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尚書左僕射應該換人了(爲宗師無情無情加更2)

大唐主要錢幣還是五銖錢,不過由於這個時代,商業興起,特別是大宗交易越來越廣泛,隨着四年的發展,願意接受錢鈔交易的百姓或士紳越來越多,按照以往交易,涉及萬貫錢財,僅萬貫銅錢,就需要七萬多斤,相當於三十五噸重。

如果採取五千斤載重的四輪馬車,這也需要足足十二輛馬車。就像現在買米,一石糧食高達八百錢,這些錢的重量就多達五斤多。

大唐通利錢莊的賬目,許敬宗非常清楚。別看他現在是朝廷裡的比部郎中,但是他是僅次馬周第一副總管。大唐通利錢莊擁有多少存款,他非常清楚,以武德六年年末統計出來的數字,大唐通利錢莊共計有存款八百七十三萬貫,其中借出去的貸款約六百萬貫。

現在關中糧商們一次性就可貸出一百餘萬貫,這麼以來,通利錢莊的存款只剩下一百餘萬貫,一百多萬貫雖然聽上去不少,可以要分攤下來,一個分部不過十萬貫不到,那麼一旦無法隨時支出與擁有錢鈔的商賈或世族兌換,很容易引起擠兌風潮。

銀行的生存根本就是信用,一旦大唐通利錢莊失去信用,隨時都有可能破產。這是許敬宗非常擔憂的問題。

當聽到許敬宗的擔憂,陳應不以爲然的笑道:“敬宗,你的擔憂是多慮的,關中糧商的質押商鋪實在太多,到時候,一旦他們到了償還的時間,還不能還上貸款,按照契約,大唐通利錢莊就把他們質押的商鋪、房產以及田地、礦產等等,全部公開拍賣。要知道,這些資源都是優質資源,像江南世族、河北世族以及巴蜀、遼東世族們,正愁着沒有機會進行關中置業,現在有這麼一個好機會,我們就可以及時將這些產業變得活錢!”

隨着陳應解釋,許敬宗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

陳應所言不錯,像早已沒落的琅琊王氏、陳郡謝氏、河內司馬氏、洛陽陳氏、潁川陳氏、安定梁氏、南陽鄧氏、北地傅氏等等,這些聞名於三國兩晉時代的世族門閥,在唐朝的時候,早已興奮不再。

不過,不代表他們不願意重新崛起。關鍵是,要想崛起,這需要靠近政治中心或經濟中心,這就是後世爲什麼北上廣成爲人才的集中地一樣。因爲越靠近政治中心,機會越多。

可是,任何一個區域的世族和門閥,都有一個共性極度排外。在正常情況下,其他地方的世族想要進入關中,其實非常困難,更別提在關中買田置業了。關中的土地是有限的,他們只會在關中世族門閥中輪換,而不會輕易賣給關外世族。

當然,陳應利用這個機會,給關中世族洗牌,就是製造一個鮎魚效應。只有關中,涌進大量的鮎魚,關中這潭死水,纔會瞬間活過來。

而不是他們像現在一樣,站在李建成的對立面,與李建成明爭暗鬥,把主要的資源和力量,全部浪費在內鬥中。

許敬宗想了想道:“即然主上以爲可以放貸,門下這就與他們展開會談!”

陳應點點頭道:“不過,質押物估值一定要狠狠壓價,特別是宅院、商鋪,價值一萬貫的商鋪,最多可以貸款一千五百貫!”

陳應默默計算了一下,如果他自己吃下所有的商鋪,他可以成爲當之無愧的長安半城了,因爲這一次質押,僅商鋪就佔到了長安商鋪總數的六成以上。

一旦這麼大規模公開拍賣,商鋪價格也會供大於求,隨即下跌。

許敬宗想過陳應會狠宰一刀,然而他卻沒有想過陳應會如此之狠。

事實上,陳應對於做空糧市的奸商,這已經是夠仁慈的了。畢竟他們都是用關中百姓的性命爲遊戲籌碼。

許敬宗走後,陳應也隨手離開了書房。

長孫無垢看着陳應擺放得凌亂的卷宗、文案,還有一些賬薄,就收錄在一起。突然有一個賬薄掉在地上,長孫無垢附身拾起來。

就在她準備歸置歸位的時候,突然發現上面的賬目隱隱不對。

長孫無垢把燭火點亮,拿起筆開始校對起來。

長孫無垢是秦王妃的時候,她喜歡擅長理財,只是非常可惜,她遇到了開掛了的陳應,無論她如何努力,始終無法把秦王府經營得不愁錢用。

長孫無垢校對完一個賬薄,發現已經到了子夜時分。不過這個賬薄上居然出現了將近四千貫的錯漏。這讓長孫無垢感覺不可思議,爲什麼陳應沒有發現?

隨即,她又拿起另外一個賬薄,進行校對起來。

……

翌日清辰,李建成與王珪、魏徵等人一身便服,來到長安城外的一處施粥地點。

魏徵向李建成解釋道:“陛下仁德,臣等以陛下的名義在關中各縣設立粥棚共計一千三百餘座,僅長安城就多達三百七十三座。”

李建成看着百姓喝粥時,都露出難以下嚥的神色,微微皺起眉頭,他指着大鐵鍋道:“給朕盛一碗!”

負責的小吏聽到“朕”這個字,嚇得臉色大變。

魏徵喝道:“快盛!”

李建成一臉憤憤的道:“快!”

小吏無奈,指揮伙伕給李建成盛了一碗白粥。

李建成也顧不得燙嘴,張口就喝。

然而,這些白粥到了嘴裡卻讓李建成差點吐了出來,白粥里居然放了鹽,而且放得極多,鹹得他臉都抽搐起來了。

李建成良久,費了好大的勁兒,這才把嘴裡的白粥嚥下去,不過他沒有興趣再喝第二口了。

李建成氣得臉色鐵青,一臉憤憤的吼道:“這是怎麼回事?”

小吏不敢不回答,他期期艾艾的道:“這是陳大將軍吩咐的,每一鍋內加入二十斤鹽!”

李建成望着那一口大鍋,充其量也就是三百斤左右的量,加入二十斤鹽,這幾乎是海水裡的含鹽量。怪不得鹹得難以下嚥。

李建成聽到是陳應吩咐的,他頓時生氣了。

李建成望着身邊的隨從道:“去把陳大將軍請來,朕要聽聽他還有什麼說辭!”

李建成真的很生氣,災民已經是夠可憐的了,陳應居然還讓他們吃大量的鹽,難道陳應把人當牲口了?

扈從騎士騎着戰馬奔上陳家堡,不過當陳應抵達粥棚的時候,李建成快要爆發了。

李建成指着一邊吃粥,一邊痛苦不堪的百姓道:“陳大將軍,你給朕解釋解釋這是怎麼回事?”

陳應躬身道:“回稟陛下,臣在救人!”

李建成聽到這話,不由得臉上浮現一抹冷意,不過,望着陳應的目光,就有點不善了。

李建成眼中流露着失望,絕望。

李建成是一個感恩的人,當然陳應在這些年對他的幫助極大,最重要的是,玄武門之變,如果沒有陳應力挽狂瀾,他肯定悲劇,不僅會被李世民逼出長安,甚至可能成爲第二個楊勇!

當然,陳應其實發現這些糧商,爲了坐中關中糧市,無所不用其及。因爲糧商背後站着關中世族門閥,他們有的是人,所以,官府出面開設的粥棚,幾乎三分之一,甚至將近一半都是糧商派出的人。

他們打扮成災民,冒領賑災粥。

朝廷發放的粥是有限的,他們多吃一口,災民就會少吃一口。

同時,糧商也會加劇消耗官府手中的糧食。

陳應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馬上就想到了後世有名的大貪官和紳。有一次乾隆讓和紳負責賑災,和紳就讓人往粥里加沙子。有很多人痛罵和紳,認爲和紳不僅貪,而且德道敗壞。可是,陳應卻知道和紳是這麼做是爲了救人。

陳應始終相信人性本惡,貪婪、自私是人類的本能。一旦有了免費的粥吃,有些人明明家裡有糧,他們也要擠破頭皮,與災民搶飯吃。再加上糧商派出來的人,真正的災民,反而吃不到朝廷發放的賑濟粥。

但是,和紳把沙子加入粥裡,普通人只要能吃上飯,他們絕對不會吃帶沙子的粥,除非是餓極的人。

當然,陳應不會那麼無恥。不過陳應想到了多加鹽,反正他坐擁着靈州鹽礦,有的是食鹽,所以他把鹽摻入粥內,這種鹹得發苦的粥,不是餓極了,絕對沒有人願意吃。所以前來領粥的人,幾乎都是真災民,絕對沒有幾個冒充的災民。

聽完陳應的解釋,李建成這才明白陳應用心良苦,而且加了巨量的鹽,鹽本身就比糧食貴,這些鹽還是陳應自掏腰包貢獻出來了。

李建成朝着陳應深深鞠躬道:“是朕錯怪陳卿了!”

陳應連連擺手道:“這個法子馬上就要失效了,因爲我的存鹽也快消耗乾淨了!”

正在這時,一輛馬車緩緩行駛而來。

尚書左僕射封德彝怒氣衝衝地將匣子放在李建成面前,怒道:“陛下,臣要參劾門下省給事中房玄齡,抗旨不尊,大逆不道,請陛下將房玄齡明正典刑。

李建成盯着匣子裡的敕書,看着上面大紅的紅叉,狠狠地咬牙道:“來人,擺駕回宮!”

魏徵趕緊道:“陛下息怒!”

魏徵示意陳應。

別看魏徵是李建成的心腹,可是關鍵時刻陳應的話,反而更讓李建成能聽得進去。

陳應上前道:“陛下息怒!”

其實,陳應比魏徵更加緊張房玄齡。

畢竟,歷史上,房玄齡可是一代賢相。擁有房玄齡輔佐,李建成更能開創一代盛唐。

……

李建成、魏徵、王珪以及封德彝等人返回太極宮,此時房玄齡已經被兩名站殿武士請到太極宮立政殿中等待着。

李建成怒氣衝衝地盯着房玄齡道:“朕將國事託付給你,可是你爲何,要拿着給事中的職權,刁難於朕?”

魏徵一臉惶急,連連朝着房玄齡使着眼色。

可是,房玄齡根本就沒有理會魏徵的眼神,反而異常淡定的說道:“陛下,因爲這兩道詔令,都是錯的。”

封德彝怒極反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朝中國策大政,難道還要你這個小小的給事中,來評判對錯麼?”

魏徵望着陳應,使意陳應打着圓場。

陳應卻沒有緊張,畢竟房玄齡如果只有這點能耐,如何成爲國之賢相?

陳應比魏徵對房玄齡更有信心。

看着陳應無動於衷,魏徵大急道:“真是天下怪事多,這大概是設三省六部以來,第一例給事中封駁詔令的事件。如此桀驁不馴之人,我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看着陳應沉默不語,魏徵又道:“封相公的中男之策,大將軍以爲如何?”

陳應淡淡的笑道:“書生之見!”

還好,陳應聲音極低,否則封德彝恐怕就會調轉炮口,對準陳應了。

封德彝望着房玄齡冷冷的喝道:“十二衛大軍,人員缺額,最爲嚴重,僅有一半;餘下各軍,兵員最多的也有兩成缺額,原本關中十二軍,應有十五萬人馬,現在卻只有不到十一萬。

李建成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封德彝又道:“此番突厥異動,各部落糾集了二十萬餘萬騎兵,南下意圖明顯,我大唐若想,戰而勝之,維持十二軍滿員,乃是最起碼的要求。”

房玄齡不屑一顧的撇着嘴角。

封德彝聲音尖銳的吼道:“除了徵召中男,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房玄齡,你不肯奉詔,形同資敵,莫非,你要替突厥張目?”

文官鬥嘴,都是這個套路。先一頂大帽子扣上去,只是房玄齡不理會封德彝,只管看着李建成道:“陛下可知,關中如今賬面上,有多少戶口,實際上,又有多少戶口?而這些戶口當中,符合標準的中男,又佔到多大比例?”

李建成搖搖頭道:“朕不知道。”

房玄齡轉而望着封德彝道:“封相國,你可知道?”

封德彝想了想道:“老夫不知。”

房玄齡道:“那麼,誰又知道,關中有多少畝田土,平均畝產是多少?需要多少人耕種?

李建成與封德彝面面相覷。

陳應卻道:“我知道,關中共餘二十五萬又七千三百傾田地,按照租庸調製,共需要二十五萬七千三百餘丁,關中田畝畝產上田一石七鬥,下田八斗,中田一石兩鬥,平均一石兩鬥三千,實際耕地田畝共八百九十萬畝左右,現如今三年一輪耕,若是豐年,可歲收入一千一百萬石糧食!”

房玄齡非常驚訝的望着陳應,他沒有想到陳應居然會知道他調查過的數據,更沒有想到陳應所知的數據居然與他調查的數據吻合。

房玄齡感嘆道:“滿朝高士比不了一介武夫!”

魏徵將一疊奏章,遞給李建成道:“陛下,關中各郡縣,武德四年統計,共有四十三萬戶,但目前,從各郡縣上報來看,僅有半數。成年男丁數目,較武德四年相比,不到三成。”

李建成吃驚地擡頭,看着魏徵道:“爲何如此?”

房玄齡嘆口氣,道:“從武德元年到現在,年年征戰,每打一次仗,就要徵發一次兵。情況最嚴重的郡縣,有的男丁,已經三年沒有回家了。若是強行徵召中男,明年整個關中,將面臨顆粒無收的絕境。”

李建成憂心忡忡地站起身來道:“玄成,關中形勢如此糟糕,你爲何不早點向朕稟報?

魏徵朝李建成深深一稽道:“臣有罪!”

PS:今天稍晚了些,非常抱歉。堂主月皇臺的打賞加更,只能等我睡醒以後再加更,老程不怕欠更,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第四十五章不足爲慮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十七章歪打正着第四十九章鐵樹開花瞞天過海(二更)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一一六章李世民的逆襲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八十九章主持大局弔民伐罪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二五零章吞了一顆蒼蠅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三十三章這是一個陰謀(一更)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老程有話說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四十七章排憂解惑袁天罡第二十四章恭迎太上皇重整河山第一五八章終於想通了第七十八章吹牛逼的下場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一零五章黃沙百戰穿金甲(三更)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一五九章李世民的反攻策略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三十五章飛錢的防僞技術(一更)第七十六章欠揍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二零六章有進無退不死不休(爲堂主無想無情加更)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二零七章人生何處不驚喜(二更)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七十八章柴紹的憤怒第五十六章包容四海豪傑爲朕所用(一更)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七十五章天子欲賜婚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四十一章恨意滔天第二十三章誤中副車第二十九章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第一章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更)第一二九章真不是一般的失望(二更)第一九三章永恆的只有利益(二更)第八章四水到渠成洞房花燭(二更)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九三章孤注一擲勝利或者死亡第三十九章李秀寧的弱點第八十四章還有誰第八章招攬尉遲恭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一五七章侯莫陳氏的真實實力第九十七章風靡天下第二零八章耶耶蘇烈字定方(一更)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五十七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爲堂主四季來財會喝酒萬賞加更)第二四三章初聞虯髯客張仲堅第五十七章驅羊衝陣第二一一章你會不會保護我一輩子第十五章文明星火燎原(二)(三更)第六章最賺錢的行業(二更)第三十四章李世民的意外之喜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四十五章集中力量解決突厥問題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二零四章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第一一五章陳家堡不是你們想來就來的地方第一七五章代表正議審判你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十章只要陳應首級(一更)第一九零章誰是河北幕後黑手(一更)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二四八章靈州抓緊時間備戰第九十八章讓天下貴婦們爲之瘋狂
第四十五章不足爲慮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十七章歪打正着第四十九章鐵樹開花瞞天過海(二更)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一一六章李世民的逆襲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八十九章主持大局弔民伐罪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二五零章吞了一顆蒼蠅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三十三章這是一個陰謀(一更)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老程有話說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四十七章排憂解惑袁天罡第二十四章恭迎太上皇重整河山第一五八章終於想通了第七十八章吹牛逼的下場第一九七章據虎牢竇建德無奈撤軍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一零五章黃沙百戰穿金甲(三更)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一五九章李世民的反攻策略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一一七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三十五章飛錢的防僞技術(一更)第七十六章欠揍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二零六章有進無退不死不休(爲堂主無想無情加更)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二零七章人生何處不驚喜(二更)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七十八章柴紹的憤怒第五十六章包容四海豪傑爲朕所用(一更)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七十五章天子欲賜婚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四十一章恨意滔天第二十三章誤中副車第二十九章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第一章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更)第一二九章真不是一般的失望(二更)第一九三章永恆的只有利益(二更)第八章四水到渠成洞房花燭(二更)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九三章孤注一擲勝利或者死亡第三十九章李秀寧的弱點第八十四章還有誰第八章招攬尉遲恭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一五七章侯莫陳氏的真實實力第九十七章風靡天下第二零八章耶耶蘇烈字定方(一更)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六十章李建成你真是上天的寵兒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五十七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爲堂主四季來財會喝酒萬賞加更)第二四三章初聞虯髯客張仲堅第五十七章驅羊衝陣第二一一章你會不會保護我一輩子第十五章文明星火燎原(二)(三更)第六章最賺錢的行業(二更)第三十四章李世民的意外之喜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四十五章集中力量解決突厥問題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二零四章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第一一五章陳家堡不是你們想來就來的地方第一七五章代表正議審判你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十章只要陳應首級(一更)第一九零章誰是河北幕後黑手(一更)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二四八章靈州抓緊時間備戰第九十八章讓天下貴婦們爲之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