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闖王李自成

馬坊鎮,兩千無當飛軍被擊敗,數萬兵馬在此地集結,主將設慶功宴,犒賞全軍。

這些人擊敗古代赫赫有名的無當飛軍,興奮不已。

“無當飛軍,不過如此。”

“只要兵力足夠,照樣能擊敗無當飛軍。”

“我們老營兵,不見得比無當飛軍要差。大家都是人,又爲何要怕了無當飛軍?”

“等攻下長安,我們可以分得更多田地,到時候日子比現在還要滋潤許多。”

“追隨大王,誓死不悔!”

在馬坊鎮停留的這夥兵馬,聚集在篝火邊,大口吃肉喝酒,暢快淋漓。

主將不忘部署兵馬戒備。

騎兵小隊在樹林中巡邏。

突然,樹枝上有數人跳下,落在馬背上,制服這幾個騎兵!

“不要出聲,否則殺無赦!”

這幾個身披白衣白袍的刺客,挾持數個敵兵,消失在風雪之中。

張華從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錦衣衛,挑選出其中精銳,作爲細作,探查各方勢力之虛實。

位於北邊高原的勢力進入張華的視線之後,這批精銳細作,立即動身,搜查情報。

幾個被俘虜的騎兵被帶至一處山洞,分開審訊。

如果結果不一致,說明有人撒謊。

這是審訊的常用技巧了。

“我們乃是大順軍,闖王的部下!”

“闖王!”

來自明末的錦衣衛身軀一震,對這個稱呼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闖王李自成,明末起義軍首領,真正滅亡明朝之人!

如果不是吳三桂在山海關大戰,勾結多爾袞的清軍入關,或許李自成可以開啓下一個封建王朝。

“嘶……”

錦衣衛頭皮發麻,沒想到佔據北邊山地的會是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的主城何在?”

“米、米脂寨……”

“這是李自成出生的地方,他對此地熟悉的不得了。在此地與之交戰,必敗無疑。”

晚明的錦衣衛對李自成了解很深,連李自成的出生地都一清二楚。

“人口多少?兵馬多少?”

“我們這些大頭兵,實在是不清楚……”

錦衣衛、皇城司又拷問了一些情報,這才放走這幾個騎兵。

“竟然是闖王李自成。此人驍勇頑強,手底下也有幾員猛將,我們趕緊回去稟報主公。”

這一小隊細作在查明擊敗王平的勢力的身份之後,立即回程,告知張華這個可能會引起地震的消息。

三原鎮,張華招來縱橫家蘇代,安排蘇代出使。

蘇代作爲縱橫家,精通話術,擁有一定影響他人的力量。

“你的任務是前去咸陽鎮遊說,阻止秦孝公與唐玄宗結盟。想必你也知道,一旦秦孝公與唐玄宗連橫,我的處境堪憂。”

張華將一個艱鉅的任務交給蘇代。

“秦孝公與唐玄宗麾下,均有能人,如商鞅、姚崇等人,皆可破我的話術。我不能勝任。”

蘇代卻搖頭,承認做不到。

商鞅、姚崇這些文臣,無不是精明之輩,有很大概率識破蘇代前來遊說的用意。

“正所謂遠交近攻,可拉攏秦川一些遠離我方,但實力不算強大的勢力,可破秦、唐同盟。”

蘇代提出了替代方案。

既然無法遊說唐玄宗和秦孝公兩個精明的人物,蘇代退而求次,拉攏各個大勢力之間的小勢力,讓這些勢力與張華合作。

“那麼就有勞先生了。”

張華見蘇代願意出使一些中小勢力,合縱連橫,於是同意蘇代的方案。

不論如何,只要蘇代能夠拉來盟友站隊自己這一邊,那麼蘇代就有價值,沒有白養這個門客。

蘇代準備離開張華勢力,前去遊說有些兵力,但不足以與唐玄宗、秦孝公相互抗衡的中小勢力。

在蘇代準備出使時,前去探查北邊山區勢力的細作回來,帶回北邊山區勢力的情報。

“闖王李自成?”

張華得知北邊山區勢力的情報,心底一驚。

闖王李自成應該是古代數一數二的農民軍首領了。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李自成的農民軍推翻明朝,而且沒有被豪強竊取成果,只是敗於清軍的鐵蹄之下。

如果張華記得不錯,李自成正是出生在黃土高原的梟雄,對當地的地形再熟悉不過,貿然派兵進入山谷溝壑與李自成交戰,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從王平的無當飛軍進入山地,卻被李自成擊敗,險些全軍覆沒來看,李自成在那樣的地形作戰,優勢太大。

李自成似乎是建立大順之後才穿越過來,因此他的勢力自稱爲“大順”,擊敗黃土高原溝壑區的強敵,霸佔這些地方,還擊敗王平前去收取村寨的兵馬,獲得十餘萬人口。

明末的錦衣衛說道:“小人曾經接觸過流寇李自成的檔案,此人有大將劉宗敏,謀士李巖、宋獻策等人,實力不弱。而且李自成意志頑強,屢敗屢戰,越戰越強,他的手下有一支老營兵,是一路跟隨李自成,不離不棄,身經百戰的精銳士卒,請主公一定要注意這支兵馬。”

“老營兵……”

張華對李自成這支精銳也有所耳聞。

李自成起兵以來,多次被明軍擊敗,但越戰越強,活下來的一批農民軍,對李自成不離不棄,成爲李自成的嫡系兵馬,被一些人稱爲老營兵。

這支兵馬來到這個世界,可能會變爲高階兵種,依然是李自成的嫡系。

“召廖化來關中,與王平鎮守山谷出口,抵禦李自成的兵鋒。”

“令蒯祥在北邊修築四座普通塢堡,一座乞活軍塢堡。”

張華調來擅長山戰的王平和廖化二人,又令工匠在北邊建造塢堡。

當前張華沒有餘力和意志頑強的李自成拉扯。

如果無法徹底打垮李自成,李自成會一次次東山再起。

與李自成的大順勢力開戰,實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爲李自成佔領的地盤不如關中平原肥沃。

最肥沃的地方還是唐玄宗和秦孝公、曹真佔領的渭水流域。

這也是最佳的種田之地。

“另外,你們設法離間李自成的部將。李自成的部下多數是不識字的粗人,可以同患難,不能共富貴。”

張華想了想,又安排細作使用離間計,離間李自成的一些部將,讓他們與李自成離心離德。

“是。”

皇城司和錦衣衛組成的細作,繼續對李自成勢力進行破壞。

只是這次的破壞並非是暗殺或者套取情報,而是離間。

蘇代在一隊兵馬的護衛下,離開三原鎮,馬車向關中平原其他勢力的地盤行駛。

縱橫家開始活躍在這個亂世。

戰國時期,之所以會出現張儀、蘇秦這些赫赫有名的縱橫家,正是因爲幾個王國長期對峙,需要有人打破僵局。

關中幾個大勢力並立,類似戰國,於是縱橫家又開始活躍。

不少縱橫家乘坐馬車,來往於各個勢力,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長安鎮,唐玄宗接見一個縱橫家的人物,受到其話術影響。

“張華敗袁術,滅劉淵,斬安祿山,雄踞河洛、華陰、臨晉、三原之地,擁兵二十萬,有良將千員,兵強馬壯。”

“張華位於北,陛下位於南,一旦大舉進攻,陛下的十萬唐軍難以防守,長安鎮將不再歸陛下所有,甚至陛下會成爲其俘虜。這正是我所擔心的事情。”

這個縱橫家憂心忡忡,話術天賦發揮效果,對唐玄宗產生影響。

唐玄宗不經意間,眉頭微微緊皺,似乎已經感受到張華帶來的壓迫感。

攻守易勢,唐玄宗的秦川大唐已經不是秦川霸主,而進入關中的張華成爲新的秦川霸主。

唐玄宗作爲一個驕傲的皇帝,對這樣的改變,內心充滿不甘,因此輕易被縱橫家調動情緒。

“咳咳……”

一旁的老臣姚崇作爲旁觀者,耳目清明,沒有被縱橫家的話術影響。

而且,姚崇一聲輕咳,讓唐玄宗稍微冷靜下來。

不過,姚崇沒有出言反對這個縱橫家。

他想要看看對方的意圖。

如果對方的意圖符合己方的利益,姚崇也沒有理由打斷對方的話。

各個諸侯對待縱橫家的態度也相當曖昧,屬於相互利用的關係。

一切以利益至上。

唐玄宗盯着這個縱橫家:“朕知道張華威脅甚大,你認爲該如何破局?”

那人答道:“咸陽鎮的秦孝公,有十萬秦軍,兵多將廣。若是與秦孝公結盟,陛下的十萬唐軍,加上秦孝公的十萬秦軍,與張華抗衡,又有何難?最壞的情況,莫過於無法攻滅張華,但張華想必也不敢拿陛下如何吧?這樣一來,陛下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唐玄宗有能力發動政變,精通人情世故,很快明白對方的用意:“你是前來遊說我與秦孝公結盟?”

那人也不狡辯,而是坦誠說道:“不錯。秦孝公與陛下有一樣的憂慮。無論秦,還是唐,都無法單獨面對夏,唯一的取勝之道,就是結盟。”

唐玄宗沉吟道:“你是秦孝公的人?”

“在下確實受到秦孝公所託,欲與陛下結成秦晉之好。公子扶蘇可以與大唐公主聯姻,鞏固同盟,攻滅張華。”

“……”

唐玄宗托腮,似乎在心裡權衡其中的利弊。

與秦孝公結盟,有利有弊。

上次與張華結盟,消滅安祿山,結果讓張華成爲新的霸主。

如果這次與秦孝公結盟,消滅張華,那麼保不準秦孝公會取代張華,成爲又一個霸主。

在蒙恬投靠秦孝公時,秦孝公還是一個人口三十萬的勢力,但這段時間,秦孝公一直在暗中發展,壯大勢力,現在人口已經百萬。

唐玄宗在秦孝公身上看到了張華的影子。

秦孝公是一個比較有名的秦國君主,著名的商鞅變法就是發生在秦孝公期間,幾乎奠定了秦國將來的霸權。

唐玄宗對秦孝公的戒備程度,僅次於因爲堯山大戰擊敗十萬燕軍而威望暴漲的張華。

縱橫家似乎看出了唐玄宗的顧忌,繼續遊說:“秦、唐結盟,攻滅張華,秦孝公有希望壯大,但陛下也有機會。我們可以提前劃分將來的勢力範圍,平分張華的領地和人口。因此陛下不用擔心秦孝公會成爲第二個張華。到時候,各憑實力,逐鹿關中。”

“朕素聞公子扶蘇的名聲,可以聯姻,共同抵禦夏軍。”

唐玄宗思忖一會,最終同意下來。

公子扶蘇的名聲,不僅在當時顯赫,而且在後世的君王之中,也認爲公子扶蘇是賢能,因此唐玄宗同意秦孝公的聯姻請求。

以後擊敗秦孝公,還有可能吸收秦孝公的班底。

“那麼我們詳加約定盟約的詳細內容,以及迎親的時間。到時候,秦孝公會派出一隊兵馬,來到雙方邊境迎親。”

秦孝公派來的使節見目的已經達到,露出欣慰的表情。

姚崇還是沒有站出來反對。

唐軍因爲安祿山的緣故,元氣大傷,無法獨力抗衡夏軍,如果不與秦孝公結盟,那麼下一刻被滅掉的勢力就是大唐了。

只是付出一個公主的代價,就可以穩固同盟,這筆買賣很是划算。

這就是古代公主的可悲之處,完全是政治聯姻的犧牲品。

即使是身爲父皇的唐玄宗,也將女兒看作是一種政治資源。

反正公主都是要出嫁,那爲何不嫁給一個同地位,又對政治有幫助的人物呢?

這就是政治聯姻的目的。

黃河以北,孫策帶兵八萬,開始向華北平原腹地擴張。

然而,孫策遇到了強敵,對方發動十萬大軍,營地延綿十餘里,旌旗蔽空,爲首的主公意氣風發,身邊兩員虎背熊腰的猛將霸氣凜然,不可一世。

孫策帶着太史慈、董襲等猛將出陣,與對方十萬大軍對峙。

雙方劍拔弩張,殺氣騰騰。

朱治、呂範兩員忠臣跟隨在孫策左右,望見對方軍陣森嚴,不禁感慨:“沒想到會在此地遇到四世三公的袁本初,顏良、文丑二將就在袁紹左右,主公不可輕視。”

孫策豪情壯志:“之前沒能有機會與袁紹交鋒,此次我孫伯符要打趴袁本初!”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戰薛仁貴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五十九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四百三十八章 當狗是一種榮幸第三百九十七章 吳起出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劍仙李白(月底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一百一十六章 蜀漢王平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四百零六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五百九十章 漢高祖、秦始皇!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三百四十一章 鮮卑名將,慕容紹宗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卦象:大凶!第四百九十二章 羊祜與趙雲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布迴歸!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七十八章 趙廣與鄧艾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陳慶之的強敵第一章 英雄集結第二百二十九章 鴉兒軍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女第六十章 虎癡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將張華第四百零二章 北齊諸將歸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欲哭無淚的管亥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第六百五十六章 突破口,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勝的困境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彥章的死鬥!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世宗柴榮(上)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四十三章 新來的流民第五百三十一章 後梁諸將(6000字)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張飛到來第六百二十章 嬴政和劉邦的瘋狂!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三百三十一章 杜牧與李白第八十九章 武藝高強的山賊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蘭陵王臣服!第四百零二章 北齊諸將歸降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聯姻請求第六十一章 許褚的怪癖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建夜不收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用騎兵的天才武將!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六百九十章 死戰唐太宗!第六百六十章 唐軍兇猛!!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六十萬秦軍,王翦VS吳起!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二十六章 孫尚香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漢小韓信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斬安祿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階白袍軍第一百章 瓦崗寨【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親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六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四百五十三章 范增與司馬懿第五百九十三章 樊噲出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四章 來自宋朝的流民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白與杜甫,長安盛會開始!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三十三章 東晉名門第二百五十五章 闖王軍師宋獻策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茶馬貿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北府軍的瘋狂!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戰薛仁貴第三十五章 金兵來襲第六百零六章 孫臏與龐涓!第六百八十八章 生擒晉惠帝第五百七十三章 了結,五代十國的恩怨!(4000字)第六十九章 討伐匈奴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五十三章 皇太極來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晉白起第五十九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四百三十八章 當狗是一種榮幸第三百九十七章 吳起出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鐵木真的草原大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劍仙李白(月底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宋禁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一百一十六章 蜀漢王平第三百零六章 田橫五百士第七百零二章 五員名將第四百零六章 周世宗柴榮:我攤牌了(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我吳起,生平不敗!第五百九十章 漢高祖、秦始皇!第一百六十二章 三千白袍(加更4/5)第三百四十一章 鮮卑名將,慕容紹宗第三百零九章 田橫臣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卦象:大凶!第四百九十二章 羊祜與趙雲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布迴歸!第二百六十四章 光武帝劉秀!第七十八章 趙廣與鄧艾第五百六十二章 俘虜秦良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陳慶之的強敵第一章 英雄集結第二百二十九章 鴉兒軍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呂布之女第六十章 虎癡第四百六十二章 猛將張華第四百零二章 北齊諸將歸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欲哭無淚的管亥第二百六十九章 煮酒論英雄第六百五十六章 突破口,朱由檢!第二百四十一章 佈局(5000字)第六百零八章 遊俠季布!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勝的困境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彥章的死鬥!第五百二十九章 武人當道的朝代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世宗柴榮(上)第二十二章 乞活第四十三章 新來的流民第五百三十一章 後梁諸將(6000字)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陽諸葛廬第三百四十三章 名將的窩囊死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張飛到來第六百二十章 嬴政和劉邦的瘋狂!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隋朝三將!第三百三十一章 杜牧與李白第八十九章 武藝高強的山賊第五百七十八章 平定魯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蘭陵王臣服!第四百零二章 北齊諸將歸降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聯姻請求第六十一章 許褚的怪癖第一百四十五章 八千曳落河第二百六十七章 王陽明,逆轉陰陽!第一百九十六章 組建夜不收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用騎兵的天才武將!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趙匡胤第六百九十章 死戰唐太宗!第六百六十章 唐軍兇猛!!第八十三章 黑甲秦軍第四百六十三章 六十萬秦軍,王翦VS吳起!第七百零三章 迎娶三女第二十六章 孫尚香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漢小韓信第十章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第一百四十八章 斬安祿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八階白袍軍第一百章 瓦崗寨【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四章 搶親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子誕生第六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七章 沉默寡言的江東丞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信陵君投靠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第六百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4000字)第四百五十三章 范增與司馬懿第五百九十三章 樊噲出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與太史慈第四章 來自宋朝的流民第四百四十三章 流寇馬超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將孟明視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白與杜甫,長安盛會開始!第六百五十七章 軍神李靖!第三十三章 東晉名門第二百五十五章 闖王軍師宋獻策第二百零一章 郭淮一桃殺三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茶馬貿易第五百五十三章 北府軍的瘋狂!第二百三十章 白袍史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