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夏蟲不可語冰(二更)

陳應聽到這個名字的瞬間,就想到了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的孔穎達。這老夫子火力極猛,又是引經據典,又是諷刺挖苦,把就差直指着陳應的鼻子破口大罵:“小人……”

陳應淡淡的笑着,臉上始終都是那麼一副表情。

李建成讚許的點點頭,暗道陳應涵養不錯,城府極深。

然而,陳應根本就聽不懂孔穎達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李建成知道陳應是這個原因,恐怕還真會跌破眼鏡。

這個時代的人,爭論也好,經議也罷,他們即使政見不和,也不是像潑婦罵街一樣,指名道姓的大罵。不過,孔穎達實在是浪費表情了,因爲陳應好多意思都不明白。

衆臣倒是明白,可是當着李淵的面,也不好說什麼。

李建成倒是大急,孔穎達對陳應的言辭攻擊,難道是李淵的一個信號?

果然,李淵一副古波不驚的樣子。孔穎達越說越是起勁,一番長篇大論,孔穎達痛心疾首的嘆道:“陳駙馬錯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乃爲政之本,棄道德如敝履,昇平尚不可得,況乎太平?”

“動轍言利,絕非上策。履霜堅冰至,可不慎哉。”光祿大夫、同中書門下、民部尚書蕭瑀躬身道:“老臣附議孔博士。!”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陛下詔令所至,無從景從,天下士人歸心,誠服陛下,難道僅僅是爲食大唐之祿嗎?”陳叔達也信誓旦旦的道:“他們懷揣着對朝廷的忠誠而來,爲的是義……”

“苟利於國家,我輩何惜乎身後名!”尚書左僕射裴寂道。

陳應終於琢磨出味來了,他就算再遲鈍,也知道這些大臣針對他而來。當然,陳應並不知道的是,因爲陳應胡來,把工匠的地位提高得太高了。在這些大臣看來,士乃四民之首,士乃四民之首,農工商輩於士不得無禮。無禮,即心中無士也。

可是陳應呢?不僅僅給卑賤的工匠,貫以大家之名,尊以大家,這是要在一方面有着絕對的建樹,纔可以稱爲大家。

鄭玄善經,稱爲經學大家。

一個打鐵匠,稱爲大家,他們就看不過眼了。

衆臣紛紛評擊陳應,李建成幾次想要替陳應解圍,卻被李淵用眼神制止住了。不過,這一幕卻落入了衆臣的眼中,衆臣皆以爲李淵在贊同孔穎達的主張,於是對準陳應的炮火,更加猛烈。

孔穎達繼續道:“陛下撥亂反正,好不容易看到一點太平盛世的希望,若如陳駙馬所言,人人逐利,不知忠信,這纔是國之大不幸。老臣請旨,請陛下決斷!”

孔穎達論蓋大帽子的本事,還真不是蓋的。從一件小小的事情,引伸到了國之大義,又將鍋甩給了李淵。

陳應哪怕再反應遲鈍,也知道絕對不能再讓孔穎達說下去了。

陳應反駁道:“若以孔博士所言,以論道講經,等突厥大軍破關而來的時候,士人可否誦經退敵?”

聽到陳應這話,李建成差點笑出聲。

誦經退敵,還不是讓他們學方士,撒豆成兵。

孔穎達正想反駁,卻聽陳應根本就給他這個開口的機會,直接道:“太史公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壤壤,皆爲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引經據典,只有你孔夫子纔會嗎?

陳應出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通過各種媒體瞭解的資料,超過孔穎達萬萬倍,哪怕孔穎達再如何聰慧,也無法否認,司馬遷的這一段話。

孔穎達正想開口辯駁陳應,陳應突然走到孔穎達身道:“孔博士,你家中僕役有多少?光給他們講經義,講道德,他們會不會不要工錢?”

孔穎達道:“君子不與小人爭利!”

陳應故作恍然大悟道:“原來與此,君子不愛財,可以這樣理解嗎?”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穎達眼睛裡快要噴出火了。

陳應說話沒有固定的章法,東扯一堆,西拉一團。

然而,陳應又望着眼前的衆臣道:“諸位也都是有爲君子嘍!”

“然也!”孔穎達道。

陳應轉而望着蕭瑀道:“蕭尚書,你掌管着民部,應該清楚,如何大唐國庫如何吧?由於連年大戰,靡費軍資億兆,若諸位不愛財,不恥與利,羞愧談於利,那麼諸位是不是捐獻俸祿,以解朝廷燃眉之急?陛下,臣有本湊,臣日感國庫空虛,急朝廷之所急,臣願意捐獻十年俸祿,以充國資。”

陳應如今是從二品鎮軍大將軍,享受從二品待遇,按照唐朝的俸祿,陳應應該七十二貫的俸錢,四百七十石俸料,一百八十畝職田,一百八十貫的僕役錢,總共加在一起,大約是三百五十貫左右,折後世的錢,差不多相當於一百三十五萬的左右的樣子。十年的俸祿,其實也不是三千五百貫。對於陳應而言,這點錢,還真是小錢。

陳應的辦法其實是很簡單,你不是自諭君子,恥於言利嗎?朝廷諸公都是君子,那麼君子難道不應慷慨解囊嗎?

要慷慨解囊,那就大家一起來。

隋唐是科舉考試的發起時期,在此之前的官員主要是名門望族,士大夫,這些人有封地與財產。做官是義務,國家給的俸祿對他們擁有的財產來說。很少很少,所以俸祿對於他們而言無所謂。

而到隋唐後,寒門也可當官,當官成爲士人生存發家的道路,爲此朝廷也相應大幅提高官員的待遇,以保證官員們安心辦公,而無須爲生計操勞。唐朝官員的俸祿確實不高,基本上相當於宋朝時期的十分之一。可是,朝廷裡的官員,可不全部都是世族門閥子弟,還有寒門。

如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依舊捐獻俸祿,即使是萬石大員,其實他們的俸祿也不高,在貞觀年間,米價是五文錢一斗。十鬥爲一石,萬石,也就是相當於五百貫左右。但是像縣令這種四百石官員,他們的俸祿大約只有二十貫。

滿朝諸公,倒是毫不在乎。畢竟在場的衆臣都是貴族,裴寂一看陳應表態,他也不甘落後,直接道:“老臣願意捐獻一年俸祿,以解朝廷之急。”

宇文士及、楊恭仁等趕緊表態。

不過,在這個時候,李淵卻氣壞了。

因爲爭論着,畫風突然變了。變成了義利之爭,對於陳應提出了的打造大唐文勳官的事情,被無意間帶偏了。

讀書人都是好的嗎?

李淵不是溫室裡的花朵,自然清楚,現在正是日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時候,特別是所謂的士人,更是個個有奶就是娘,虛言經義,空談道德,只知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卻忘了聖人本意,還說什麼今日不作樂,更待何時。

這哪裡還有一點以天下爲己任的樣子?隋朝文帝獎掖儒學,提倡氣節,苦心經營,好容易看到一點太平盛世的希望,誰曾想這些讀書人卻先敗壞了。

陳應將孔穎達帶到溝裡,這個時候,衆臣表態的時候,他已經反應過來了。可是爲時已晚。孔穎達哈哈一笑,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笑容,反倒多了幾分譏諷。“陳駙馬,以脣爲刀,以舌爲矛,氣勢雄渾,令人難當啊!”

陳應卻沒有任何尷尬,淡淡的笑道:“孔博士,你應該慶幸!”

“慶幸什麼?”孔穎達莫名奇妙的道。

李淵恍然大悟,這纔想起陳應曾罵死陸季覽此節,這個時候,與孔穎達一旁站着的楊恭仁,將陳應光輝的戰績告訴了孔穎達,孔穎達一時間尷尬不已,顧左右而言他。“夏蟲不可語冰。”

PS:這個情節太考驗筆力,老程不擅長此道,寫不出那種感覺,不好意思抱歉!

第四十五章雄吞西域萬里河山(二更)第九章關中饑饉遍地這盛世如爾所願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八十章豔若桃花第一七五章首尾不能相顧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第二十五章艱難的選擇(二更)第三十六章畫地爲牢(一更求訂閱)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七十九章長孫的疑惑(一更)第一六三章隱藏的神話傳說中的真相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說不清第七章妾身願意爲大將軍做任何事第五十一章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二十八章來而不往非禮也(二更)第一四八章就算把天捅個窟窿那也無妨第一六二章被小看的平陽公主第二零八章耶耶蘇烈字定方(一更)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一二四章李秀寧威服三軍的秘訣(一更)第二七一章洺水河畔不死不休(二更)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章都是太帥惹的禍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五十四章真正的考驗第一七六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月票加更)第六十七章準備下一場國戰吧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五十二章摟草打兔子(一更)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九十三章目瞪口呆第二六三章收個名相當親衛(三更)第一四五章朝廷的風向變了第一三六章此時抽身爲時不晚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二八二章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二二八章天下無人不識陳大將軍第七十二章最後的瘋狂(下)(三更)第五十二章陳應的隆中對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二四二章戮力北進直搗黃龍(三更求訂閱)第一一五章陳家堡不是你們想來就來的地方第九十七章唐騎之下何敵不克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七章妾身願意爲大將軍做任何事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二十七章以胡治胡爲何不可第九十五章舉薦徐世績(三更)第二一二章滎陽鄭氏那又如何?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說不清第二十一章狡猾的對手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二一零章將威脅扼殺在萌芽中(二合一)第二十章給我拿下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說過跟他們不能講道理第一五八章不識好歹送你歸西(三更爲長老陳應加更)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四十九章小夥伴們驚呆了(二更)第二十三章誤中副車第一六一章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二二五章國家大事豈能當兒戲第一九二章千金買馬骨(一更)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一六七章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四十二章平陽公主的心事第二五零章吞了一顆蒼蠅第二八五章不支持李世民的真正原因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一八七章初戰不利退兵二十里第十一章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第八十九章不要把陳應當成傻子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一六九章打仗不需要計謀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一章溫泉池
第四十五章雄吞西域萬里河山(二更)第九章關中饑饉遍地這盛世如爾所願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八十章豔若桃花第一七五章首尾不能相顧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第二十五章艱難的選擇(二更)第三十六章畫地爲牢(一更求訂閱)第七十七章斷尾求生故佈疑陣(三更)第七十九章長孫的疑惑(一更)第一六三章隱藏的神話傳說中的真相第四十七章非常想罵娘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說不清第七章妾身願意爲大將軍做任何事第五十一章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二十八章來而不往非禮也(二更)第一四八章就算把天捅個窟窿那也無妨第一六二章被小看的平陽公主第二零八章耶耶蘇烈字定方(一更)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一二四章李秀寧威服三軍的秘訣(一更)第二七一章洺水河畔不死不休(二更)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章都是太帥惹的禍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五十四章真正的考驗第一七六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月票加更)第六十七章準備下一場國戰吧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五十二章摟草打兔子(一更)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二二三章識大體顧全大局第九十三章目瞪口呆第二六三章收個名相當親衛(三更)第一四五章朝廷的風向變了第一三六章此時抽身爲時不晚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二八二章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第一九四章敢動我的奶酪找死(爲書友紙天萬賞加更)第二二八章天下無人不識陳大將軍第七十二章最後的瘋狂(下)(三更)第五十二章陳應的隆中對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二四二章戮力北進直搗黃龍(三更求訂閱)第一一五章陳家堡不是你們想來就來的地方第九十七章唐騎之下何敵不克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七章妾身願意爲大將軍做任何事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二十七章以胡治胡爲何不可第九十五章舉薦徐世績(三更)第二一二章滎陽鄭氏那又如何?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說不清第二十一章狡猾的對手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二一零章將威脅扼殺在萌芽中(二合一)第二十章給我拿下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說過跟他們不能講道理第一五八章不識好歹送你歸西(三更爲長老陳應加更)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四十九章小夥伴們驚呆了(二更)第二十三章誤中副車第一六一章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四十六章組團上青樓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二二五章國家大事豈能當兒戲第一九二章千金買馬骨(一更)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一六七章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四十二章平陽公主的心事第二五零章吞了一顆蒼蠅第二八五章不支持李世民的真正原因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一八七章初戰不利退兵二十里第十一章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第八十九章不要把陳應當成傻子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一六九章打仗不需要計謀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一章溫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