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

李弘的突然發病,也讓張縱心中蒙上了一層陰霾,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他和太平也經常去見李弘,主要是監督他是否按照飲食和休息。

剛開始的時候,李弘果然沒有像他之前保證的那樣按時休息,許多政務也都是親力親爲,但是後來隨着張縱和太平的監督,使得他也不得不將一些事務交給下面的大臣,儘量給自己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

隨着李弘作息的恢復,張縱也終於慢慢的放下心來,在這段時間裡,吐蕃那邊也終於傳來消息,論欽陵派弓仁與王孝傑一起前去向薛仁貴求救,而這也代表着論欽陵徹底的倒向大唐這邊。

薛仁貴的動作也是極快,特別是有王孝傑做保,所以他也毫不懷疑的立刻出兵赤嶺關,當初他打敗論欽陵後,也曾經想過一股作氣的打下赤嶺關,這樣就掌握了大唐與吐蕃的門戶,日後是攻是守都由大唐說了算。

不過後來薛仁貴還是放棄了上面這個想法,因爲赤嶺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特別是還有論欽陵這個老對手,哪怕他手下只是一些殘兵敗將,但藉着赤嶺關的地利之勢,薛仁貴恐怕也佔不到便宜。

然而這次卻是論欽陵主動請薛仁貴入關,所以薛仁貴也是十分果斷,竟然親自率兵三萬支援赤嶺關,結果城外的王族聯軍看到唐軍出現在城頭時,震驚之餘也立刻撤兵,估計他們也沒想到論欽陵會投靠大唐。

隨着薛仁貴的大軍進入赤嶺,也代表着大唐控制了進入吐蕃的門戶,最重要的是,論欽陵手下數萬大軍,以及上百萬的屬民,也都歸大唐所有,吐蕃本來就是一個很鬆散的聯盟,下屬的百姓只忠於自己的部落領主或貴族,對吐蕃反而沒有什麼太大的認同感。

對於唐軍進駐赤嶺關這件事,吐蕃的反應也十分強烈,比如那個依然留在長安的吐蕃使團,在接到後方的消息後,也立刻找到大唐協商,表明他們願意以某些條件換取唐軍撤出赤嶺關。

不過大唐好不容易纔佔據這麼重要的關口,當然不可能答應吐蕃,而且吐蕃處於弱勢,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他們更別想在談判桌上拿到了。

另外赤嶺關落到大唐手中後,反而加快了吐蕃的議和進程,畢竟兩國再不議和的話,萬一唐軍大舉殺進吐蕃,以現在吐蕃的情況,恐怕就要面臨滅國之危。

吐蕃摸不清大唐的虛實,其實以現在大唐的情況,也不可能再出兵了,之前兩路大軍齊發,已經消耗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佔據了那麼大的領土,也需要極大的精力去治理與穩定。

更何況像吐蕃這種強盛的王國,哪怕是大唐,也不可能一口吞下,所以大唐能夠佔據赤嶺關也已經是極限了,根本不可能再進一步滅掉吐蕃,退一步講,就算真的出兵滅掉了吐蕃,大唐也無力控制吐蕃。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唐與吐蕃的議和進程終於開始進入了實質階段,最終雙方議定,以現在的實際控制線爲界,十年內雙方都不準軍隊越界,另外吐蕃也要賠償給大唐一筆財物,因爲當初是吐蕃先挑起的戰事,如果不是他們先攻打吐谷渾與安西四鎮,兩國也不會發展到現在這種局面。

議和的文書籤訂之後,也代表着大唐與吐蕃兩國的戰爭暫時告一段落,不過所有人都知道,現在只是兩國暫時都無力應戰,所以才簽下了這個議和的文書,但是如果日後兩國中的一方恢復了實力,恐怕邊界上立刻就會爆發出新的戰爭。

隨着議和的結束,論欽陵、贊婆,以及弓仁等噶爾家族的重要人物,也開始趕往長安,他們要當面接受大唐的封賞,同時也是向大唐表明自己的忠心,畢竟他們人都已經來大唐了,也相當於把身家性命交給了大唐。

其實論欽陵他們之所以敢來,主要也是與大唐的信譽有關,要知道大唐立國還不到百年,但已經滅國無數,偏偏大唐對歸降的異族將領也十分優待,只要你有才能,就可以得到重要,比如黑齒常之、阿史那社爾等人,全都是大唐的名將。

也正是有阿史那社爾這些人在先,所以論欽陵他們也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全,而且既然已經歸順了大唐,那就要拿出歸順的樣子,如果扭扭捏捏反而會引起大唐的疑心。

張縱得知論欽陵父子等人來長安的消息時,也十分的高興,因爲據他所知,論欽陵和贊婆兄弟肯定會得到大唐的重用,到時可能會派他們駐守在大唐與吐蕃的邊界,因爲接下來的幾年裡,大唐可能會對吐蕃展開襲擾戰,至於議和的文書根本不值一提。

至於弓仁,可能會被安排到長安或洛陽爲官,這並不僅僅是讓弓仁做爲人質,另外還有培養的意思,畢竟論欽陵兄弟雖然能到重用,但畢竟年紀不小了,也很難融入到大唐的統治階層中,但弓仁卻還年輕,只要他願意,再加上他父親等人立下的功勞,日後成爲大唐的封疆大吏也並非難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論欽陵父子雖然離開了赤嶺關,但薛仁貴並沒有與他們一起回來,事實上薛仁貴也已經接到朝廷的調令,本來也應該去洛陽任職的。

只不過論欽陵父子離開後,赤嶺還需要一個重量級人物鎮守,所以薛仁貴可能要把赤嶺的事情處理完之後,才能動身趕往洛陽。

另外張縱從李弘那邊打聽到,薛仁貴這次回京之後,會在京城禁軍中擔任一個重要的職位,專門負責皇城的安全,事實上當初薛仁貴曾經擔心過右領軍中郎將,負責鎮守大名鼎鼎的玄武門。

WWW¸тт kān¸C ○

也正是在鎮守玄武門的那段時間,有次山洪爆發,眼看着洪水就要衝到李治所在的萬年宮,守衛全都跑了,幸好薛仁貴冒死衝進宮門叫醒了李治,並且將他從洪水中救了出來,從這件事後,李治就對薛仁貴格外的信任,所以現在他把薛仁貴重新調到身邊,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百零五章 重病(下)第十二章 兩個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治的考較第二百三十五章 妻子的人選第六十九章 不能讓新羅撿便宜第二百七十八章 含光殿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門兩學士第七十六章 老傢伙太陰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攤牌(下)第九十五章 在下狄仁傑第三百五十章 死人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錢船長曆險記》第三百八十六章 打架鬥毆第六十七章 上弓弦第二十一章 占城稻(求推薦收藏)第四百一十九章 李弘駕崩第一百八十八章 堅定的薛紹第六十七章 上弓弦第四十六章 香水和女人(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遷都?第三百四十一章 賀知章第二百四十章 船隊回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舒適區第一百七十章 記吃不記打第六十一章 棖鬼鬧長安(下)第十一章 結交薛紹第三百七十八章 羽林軍第六十六章 薛仁貴的弓第三百二十六章 婚前最後一天第二十六章 兄妹和解(求推薦收藏)第四百零二章 苦惱第二百章 火場中的兇殺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家事第八十八章 煤礦的位置第八十九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訂終身第四百四十四章 清醒第三百六十一章 主動找事做第二十八章 坦誠相見(求推薦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打架鬥毆第一百七十三章 仙人球呢?第四百零八章 不容樂觀第二百一十三章 鏡像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弓仁又來了第八十五章 回家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付武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四章 婉兒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九章 李弘駕崩第一百六十五章 化整爲零第一百四十六章 難!太難了!第一百零五章 夾在中間的李治第一百五十五章 去西市第二百八十一章 殺回波斯,光復故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實告訴我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查周國公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治的態度(上)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章 有仇報仇第四百二十四章 宮中秘聞第三百七十三章 又見凱撒第四百三十九章 凱撒來信第四百一十二章 隱瞞用藥第二百四十二章 故意找茬第一百零五章 夾在中間的李治第二百四十一章 玉米與土豆第二百八十四章 獵野鴨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奴司第三百零三章 怎麼會這樣?第三百九十四章 代替薛仁貴的人選第四百四十一章 飛奴司的作用第八十三章 什麼時候把人領走?第八十三章 什麼時候把人領走?第三百二十章 了卻一樁心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錢達海的冒險之旅第三百八十八章 準備動身第三百六十九章 投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使團的來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長公主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府兵制的大問題(下)第三百零二章 奉命行事第八十七章 捱打的波斯王族第三百零九章 交換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幕後策劃者第二十二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章 意外的生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實告訴我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實告訴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禁令解除第六十章 棖鬼鬧長安(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鏡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親太子、遠朝堂第一百四十六章 難!太難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又見弓仁第二百二十八章 司農卿韋機第九十一章 可憐又可悲第三百九十四章 代替薛仁貴的人選第二百一十四章 賀蘭一家的悲劇第九章 太平公主的未來婆婆第四百三十二章 吐蕃起義
第三百零五章 重病(下)第十二章 兩個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治的考較第二百三十五章 妻子的人選第六十九章 不能讓新羅撿便宜第二百七十八章 含光殿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門兩學士第七十六章 老傢伙太陰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攤牌(下)第九十五章 在下狄仁傑第三百五十章 死人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錢船長曆險記》第三百八十六章 打架鬥毆第六十七章 上弓弦第二十一章 占城稻(求推薦收藏)第四百一十九章 李弘駕崩第一百八十八章 堅定的薛紹第六十七章 上弓弦第四十六章 香水和女人(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遷都?第三百四十一章 賀知章第二百四十章 船隊回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舒適區第一百七十章 記吃不記打第六十一章 棖鬼鬧長安(下)第十一章 結交薛紹第三百七十八章 羽林軍第六十六章 薛仁貴的弓第三百二十六章 婚前最後一天第二十六章 兄妹和解(求推薦收藏)第四百零二章 苦惱第二百章 火場中的兇殺案第三百九十七章 家事第八十八章 煤礦的位置第八十九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訂終身第四百四十四章 清醒第三百六十一章 主動找事做第二十八章 坦誠相見(求推薦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打架鬥毆第一百七十三章 仙人球呢?第四百零八章 不容樂觀第二百一十三章 鏡像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弓仁又來了第八十五章 回家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付武氏兄弟第二百三十四章 婉兒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九章 李弘駕崩第一百六十五章 化整爲零第一百四十六章 難!太難了!第一百零五章 夾在中間的李治第一百五十五章 去西市第二百八十一章 殺回波斯,光復故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實告訴我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查周國公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治的態度(上)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章 有仇報仇第四百二十四章 宮中秘聞第三百七十三章 又見凱撒第四百三十九章 凱撒來信第四百一十二章 隱瞞用藥第二百四十二章 故意找茬第一百零五章 夾在中間的李治第二百四十一章 玉米與土豆第二百八十四章 獵野鴨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奴司第三百零三章 怎麼會這樣?第三百九十四章 代替薛仁貴的人選第四百四十一章 飛奴司的作用第八十三章 什麼時候把人領走?第八十三章 什麼時候把人領走?第三百二十章 了卻一樁心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錢達海的冒險之旅第三百八十八章 準備動身第三百六十九章 投機第二百四十九章 使團的來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長公主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七章 府兵制的大問題(下)第三百零二章 奉命行事第八十七章 捱打的波斯王族第三百零九章 交換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幕後策劃者第二十二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章 意外的生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實告訴我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實告訴我第一百五十四章 禁令解除第六十章 棖鬼鬧長安(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鏡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親太子、遠朝堂第一百四十六章 難!太難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又見弓仁第二百二十八章 司農卿韋機第九十一章 可憐又可悲第三百九十四章 代替薛仁貴的人選第二百一十四章 賀蘭一家的悲劇第九章 太平公主的未來婆婆第四百三十二章 吐蕃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