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海棠無意中把話給圓了。
所以,趁那兩人在露臺打情罵俏,屋裡的三人一人拿着一瓶由候家速遞過來的強力空氣清新劑又把廚房徹徹底底地噴了一遍。這種清新劑無毒無污染,味道很淡,就算噴到餐具也不怕,用水洗洗就乾淨了。
“到……”李海棠正想問發生什麼事,被兩個男生噓聲阻止。
那傢伙嗅覺敏銳,說不定聽力也不差,小心提防爲妙。
三人回到餐廳,東百里用寫字的方式把事情告訴李海棠。
而桑明哲摸摸下巴,得意道:“我終於知道她爲什麼能輕易識破冒牌貨了。”原來是憑味道。哪怕老闆身上噴了香水擾亂別人的嗅覺,她依舊能聞出那個人真正的味道。
尤其這個人還是她的意中人,果然是化成灰都認得。
深藏不露啊!
忽然覺得,離這位同桌越近,越對她刮目相看。
桑明哲真的很好奇,同桌的這些本領是怎麼練出來的?
與此同時,秋家二老家裡的氣氛有些微妙。
今晚的事讓秋姥爺意識到一件事,女兒跟外孫女的矛盾不但到了無法調解的地步,如果女兒再這樣無理取鬧恐怕會出事。
以前大家沒在一起,所以一直以爲是尋常母女間的小脾氣,沒什麼的。如今同在一座城市,住得近了,矛盾漸漸浮出水面才發現其中的嚴重性。
女兒不斷地找碴作死,外孫女還年輕,看在他和老伴的份上對親媽能一忍再忍,但總有忍不住脾氣的時候。她經歷詭異,本事非凡,哪天一時衝動把親媽給滅了……不行,必須把這種苗頭掐滅在萌芽時期。
外孫女不會主動找親媽的碴,主動權在親媽身上。
是時候讓女兒知道一些事情了,免得她無知者無畏,日後不但自己作死還連累外孫女犯下弒母的罪行。
於是,秋姥爺讓老伴在樓下招呼老車他們一家,順便看着孩子。他帶着女兒、女婿上了自家二樓,談起秋寶小時候的經歷來。
傷心歸傷心,老人的理智還在,只挑主要內容說,狐狸精這種不能曝光的靈異代表他給省略了。至於靈芝仙草,靈芝可以說成陳太婆給的,那三顆仙草打死都不能說。
他記得,外孫女曾經在一次危難到來前告訴過他,只要她沒死,那三顆草萬萬碰不得。
由此可見,老車小兒子的那條命恐怕就是她用那顆草救回來的。
這些事秋姥爺心中有數,只告訴女兒,外孫女家裡不但住着鬼,還有許多異類,所以纔跟二老分開來住。
老人警告她,今天人家是手下留情,下次就未必了。
他告訴女兒和女婿,外孫女小時候死過太多次,幸虧村裡有一位陳氏太婆用靈藥把她給救了。她的體質因此而改變,並且引來各種脾氣暴躁的異類,她一個年幼脆弱的人類小孩常常被打得粉身碎骨,死裡逃生。
“她爲什麼對小黑小狼那麼好?不惜把子桑家送來的人蔘靈芝泡水給它們喝。因爲它們也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被打碎骨頭扔在山上、菜地裡,多虧它們找人救她。蓮子,不是爸說話難聽,你這媽當得……連條狗都比不上。”
父母對她無情,終日與異類爲伍的外孫女長大後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你這些年過得舒服自在,從來沒問過她過得好不好。這都怪我,從小隻讓你好好讀書,沒教會你做人的道理,讓你變得自私自利,唉……”
秋姥爺嘆罷,頗爲感傷地出了房間。
室內,石氏夫婦靜靜坐了好久。
妻子今天做的事對石晉龍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姚家發生的事在安平市傳得沸沸揚揚,他略有所聞。身爲一個局外人,不明箇中因由,對於姚家和繼女秋寶他是不予置評。
可是發生在自家裡的事,他看得一清二楚。
不管是妻子對繼女的態度,還是繼女對親媽的疏冷;繼女回城之後寧願住校也不肯回家,每個月給她的零用沒見怎麼花,她假期住校,出去打工賺伙食費用,儘量躲得遠遠的。
上次因爲關心他生病的女兒回了一趟石家,卻換來妻子的懷疑與追潑污血。姚樂平是什麼人品他不清楚,妻子卻屢屢刷新他對她的印象,這些年他該勸的勸了,該說的道理也說過,妻子對繼女的態依舊根深蒂固。
對此,他不僅僅是失望,腦子裡還升起一個不太美妙的猜想。
愛之深,纔會恨之切。
妻子對誰都好,唯獨對繼女像有深仇大恨。爲什麼會這樣?原因恐怕只有一個,她對前夫情意未了?!
石晉龍忍不住雙手耙幾下腦袋,突然覺得自己頭上綠油油的。
當然,他不會直白地問她是否如此。自己不是十幾二十歲的青年人,他年紀漸長,兒子大了,女兒卻還小,妻子對他們一家也挺好,不到迫不得已他不會輕言離婚。
只是,他很想知道真相。
石晉龍默默地擡起頭,看着一向待人和善的妻子,目光溫和地說:“蓮子,你知道我說話算話。這是最後一次,再有下次,我們離婚。”
如果是他重要,她不會再找繼女的碴;如果再找碴,就證明她心裡還惦着前夫。他寧可以後請保姆一天二十四小時看着女兒,也不要身邊呆着一個惦着外男的女人。
父親居然當着丈夫的面罵她自私自利,心裡正在懊惱該怎麼跟丈夫解釋的秋蓮聞言,愕然擡頭:“啊?”
……
將近晚上九點半,秋姥爺那邊的人散了。
等親媽走了之後,秋寶和小夥伴們過去幫忙收拾餐具和搞衛生。陪老人說了會兒話,秋寶和候杉纔回這邊來,桑明哲、東百里和李海棠三人直接就在那邊洗漱睡覺了,明天還要早起修整露臺。
忙碌了一天,秋寶回自己的房間洗漱一番,然後坐在牀邊擦頭髮。
習慣性地瞧瞧陽臺,啊,忘了掛風鈴和鳥屋。
以前住的是別人家,現在這整套房都是她的,掛哪兒都行。於是,秋寶拿着玉風鈴和鳥巢來到露臺的門口,打算找個顯眼的地方掛好。
她要讓這兩樣東西成爲家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