章 羊羣效應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第683章 柳城悲歌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785章 也不是不行第304章 忠!誠!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第339章 無組織無紀律第727章 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708章 主不可怒而興兵第534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上)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第7章 遠方來客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
第733章 政治動物的形狀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第800章 金城定盟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第451章 長安連環滅門案第766章 來了約等於沒來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174.第157章 屬於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372章 不自量力第426章 白露之變134.第125章 被吐蕃人瘋狂打臉的基哥第625章 我曾經來過第345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773章 你猜呀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9章 朝堂風雲第649章 既簡單又麻煩第541章 宿命的輪迴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725章 海納百川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721章 染血的長安第351章 殺人容易救人難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覆盤兼求票第23章 無言以對107.第104章 離譜的大唐官場第440章 啪第715章 血染母親河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603章 失敗才叫叛亂,成功了叫革命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309.第268章 是時候給大唐人民來一點小小的第380章 急轉直下(爲天黑都想睡zzz加更)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216.第189章 基哥的壽辰(中)第342章 西域只需要一個太陽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第643章 boss直聘第785章 也不是不行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591章 長安米貴第621章 文體兩開花第511章 羊羣效應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第704章 麥田守望者第578章 樑子第388章 平地驚雷第511章 羊羣效應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第486章 世間遍地聰明人第683章 柳城悲歌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第422章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第463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785章 也不是不行第304章 忠!誠!第309章 風雪六月天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第339章 無組織無紀律第727章 如何把大象裝進冰箱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第433章 何日風起雲涌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708章 主不可怒而興兵第534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上)205.第181章 影子選手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第7章 遠方來客第575章 話不能亂說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321.第277章 核動力印鈔機準備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