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柳城悲歌

李庭望走出開封府衙的時候,已經是滿天星斗。夜裡的冷風一吹,他有些混亂的腦子稍稍清醒了些,心卻更加冷了。

方清不在,銀槍孝節軍主力去了登州,如今汴州無兵可借。

爲之奈何?

李庭望不知道,但是他心裡清楚一件事:安守忠大概是擋不住控鶴軍的。

更別說,還有關中的兵馬在潼關虎視眈眈。

李庭望年輕的時候,聽說過很多傳奇的故事。像什麼霍去病五百騎兵大破匈奴,犁庭掃穴之類的。

他那會時常感慨生不逢時,少年意氣風發,我上我也行。

結果人到中年卻發現,自己幹啥都不行!

本來仰人鼻息來汴州借兵,就已經是很丟人的事情了。更丟人的是壓根就借不到。

李庭望回到開封城外驛館,屏退親兵,一人獨自在桌案前沉思。

前路漫漫,他要好好的想一想。

“這洛陽是不能回去了。”

李庭望嘆了口氣,自言自語了一句,

比起辦事本分的韓遊瑰,他的心思要複雜不少。洛陽軍內部,也遠不如控鶴軍團結。

控鶴軍雖然在外人看來,如無家可歸的野狗一般,鄙視這些丘八的人很多。

但是控鶴軍內部凝聚力還是很強的,他們自己也知道,離開控鶴軍,天下哪裡都容不下他們。

就憑這些丘八們在長安辦的那些事情,便很容易成爲他人祭旗的祭品。

不抱團不行。

李庭望顯然不想跟安守忠一條路走到黑。

二人原本出身就不一樣,能夠共事,也不過是當初機緣巧合,被皇甫惟明安排在一起互相制衡。

他立刻提筆寫了一封信,等墨跡幹了以後,將其交給親兵說道:“你回去通知一下安大帥,就說借兵的事情不是很順利,具體如何,李某已經在信中有詳細敘述。”

李庭望故意語焉不詳,就是不想親兵多事。

等那親兵揣着信離開驛館後,他這才鬆了口氣。

洛陽什麼的……還是不要回去了吧。

李庭望心中暗暗想着。他在信中已經說了,汴州那邊不肯借兵,方清不在,其他人百般推脫,此事他正在積極籌謀。

至於要籌謀多久,怎麼籌謀,最後結果如何,辦不成以後怎麼辦。

李庭望一個字都沒寫,反正一句話:老子正在外地辦事呢,你不要催!

然後,他就可以在汴州安心的等着,等洛陽那邊的戰局分個勝負出來,再決定後面要怎麼辦。

如果“事不可爲”,那就……懂的都懂,對吧?

“方清英雄了得,足智多謀。如今正值河北多方鏖戰,鄴城與洛陽皆不太平。

方清這個時候,怎麼就帶兵去登州,要去渤海國插一腳呢?

難道渤海國比汴州的利益還大麼?”

李庭望陷入沉思之中,總感覺這件事沒有表現出來的那樣簡單。可是他除了探查汴州的軍情,探查汴州這邊是不是出兵以外,也沒有別的好辦法了。

更主要的是,他搞不明白方清的意圖,就無法對症下藥。這種處於迷霧之中的感覺,讓李庭望感覺難受。

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或許也不僅僅只有幾個月,後面如何誰也說不好。

他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幾天之後,親兵去而復返,帶回來了安守忠的回信。可是這封信裡面只有一張紙,信紙上也只寫了四個字:盡力爲之。

除此以外,其他的啥也沒有,親兵也沒有得到安守忠的任何囑託。

剎那之間,李庭望好像明白了什麼。

……

汴州的運河,冰層都已經消融完畢,但遠在遼河的營州柳城,卻依舊是冰天雪地。

柳城已經被幽州來的兵馬團團圍困,一隻老鼠都走不脫。

城外大營的營門處,立着一面大旗,上面寫着偌大的一個“史”字!東北的春天還未來,史思明就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迅速派兵從幽州出發,擊破了史朝義設下了三層防線,最後兵臨城下!

史朝義的老巢柳城,也是他立足的最後一個據點、

史思明這個“老子”,要來吊打兒子史朝義了!雖然很多人都猜到一定會有這麼一天,但沒想到的是,這一天來得是如此之早!

其實,正當田幹真被派遣到銘州,準備在鄴城火中取栗之時,史思明也在謀劃一件大事。

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正因爲他在謀劃這件大事,所以纔要把手握重兵,但並非嫡系親信的田幹真支開。以防自己帶兵出征平州的時候,老巢被田幹真給端了!

讓田幹真去河北南面只是個由頭而已,能不能成事,史思明都沒太放在心上。他的目標只有平州而已,對於史思明來說,田幹真能不能拿下鄴城,不重要。

田幹真在不在幽州,很重要!

“情況如何?”

中軍大帳內,史思明看着剛剛偵查敵情回來的孫孝哲詢問道,面色沉靜如水。

孫孝哲是史思明的義子不假,可是現在史思明正在攻打的,可是他親兒子史朝義啊!

對待親兒子都尚且如此,更何況義子。哪怕孫孝哲過往是個天不怕地不怕,腦子裡又少根筋的貨色,這麼多年被史思明PUA,也成了順昌逆亡的形狀了。

“回陛下,柳城南面城牆要低矮一些,西面靠山可以攀爬。目前城中並無異動,請陛下定奪!”

孫孝哲十分謹慎的說道,只是彙報軍情,並不提出任何建議。

如果說方重勇那邊是講求“軍事民主”,哪怕你是個小參軍都能插一嘴,說對說錯都不會被懲罰的話。那麼在史思明大營裡面,就只有史思明一個聲音。

其他人提建議,若是跟史思明想得一樣還好說,若是不一樣,輕則打罵,重則梟首。

基本上已經不會有什麼人給史思明提建議了,這位大帥說啥就是啥。人人都是“聽話機器”,只聽命行事。

都當皇帝了,還要聽別人指手畫腳,那皇帝不白當了麼?

就連史思明的謀主平冽,都受不了他這一點,跑去跟史朝義混了。或許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史思明纔對任何人都不再信任,他現在只相信他自己。

“今日三更時分,你爲先登,攻打南面。本帥親自帶兵從西面爬山,迂迴攻城。

拿下柳城,大掠三日不封刀,朕概不過問。

拿不下來,朕先殺你祭旗!

自你以下,有多少逃兵朕就殺多少人。”

史思明不苟言笑的對孫孝哲下令道,這個命令簡單說就是“成功會所嫩模,失敗天台投胎”。

孫孝哲好像已經習慣了這樣喪心病狂的事情,他抱拳行禮道:“得令,若是不成,末將提頭來見。”

“去吧,事成之後,搶來的東西你最先挑。”

史思明補充了一句。

他帶兵倒也不是完全靠威壓,靠刑罰。

打仗之後論功行賞,賞功罰過。有功的拿大頭,沒功的挨板子。

其實倒也挺符合人性的。

很快夜幕降臨,北風呼號,風中夾雜着雪花,絲毫感覺不到哪怕一絲春天的氣息。

北方的春天,就是要來得更晚一些。在這裡生活的人,也培養出堅毅,忍耐,頑強的性格。他們好似一匹匹狩獵的羣狼,更懂得協作分工,更懂得圍獵的技巧。

當然了,惡劣的生存環境,讓他們行事的手段也更加殘忍果決。

柳城的守軍,自然是不會料到,在這樣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史思明會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對柳城發動總攻!

黑暗之中,穿着皮裘,提着橫刀的輕裝步卒,從山上悄悄的朝西面城牆而去。而南面那些用繩索和鐵鎬攀爬的步卒,則更像是一隻又一隻小螞蟻。

“殺!”

南面第一個登上城牆的孫孝哲,揮舞着橫刀,月光下有刀光閃過。猝不及防下,某個倒黴蛋的人頭高高飛起,無頭的屍體癱軟在地上。

這一聲暴喝,好像一根鐵杵,重重的砸在城牆上值守的軍士心頭。

“敵襲!”

守軍中有人大喊了一句,隨即便被射成了刺蝟!

孫孝哲其實也不想喊殺,那樣會暴露位置,暴露作戰意圖。可是他不喊,如何吸引守軍注意?

不把守軍從其他城牆上吸引到南面,史思明又怎麼從西面山上突襲進城?

孫孝哲心中泛苦水,但是他不敢說,甚至不敢在臉上表露出哪怕一點點不滿。

史思明這頭殘忍的頭狼,那可是連他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能殺給你看看的狠人!

常言道虎毒還不食子呢,史思明的心思,可比猛虎還猛!

心中雜念閃過,幾乎就在須臾之間,其他城牆上的守軍已經迅速包抄了過來。剛剛突襲造成的優勢蕩然無存,孫孝哲等人不得不背靠背慢慢收縮陣線,然後眼睜睜看着一個又一個守軍,前赴後繼的上了城牆。

臥槽!史思明這狗賊到底靠不靠譜啊!

孫孝哲心中大罵,眼看史朝義麾下的守軍越來越多的聚攏過來,似乎很多人都放棄其他地方的防守,直接朝他們撲過來了。

其實,孫孝哲也知道這種玩法必死無疑,全都只能指望史思明從西面城牆突入城內,再打開城門。

他們才能撿回一條命。

待西門外的守軍突入到城內,這一戰就算完結,剩下的都是掃尾,快樂的劫掠時光就開始了。

然而,這一戰是不是能獲勝還要兩說,但孫孝哲自己恐怕很快就要歸西了。

軍中單挑,能一個打十個的已經是悍勇之輩,然而現場城牆上的力量對比,又何止是十比一!

“頂住!破城之後不封刀,大掠三日!”

孫孝哲大喊了一句激勵士氣。

然而這句話喊出,他們自己這邊還沒被激勵,反而是史朝義的守軍立馬攻勢如潮。

孫孝哲狠狠給了自己一嘴巴。

他剛剛那樣大喊,不是明擺着說破城之後你們死全家麼!那對面的丘八,豈不是會拼了老命的將他們頂到城牆下面去?

正當孫孝哲絕望到要哭的時候,卻是看見西面城牆處火光沖天!

“城破了!城破了!”

夜空之中,傳來鬼哭狼嚎一般的呼喊聲,正是從西面而來。

孫孝哲頓時感覺陣線上壓力驟減!

史朝義那邊的守軍,如潮水一般的退下,甚至是在慌不擇路一般的亡命奔逃!

柳城本就不大,孫孝哲從城牆上看到西面城門已然洞開,史思明麾下部曲,從這個城門裡衝入,一切都如當初的計劃那樣。

不得不說,如今的史思明雖然剛愎自用,雖然兇狠殘暴,但打仗的本事還沒丟。

無論史朝義看起來是多麼的得人心,在打仗這塊,他給他爹史思明提鞋都不配。能與史思明分庭抗禮這麼久,純粹是因爲之前佔據了先手,再加上史思明在鄴城從城牆上摔下來受了重傷,無法親自上陣。

現在史思明的病已經痊癒,由他親自帶兵,自然不是史朝義可以抵抗的。

結局,也正如史思明事前安排的那樣。

“殺啊!三天不封刀!”

孫孝哲站在城牆上高喊道。

正在這時,斜刺裡飛來一箭,正中孫孝哲脖頸。他難以置信的瞪大眼睛,想轉過頭看看究竟是哪裡射來的箭,究竟是哪個不要臉的在暗算他。

可是此刻自己的身體已經不聽使喚了。

噗通一聲,孫孝哲掉到南面城牆下面,雙目圓睜,臉上的猙獰笑容還停在中箭的那一刻。

他死了,至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是誰射殺了自己。

不過那也不重要了,因爲如果他帶兵在城內大掠三日,也不會去過問誰家的誰誰誰,被他麾下某個丘八給砍死了。

孫孝哲可以殺人,別人自然也可以殺他,沒有人是殺不死的。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殺人者人恆殺之,從這個角度看,其實也很公平。

史思明當然不會關心孫孝哲是怎麼死的,他聽到這個消息,只說了“厚葬”二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天亮以後,史思明在平盧節度使府衙的院落裡賞雪。

然後他的親兵,把史朝義從牀上揪出來,就讓他在這冰天雪地的院落裡,跪在史思明面前。

白茫茫的雪地上,隨處可見紅色的斑駁印記,似乎是剛剛留下沒多久。

庭院內的樹木上,已經站滿了烏鴉,眼睛盯着院落內的人,似乎是在等待接下來的人間悲喜劇。

史思明手裡拿着一把橫刀,在史朝義的肩膀上擦拭着血跡。這些血跡,是剛纔他殺人的時候留下的。

不過史思明倒是不着急先殺史朝義。

他走到一個始終不肯跪下的文士面前,那人與史思明對視,毫不示弱。

“平冽,朕對你不薄,你爲何要背叛朕?”

史思明看着那位文士質問道。

“當初你說李唐無道你要反,某信了。”

“你說你要建立大燕,再造國家,某也信了。”

“你說你要給某高官厚祿,某也不否認。”

平冽一字一句的說道。

“既然你都知道,那你爲何還要背叛朕!朕哪裡對不起你了!”

史思明對平冽歇斯底里的咆哮道。

“你殺了那麼多人,他們又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你的?某有策你不能用之,問某爲什麼要反你,豈不貽笑大方?”

平冽面色平靜反問道。

聽到這句話,史思明竟然無言以對。

很久之後,他才緩緩對着親兵擺了擺手,看着平冽被兩個親兵帶了下去。

“無關的人已經上路,現在是時候,來算算我們父子之間的賬了。”

史思明眼神冰冷的看着史朝義笑道。

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453章 奉天靖難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558章 金輪法王第71章 驚變!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287章 無利不早起第483章 反客爲主225.第197章 暗涌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690章 援兵馬上就到!第87章 酷愛折騰第488章 站如嘍囉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546章 輕舟未過萬重山第723章 最後的忠臣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683章 柳城悲歌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34章 變局將至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730章 臨陣換將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307.第266章 高力士做不到的事,奴可以做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646章 極速惡化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38章 過把癮就死?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713章 盛夏的果實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664章 既蠢又壞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370章 劍指碎葉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762章 針對性準備第751章 跑路天子(本卷完)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82章 上架感言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第520章 文攻武赫第327章 多餘之人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771章 怎麼辦,只有殺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691章 人死鳥朝天第783章 進步之風第62章 家父方有德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61章 寶臣大帥的倔強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77章 大食兵弱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第398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72章 王者之風
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128.第121章 大唐佛教從業資格考試第453章 奉天靖難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138.第128章 槽點滿滿的下一站第558章 金輪法王第71章 驚變!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287章 無利不早起第483章 反客爲主225.第197章 暗涌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601章 疾風知勁草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690章 援兵馬上就到!第87章 酷愛折騰第488章 站如嘍囉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煩多第637章 MTGA(本卷完)第546章 輕舟未過萬重山第723章 最後的忠臣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683章 柳城悲歌第765章 幹大事不可惜身第547章 哥奴忌憚之人第34章 變局將至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730章 臨陣換將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307.第266章 高力士做不到的事,奴可以做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646章 極速惡化152.第138章 滿嘴跑火車第38章 過把癮就死?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713章 盛夏的果實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第796章 喪鐘爲誰而鳴320.第276章 高端紙張的防僞技術280.第244章 故事背後的故事第664章 既蠢又壞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第370章 劍指碎葉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762章 針對性準備第751章 跑路天子(本卷完)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82章 上架感言第52章 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方節帥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222.第195章 夢醒時分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第337章 不爲賓客者皆爲菜餚259.第226章 梨園射姬(下)第520章 文攻武赫第327章 多餘之人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771章 怎麼辦,只有殺第703章 父死子繼第411章 精緻利己主義者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502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691章 人死鳥朝天第783章 進步之風第62章 家父方有德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61章 寶臣大帥的倔強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77章 大食兵弱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第398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72章 王者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