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笳鼓(九)

“一派胡言!我怎麼沒聽說過!”

“編瞎話也不靠譜點兒!”

“就是,我們家鄉的老話,我們還不比你個碧眼胡人更清楚?!”

沙千里等人都沒讀過多少書,宇文至更是個聞到墨香就噁心的傢伙,見馬寶玉一味地“煮熟鴨子嘴硬”,紛紛開口駁斥。只有王洵幼年時好歹還被家裡禮聘來的先生苦逼着看過幾篇古文,依稀記得馬寶玉的所說乃爲孟子中的一段。原文大致是,“賊仁者爲之賊,賊義者爲了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獨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至於出自《孟子》中的那篇那節,則同樣是兩眼一抹黑。

他自持身份,不肯隨着沙千里等人的口風強詞奪理,把有的說成沒有。又不忍當着外人的面讓幾個心腹將領難堪,便打了個哈欠,笑着說道:“都別逞口舌之利了。消停一會兒。走了一天的路,本都督真的有些累了。”

“是!”馬寶玉不敢違背,轉過身去繼續牽着馬繮繩前行。沙千里等人也從王洵和馬寶玉兩個的表情上,猜出剛纔自己可能丟了個大臉,笑了笑,訕訕地跟在了自家主帥身後。

轉眼來到城主府,王洵命令諸侯們將大部分侍衛都留在門外,每個人只准帶領命親信入內,並且嚴禁四下走動,以免驚擾到前城主阿里本的家眷。

“諾!”諸侯們雖然心裡老大不樂意,卻只有硬着頭皮答應的份兒。阿里本見王洵考慮的如此細緻,躬了下身子,低聲說道:“感謝大都督的看顧。這周圍的幾處院落,降人已經提前命人騰了出來。大都督可以命令麾下將士入內歇歇腳,輪流吃杯酒水,暖暖身子!”

“也好!”王洵點點頭,笑着接受了對方的建議。然後將目光轉向万俟玉薤,“你去安排一下,讓弟兄們分批次進入附近的院落休整。除了肉食、柴米和酒水外,其他東西一律不準亂碰。待咱們班師之時,本都督會親自帶人去查看。院子裡的東西來時什麼樣子,走時必須什麼樣子。誰要是敢給損壞了,本都督一定讓他以十倍價格賠償!“

“諾!”万俟玉薤早就熟悉的王洵的做事風格,抱拳領命而去。阿里本又是吃驚,又是感慨,看了看馬寶玉,然後小心翼翼地問道:“大都督不準備在此地常駐麼?請恕降人多嘴,降人原本以爲……”

“這兩個城市太小!”王洵揮揮手,毫不客氣地打斷,“沒必要浪費兵力。分別交給東曹和沙洲兩地代管即可。反正短時間內,諒艾凱拉木那廝也沒膽子再主動起釁!”

幾句話說得霸氣十足,沙千里、宇文至等人聞聽,登時覺得剛纔丟掉了面子全找了回來。阿里本和馬寶玉兩個聽了,則只能暗自嘆氣。以他們二人對大食國形勢的瞭解,恐怕最近一兩年內,國中局勢會一直動盪下去。而只要國中局勢一天不安穩,便一天騰不出精力東顧。而以艾凱拉木性情和本事,恐怕只要能得過且過地混一天日子,就會繼續尸位素餐下去。只要上頭不把刀架到他脖子上,絕對不會再想着收復“失地”!

如此看來,忽倫和怛漠兩城重歸大食之日,恐怕是遙遙無期了。二人爲了保全兩城元氣而不得不行的權宜之計,也不知道到底是對還是錯?萬一鐵錘王他從此嚐到了甜頭,明年開春後再接再厲,恐怕艾凱拉木還是要被逼得大步後退。帆延、護時健、多勒健,失去了聖戰東征軍保護,又有哪個城市,能阻擋眼前這羣年青人的腳步?!!

一方是大勝之師,興高采烈,意氣指使。另外一方敗軍之將,憂心忡忡,強顏裝笑。這慶功宴的氣氛,就有些不大協調了。喝着喝着,雙方便又因爲大食和大唐兩國到底誰更強盛些的問題,而爭執了起來。

馬寶玉本來就善於跟人辯論,再加上知道王洵不會因爲言語上的衝撞而責罰自己,幾杯麥酒下肚,愈發開始牙尖嘴利。東一句《論語》,西一句《孟子》,旁徵博引,把沙千里等人擠兌得潰不成軍。

自家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竟然還沒一個大食人背得熟。將領們臉上實在是有些掛不住勁。接連吃了幾個癟之後,宇文至怒不可遏,冷哼一聲,笑着道:“扯這些不找邊的東西有什麼用。誰強誰弱,還不是把刀子亮出來說了纔算?!至少

,在這一年多來,咱們大唐是一直壓着你們大食打!”

“幾城幾地之得失罷了!”馬寶玉被說得滿臉通紅,卻依舊不肯認輸,梗着脖頸,笑着迴應。“三年多以前,你們大唐不一樣輸得狼狽不堪?!”

“當年時高仙芝疏忽大意,被葛祿邏人在背後捅了刀子!才讓你們大食人撿了個便宜走!”提起當年怛羅斯之戰,沙千里就滿臉不服氣。前一段明明是打得大食人毫無還手之力,突然之間,形勢便天翻地覆。

“現在你等能得手,還不是因爲我大食內亂,無暇顧及東方而已?!”酒入愁腸,馬寶玉早就喝高了,說話漸漸有些不管不顧,“不是我誇海口。倘若國內派個頂事的將軍來,把艾凱拉木那窩囊廢撤掉,鐵錘王,大都督,未必,未必會勝得如今天這般輕鬆。”

王洵從被解救回來的安西軍老兵嘴裡,仔細詢問過怛羅斯之戰的始末。知道當年的大食軍統帥阿布?穆斯林的本事遠非艾凱拉木能比。因此並不以馬寶玉的話爲忤。宇文至卻不肯讓對方佔半點口舌上的便宜,又冷笑兩聲,撇着嘴問道:“你自己國中內亂,關我等何事?難道兩軍相爭,還要約好了時間,雙方都準備充分,無後顧之憂纔開始?!”

“的確,不關你等的事情!”馬寶玉端起面前麥酒,長吸一口,嘆息着承認。“然而,世間豈有永遠強盛不衰的帝國?!大唐與大食之爭,勝負恐怕不在這藥剎水沿岸的幾個彈丸小城上。我大食今天內亂不斷,被你大唐得到了機會。他年,誰知你大唐會不會也出現同樣麻煩!”

“癡人說夢,我大唐君正臣賢,上下齊心,國運正如日中天!”

“我大唐纔不會像你大食蠻夷那般,自家窩裡反!”

在衆人心裡,大唐永遠是不容外人觸摸的一道逆鱗,當即,放下酒盞,七嘴八舌地駁斥。

嚷嚷的聲音雖然響亮,但其中卻沒幾個人能理直氣壯。特別是對於宇文至、魏風這種對大宛都督府來龍去脈知根知底的人,更是心中隱隱發悶。

背後的大唐,的確不如自己嘴巴里喊得那般光鮮、明亮。巍峨的城牆後,有着太多太多不足爲外人知道骯髒與灰暗。偏偏那些骯髒與灰暗所處的位置如此明顯,讓人根本無法爲其掩飾。

馬寶玉在自家師父杜回的抱怨中,早就將大唐內部的痼疾看了個清清楚楚。見沙千里等人打腫了臉充胖子,也不直接戳破,只是端着酒盞嘿嘿冷笑。宇文至被笑得心煩意亂,將酒盞向案上一頓,拍案而起,“笑什麼笑!就算我大唐內部也有麻煩怎麼樣?總不會如你大食般,動不動就換了皇帝。再不濟,就算換了皇上又怎麼樣,你剛纔也說過,不過是亡了一家一姓罷了,亡的不是大唐!”

話音落下,滿場鴉雀無聲。衆將對朝中奸人當政,宦官專權等事心中早有很多不滿,但不滿歸不滿,卻沒到了希望改朝換代的地步。宇文至衝動之下丟出幾句話來,卻等於直接越過了大夥所堅持的底限。那便是,對朝廷的最後一絲忠誠。

這是一句醉話,算不得數!第一時間,很多人便將頭低下去,裝作什麼都沒聽見。宇文至卻兀自不知悔改,拍打着桌案,繼續信口雌黃,“我大唐,我華夏,又不是沒換過皇帝?從商周到現在,走馬燈般換了恐怕不下幾十家,幾十姓。然而華夏就是華夏,大秦過後有大漢,大漢過後又有大隋、大唐。期間偶染小恙,國運不興。但振作起來,便是當世無匹,四夷來朝!相反那些曾經跟華夏作對的,匈奴人也好,突厥人也罷,哪個到最後不是夾着尾巴灰溜溜逃走的份兒?你大食若是還不知悔悟,妄自尊大,恐怕早晚要步匈奴、突厥後塵!”

這幾句話囂張、莽撞、肆無忌憚。丟下來,卻是擲地有聲。幾個生性謹慎的將領,從酒盞中擡起頭,悄悄地向宇文至挑大拇指。幾個膽子特別大者,如沙千里、魏風,則開始拍案叫好。王洵本來還裝沒聽見,見此情景,不得不敲了下面前矮几,笑着問道:“都喝多了吧?!喝多了就別說胡話,反正大夥聽了也記不住!”

“喝多了,喝多了!”宇文至笑着舉杯,步履踉蹌。

“喝多了,喝多了!一喝多了,就特別健忘!”沙千里呵呵笑着,舉盞相迎。

是夜,賓主大醉而散。

注1:中國,自古便有中國之說。泛指中原。

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看劍(二)第2章 霓裳(四)第5章 異域(一)第1章 白虹(三)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英魂(五)第3章 霜刃(七)第5章 春曉(二)第4章 光陰(一)第4章 霜降(二)第4章 霜降(四)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曉(四)第5章 不周山(五)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破軍(二)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笳鼓(七)第6章 驚蟄(六)第2章 初雪(二)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長生殿(二)第2章 天威(三)第5章 異域(一)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天河(一)第4章 樓蘭(四)第6章 雪夜(二)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霜降(四)第3章 壯士(六)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秋聲(三)第5章 不周山(六)第4章 光陰(五)第5章 雙城(六)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殘醉(一)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驚蟄(六)第6章 雪夜(三)第5章 異域(六)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殘醉(二)第5章 不周山(二)第4章 霜降(二)第6章 大唐(五)第2章 初雪(一)第3章 國殤(二)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驚蟄(一)第6章 大唐(六)第3章 早寒(三)第6章 驚蟄(七)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紫袍(六)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早寒(二)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天威(五)第2章 初雪(八)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不周山(二)第2章 初雪(一)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霓裳(三)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社鼠(六)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紫袍(九)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秋聲(三)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霓裳(六)第5章 紫袍(九)第1章 羽衣(七)第1章 白虹(四)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社鼠(五)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春曉(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初雪(三)第3章 霜刃(二)
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看劍(二)第2章 霓裳(四)第5章 異域(一)第1章 白虹(三)第6章 大唐(六)第4章 英魂(五)第3章 霜刃(七)第5章 春曉(二)第4章 光陰(一)第4章 霜降(二)第4章 霜降(四)第1章 看劍(二)第5章 春曉(四)第5章 不周山(五)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破軍(二)第4章 樓蘭(二)第1章 笳鼓(七)第6章 驚蟄(六)第2章 初雪(二)第4章 樓蘭(四)第4章 社鼠(一)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長生殿(二)第2章 天威(三)第5章 異域(一)第3章 國殤(二)第2章 天河(一)第4章 樓蘭(四)第6章 雪夜(二)第4章 霜降(五)第4章 霜降(四)第3章 壯士(六)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秋聲(三)第5章 不周山(六)第4章 光陰(五)第5章 雙城(六)第4章 社鼠(六)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殘醉(一)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驚蟄(六)第6章 雪夜(三)第5章 異域(六)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殘醉(二)第5章 不周山(二)第4章 霜降(二)第6章 大唐(五)第2章 初雪(一)第3章 國殤(二)第5章 紫袍(三)第6章 驚蟄(一)第6章 大唐(六)第3章 早寒(三)第6章 驚蟄(七)第3章 陽關(七)第5章 紫袍(六)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霓裳(五)第3章 早寒(二)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天威(五)第2章 初雪(八)第2章 初雪(六)第5章 不周山(二)第2章 初雪(一)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霓裳(三)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樓蘭(二)第4章 社鼠(六)第4章 光陰(四)第5章 紫袍(九)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秋聲(三)第4章 社鼠(三)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礪鋒(二)第2章 霓裳(六)第5章 紫袍(九)第1章 羽衣(七)第1章 白虹(四)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破軍(二)第2章 霓裳(一)第3章 國殤(九)第4章 社鼠(五)第1章 長生殿(一)第5章 春曉(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2章 初雪(三)第3章 霜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