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關羽的征程

輪臺城,周長逾爲八里,城垣高大寬厚,甕門、城樓、角樓、馬面等防禦工事齊備,原本是輪臺國的國都,但被從沙漠中殺出的關羽、關平父子帶領漢兵攻克,輪臺國的貴族們在塞琉古戰敗後, 依附關羽,將關羽視爲天神,畢恭畢敬。

輪臺國這種小型諸侯國,因爲小國寡民,所以基本上只能當牆頭草。

“關內之地,羣雄並立,不知道大哥、三弟, 此時身在何地?”

關羽在筵席之上,撫摸有些花白的鬚髯,不時嘆息。

征戰多年,就連他的美髯都變得粗糙了,臉上更是多了風霜劃出來的皺紋。

關平說道:“父親大人,輪臺是西域一小城,人口不過數萬,難以成就大事,不如帶兵返回關內,說不定還能與諸位叔父久別重逢。父親大人與諸位叔父桃園結義,若是上天有靈,必然會使得兄弟團聚。”

關羽深感關平所言有理, 於是說道:“傳令全軍, 無論漢兵還是輪臺國的百姓, 願意追隨我們回到關內的, 收拾細軟,三日後, 我們拔營離開輪臺城。。”

關平興奮道:“孩兒領命!”

關平立即令人口耳相傳, 通知全城百姓, 關羽這一支兵馬,準備離開輪臺城,返回關內了。

有不少流落在西域的關內人氏,樂於追隨赫赫有名的三國名將關羽,於是積極響應關羽的號召,收拾細軟,將木材削成木槍,將門板當做盾牌,又或者以菜刀和鐮刀爲兵器,準備踏上入關的征途。

輪臺國一共有三萬人口受到關羽影響,願意追隨關羽踏上艱難的入關路程。

輪臺國的貴族則興奮不已,關羽這一條過江龍終於要離開了。

然而,關羽在帶着三萬人口出發前,招來輪臺國所有貴族。

“你這些人曾經禍害一方,爲非作歹,輪臺國的百姓對你們深惡痛絕,在離開輪臺國之前,本將軍要爲民除害!”

關羽的丹鳳眼突然瞪大,氣息暴漲,手起刀落,連斬幾十個輪臺國貴族!

“啊!!”

輪臺國貴族被關羽血洗,他們猝不及防之下,完全不是關羽的對手!

其實哪怕他們有防備,給了他們兵器盾牌,他們也擋不住關羽的青龍偃月刀……

“殺!”

關平帶着一隊荊州兵,上前攻擊。

頃刻間,所有輪臺國貴族死於亂刀之下,被剁爲肉醬!

“多謝關大人爲民除害!”

“請大人再多停留數日,然後東行!”

輪臺城的百姓見一衆貴族被關羽下令全部誅殺,紛紛出言挽留關羽。

關羽重視他們這些小人物,輕視貴族,他們更加願意被關羽統治。

關羽持刀抱拳道:“關某也想要多做停留,但關某還要尋找大哥以及三弟的下落。諸位,告辭!”

一萬漢兵也齊齊抱拳:“告辭!”

輪臺國百姓齊聲說道:“恭送大人!”

關羽軍依然舉着從麥城穿越過來時的大漢旌旗,破破爛爛的漢軍旌旗,在戈壁中迎風招展。

關羽軍團,一萬漢兵與兩萬平民,沿着天山南麓,向東邊行軍。

只要順利抵達玉門關,他們就可以順利入關了。

蒼鷹在戈壁上空翱翔,不時有黃沙彌漫。

高昌城,被關羽伏擊的馬其頓名將塞琉古因爲大敗,逃至車師國,向亞歷山大求援。

亞歷山大被關羽、關平父子鬧出的動靜驚動,錯過了進軍涼州的最佳時機。

亞歷山大錯誤判斷關羽這一夥漢軍,以爲關羽想要在西域攻城略地,搶佔他的領地,所以決定率先討平關羽這一支漢軍。

然而,當亞歷山大帶着一羣部將抵達高昌城,他發現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

塞琉古跪在亞歷山大面前,臉色蒼白:“末將無能,敗給了一員名爲關羽的漢將,他的武力無雙,突然襲擊,所以我方兵敗。”

“塞琉古,你太讓我失望了。你是身經百戰的宿將,竟然會中了這麼簡單的誘敵之計。”

“末將以爲只是一羣土著叛亂,對方倉皇逃竄,所以纔出兵追擊。”

“不要爲自己的失敗找藉口!”

“是!”

塞琉古不敢繼續辯解。

他的十萬大軍,確實被關羽用一萬人擊敗了。

雖然關羽使用誘敵深入之計,塞琉古輕敵,但敗了就是敗了。

“我親自帶兵,討滅這一支漢軍!”

亞歷山大統帥二十萬大軍,向西邊行軍,與關羽的三萬人,相向而行。

亞歷山大麾下的名將塞琉古、安提柯、攸美尼斯、托勒密等人,帶兵前來與亞歷山大大帝匯合,與亞歷山大合兵,進擊關羽。

亞歷山大並不認識關羽,但亞歷山大將關羽視爲一支叛軍的首領,必須儘快予以鎮壓,以免領地動盪。

關羽的三萬人還不知道東歸的征程會有多麼兇險,因爲亞歷山大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在前方的車師國,佈下了天羅地網。

亞歷山大的王之軍勢,就連秦王政都感到棘手。

“沒想到我在敗走麥城之後,大哥爲了幫我報仇,盡發蜀兵,討伐東吳,最終敗於陸遜之手。就連三弟,都被兩個歹徒殺了。”

“我雲長辜負大哥和三弟啊。”

關羽帶着三萬人口趕路,在途中依然懊悔不已。

在關羽看來,如果不是自己失去荊州,劉備、張飛也不會受到牽連,讓諸葛亮的隆中對破產。

關平則帶着一小隊騎兵,在隊伍的最前方進行偵查。

關平已經打聽過了,現在統治西域的是一羣蠻族兵,其中一個蠻族首領名爲亞歷山大,被關羽、關平父子擊敗的塞琉古,正是亞歷山大的部將之一。

除了亞歷山大,還有關羽、關平父子都聽說過的匈奴冒頓單于。

“儘量避免與這羣蠻兵交戰,等返回關內,一切好說。”

關平雖然與關羽一樣高傲,但他也知道,憑藉目前手頭的兵力,不足以與西域的蠻族兵大戰。

……

玉門關,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東漢定遠侯班超、秦朝名將任囂和趙佗,合計帶兵20萬,鎮守這座雄關。

他們一直在探查亞歷山大、冒頓單于的一舉一動,當亞歷山大向西邊用兵,張議潮、班超、任囂、趙佗都感到匪夷所思。

“亞歷山大爲何向西邊用兵?而不是趁機入關?”

“難道亞歷山大佔領的城池發生了叛亂?”

“必須加派斥候,弄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不如我親自前去西域一趟。”

“當下西域到處都是遊牧騎兵,一旦被他們發現,你恐怕有性命之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對西域的地形瞭如指掌,又精通當地語言,進出西域,不費吹灰之力。”

班超決定親自帶人去探查到底發生了何事。

因爲班超一再堅持,所以張議潮等人,只好同意班超的決定。

班超只帶着幾十個親兵,深入西域。

對於班超而言,前去西域,就跟回到家一樣……

“報!街亭大戰已經結束,我方取勝!秦國各座城邑,盡數平定!”

街亭大戰的結果傳至玉門關,鎮守玉門關的十萬秦軍將士,得知秦國已降,他們只好接受命運的安排,被張華單獨編爲玉門關軍團。

任囂、趙佗兩個秦將面面相覷,他們此時已經不敢懷有二心。

擁有王翦、王賁、蒙恬、章邯等名將的秦國都被滅亡,他們二人,根本無法掀起什麼風浪。

任囂、趙佗只好死心塌地跟着張華混,接受張華冊封的官職,繼續鎮守玉門關。

與投靠關外朝不保夕的遊牧部落相比,還是中原的王朝更加穩定。

……

荊州南部,血流成河,宋武帝劉裕統帥數十萬荊北軍,掃蕩荊南地區,五萬北府軍所到之處,無堅不摧。

宋武帝劉裕提着長刀,御駕親征,連斬數百敵軍,殺破賊膽。

劉裕的盔甲上,沾滿了粘稠的鮮血。

劉裕冷漠地環視橫屍遍野的血腥戰場,腳踩敵將的屍體,俯視匍匐伏地的荊南諸侯們,猶如帝皇,君臨天下。

荊南的諸侯們組成聯軍,阻止劉裕吞併荊南,但還是被劉裕擊敗,終於被劉裕打服了。

劉裕的第三代北府軍,比謝玄的第一代北府軍、劉牢之的第二代北府軍,還要驍勇善戰,縱使荊南諸侯組成聯軍,依然被北府軍擊潰。

劉裕面部表情,連續的殺戮讓劉裕已然麻木,聲音低沉:“你們可否服氣?”

“韓玄願降!”

“黃祖願降!”

“陳霸先願降!”

“蕭衍願降!”

“馬殷願降!”

……

荊南諸侯們被打到服氣,紛紛臣服,幾十萬荊南兵馬,幾乎損失殆盡。

“荊南既平,可合荊州之兵,攻取南陽,問鼎中原!”

劉裕霸氣外露,周圍地面的碎石塊在微微顫抖,荊南諸侯們都可以感受到劉裕的雄心壯志!

宋武帝劉裕,爲魏晉南北朝,最強的幾個武將之一!

劉裕已經知道張華吞併了涼州,知道張華會是他問鼎中原,最大的敵手。

甚至創建北府軍的謝玄、劉牢之,都在張華的麾下。

如果劉裕問鼎中原,那麼很有可能是北府軍之間的內戰!

第四十七章 韓非變法(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秀的秘密兵器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也配姓趙第一百一十四章 凌煙閣功臣的能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攻城巨獸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四百零一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十三章 陳宮與馬賊第四百零三章 第三代北府軍!第四百零九章 柴榮與小符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英布、王彥章的恐怖第六百五十八章 吳起、李靖對決!第六百五十章 宋武帝劉裕!第三百二十四章 魏文侯臣服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二百二十六章 鐵浮屠,極致陷陣!第三百七十六章 活捉堯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壘曹真第六百一十三章 涼州諸將!(4000字)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彥章的死鬥!第四十章 蜀漢鐵匠蒲元第六百零七章 七進七出!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矛與盾,王翦的絕對防禦!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國四公子第二章 村莊之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隋軍歸降,水淹大梁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蓮聖女歸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次科舉(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七百零六章 各方驚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推倒趙雲第五百一十二章 福將程咬金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二百八十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三百五十八章 謝家聯姻:天真的謝道韞第五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驚人武力!(4000字)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四十一章 三級村莊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擊的唐太宗!第三百八十二章 漢末三巨頭第四百八十九章 安西軍衆將(八更)第二百零七章 北府參軍劉牢之第七百零七章 決戰彭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三百一十六章 呂布敗北!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壘曹真第八十五章 升級,夏鎮第六百二十四章 刺客列傳!第六百七十章 六軍鏡!第五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與鄒忌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國合縱失敗第六百三十七章 關羽、張飛相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柴榮、趙匡胤的最終死鬥!(4000字)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六百四十章 天下動員令!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百橫衝都第九十九章 北宋文臣【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六百七十章 六軍鏡!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百橫衝都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越武王的能力!(4000字)第四百二十一章 吳起、龐涓,重建魏武卒!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軍圍城,風林火山!第六百零四章 霍去病出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忠收徒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六百三十八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六百五十六章 突破口,朱由檢!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五百三十九章 武舉開始!(6000字)第五百二十四章 山東猛將對決第六百零一章 三涼聯軍!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戰李存孝!第五百六十八章 微操大師趙光義第五百七十五章 孔子與五代十國的武夫!第四百零四章 絕世天才,宋武帝劉裕!第四百零三章 第三代北府軍!
第四十七章 韓非變法(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學大師出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關羽的蹤跡!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秀的秘密兵器第七百二十三章 你也配姓趙第一百一十四章 凌煙閣功臣的能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攻城巨獸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四百零一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十三章 陳宮與馬賊第四百零三章 第三代北府軍!第四百零九章 柴榮與小符後第三百八十四章 英布、王彥章的恐怖第六百五十八章 吳起、李靖對決!第六百五十章 宋武帝劉裕!第三百二十四章 魏文侯臣服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二百零八章 北府衆將回歸第二百二十六章 鐵浮屠,極致陷陣!第三百七十六章 活捉堯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壘曹真第六百一十三章 涼州諸將!(4000字)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彥章的死鬥!第四十章 蜀漢鐵匠蒲元第六百零七章 七進七出!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矛與盾,王翦的絕對防禦!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國四公子第二章 村莊之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與名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第五百三十章 銀槍效節軍譁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隋軍歸降,水淹大梁第二百二十一章 玉璧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白蓮聖女歸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次科舉(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七百零六章 各方驚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推倒趙雲第五百一十二章 福將程咬金第六百三十五章 十萬鐵騎出玉門!第二百八十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三百五十八章 謝家聯姻:天真的謝道韞第五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驚人武力!(4000字)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四十一章 三級村莊第五十一章 陳宮,火牛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擊的唐太宗!第三百八十二章 漢末三巨頭第四百八十九章 安西軍衆將(八更)第二百零七章 北府參軍劉牢之第七百零七章 決戰彭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銀戟太歲雪天王!第三百一十六章 呂布敗北!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三百八十六章 秦瓊、羅士信VS英布、王彥章(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關羽與班超第五十七章 皇太極的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壘曹真第八十五章 升級,夏鎮第六百二十四章 刺客列傳!第六百七十章 六軍鏡!第五百六十六章 齊威王與鄒忌第六百九十三章 六國合縱失敗第六百三十七章 關羽、張飛相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柴榮、趙匡胤的最終死鬥!(4000字)第三百四十六章 脫身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布、五虎將到來!第六百四十章 天下動員令!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百橫衝都第九十九章 北宋文臣【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六百七十章 六軍鏡!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百橫衝都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越武王的能力!(4000字)第四百二十一章 吳起、龐涓,重建魏武卒!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軍圍城,風林火山!第六百零四章 霍去病出手!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黃忠收徒第二百一十七章 逮住一個狠狠揍第三百七十四章 討伐高歡第六百三十八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第二十一章 明朝御用工匠第六百五十六章 突破口,朱由檢!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五百三十九章 武舉開始!(6000字)第五百二十四章 山東猛將對決第六百零一章 三涼聯軍!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戰李存孝!第五百六十八章 微操大師趙光義第五百七十五章 孔子與五代十國的武夫!第四百零四章 絕世天才,宋武帝劉裕!第四百零三章 第三代北府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