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

彭城,兵聖孫武幫助楚國范增、項梁穩住局勢,與岳飛連續交戰幾個月,雙方都拿對方無可奈何。

不過岳飛轉爲守勢,不與擁有“風林火山”天賦的孫武抗衡,而是牽制孫武。

討伐巴蜀、荊襄的兩路大軍在江陵城合兵,順流而下,進攻江東。

只要拖住孫武、范增,等待兩路兵馬拿下江東,那麼岳飛就能不戰而勝。

孫武軍的輜重糧草來自江東,攻取江東,相當於斷了孫武軍的補給。

“兵聖之威,果然非比尋常。可惜的是,兵聖出世太晚了,大勢已去。”

岳飛握着長槍,率領精忠報國軍,傲視對面的孫武軍、范增軍。

這是岳飛少有借勢取勝的戰鬥。

只要國力足夠強大,就無須正面硬碰硬,完全可以分進合擊。

“父親大人,聽說完顏阿骨打在幽州大戰陣亡,金兵、遼兵、清兵已經退回遼東。”

岳雲收到了來自北邊幽州大戰的戰報,岳飛想要對付的大敵完顏阿骨打在與戚繼光的交戰中陣亡。

“只要取勝,個人恩怨不算什麼,等平定關內,我們精忠軍第一個申請收復遼東。”

岳飛眼神凌厲。

岳家軍在遼東損失了不少武將,所以要是將來張華出兵收復遼東,那麼岳飛會樂意充當前鋒。

張華的手下有太多強大的武將,岳飛倒不是一枝獨秀,不用擔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岳飛一行人在彭城牽制孫武、范增、項梁、龍且等武將,而王翦、蒙恬、司馬錯的秦軍,與范仲淹的宋軍,頻繁進攻徐達、常遇春防守的壽春,不讓徐達、常遇春有機會返回金陵支援朱元璋。

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牽制明軍在江北的兵力。

而與此同時,在江陵城集結的孫策、周瑜、謝玄、張須陀、陳慶之、韓信、鄧艾、彭越、魏延、高仙芝等武將,統帥兩百萬夏軍、漢軍、宋軍,乘坐幾萬條戰船,順利而下,兵勢浩浩蕩蕩。

僅僅一戰,兩百萬大軍就攻破了明軍駐守的柴桑,

不費吹灰之力。

雖然明軍也還有名將,但朱元璋的左臂右膀徐達、常遇春被困在江北的壽春城,而兵聖孫武又去支援范增,被岳飛拖延,所以江東之兵,不足百萬,此時遭到兩百萬大軍從上游發起的攻勢,很快就被突破。

投靠了張華的陳友諒,在柴桑、廬江等地,招募他以前的部衆,很快聚集超過十萬人,配合孫策、周瑜、謝玄、張須陀、韓信等武將發起攻勢。

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紛紛加入陳友諒的麾下。

陳友諒痛恨朱元璋,這一點被利用,頻頻打頭陣,像是一條瘋狗,爲兩百萬大軍開道。

陳友諒麾下的張定邊也是一員絕世猛將,乘坐小船,冒着明軍的火箭,強行焚燬橫江的鐵索,又第一個衝到岸上,手刃上百明軍,威震天下!

韓擒虎、賀若弼等曾經攻下江南的武將,輕車熟路,帶兵快速突破,橫掃一方。

呂蒙白衣渡江,與甘寧、淩統等江東名將聯手,利用迷霧,陸續攻破明軍十幾座沿江的堡壘。

兩百萬大軍所到之處,各路名將急於爭功,爭先恐後,明軍城池快速淪陷。

歷史上,江東政權就難以抵擋來自上游的攻擊,更別說還有兩支明軍主力被困在了江北。

進攻江東的也並非什麼尋常角色。

兵仙韓信、白袍陳慶之、小霸王孫策、太史慈、史萬歲、高仙芝、彭越、鄧艾、魏延、陳友諒、張定邊等武將進行陸戰,而周瑜、謝玄、呂蒙、甘寧等人水戰,兩路齊進,所向披靡。

不僅如此,還有投降了夏軍的巴蜀、荊州的將領,加入討伐江東的大軍,比如漢軍的周亞夫、周勃、李廣,宋軍的檀道濟,以及文聘、蕭衍、高敖曹、斛律光等武將。

張華給了朱元璋足夠的尊重,派出討伐朱元璋的陣容,史無前例。

如果算上在彭城拖延孫武的岳飛、在壽春拖住徐達、常遇春的王翦兩支軍隊,進攻明軍的兵力超過了300萬。

朱元璋確實很強,但也擋不住歷朝歷代武將兵分數路的300萬大軍的討伐。

金陵城,可以望見長江水面遍佈夏軍的戰船,明軍已經被分割成了江北、江南兩部分,長江天險,被夏軍水師佔領。

與此同時,夏軍開始在各處渡口登陸。

孫策、孫堅、呂蒙、謝玄、周瑜、韓擒虎、賀若弼這些武將,對江南的地形,再熟悉不過了。

如果明軍決定在金陵城下背水一戰,那麼還要面對兵仙韓信。

論起背水一戰,韓信還真沒怕過誰。

“兩百萬夏軍兵臨城下,陳友諒捲土重來,各州縣人心惶惶,恐怕大勢已去。”

朱元璋心有不甘地望着金陵城下出現的敵國大軍。

他在江東耽擱了太多時間。

雖然朱元璋最終憑藉人多勢衆,以及驚人的氣運,擊敗並且收服了兵聖孫武,但孫武耽擱了朱元璋太多時間。

而在這段時間內,張華已經入主關中,開始橫掃天下。

此時,兵仙韓信已經着手進攻金陵城。

徐達、常遇春想要回師救援金陵,長江卻被周瑜、謝玄封鎖。

用於攻破樊城的回回炮,也被帶了過來,上百架恐怖的攻城巨獸被架在金陵城外……

雁門,句注山,張華與劉秀、李世民並肩而立,看向北方。

草原大軍在雁門被擊敗,拓跋珪、爾朱榮、慕容恪等草原梟雄戰死的戰死,被俘虜的被俘虜,就連成吉思汗鐵木真,都在突圍中,成爲張華的階下之囚。

張華將擊敗亞歷山大的夏軍帶到了雁門,趙破奴又囚禁狐鹿姑單于,控制了匈奴大軍,向元氣大傷的劉秀、李世民逼宮。

劉秀連續召喚隕石,透支壽命,因爲個人原因,知道難以與佔領了天下十之七八的張華扳手腕。

再者,張華還是劉秀的妹婿,本來就是一家人。

李世民更慘,三年前的關中大戰,李世民出兵奇襲長安失敗,損兵折將,又被劉秀背刺,失去大半領地,唐軍不到三十萬。

雁門大戰,唐軍只剩下十幾萬,與張華動輒幾百萬的大軍無法相提並論了。

“天下大亂,生靈塗炭,如今天下諸侯,只剩下寥寥數人而已,是時候停止戰亂,讓天下歸於一統了。”

如果勢均力敵,張華不怎麼願意和李世民、劉秀交手,這時在他們處於最弱勢時,結束戰亂,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我已無力逐鹿中原,願意放棄兵權。”

李世民率先承認失敗。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尉遲恭、房玄齡等唐軍的文武大臣,無不動容。

他們堅持了這麼多年,沒想到最終的結局還是無法取得天下。

“不必勸了,這也是爲了你們好。”

李世民伸手製止尉遲恭、房玄齡等人勸說。

“如果不是鐵木真南下,令我損失慘重,我必定與你一爭高下。可惜……今後對我的妹妹好一些。”

劉秀進入虛弱狀態,思考問題都會頭疼欲裂,召喚隕石帶來的後遺症過於嚴重,劉秀知道自己此時無法與張華爭鋒了,於是也選擇了臣服,將河北、幽州交給張華。

張華出兵相助,實際上勢力已經觸及了燕雲、雁門,劉秀如果要抵抗,雙方必然爆發大戰,而以此時劉秀狀態,已經無力爭雄。

三個月後,還在彭城與岳飛對峙孫武,收到金陵城淪陷消息,孫武沉默良久,正式向岳飛投降。

孫武在戰場上沒有敗給岳飛,而是因爲後方的金陵城被夏軍兩百萬兵馬攻破,即使孫武繼續頑抗,也無濟於事。

一旦橫掃江東的兵馬進入江北,南北夾擊,孫武軍會全軍覆沒。

“唉,此乃天意,非戰之罪。項王到底何在。”

范增、項梁因爲孫武決定投降,他們楚國孤木難支,也只能選擇投降。

他們重新恢復大楚的幻夢因此破滅。

壽春城,徐達、常遇春聽到金陵陷落的消息,與司馬懿軍團,向王翦、范仲淹投降。

至此,除了交州、遼東等邊遠地方,其他腹地,全部被張華勢力控制。

……

五年後,遼東,皇太極、多爾袞遭到岳飛、朱棣的大軍討伐,陷入絕境。

張華不允許二人投降,所以他們只能拼命死戰。

城池陷落,岳飛親自持槍,與多爾袞展開巷戰,在激戰數十回合之後,岳飛手中的長槍,貫穿了多爾袞的胸膛,將多爾袞釘死在石壁上。

“遼東之仇,今日已報。”

岳飛無情拔槍,多爾袞冰冷的屍體落下。

岳家軍在遼東損失了不少兵力,大夏在統一關內之後,又花費三年時間整頓內政,發兵收復遼東,岳飛、岳雲、嶽雷父子,果然主動請纓,作爲先鋒。

“據說就是你們殺我後人,以及在幽州城殺我大將張玉,今日你們非死不可!”

朱棣率領三大營,圍攻皇太極,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擊敗皇太極,將皇太極逼入宮殿之內。

“休想生擒我!”

皇太極在宮殿內縱火自盡,清勢力建造的王宮化作一片火海。

“快,退出宮殿!”

朱棣的士兵沒想到皇太極這麼狠,想要同歸於盡,於是趕緊逃出王宮。

朱棣望着滔天大火,自言自語:“倒是有點血性,但無濟於事。”

另外一邊,耶律阿保機被柴榮、趙匡胤逼入絕境,帶着一隊皮室軍,登上山崖,下方是密密麻麻的敵軍。

耶律阿保機被迫跳崖自盡,皮室軍投降,遼軍勢力全軍覆沒。

“一切都完了,但我們並非沒有退路。”

金兀朮失去遼東領地,乘坐幾艘破船,逃入茫茫大海之中。

據說,在大海之中,還有名爲東瀛的地方。

東部大海之中,本州島,一個皇帝帶兵掃蕩整座島嶼,沒有敵手,享受萬千倭人跪拜。

“征服這塊小地方,還真是沒有意思,此地遠不如中原繁華。衛青,你不妨率領船隊,返回中原,看看中原如何了。”

這個皇帝看向身邊的親信大臣衛青。

如果霍去病、桑弘羊等人在這裡,應該會驚訝地發現,這個皇帝是他們的陛下——漢武帝劉徹。

劉徹憑藉帶來的衛青以及漢軍,橫掃了島國。

但劉徹的野心,不只是小小一個島國。

“遵命。”

衛青率領一支船隊出發。

西方,斯巴達城邦,一員身材雄偉的武將與其他斯巴達戰士切磋,一個個驍勇善戰的斯巴達戰士被掀飛。

“偉大的王!”

所有被擊敗的斯巴達戰士,敬畏而狂熱地望着這個黑頭髮、黑瞳孔、黃皮膚的戰士,打從心底敬畏這個新的王。

這個來自東方,名爲項羽的人,殺了斯巴達國王,打服了所有斯巴達的戰士,獲得了斯巴達城邦尊重,成爲新的斯巴達國王。

所有斯巴達戰士都認爲此人是戰神轉世。

斯巴達城邦,崇拜的就是強者。

“本王,要橫掃西方!”

項羽重生在一個名爲巴爾幹半島的陌生地方,憑藉武力,強行征服尚武的斯巴達城邦,帶着斯巴達戰士,開始橫掃西方的征程。

而在羅馬城,一個來自東方的男子,因爲屢次立功,成爲了羅馬元老之一。

“二弟、三弟,你們到底在何處?”

這個男子看向東方。

道路遙遠,而以他的年紀,已經難以活着回到東方,所以在一個名爲羅馬的地方定居,混入了羅馬元老院。

東方,夏城,張華回到剛開始的庭院,後院,花木蘭曾經種下的枇杷樹,已經亭亭如蓋。

夏城、長安,成爲大夏的東都和西都。

儒家的孔子、墨家的禽滑釐、法家的韓非、兵家的孫武、陰陽家的鄒衍、道家的莊子、名家的公孫龍、心學的王守仁等流派,都在夏城設立書院,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儒家分成了多個流派,但隨着孔子出現,重新整合各個朝代儒家的思想,創建了新的儒學。

孔子對儒家的學說有着最終的解釋權。

與此同時,張華大力扶持墨家、法家、兵家,又讓公輸班進入工部,創建帝國工坊,打造各種戰爭器械。

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張華開始新一輪擴張,開始出兵收復遼東、交趾、吐蕃、安西四鎮等地方。

而且,在張華的計劃之中,高麗、東瀛、中亞,也是張華的目標。

張華帶着花木蘭、梁紅玉、謝道韞、永穆公主、寧平公主、呂玲綺、唐賽兒等人,以及幾個兒女,在最上方一層閣樓,吃着點心,觀看諸子百家辯論。

在華夏一統之後,張華就坐鎮後方,讓手底下的武將帶兵,征討四方了。

“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張華見下方諸子百家各個流派的人物脣槍舌劍,從不發表意見。

在掌握權力的統治者眼中,諸子百家只是工具而已,就看需要哪個流派,哪個流派就能佔據主流。

唐賽兒抱着剛滿週歲的孩子,這個孩子爬到了中間的木桌上,被唐賽兒趕緊抱起了起來:“如果弄髒你爹爹的地圖,我就打你屁股。”

花木蘭捲起這張地圖,上面標記了天下各國的情況。

因爲各方混戰,在華夏以外,還有其他文明和帝國存在,而且佈局與張華所知的歷史不同。

這幾年,張華派出了錦衣衛、夜不收到世界各地探查情報,根據獲得的消息,繪製了這一張涵蓋天下諸國的地圖,而大夏,位於中間。

“等拿下西方諸國,我封你們爲各國的王。”

張華這幾年一直在籌劃將西方大陸變爲殖民地,令公輸班和一羣明清工匠研究火器,而西征的兵馬,正在涼州集結。

張華計劃分封兒女爲西方的王公,開始漢化的第一步。

張華接過花木蘭遞來的天下地形圖:“日月所照, 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涼州,霍去病、王彥章、五虎將、李靖、高仙芝、班超、張議潮等武將組成的西征大軍,收到張華的命令,開始進攻中亞,開始西征的第一步。

按照張華的計劃,第一步是摧毀中亞、西亞的文明,第二步,進攻高加索山脈,進入輔基羅斯地區,第三步,掃蕩西歐。

數以萬計的騎兵猶如洪流,涌向西邊,大夏的旌旗獵獵作響,戰鷹在騎兵頭頂翱翔……

“霍大人,前方是大食國的重鎮!”

趙破奴、竇憲、陳湯等武將,都加入了霍去病的騎兵軍團。

霍去病拔出長劍,漢劍在陽光下泛着刺眼的光澤:“摧毀他們,飲馬地中海!”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將大戰王彥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五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二百五十章 巾幗高桂英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祿山的新軍師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五百零一章 秦始皇VS亞歷山大(上)第四百零七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燕然山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三十九章 被金兀朮囚禁的人物第七百一十章 入關,入關!(4000字)第三百五十二章 活捉大明叛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四百八十八章 要走趙雲(七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一百二十六章 名醫李時珍第七十章 遇險第一百零六章 不死周泰第三百五十四章 蟠龍棍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六十一章 許褚的怪癖第六百一十四章 李廣與霍去病的恩怨!(4000字)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軍南下(4000字)第二百七十七章 司馬越敗亡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三十一章 伏擊八旗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匡胤懼怕的人物第七百一十六章 韓信兇猛(4000字)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第五百零六章 先秦方士徐福第四百五十四章 司馬師的三千死士第十六章 你是一個好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韓擒虎與張遼(5000字)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將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你太弱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懸賞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五百一十六章 燕王朱棣登場!第三百四十一章 鮮卑名將,慕容紹宗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六百三十一章 秦國四大名相(4000字)第二百零二章 關中霸主誕生第四百零二章 北齊諸將歸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百五十四章 重創李克用!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盡出!第六百九十六章 隋朝猛將歲萬歲第五百一十九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四百四十五章 馬超投奔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七十九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四百八十九章 安西軍衆將(八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隋猛將!(6000字)第六十三章 伏擊石敬瑭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階秦銳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七百二十一章 戚繼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嘗一敗的名將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三百六十九章 縱橫晉末的西涼鐵騎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破機關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白袍副將第八十八章 有女柳如是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六百零二章 赫連勃勃的狡詐!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關羽、張飛相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隋猛將!(6000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祿山的新軍師第三百四十五章 陳慶之的強敵第二十五章 江東公主第五百三十六章 楚國的隱藏實力(4000字)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起的蹤跡第四百四十八章 高仙芝與塞琉古第六百七十六章 李存孝、飛虎軍出動!
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將軍竇憲第九十五章 梁紅玉來投【求首訂】第一百二十五章 五虎將黃忠第五百二十七章 三將大戰王彥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五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二百五十章 巾幗高桂英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祿山的新軍師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術與藤甲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五百零一章 秦始皇VS亞歷山大(上)第四百零七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燕然山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第六百六十七章 齊國衆將第三十九章 被金兀朮囚禁的人物第七百一十章 入關,入關!(4000字)第三百五十二章 活捉大明叛將!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編大順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鐵木真囚禁的武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陳勝、吳廣第四百八十八章 要走趙雲(七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西夏皇后第一百二十六章 名醫李時珍第七十章 遇險第一百零六章 不死周泰第三百五十四章 蟠龍棍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多爾袞出兵第六十一章 許褚的怪癖第六百一十四章 李廣與霍去病的恩怨!(4000字)第六百三十二章 苻堅與王猛的屬性第五百四十六章 唐軍南下(4000字)第二百七十七章 司馬越敗亡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三十一章 伏擊八旗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六百零九章 平定涼州!第三百九十五章 趙匡胤懼怕的人物第七百一十六章 韓信兇猛(4000字)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第五百零六章 先秦方士徐福第四百五十四章 司馬師的三千死士第十六章 你是一個好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韓擒虎與張遼(5000字)第五百九十六章 飛將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你太弱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懸賞李世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落榜考生第五百一十六章 燕王朱棣登場!第三百四十一章 鮮卑名將,慕容紹宗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六百三十一章 秦國四大名相(4000字)第二百零二章 關中霸主誕生第四百零二章 北齊諸將歸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乞活軍,冉良!第三百二十八章 蘭陵王高長恭第五百五十九章 川蜀女將,桃花馬上請長纓!第五百八十一章 宋國與魯國名將第二十章 陳宮的天賦第三百零七章 秦瓊VS田橫五百士第五百五十四章 重創李克用!第一百零二章 女真武將的天賦【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鐵浮屠第六百七十五章 天牢重犯盡出!第六百九十六章 隋朝猛將歲萬歲第五百一十九章 歷朝文人的屬性(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四百四十五章 馬超投奔第六百二十一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七十九章 諸葛亮VS司馬懿第四百八十九章 安西軍衆將(八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組建遠征軍團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隋猛將!(6000字)第六十三章 伏擊石敬瑭第四百三十三章 縱橫家張儀第四百五十七章 九階秦銳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墨子首徒第七百二十一章 戚繼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嘗一敗的名將第六百六十三章 佛系皇帝蕭衍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三百六十九章 縱橫晉末的西涼鐵騎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破機關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白袍副將第八十八章 有女柳如是第一百五十八章 選拔武將(加更3/5)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六百零二章 赫連勃勃的狡詐!第四百四十章 黃忠大戰鐵鷂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關羽、張飛相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隋猛將!(6000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安祿山的新軍師第三百四十五章 陳慶之的強敵第二十五章 江東公主第五百三十六章 楚國的隱藏實力(4000字)第三百二十七章 吳起的蹤跡第四百四十八章 高仙芝與塞琉古第六百七十六章 李存孝、飛虎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