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心機

唐玉一愣,史子妙爲何也對孫權如此上心?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史子妙問出這個問題,說明她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表明她在很早的時候就隱在了暗處。唐玉相信,史子妙絕不會是因爲覺得打不過玉兒幾人而不現身,她到底有什麼目的?史子妙跟孫權一樣,也能自由在這片古怪的區域出入,會跟這有關係嗎?

唐玉不解,但此時的她,萬念俱滅,大仇得報之後,反而有些渾渾噩噩,對未來充滿迷茫,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激不起她的興趣了。不過,說起這個話題,唐玉還是有些咬牙切齒,

“他告訴我,讓我配合他一下,就能幫我把李儒引出來。但我沒想到,他竟然這麼狠!”

沒錯,孫權是有偷偷跟唐玉知會過,爲了引出李儒,爲了報仇雪恨,哪怕孫權傷了她,唐玉也認了。但唐玉萬萬沒想到,孫權居然會下那麼狠的手,讓跟着她的人,死傷如此慘重。以至於那個時候,唐玉都已經不認爲孫權是在演戲,以爲孫權從始至終都在欺騙她,認爲孫權真的是要跟黃巾合作,孫權真的是要殺人滅口。

唐玉對孫權的怨憤之重,甚至在見到李儒之時,都已經完全忘記了這麼一茬。直到李儒問出了那個問題,唐玉才驀然意識到,孫權所說的配合竟然是這個!不然的話,李儒又怎麼會主動現身?

所以現在,唐玉也不知道該對孫權報以一種什麼樣的感情了。恨,那肯定是恨的。可孫權有提前知會過她,並且也確實幫她引出了李儒,固然唐玉知道,孫權做這種事肯定不是單純爲她,孫權自己也絕對會獲利,可那又能怎麼樣?唐玉已經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找孫權報仇了。

這纔是唐玉最窩火,最難受的地方。死了的這些親信,如果是死在李儒手上那也罷了,但現在這樣,讓唐玉如何對得起他們?如何回去面對他們的家人?

“你的意思是,他事先就知道李儒的存在?”

史子妙低聲喃喃,突然猛地睜開雙眼,銳利的目光讓天地都失了色,

“他事先也知道我的存在?!”

已經傷亡過半的唐玉一行,明顯不會是李儒的對手。在此前提下,孫權把李儒引出來又有什麼意義?難道就是借李儒之手幫他滅口?

不!

如此畫蛇添足之事,孫權根本沒必要做。唐玉一旦死了,孫權手持唐家的令牌,必然洗脫不了嫌疑。除非他不打算使用令牌,不打算求醫於華佗,不然的話,孫權鐵定是要留唐玉一命。那麼從邏輯上講,孫權既然知道隱藏在暗處的李儒,那他同樣知道隱藏在暗處的史子妙,纔是最合理的一種解釋。

孫權此舉,第一,是逼史子妙不得不現身,第二,是借她史子妙之手,殺李儒!

這個小子,好可怕的心機!

這一瞬間,史子妙竟然動了一絲殺意,她清楚的感受到了孫權的潛力與威脅,這樣一個人,對大漢王朝而言,是相當危險的。有才華,有天賦,這不可怕,可怕的是孫權心思不正,對大漢皇權沒有絲毫敬畏。風險必須扼殺於萌芽,換做正常狀態的史子妙,她是不會對孫權報以任何同情之心的。可一想起這迷陣裡的一切,史子妙還是動搖了起來。

其實史子妙糾結的,不是殺不殺孫權的問題。她不需要殺孫權,只要把孫權抓來軟禁起來,就能做到兩全其美。但如果史子妙真的那麼做的話,證明她已經做出了選擇。追求天道,必然要拋棄世間的一切,史子妙有種預感,她一旦走上天道之路,將無暇顧及慈航靜齋,更無暇顧及大漢天下。

是選擇慈航靜齋,選擇天下大義;還是選擇追求天道,選擇一條獨孤之路,這就是史子妙現在心中的魔障。孫權只是反應在外的表象,畢竟天下有威脅之人,遠不止孫權一個,不是說少了孫權一個,這天下就會太平,所以,關鍵問題還是史子妙自己該如何抉擇。

沒有人知道,這天,史子妙做出了一個足以改變時代的決定。

······

另一邊,

“你爲什麼救我?”

李儒正被一人扶着狂奔,此人卻也是一個孫權的老熟人:于吉。

“時代該改變了。這種見到史子妙就只能逃跑的日子,你不覺得窩囊嗎!”于吉冷聲說道。

“哈哈,沒想到都這麼久了,你還耿耿於懷啊。”李儒不由笑出聲。

年輕時候,于吉在史子妙手上吃過虧,以至於後面這些年,只要一聽到史子妙的消息,于吉都早早躲得遠遠的,一度被江湖上淪爲笑柄。很多人一生都只有一個追求,李儒心在天下,于吉則一心向武,誰也不知道,一心向武的于吉實際上就是爲了找史子妙復仇,可以說,史子妙早已經是于吉心中的魔障!

“可惜,我時日無多,就算想幫你,也有心無力了。”李儒低聲感慨,他不是怕死,他也想過壯壯烈烈的犧牲,卻絕對沒有想到,今生居然會死得如此不明不白,死得如此平淡如水。

“如果現在有個活命的機會擺在你面前,你願意幫我嗎?”于吉突然問道。

李儒臉色一變,眯起眼睛,

“你確定沒騙我?”

“我最近得到了一些功法,其中有一部寫的是破而後立,當然,這目前也只是一種設想,我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救得了你。”于吉說道。

“哈哈哈。”李儒狂笑一聲,“我都這樣了,還有什麼可在乎的。來吧!哪怕你是騙我的,我也要賭一把!”說到這裡,李儒知道于吉想要什麼,當即補充道,

“放心,史子妙傷我性命,我自然不會要她好過。只要我沒死,她就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那就祝你吉人天相了。”

······

柴桑城外,

“你讓我幫你送信?”

貂蟬從孫權手中接過一封信件,要知道她們慈航靜齋跟孫家,現在可是生死對頭,而孫權的這封信,偏偏還是要送到前線,送給他大哥孫策的。

“我相信你的人品。”孫權說道,“你要不願意,直接就會拒絕。只要答應了,就能幫我做到,不是嗎?”

第17章 男人的浪漫第92章 妖女第587章 反客爲主第201章 問答第165章 騷操作第327章 管亥的提防第352章 第二項第377章 身負的壓力第615章 真死假死第473章 信件一第746章 真乃小人第478章 江東之變第293章 道家之恥第735章 奉妻之命第91章 古怪的隊伍第137章 回合第115章 妖女壞事第783章 會袁熙第407章 陷阱第314章 孫權的信第258章 柴桑第141章 矇混第339章 我不活了第430章 第二個目的第485章 四方來賀第670章 甘寧心中的陰影第67章 關係親密第182章 會盟第782章 承蒙主公看重第344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566章 郭嘉之計第296章 傳奇第500章 孫權出謀第586章 路途第586章 路途第85章 友情破顏拳第656章 周瑜到來第202章 靜齋齋主第489章 周瑜請辭第678章 弱點第595章 呂布求生第341章 爭議第64章 阻力第211章 奇女第71章 雄心之始第12章 技能牌第377章 身負的壓力第568章 聯袁抗孫第445章 比試一番第328章 聖女到來第515章 袁術之困第234章 新裝備第261章 放飛自我的大喬第579章 安排第192章 防火防盜防曹操第604章 獻帝密詔第371章 卯月卯日第165章 騷操作第683章 傳人第249章 過於冷靜的孫權第378章 小孩兒第156章 戲志才說徐榮第547章 幫手跟敵手第47章 初進宮第396章 傾其心第297章 詭異的時間點第91章 古怪的隊伍第70章 帝王之相第182章 會盟第608章 我喜歡你第292章 左慈到此一遊第721章 蠱蟲第723章 打草驚蛇第312章 心機第15章 初到洛陽搞事情第315章 不忠不義第780章 求盟第431章 貂蟬的誤會第304章 前線隱憂第384章 一躍而下第127章 小偷懟警察第777章 金蟬脫殼第755章 必衰第390章 不要!停!第544章 種符第769章 天下震動第146章 覺悟第248章 猛虎未歸第30章 懷疑與決定第96章 童子功第384章 一躍而下第89章 匈奴兵第413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263章 線索第766章 壯士斷腕第375章 入口關閉第651章 演戲第135章 召開會議第226章 將計就計第641章 再臨廬江
第17章 男人的浪漫第92章 妖女第587章 反客爲主第201章 問答第165章 騷操作第327章 管亥的提防第352章 第二項第377章 身負的壓力第615章 真死假死第473章 信件一第746章 真乃小人第478章 江東之變第293章 道家之恥第735章 奉妻之命第91章 古怪的隊伍第137章 回合第115章 妖女壞事第783章 會袁熙第407章 陷阱第314章 孫權的信第258章 柴桑第141章 矇混第339章 我不活了第430章 第二個目的第485章 四方來賀第670章 甘寧心中的陰影第67章 關係親密第182章 會盟第782章 承蒙主公看重第344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566章 郭嘉之計第296章 傳奇第500章 孫權出謀第586章 路途第586章 路途第85章 友情破顏拳第656章 周瑜到來第202章 靜齋齋主第489章 周瑜請辭第678章 弱點第595章 呂布求生第341章 爭議第64章 阻力第211章 奇女第71章 雄心之始第12章 技能牌第377章 身負的壓力第568章 聯袁抗孫第445章 比試一番第328章 聖女到來第515章 袁術之困第234章 新裝備第261章 放飛自我的大喬第579章 安排第192章 防火防盜防曹操第604章 獻帝密詔第371章 卯月卯日第165章 騷操作第683章 傳人第249章 過於冷靜的孫權第378章 小孩兒第156章 戲志才說徐榮第547章 幫手跟敵手第47章 初進宮第396章 傾其心第297章 詭異的時間點第91章 古怪的隊伍第70章 帝王之相第182章 會盟第608章 我喜歡你第292章 左慈到此一遊第721章 蠱蟲第723章 打草驚蛇第312章 心機第15章 初到洛陽搞事情第315章 不忠不義第780章 求盟第431章 貂蟬的誤會第304章 前線隱憂第384章 一躍而下第127章 小偷懟警察第777章 金蟬脫殼第755章 必衰第390章 不要!停!第544章 種符第769章 天下震動第146章 覺悟第248章 猛虎未歸第30章 懷疑與決定第96章 童子功第384章 一躍而下第89章 匈奴兵第413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263章 線索第766章 壯士斷腕第375章 入口關閉第651章 演戲第135章 召開會議第226章 將計就計第641章 再臨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