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忠臣與叛將!

“在下秦霸,在三峰山打家劫舍,做些雞鳴狗盜之事,聽聞於少保大名,故前來投奔,望於少保莫要嫌棄。”

“在下孔大力,說來慚愧,乃是汝水一帶的水匪,願棄暗投明,與於少保一起抵禦八旗。”

“粗人李麻子,手底下有三百兵馬,如若不棄,望於少保收留。”

……

明朝大臣于謙在三峰山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引起三峰山附近一些小勢力的注意。

於少保在明清時期,名聲大噪,不少小勢力主動前來投奔。

于謙正缺少抗衡八旗的兵馬,於是收下這些前來投靠的地方豪傑,然後再從中遴選出精兵悍將,用於對付八旗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於廷益在此多謝諸位義士相助,略備薄酒,爲諸位義士接風洗塵!”

于謙鄭重其事,向前來投奔的各路好漢作揖。

“這怎麼使得!”

“我們可是聽說於少保的名聲,這才自願前來投奔,於少保折煞小人了。”

大約有十幾個小勢力投奔,少的只有幾十號人,多的有上千號兵馬。

于謙清點義兵數量,大約有五千多人。

雖說這些義兵多數是低階兵種,有鄉勇,也有山賊、水匪,但只要他們聽從於謙的號令,于謙自信還是能夠守住三峰山。

于謙自然知道了是八旗滅亡南明,因此更加堅定對付八旗的信心。

于謙在三峰山憑藉低級兵營,招兵買馬,又先後獲得十幾個小勢力投靠,擁兵將近一萬人,還有三峰山的地利,八旗要動用大量兵馬,纔有可能剿滅于謙這一支殘兵。

于謙的名聲也逐漸擴散出去。

西湖三傑,岳飛、于謙、張煌言,于謙的名聲不下於其他二人。

三峰山處於張華、曹操、努爾哈赤三方勢力範圍的交界處,這種三不管地帶,往往是山賊、流寇、亂兵盤踞的地方。

于謙正是靠着三峰山的地利,要與滅亡明朝的八旗軍死戰到底。

“貝勒爺,各支兵馬已經就緒,隨時可以入山剿滅明軍殘餘。”

十五個牛錄,全部聚集在皇太極麾下,身披重甲,摩拳擦掌。

“突襲三峰山,務必斬殺于謙。”

皇太極完成部署之後,率領十五個牛錄的兵馬,向三峰山行軍,八旗軍的龍旗獵獵。

對方越是忠貞的武將,皇太極越是興奮。

鰲拜像是一頭蠻橫的野豬,橫衝直撞,直撲三峰山,要一舉捉獲明朝的大忠臣于謙。

“是八旗騎兵!”

“快,向少保大人告急!”

“全部退至寨內!”

于謙設立在外圍的明軍衛所目睹黑壓壓的八旗軍出現在三峰山的山麓,明軍衛所兵趕緊全部躲至石寨,以避開八旗的鋒芒。

皇太極只是分了幾十個騎兵圍困這處明軍衛所,主力騎兵依然長驅直入,進行斬首行動。

“一個哨騎也別想離開!”

鰲拜身先士卒,騎着一匹汗血寶馬,追上游蕩在外圍的明軍騎兵,馬刀猛劈,將明軍哨騎斬於馬下!

鰲拜身邊帶着六個白甲兵、二十個八旗騎兵,在前方開道,清除明軍哨騎。

白甲兵的戰鬥力相當於不入流的武將,在士兵之中,已經是戰鬥力最強的一批高階兵種,十個八旗兵,才能誕生一個白甲兵。

在鰲拜和白甲兵的追殺下,各個明軍哨騎盡數被鰲拜清理。

有明軍哨騎遠遠望見鰲拜的騎兵,想要逃走,被鰲拜使用角弓射殺。

“少保大人,八旗兵已經快要接近我們主寨,被第二道防線阻攔!”

“人數多少?”

“還不清楚,至少有數千人。”

“按照部署,一部分兵力誘敵深入,另外一部分兵力抄羊腸小道,從背後襲擊八旗兵!”

于謙正在安置前來投靠的綠林好漢,急忙調兵遣將,應對皇太極的攻勢。

于謙在殺敗上一次八旗兵的進攻後,就知道八旗會設法反撲,早早想好對策,要全滅皇太極的八旗兵。

于謙和一羣部將,帶着士兵和人口,轉移到三峰山深處,限制八旗騎兵行動。

“只要對方追來,伏兵繞道,前後夾擊,八旗必敗!”

于謙退至伏擊地點,等待皇太極追殺過來。

“不愧是於少保,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敢帶兵與凶神惡煞的八旗軍交戰。”

“我們這些山賊,平時沒少做惡事。此次我們既然投靠了於少保,那麼也要當一回英雄!”

“好男兒志在四方,當初我們沒得選,如今有機會成爲仁人志士,豈能再當草寇!”

投靠于謙的一羣綠林好漢,無不義憤填膺。

在這羣綠林好漢之中,其中一人眼神閃爍,逐漸露出兇狠之色。

“籲!”

皇太極率領八旗騎兵主力,與在前方開道的鰲拜匯合。

只見鰲拜的騎兵小隊立於一塊斷木前方。

“怎麼了?”

“貝勒爺請看!”

“韃子葬身此地……”

皇太極看到斷木上由墨水龍飛鳳舞,寫着幾個大字,臉色發黑。

這幾個字,十有八九是于謙所提。

“看來如果活捉于謙,那麼只有殺了他。”

皇太極知道不可能招降於謙、張煌言這些忠臣,即使活捉于謙、張煌言,他們寧死不屈,也只能處決。

“此乃孫臏伏擊龐涓之故事,韃子受死!”

于謙親自率兵伏擊皇太極,此時伏兵四起,皇太極四面楚歌!

咚咚咚!

于謙身後的明軍大力士擂鼓,牛皮鼓震動,震天動地!

明軍萬箭齊發!

“結陣!”

皇太極早就想到于謙會故技重施,因此,在遭到伏擊的一刻,八旗軍組成龜甲陣,一面面盾牌疊加,猶如龜甲城牆,堅不可摧,擋住落下的箭雨。

鰲拜面不改色地望着傾瀉的箭雨,這樣的場面,並不罕見。

“這支八旗軍,其主將恐怕並非常人。正白旗?難道是旗主皇太極親至?”

于謙見皇太極的正白旗旗兵,沒有因爲遭到明軍伏擊而慌張,不由神情嚴肅。

皇太極在努爾哈赤衆多兒子中,武力不是最高的一個,但卻是最難纏的一個。

如果皇太極是莽夫,那麼還容易對付,但皇太極最擅長的是智謀和政治,比單純的莽夫要難纏多了。

“不論如何,他既然已經進入埋伏,那麼不死也要脫層皮!”

于謙揮手,明軍將士以滾石、滾木攻擊被伏擊的八旗軍。

八旗軍將士即使舉着盾牌,也開始出現損失。

“殺!”

五百名明軍死士,抄小道迂迴至皇太極後方,揮刀砍殺,切斷皇太極的後路!

“于謙確實有些能力,明明是一個文官,也試圖力挽狂瀾,比起不少貪生怕死的武人,都算是不錯的了。”

皇太極在後面的伏兵出現以後,依然沒有因此而動搖,或者說,一切盡在掌握。

“放響箭!”

隨着皇太極一聲令下,鰲拜取了一支響箭,朝着空中釋放。

空氣通過響箭,發出尖銳的呼嘯聲!

“這是八旗軍的什麼信號?”

明軍衆人,無不露出詫異的表情。

八旗應該沒有援軍,而此時卻使用響箭。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了……

“內應,他們有內應……!”

于謙想到了一種可怕的可能。

這段時間,明軍收納了不少綠林好漢,其中一些人來歷未必和他們講述的一樣,也有可能是僞造了身份!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對不住了!”

投靠于謙的武將孔大力,在明軍與八旗軍交戰時,突然率領自己的部衆反水,倒向皇太極!

孔大力拔出雁翎刀,一刀砍翻一個真正爲明軍效力的義軍首領,滾燙的鮮血濺到孔大力臉上,讓孔大力的面容看上去有幾分猙獰!

孔大力驍勇善戰,他手底下的兵馬也是精兵悍卒,突然攻擊明軍以及各路義軍,導致明軍、義軍內部大亂!

“孔有德果然沒有辜負我的信任,又或者,他已經別無選擇,只有我能夠重用他,否則有一羣人想要他死。”

皇太極見安插在明軍之中的內應孔有德按照約定發動叛亂,露出滿意的笑容。

改名爲孔大力的武將正是發動吳橋兵變,背叛明朝,投降後金的孔有德,也是皇太極任命的恭順王。

孔有德的處境與吳三桂相似,除了皇太極、多爾袞的後金國能夠重用他們,其他諸侯都礙於他們惡劣的名聲,即使不殺了他們,也會棄之如敝履。

孔有德殺紅了眼,他沒有選擇了。

有時候,一步錯,步步錯!

“鰲拜,帶兵殺了于謙!”

皇太極知道于謙無法招降,乾脆將事情做絕,讓鰲拜可以沒有忌憚,斬殺于謙。

鰲拜趁着明軍大亂,率領白甲兵和八旗兵,仰攻明軍。

鰲拜釋放恐懼領域,受到影響的明軍各項屬性下降,被鰲拜和白甲兵斬殺。

明軍和義軍被皇太極、鰲拜、孔有德夾擊,很快崩潰。

這三人都不是什麼簡單角色,出手狠辣,鰲拜直接一隻手抓住明軍士卒的腦袋,將明軍士卒當做是人形兵器掄動,虎虎生風,砸倒其他明軍!

“少保大人,賊勢洶洶,不可阻擋,山中還有一條小道,可逃出生天!衆將士的家眷已經順着該地離開,大人也可以憑此離開!”

“來人,保護大人,離開此地!”

明軍將士強行架着還想要死戰的于謙,不顧于謙掙扎。

按照于謙的性格,很有可能會戰死在此地。

但不少明軍將士還不甘心就此陣亡,他們並非沒有其他選擇。

“放開我!”

于謙奮力掙扎,卻難以掙脫。

明軍且戰且退,沿着還沒被孔有德發現的山道,向外面突圍,明軍屍體倒了一地。

“給我追上他們!”

孔有德知道已經與于謙結仇,如果放任於謙離開,那麼以後自己被于謙活捉,必定難逃一死,於是吆喝手底下的將士,追殺于謙。

于謙的部將和士兵對於謙極其忠誠,奮不顧身,主動留下來殿後,攔截孔有德和鰲拜,掩護于謙撤走!

“螳臂當車!”

鰲拜手腕一翻,大刀反射刺眼的陽光,讓負責殿後的明軍將士眼前一晃,鋒利的刀刃已經斬來,幾個明軍將士斗大的首級滾落!

鰲拜表現出恐怖的武力,在三峰山一戰,倒在鰲拜刀下的明軍和義軍,至少已經有上百人之多!

“鰲拜這個傢伙,還是一如既往地兇殘。”

孔有德也手刃數十人,見鰲拜大殺四方,無人可擋,對鰲拜感到恐懼。

三峰山大戰持續了大半日,血流成河,幾千明軍和義軍戰死,還有部分前來依附於謙的山賊,意志不夠堅定,迫於皇太極的兵勢,又選擇依附皇太極。

“主子,明軍主將於謙,從一條奴才不知道的崎嶇山道,離開了三峰山。”

孔有德拔掉僞裝的鬍鬚,直接向皇太極如實說明情況。

皇太極要拉攏人心,還不至於爲了這點小事殺了孔有德。

沒有孔有德混入于謙的明軍作爲內應,皇太極還要花費不少精力,才能徹底剿滅這支明軍殘餘。

“被于謙走脫,日後說不定會有諸多麻煩。”

皇太極畢竟是專門搞權術的人,眼光比鰲拜、孔有德更加長遠,隱隱意識到了逃走的于謙會是一個隱患。

這個世界並非明末,只有幾個勢力可以選擇,而是有諸多勢力。

“焚燬明軍設立在三峰山的所有營寨,遷走人口,以免於謙重回此地。”

皇太極將三峰山變爲一座荒山,掠走數萬人口。

三峰山的另外一處山道出口,數百明軍將士架着于謙出來。

在外面,不少提前撤走的將士家眷,正在焦急等候。

“爹,您沒事就好了!”

于謙的女兒於璚英在這羣衣衫襤褸的家眷之中,她見到于謙逃出來,喜極而泣。

“我於廷益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有愧於諸位!”

于謙老淚縱橫,只覺有心無力。

他畢竟不是職業武將,而皇太極比明英宗時代的蒙古人還要強大,那個時候的蒙古部落,已經不如元朝時候那麼強盛。

於璚英說道:“爹,我聽人說,在三峰山附近,有一座汝州鎮,縣令是唐朝詩人杜牧,我想他可能會收留我們。”

“汝州鎮?那應該是張華的領地。”

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四百零四章 絕世天才,宋武帝劉裕!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彥章的武道天賦(5000字)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袍,奔流!第二百九十二章 玉璧城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飛的蹤跡(4000字)第八十二章 鄧艾奇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秦的野心第三百五十章 李績的領悟!第五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驚人武力!(4000字)第七百二十二章 戚家軍VS鐵浮屠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的困獸之鬥第五百二十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下)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陷陣營的瘋狂,四倍重力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紹的客將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國合縱失敗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鹽商張士誠的能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五鎮諸侯!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對決!第五百九十二章 前秦張蠔VS三國張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女真兇猛第六百章 入關第七百二十二章 戚家軍VS鐵浮屠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殺秦王政!第三百七十章 三家分曹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一百零九章 奴役強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陸王心學第九章 射人先射馬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村夫第四百四十六章 馬超與西涼鐵騎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六百四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八十六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二百六十五章 卦象:大凶!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巖與紅娘子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攬白蓮聖女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四百九十章 歸義軍衆將(九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第七百零九章 兵聖孫武,風林火山!(4000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四百二十一章 吳起、龐涓,重建魏武卒!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三百二十六章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五百七十九章 百員名將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五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驚人武力!(4000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鞅的無奈!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六百六十五章 明軍投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縱橫晉末的西涼鐵騎第三十三章 東晉名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六百四十六章 被碾壓的孫堅第六百五十二章 推倒趙雲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十三章 陳宮與馬賊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金二太子戰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後金三犬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九十三章 樑家堡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十七章 二級村莊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九十八章 天命大將軍【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韓非變法(下)第五十九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十九章 陳宮的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鴉兒軍與黃巢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三百九十二章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
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四百零四章 絕世天才,宋武帝劉裕!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彥章的武道天賦(5000字)第一百六十四章 白袍,奔流!第二百九十二章 玉璧城血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五百五十章 李存孝十八騎!(4000字)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飛的蹤跡(4000字)第八十二章 鄧艾奇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秦的野心第三百五十章 李績的領悟!第五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驚人武力!(4000字)第七百二十二章 戚家軍VS鐵浮屠第二百二十五章 女真人的困獸之鬥第五百二十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下)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三百七十七章 陷陣營的瘋狂,四倍重力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唐軍敗北!第二百五十七章 袁紹的客將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國合縱失敗第十四章 南宋叛臣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鹽商張士誠的能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五鎮諸侯!第六百五十四章 鬼谷的宿命對決!第五百九十二章 前秦張蠔VS三國張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女真兇猛第六百章 入關第七百二十二章 戚家軍VS鐵浮屠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四百一十七章 刺殺秦王政!第三百七十章 三家分曹第四百四十四章 李信敗北第六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臣服第一百零九章 奴役強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陸王心學第九章 射人先射馬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八章 柔然騎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村夫第四百四十六章 馬超與西涼鐵騎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六百四十七章 西域都護府副校尉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八十六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禎農書第二百六十五章 卦象:大凶!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巖與紅娘子第四百六十章 陷陣營VS鐵鷹銳士!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攬白蓮聖女第四百九十一章 文鴦降服(十更)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四百九十章 歸義軍衆將(九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第七百零九章 兵聖孫武,風林火山!(4000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無敵第六百四十八章 孫堅投奔!第四百二十一章 吳起、龐涓,重建魏武卒!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第三百二十六章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第五十章 馮異的可怕天賦第五百七十九章 百員名將第六百九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五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驚人武力!(4000字)第一百八十六章 陳慶之歸來第六百一十九章 商鞅的無奈!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六百六十五章 明軍投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縱橫晉末的西涼鐵騎第三十三章 東晉名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諸葛恪與淩統的能力第六百四十六章 被碾壓的孫堅第六百五十二章 推倒趙雲第一百五十三章 科舉與水利工程第六十七章 皇太極與鰲拜第十三章 陳宮與馬賊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金二太子戰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後金三犬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九十三章 樑家堡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夜入河東(4000字)第十七章 二級村莊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九十八章 天命大將軍【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韓非變法(下)第五十九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十九章 陳宮的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鴉兒軍與黃巢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三百九十二章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第七十三章 招攬趙破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