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尋上門來的人(第三更)

“你們哪裡來的,找誰?”

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的門衛非常的稱職,正在詢問這幾個人,並拿出登記本,要求這些人登記信息。

領頭的中年人態度很謙恭,即使是面對門衛,他也沒有端任何的架子,語氣平和的道:“我們是白鴿電動自行車有限公司的人,找你們唐總,想談一談業務。”

白鴿電動自行車有限公司嗎?門衛表示沒有聽說過,見是過來找自己老闆談業務的,門衛一面拿出本子要求對方登記,一面拿起電話,準備打電話去請示一下。

這個時候,唐飛過來了。

門衛看見唐飛,連忙放下正要撥打的電話,連忙大聲的道:“唐總,他們說是白鴿電動自行車有限公司的人,說是找您談業務。”

見門衛這麼說,領頭的中年人一陣驚奇,連忙看了唐飛一眼,估計他也萬萬沒有想到,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的老闆會這麼年輕吧。

“您,您就是唐飛唐總。”

唐飛點一點頭道:“對,我就是唐飛。”

中年人馬上自我介紹道:“我是白鴿電動自行車有限公司的馮遠明。”說完,主動的伸出手,想同唐飛握手。

唐飛一笑,同對方握了手。同時在心中道,眼前的這個馮遠明可是牛人啊,創建了華夏第一家電動車公司,並且是第一個將電動車產業做到一百億以上的人。

只是,這個時候,國內的電動車還在起步階段吧,馮遠明也應該還在創業階段。

國內電動車真正快速發展應該還是幾年之後的事情,好像到2000年左右開始發展加快,到2003年吧,整個電動車行業才突飛猛進的發展,2005年至2008年更是高速發展期,被行業內稱爲“井噴階段”。

現在應該只能算是電動自行車的起步階段。國內電動自行車的市場也還不成熟,技術也還處在初級階段。

深知國內電動自行車發展史的唐飛對眼前的馮遠明很敬重,這是一個值得自己尊敬的人。

95年的時候,國內就開始出現電動自行車,也開始出現了電動自行車的製造企業。馮遠明看到電動自行車之後,大感興趣。

買了一輛回來自己研究,經過3個月的努力,他搗鼓出自己的第一輛電動自行車,並試騎成功。半年之前,白鴿電動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成立之後,馮遠明他們開始規模化生產,但問題來了,在電機,電池等技術上不過關。

電池還稍微好一點,他們的電動自行車每充一次電能騎行大約30公里,電機就沒有這麼好的表現。

他們第一批車投放市場,一共100輛供市民們試騎,馬上就反應出很多的問題,如電機質量不可靠,騎行不久就曾經發生電機燒壞的情況,另外電機的輸出扭矩不夠,導致爬坡乏力。

馮遠明爲電機的事情苦惱不已,但一直遲遲無法解決面臨的問題。上個月他到江南省出差,無意之中看到報紙上關於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的報道。

這家公司居然掌握了調速電機的變頻調速技術,且在該項技術上還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連美國的大公司都花大價錢引進他們的技術。

馮遠明似乎看到了希望,思前想後之後,決定到九洲工業有限公司來碰一碰運氣。

要是九洲工業有限公司能研製出質量可靠,性能出色的電動自行車電機,那自己面臨的電機問題就解決了。

抱着試一試的想法,他來了。

聽了馮遠明的介紹,唐飛心中一動,國內電動車市場可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只是現在還沒有做起來而已。

本來唐飛準備過兩、三年也嘗試做一做電動自行車的電機,現在機會來了,看樣子可提前進入這個領域。

提前進入也有提前進入的好處,唐飛心中道,那就現在開始進入吧,電動自行車電機的優良電機由我們來研發。

有了這個打算,唐飛熱情的邀請馮遠明進去談。本來心中有一點忐忑,擔心碰一鼻子灰的馮遠明大喜。

“唐總,那就打攪了。”

一行人在唐飛的帶領下進了辦公樓,進了會客室,大家坐下來之後,馮遠明還感覺像在做夢一樣。

暗暗的掐了自己一把,確認這不是在做夢之後,馮遠明才努力平靜自己的心情,開始和唐飛聊了起來。

首先說明來意,也介紹他公司的情況,如公司已經成立,並開始規模化生產製造電動自行車,主要生產製造了哪些款式的電動自行車等等。

唐飛耐心的聽着。

聽完之後,唐飛讚揚道:“馮總,你應該是我們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電動自行車我看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馮遠明一陣苦笑,“唐總,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爲的,但進入這個行業之後,我發現如果不在技術上有突破,尤其是電機技術上有突破的話,電動自行車這個產業很難做起來。”

事實上真是這樣的,國內第一輛電動自行車在95年就已經誕生,但從95年到2000年都發展十分的緩慢,每年最多隻有上百萬輛的產量,直到2003年纔開始高速發展。

從95年到99年都發展比較緩慢,並不是說市場不需要電動自行車,而是這個時候的電動自行車技術還不成熟,存在很多毛病。這個階段主要是電動車技術的摸索研究階段,經過這麼幾年,一些關鍵技術獲得突破,纔有了後面的高速增長。

見馮遠明一陣苦笑,唐飛關切的問道:“是技術上面臨很多問題吧。”

馮遠明道:“對,主要是四大件存在問題,電機、電池、充電器和控制器,其中又以電機爲最。”

“唐總,我們這次是抱着希望而來的,你們是電機制造企業,又掌握了調速電機的變頻調速技術,我想過來諮詢一下,你們可以做出性能出色,質量可靠的電動自行車電機嗎?”

說完,滿懷希望的看着唐飛。

唐飛正色的道:“我們在電機研發和製造領域確實有一些過硬的技術,電動自行車電機嘛,我想我們沒有問題。”

“真的嗎,太好了!”

馮遠明驚喜的差一點大喊起來,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唐飛道:“如果我沒有猜測的話,你們現在的電機應該是有刷有齒電機吧,這樣的電機使用壽命短,可靠性差,且輸出扭矩不夠,應該只有12-15牛米,導致電動車爬坡能力明顯不行。”

“對,對,你怎麼知道的!”馮遠明明顯更加驚喜起來。

這就是重生者的優勢,唐飛對電動車的未來發展趨勢可謂清清楚楚,也當然知道它的電機經過了兩代。

第一代電機就是有刷有齒電機,這種電機的缺陷很多,幾年之後被淘汰,後來出現了更好更可靠的無刷高效電機。

唐飛不但知道電動自行車電機的更新換代,也知道電動自行車的電池也經歷了鉛酸電池到鋰電池的更新換代。

不過,現在只談電機,不談電池。

見唐飛不但知道自己電機的情況,還知道電機的缺陷,那豈不是說唐飛他們對電動車電機真有研究。

馮遠明試探性的道:“唐總,你們能幫我們研製出出色的電機嗎,價錢方面好說,我們也可以大量訂購。”

“當然。”唐飛點頭道:“我們完全有這方面的技術優勢,我們有把握,新研製的電機在壽命上可以提高五倍,效率能提高大約30%左右,爬坡和載重能力提高約3.5倍以上。”

安靜,非常的安靜!

馮遠明完全呆住了,彷彿一下子被點中了穴道,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我的老天,這是真的嗎,這難道不是我耳朵聽錯了嗎?

唐飛自信的道:“沒錯,我們正有進入電動車電機研發製造領域的打算,我們將要研製的是無刷高效電機,比目前的有刷有齒電機至少領先一代。”

“唐總,這樣的電機,正是我們需要的。”

唐飛和馮遠明談起了合作,由九洲工業有限公司研製新一代無刷高效電機,白鴿電動車有限公司進行採購。

雙方談得很愉快,連價錢都談好了,比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有刷有齒電機大約貴20%左右。

在馮遠明看來,這很正常,覺得十分合理,沒有絲毫覺得貴的意思。因爲在他看來,這是新一代的電機,性能更出色,價錢肯定也要貴一喜。

而唐飛心中則樂翻了,這是送上門來的買賣啊,且價格還如此的喜人。只有唐飛知道,無刷高效電機比現在的有刷有齒電機結構更簡單,在性能提高的同時,製造成本並沒有提高,反而大幅度下降,製造成本至少比同功率大小的有刷有齒電機低20%左右。

雙方約定,也簽署正式協議,九洲工業有限公司做出樣品之後,經過白鴿有限責任公司評定合格,他們將大量訂購,訂購量起碼不少於10萬臺。

在研製之初,白鴿公司預付九洲公司200萬科研經費,電機研製出來,達到雙方約定的性能要求,這筆200萬的經費無償給九洲公司,如果不能達到性能要求,九洲公司退還這筆錢。

肯定能達到預期的性能要求,這一點,唐飛信心十足的收下了這筆200萬的鉅款。

這也是一個不小的訂單,就算每一臺電機只有幾百元的售價,但10萬臺則總價達到了數千萬元。

關鍵是未來的事情前景巨大,這種電機研製成功,大批量生產之後,肯定不止白鴿公司一家採購。

目前國內的電動車市場雖說發展緩慢,但每年也有一、兩百萬臺的產品,就預示着每年需要一、兩百萬臺的電機。

再過幾年,這個行業將高速發展,每年需要的電機會從一、兩百萬臺到數百萬臺,再到上千萬臺,最後到數千萬臺的需求量。

唐飛如果將這種優秀的電機研製出來,肯定會加快整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發展速度,歷史上要到2000年左右這個行業才發展加速,唐飛的電機一問世,發展加速期肯定會提前。

自己的廠房建好,正準備在電機領域大幹一場呢,大買賣就送上門,唐飛不高興都不行,歡歡喜喜的和馮遠明簽訂了合同。

馮遠明呢,希望達成,且還是性能如此出衆的無刷高效電機,他顯得比唐飛還高興,合同簽訂之後,緊緊的握住唐飛的手,連連說唐飛是他的大救星。

馮遠明知道,電機的問題解決了,自己生產的電動車質量將明顯上一層樓,進一步打開市場是肯定的,他信心十足。

簽完這個合同之後,馮遠明一臉輕鬆的離開了唐飛的公司,他要回去等好消息,也爲電動自行車的大批量生產做準備,有如此出色的電機,他要大幹一場。

送走馮遠明的第二天,唐飛如約來到了紅星廠,在辦公室之中,常勁林已經泡好熱茶,已經在等待着唐飛的到來。

第708章 鐵路“公交車”第467章 十大核心技術第750章 豐厚的家底第617章 論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第113章 正面PK第36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383章 意料之外第584章 合作細節第181章 主動上門來的人第402章 首列車交付第698章 訂單簽訂第602章 我們說話算數第570章 紅星廠要加工資第717章 首飛前夕第590章 看上了大礦車嗎?第470章 驚喜比較大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91章 只能二選一第278章 印着中文的包裝箱第44章 順利交貨第228章 先晾兩天第612 章 百般阻撓第316章 閉門羹第393章 受人之託第490章 獲得生產許可第645章 新的發展模式第468章 並不平靜的會議第252章 紅星廠的新生第19章 對比檢查第680章 老虎屁股也要摸一摸第223章 開局不錯第129章 員工福利(第十更)第371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362章 暱稱“小白狐”第169章,唐總,還招人嗎第199章 第一批IGBT第393章 受人之託第464章 人才招聘第71章 長遠打算第453章 能製造嗎?第448章 上市前夕第201章 IGBT的第二個客戶第474章 萬恆廣場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26章 又現獎勵第373章 首列地鐵第235章 眼紅的人第216章 火急火燎尋上門第376章 和三巨頭競爭第282章 DJ4的小批量生產第607章 它來了!第551章 瞄準泰國市場第648章 三駕馬車第151章 評審和驗收第32章 黎輝的擔憂第64章 爸爸支持你第68章 二選一第18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704章 完美解決第381章 第二列車進車第327章 車型齊全第690章 一定要調查清楚第161章 開足馬力生產第501章 研發啓動會第413章 鬧劇收場第213章 深海市買地第363章 拜訪喬軍鵬第190章 進軍半導體領域第711章 代號“翔龍”第224章 運氣來了第120章 我能等(求首定)第258章 怎麼回事呢第548章 問題解決了第11章 神級工業主系統第649章 消息傳遍整個清江市第84章 超級潛力股295章 全世界僅兩家第374章 喜慶的進車第689章 喬納森的怒火第467章 十大核心技術第438章 邁出第一步第192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252章 王興奎報道第247章 消息傳得真快第178章 質量優良第536章 大婚第268章 網絡和通訊設備芯片第689章 喬納森的怒火第513章 立項完成第85章 第一批貨發出第479章 買下四合院第171章 幸不辱命第420章 酸溜溜的味道第76章 不愧是進口貨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74章 成立公司(加更)第193章 最大的問題解決了第350章 謝振華做的第一件事第684章 難度非常大第307章 深海國際金融中心
第708章 鐵路“公交車”第467章 十大核心技術第750章 豐厚的家底第617章 論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第113章 正面PK第36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383章 意料之外第584章 合作細節第181章 主動上門來的人第402章 首列車交付第698章 訂單簽訂第602章 我們說話算數第570章 紅星廠要加工資第717章 首飛前夕第590章 看上了大礦車嗎?第470章 驚喜比較大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91章 只能二選一第278章 印着中文的包裝箱第44章 順利交貨第228章 先晾兩天第612 章 百般阻撓第316章 閉門羹第393章 受人之託第490章 獲得生產許可第645章 新的發展模式第468章 並不平靜的會議第252章 紅星廠的新生第19章 對比檢查第680章 老虎屁股也要摸一摸第223章 開局不錯第129章 員工福利(第十更)第371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362章 暱稱“小白狐”第169章,唐總,還招人嗎第199章 第一批IGBT第393章 受人之託第464章 人才招聘第71章 長遠打算第453章 能製造嗎?第448章 上市前夕第201章 IGBT的第二個客戶第474章 萬恆廣場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326章 又現獎勵第373章 首列地鐵第235章 眼紅的人第216章 火急火燎尋上門第376章 和三巨頭競爭第282章 DJ4的小批量生產第607章 它來了!第551章 瞄準泰國市場第648章 三駕馬車第151章 評審和驗收第32章 黎輝的擔憂第64章 爸爸支持你第68章 二選一第18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704章 完美解決第381章 第二列車進車第327章 車型齊全第690章 一定要調查清楚第161章 開足馬力生產第501章 研發啓動會第413章 鬧劇收場第213章 深海市買地第363章 拜訪喬軍鵬第190章 進軍半導體領域第711章 代號“翔龍”第224章 運氣來了第120章 我能等(求首定)第258章 怎麼回事呢第548章 問題解決了第11章 神級工業主系統第649章 消息傳遍整個清江市第84章 超級潛力股295章 全世界僅兩家第374章 喜慶的進車第689章 喬納森的怒火第467章 十大核心技術第438章 邁出第一步第192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252章 王興奎報道第247章 消息傳得真快第178章 質量優良第536章 大婚第268章 網絡和通訊設備芯片第689章 喬納森的怒火第513章 立項完成第85章 第一批貨發出第479章 買下四合院第171章 幸不辱命第420章 酸溜溜的味道第76章 不愧是進口貨第736章 12億5000萬美元第74章 成立公司(加更)第193章 最大的問題解決了第350章 謝振華做的第一件事第684章 難度非常大第307章 深海國際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