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素鳴衍卸甲席地而坐,脫去革靴,瑩白如玉的雙足隨意落在沙土上,三獸臥在左右,閉目休憩,然而鼻息如雷,擾得他人不願走近。

驟雨剛過,土地潤溼,雖是初冬季節,地溫已寒,素鳴衍的身遭地隙裡卻鑽出數莖青草,煥發出盎然的生機。

阮阿蠻斂翼攏抱着自己嬌小的身軀,垂眉而立,凝視着一枝瀲豔花在數莖青草間盎然綻放,心中暗想這粒瀲豔花粒不曉得在沙土裡掩埋多久,今曰纔有機會破土綻放。

素鳴衍自奔雷原返回之後,赤足所踏之處,若有陳年草籽、根莖都會重注生機一般的生長起來。素鳴衍在天穹星界雖無星辰相應,但是阮阿蠻從提奎因缺存的神識曉得阿多奈神界的存在,那就是自然宗派信仰的梵淨天。

阿多奈大神爲何要從青嵐帝室子弟中選擇繼承者?神祗真是讓人費解的存在!

或許千年之後,中陸的人們會拿神蹟來形容眼前的情形。 wWW •т tκa n •¢ ○

遠空傳來沼澤飛龍的嘯聲,小紫狻昂起頭,紫狻獸與雷雲獸睜開眼眸望了一眼天空,就又閉目休憩,一頭碩大的紫背沼澤飛龍正朝此處飛來,遠空警戒的數名千賀武士已迎了上去。

素鳴衍認出騎在飛龍背上的石川華,站起來,將手間的細沙拍淨,大步朝紫背飛龍降落的地方走去,揮手讓尤溪等人不要過來。

羽嘉一別,又是數年的時間,素鳴衍還想得起學院時熱情爽直甚至有些大條的石川華,此時也給人凝重的氣勢,殺戮與鮮血能讓人變化很大,素鳴衍伸出手,說道:“你在大澤的戰績,我早有耳聞,令塞琉守疆將士聞風喪膽。”

大澤本是迦南與塞琉對之有主權爭議的地區,如迦南與青嵐之間的高丘地區(穆拿河源地區),兩國曆來也採取擱置爭議、不出兵強佔的傳統。貝迦侵入青嵐之時,青嵐爲免迦南趁火打劫,遣秘使賄賂塞琉宗室,唆使塞琉出兵強佔大澤,引發迦南與塞琉之間的矛盾。

迦南與塞琉在大澤地區大戰,以石氏爲主的軍隊大敗塞琉北疆守軍,甚至侵入塞琉國境,迫使塞琉割地求和,石川華雖然後期才從青葉郡返回西南,但是所參加的數次戰役皆是大捷,昔時最糊塗渾然的一人此時已有名將的風範。卻時當年學院諸業皆佳的易非天數年來在與羽嘉的對抗中連受挫折,此時竟成羽嘉戰俘,讓人難料世事啊。

石川華默然無語,他曉得自己在大澤的佳績只是在沒有強勁對手的情況下獲得的,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着素鳴衍,暗道:爲何在他的面前直如面對浩瀚之海?迦南竟要選擇這樣的敵手!

小紫狻頸毛如針一樣豎起,正怒目覷着紫背飛龍,吼管裡發出挑畔的吼叫,石川華微微一笑,伸手去捋小紫狻的頸毛,小紫狻頭一偏,轉身走開了。

石川華看着臥在不遠的兩頭天獸,暗暗吃驚,心想:數年來,羽嘉一直沒有拿出全部的實力跟易氏對抗,不然絕不會走不出羽嘉峽谷,大概檀那明河對迦南有所畏懼吧。

“非天如何了?”

“你隨我看看他去。”素鳴衍身子微側,領着他往後走去。席地而坐的甲士們都站起來,緩緩分開一條通道。石川華不曉得迦南有哪個家族能擁有這麼一支精銳的戰力,檀那明河果然獲得瀆神之民毫無保留的擁護,難怪易軒達的兩萬兵馬竟被檀那明河打殘。但是他作爲青嵐帝室的子弟,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呢?要知道數以百萬計的瀆神之民當然就是被教廷與青嵐帝室聯合趕到黑礫原的。

桑瀾泊北岸一戰,使易氏最精銳的戰力遭受滅頂之災,以致易軒達率領兩萬兵馬喪失跟羽嘉軍正面對抗的勇氣。桑瀾泊一役,號稱迦南西北強戰力的擎手營全軍覆滅,逃還者不足百人,受傷被俘者足有五百人,其餘的人就消失在殺戮與戰爭的血腥之中,僅管他們在一地都算得上一名強者。

素鳴衍強悍出擊,意在給易氏最嚴厲的打擊,卻不奢望徹底消滅易氏,甚至不希望易氏失去據地爲王的勇氣,一旦易氏放棄對西北三郡的控制權,羽嘉郡的強悍攻勢,勢必將引來迦南傾國的報復。當然,素鳴衍心裡也清楚易氏不會輕易被擊潰,羽嘉的實力還及不上易氏,只是突如其來的災難令易氏反應不及,才接連潰敗。迦南西北境內大水滔天,令易氏其他地方的兵馬無暇應援,這纔是易氏這次大敗的重要原因。

羽嘉面臨太多的困境,這麼事情都要一一去解決,素鳴衍並沒有將易非天與這些戰俘押往羽嘉,而是一直等待易氏主動求和的機會,石川華能夠出現,自然再好不過。

戰俘營設在主營以北三裡許的一處讀力坡地,素鳴衍並沒有派兵馬監守,空中只有少數幾名千賀武士飛翔,石川華曉得樓迦羅人皆擅影遁之計,他所行的地方有多處能量波動,可見檀那明河對易氏戰俘實際上外鬆內緊。或許檀那明河離這麼戰俘主動逃逸,好讓他痛下殺手。如此看來,檀那明河並沒有完全斷絕跟易氏談判的可能。

石種華心思稍定,只是不曉得羽嘉與易氏會堅持怎樣的立場,或者說羽嘉要獲得多少纔會滿足,易氏又願意放棄多少?

易非天穿着戰時的甲革,甲衣上血跡未擦,已成絳黑色,他的臉膛削瘦失形,雙目失神看着石川華與素鳴衍走近,坐在那裡也沒有起身的意思。

石川華相信檀那明河不會折磨他,非天是過不了自己的關。

素鳴衍令身後護衛的甲士散去,說道:“非天,這些天委屈你了,你可以隨川華回去。”

易非天眼睛漸漸聚起光芒,注視着素鳴衍的臉。

“青葉郡城已毀,羽嘉兵馬不會退出桑瀾泊南岸的土地。”素鳴衍緩緩開出條件。

“啊!”易非天微嘆一聲,這些天,他被羈押在陣列之中,大致知道青葉郡境內的情形。楚布河在青葉郡境內的河道完全乾涸已有千年之久,青葉郡逐漸形成以河道低陷地帶爲中心的聚居格局。賀蘭天湖倒灌燕雲,楚布河重現千年前的舊觀,突如其來的大水幾乎將青葉郡完全沖毀,羽嘉覬覦青葉郡,也正是看到易氏此時無法保全其地。

石川華天細細咀嚼素鳴衍話裡的意思,羽嘉只聲明不退回羽嘉,並沒有提出具體的領土要求。對於易氏而言,大概是最樂於接受的條件,就目前的局勢來看,西北三郡洪滔天,易氏一時還沒有能力將檀那明河驅逐出境,易氏甚至都不需要名義上割讓青葉郡的土地,就能取得喘息休戰的機會,甚至不需要承受王城的壓力。

素鳴衍稍留片刻,便領着侍衛離開,留下石川華與易非天詳談。

石川華取出一枚晶瑩剔透的珠子,從珠子可以看見幾點光跡在迅速的變淡消散,石川華席地而坐,將珠子置於沙地上,說道;“將覓蹤珠帶來,倒是過於小心了。”

“羽嘉能人異士甚多,何時曾想到易氏的新衛營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我聽過桑瀾泊一役的詳情,易氏吃虧吃於輕敵上了。”

易非天恢復了些神采,“穹頂星辰若沸,星滅者數以百計,兩次天兆,皆是數百來未見,迦南可曾派人潛入燕雲確定羲人的去蹤?”

“檀那明河數年來一直在天都山大裂谷東端秘密築城,又以瀆神之路將此城與望野城貫通,只是青嵐這幾年來戰事頻亂,瀆神之路雖然築成,卻一直沒有放行,所以那城的狀況一直不爲外人所知,穹頂羣星湮滅,父親即令人潛入燕雲,只在天都山峽谷東口發現一座殘城,看情形發生過極端激烈的戰事。賀蘭天湖從奔雷原灌入燕雲,有少量羲人出現在北燕雲的翳雲河源地區,燕雲究竟發生了什麼鉅變,卻不得而知。最令人吃驚的,貝迦人竟然又蠢蠢欲動,兵馬西移,前鋒已經進入青嵐河曲郡的北部地區。”

“修築瀆神之路,又在燕雲腹地築城,檀那明河將大量的戰力都留在內線,以致外界對羽嘉的戰力沒有清醒的認識,皆以爲羽嘉的戰力依賴於樓迦羅人。”易非天感慨的說道,“黑礫原的瀆神之民爲何會選擇青嵐帝室的子弟?”

石川華也有同樣的疑問,只是此時不便細究,說道:“大水涌入迦南境內將近月餘,所幸已是寒季,佈列楚河的水量是一年當低的時候,可以容納楚布河的水流,但是以佈列楚河兩岸的堤壩相看,明年春水大漲時,壓力就會極大。王城目前對此還沒有清醒的認識,我家已派特使前往王城,希望國君及喬羿家取消原定的增兵計劃,也希望易氏暫時剋制一二。”

易非天看着石川華,他的這番話想必是代表石家、代表西南諸郡勢力的意見,問道:“爲什麼,青嵐內部實際上已經四分五裂,難道可以容忍小小的羽嘉郡來侵凌王國的威嚴嗎?”

石川華笑了笑,從他當年離開青葉郡,他就曉得他跟易非天之間的裂痕就越來越深,易氏可是可以先出兵侵略羽嘉郡的,僅過去兩個月的時間,易非天卻似忘了這件事。

易非天不是是忘記是他與易軒達率兵進入羽嘉峽谷,但是易非天懷疑整個事件都是檀那明河的大陰謀,不然羽嘉兵馬不會在此之前放棄壁壘防線撤入羽嘉城中。鑑於千丈冰岩對羲人的意見重大,而羲人的勢力絕非一郡的世俗勢力能夠抵擋,易非天不得不在心裡不斷否決自己的猜疑,但是這樣的疑問卻時不時的冒出來。

檀那明河擊敗了神裔之族羲人,易非天也覺得這樣的推斷過於荒謬,也就沒對石川華提起。

“你隨不隨我回去,還是等我與西北事務院的將領商議之後,再過來接你?”石川華問道。

隨石川華回去,那一定要接受檀那明河開出的條件,其實也算不上條件,易氏根本沒有能力封鎖羽嘉兵馬出羽嘉峽谷的道路,正因爲檀那明河開出的條件過於簡單,以致易非天懷疑其中是不是藏着一個陰謀。易非天一時間倒猶豫不決起來,絕不可給檀那明河以藉口,不過關押在此地的五百名戰俘的姓命就危險了。

易非天說道:“我暫時不回去,你與我父親稟明,萬事勿以我爲念。”

石川華點點頭,說道:“考慮久一些也好,暫時還要委屈一下你,我看中陸要大亂,聖羽族的族人也出現在南部的城鎮裡,還帶來暗月星辰之神的神諭……”

易非天撇撇嘴,說道:“暗月神乃混亂之神,她的神諭還是不聽爲好,”終壓不住心裡的好奇,轉口又問道,“難道說中陸終將要陷入混亂之中。”

“神諭所言含混不清,但大體能明白意指北方,神諭且不管他,神祗又不能直接插手人間的事務,倒是聖羽族出落羽森,本身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當年檀那琉在教廷與羲族的支持,橫掃中陸,在南方聯盟即將崩潰的時候,聖羽族及時加入這場戰爭,才制止檀那琉前進的步閥,形成中陸今天的勢力格局,”易非天輕聲說道,好像嚮往當年壯烈的歲月,“北方有亂事,難道是指青嵐嗎?”

“青嵐哪能不亂,青嵐帝君孱弱,刺報裡說他已到壽終的時候,只差最後一口氣,檀那錫陵若死,檀那隆城能穩住燕京附近的局勢就不錯了,”石川華說道,“如果西北的局勢太亂,就可能分散王廷的注意力……”

易非天黯然一笑,西北諸郡讓這大水一衝,局勢就有些控制不住,其他的勢力都眼巴巴的等着青嵐國內大亂,都不希望西北的事亂了他們的步驟,檀那明河開出這樣便宜的條件,大概容不得易氏不接受,易非天只是奇怪:檀那明河爲什麼變得不貪婪了,此時的局勢對羽嘉極爲有利,他完全可提出更多的要求,甚至分割青葉郡,易氏也可能被迫的暫時答應下來,畢竟易氏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收拾殘局。

羽嘉並無實力繼續擴大在迦南西北境內的戰果,就目前的局勢,一等易氏緩過勁來,連保持目前的戰果都極困難,即使能繼續打擊易氏,但畢竟遠無實力跟整個迦南對抗,何況休屠方面的壓力曰益嚴重,巫彌生甚至領兵開拔到上唐關城之前,摩揭伯岑不會再容忍多久了。

一旦檀那錫陵崩殂,集於燕京的帝權將再也無法遏制地方與諸王勢力,這樣的形勢在貝迦南侵戰爭結束之後已經越來越明顯了。集中燕京的帝權無法約束地方,強大如摩揭氏的地方勢力就勢必有牟求割據的野心,昔時之燕雲千年荒涼,然而賀蘭天湖倒灌燕雲之後,摩揭氏據燕雲就能立國,不管摩揭伯岑在拿自己替換檀那明河之時有怎樣的陰謀,只怕此時也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最終攤牌的時機近了,素鳴衍甚至聽到諸神叩門的聲音。

考慮到一旦與摩揭伯岑撕開臉皮,東出羽嘉的通道就勢必會被摩揭氏封堵,就有在羽嘉峽谷南端保證出路的必要,不管如何,羽嘉必須在桑瀾泊以南建立牢固的據點,保證南邊有開闊的出路,兵馬絕不能退到桑瀾泊以北,一旦這條通道被封死,羽嘉將陷入絕境之中。

素鳴衍凝視着紫背飛龍遠去的影跡,易非天的小心警慎確實讓人頭疼,似乎曉得羽嘉沒有將戰爭繼續下去的用意。

易非天沒有接受素鳴衍的善意,也沒有聽從石川華的勸說,認爲易氏的困難只在於一時,論及戰爭的潛力,絕非羽嘉能比。一旦停戰議和,名義上易氏獲得喘息的機會,但是羽嘉方面未必不需要時間來積蓄力量。

燕雲大地發生太多外界不知道的事情,也藏着太多外界不知道的秘密,絕不能任由檀那明河牽着鼻子走。

易非天沒有離開戰俘營,石川華駕御紫背飛龍離開羽嘉軍的營地。

素鳴衍皺着眉頭,他與摩揭伯岑之間的關係,絕不是外人所能知曉的,易氏也絕對想不到他此時的顧慮,只是易氏的韌姓令素鳴衍相當頭疼。

這年的冬季也過去將近一半,金微山的寒風吹過燕雲,抵到羽嘉山以及的地域。鋪天蓋地的滔天之水終於被楚布河的河道所束縛,消失千年的楚布河重現中陸,一直從巍巍賀蘭山蜿蜒三千餘里,匯入佈列楚河。羽嘉境內的洪水完全退去,迦南西北三郡還是一片狼籍。

集結在羽嘉城的兵馬,包括精銳射手、精銳戟士、劍士在內的近八千在白朮的率領下抵達桑瀾泊南岸的土地上。江採離在羽嘉役民衆集巨木爲筏,載着巨量物資也到達桑瀾泊南側的楚布河河口。雖然洪水還在青葉郡境內氾濫,但是羽嘉峽谷的水道卻相當的平穩。望着綿延不絕、甚爲壯觀的木筏,素鳴衍神色並不好看,他想到,當迦南西北三郡的水道疏通之後,迦南東部的巨型戰艦將順着佈列楚河以及楚布河的主水道進入此地。素鳴衍在迦南爲質時,看到過河港聯盟進入迦南的大型商艦,這些巨型船隻彷彿一座座水面上移動的壁壘。僅憑這些簡易的木筏,是絕對無法跟那些裝載着巨型攻防器械的鉅艦抗衡的。當然事情也未必會那麼糟糕,易氏在這方面也是一樣的薄弱,易氏未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大概也不會希望其他的勢力滲進西北三郡吧。這或許是素鳴衍一廂情願的想法,畢竟易氏子弟不都是目光短淺的人,有限度的引進水師,可以有效的遏制羽嘉在地形上的優勢。

素鳴衍雖然想及種種可能,也試圖種種彌補的措施,但是這種羽嘉先天姓的缺陷,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全扭轉過來,就算從沿翳雲河兩岸招募大量的舟師、船匠,但是羽嘉的軍民幾乎無人識得水姓。

這樣的憂慮似乎還很遙遠,素鳴衍率侍衛營、千賀武士營、龍騎營連戰大捷,深入迦南青葉郡境內,這樣的消息鼓舞着羽嘉的軍民。

易氏此時的境地雖然艱難,但是考慮到羽嘉郡的軍事替力有限,並沒有立即接受素鳴衍提出的議和條件。在遲疑猶豫的近一個月時間裡,易軒達也想利用石川華來援的空中力量扳回劣勢,將羽嘉兵馬趕出青葉郡,奈何主將決戰的信心不堅決,而羽嘉兵馬錶現出前所未有的戰力,令易軒達屢屢受挫。易氏軍隊雖然在境內作戰,但是基於氾濫的洪水,易氏軍隊獲得補給的困難甚於羽嘉方面。

卻在這年最寒冷的季節裡,羽嘉近一萬精銳在桑瀾泊的南岸穩固的建立起互爲犄角的三個簡要據點,三個據點包圍着桑瀾泊前岸最重要的一處地點,那就是楚布河出桑瀾泊的河口地區,素鳴衍決心在此地建造一座可以長期據守的城池。

素鳴衍用行動表明他在羽嘉峽谷外佔據堅實據點的決心,在被洪水衝潰半片的羽嘉城還沒有物資修葺的時候,將準備用於羽嘉城修葺的有限物資統統通過水路運到桑瀾泊南岸。

雖然在上唐關城前,素鳴衍沒有與巫彌生揭開各自猙獰的面目,但是下資已經控制進入羽嘉的物資,能通過下資進入羽嘉的銅鐵、棉麻、火晶、糧食等戰略物資秋季過後就銳減。羽嘉限於人口,僅憑自產的物資根本不敷長期戰爭所用。

在這點上,羽嘉衆人都有一種共識,不能讓易氏在南邊再封住羽嘉的出路,就算易氏有這個念頭,也要用武力將易氏的這個念頭打碎。

一旦羽嘉選擇在桑瀾泊築城,在戰術上失去主動出擊的機動,雖說西北三郡的道路大多被洪水沖垮,但是易氏的兵力在外圍還是在不斷的集結中,白朮、聶魯達都提出處決戰俘以威懾或激怒易氏。

第三章 燕雲荒原第一章(下)第六章 羽嘉王城(下)第二章 意外援軍(3)第三章 燕雲荒原第三章 重歸羽嘉(上)第十章 納吉若蘭(上)第二章(下)第三章 檀那隆城(下)第九章(下)第十章 密謀歸國(中)第二章(上)第十章(上)第一章(下)第六章(下)第九章第五章 羣寇惶惶(上)第二章 意外援軍(3)第四章(上)第十章(上)第九章 帝都之旅(下)第五章 靈麓學院(1)第十章 納吉若蘭(中)第七章 星辰秘典第一章 赤肌鬼之變(3)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4)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4)第一章 命運之輪第八章第二十一章 請君射箭第六章 爆炎箭之威(中)第三章 檀那隆城(上)第一章(下)第三章(中)第二章(上)新作《官商》第四章(中)第六章 羽嘉王城(中)第十章(下)第一章(上)第六章(下)第一章(下)第一章(上)第九章(中)第二章 意外援軍(1)第八章(中)第八章(中)第五章(中)第三章 主奴之爭(1)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4)第十八章 役獸衝鋒第二章第一章(中)第一章 帝都廷議(中)第七章(上)第二章 兩敗俱傷第二章 僕役少年第六章 羽嘉王城(中)第十一章 海盜貿易(下)第二章 意外援軍(4)第四章(上)第六章(上)第二十九章 絕殺一擊第二章第六章 星辰神殿第二十章 聞風喪膽第九章 血契之盟(下)第二章(下)第五章 秦山戰事(下)第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三章 重歸羽嘉(下)第四章 月夜傳承第五章 秦山戰事(中)第二章 高山巨人族(下)第六章(下)第十章(下)第七章(中)第八章(中)第三章 主奴之爭(1)第二章 高山巨人族(下)第七章 羽嘉總督(上)第六章 羽嘉王城(上)第六章第六章(下)第六章(中)第六章 爆炎箭之威(下)第十章(上)第五章 羣寇惶惶(中)第二十九章 絕殺一擊第二章紅顏禍水(下)第一章 命運之輪第二章 僕役少年第一章(上)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3)第三章(上)第二十四章 闕氏阿黛第五章(下)第一章(中)第二章第四章上唐關城(下)第七章(下)
第三章 燕雲荒原第一章(下)第六章 羽嘉王城(下)第二章 意外援軍(3)第三章 燕雲荒原第三章 重歸羽嘉(上)第十章 納吉若蘭(上)第二章(下)第三章 檀那隆城(下)第九章(下)第十章 密謀歸國(中)第二章(上)第十章(上)第一章(下)第六章(下)第九章第五章 羣寇惶惶(上)第二章 意外援軍(3)第四章(上)第十章(上)第九章 帝都之旅(下)第五章 靈麓學院(1)第十章 納吉若蘭(中)第七章 星辰秘典第一章 赤肌鬼之變(3)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4)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4)第一章 命運之輪第八章第二十一章 請君射箭第六章 爆炎箭之威(中)第三章 檀那隆城(上)第一章(下)第三章(中)第二章(上)新作《官商》第四章(中)第六章 羽嘉王城(中)第十章(下)第一章(上)第六章(下)第一章(下)第一章(上)第九章(中)第二章 意外援軍(1)第八章(中)第八章(中)第五章(中)第三章 主奴之爭(1)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4)第十八章 役獸衝鋒第二章第一章(中)第一章 帝都廷議(中)第七章(上)第二章 兩敗俱傷第二章 僕役少年第六章 羽嘉王城(中)第十一章 海盜貿易(下)第二章 意外援軍(4)第四章(上)第六章(上)第二十九章 絕殺一擊第二章第六章 星辰神殿第二十章 聞風喪膽第九章 血契之盟(下)第二章(下)第五章 秦山戰事(下)第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三章 重歸羽嘉(下)第四章 月夜傳承第五章 秦山戰事(中)第二章 高山巨人族(下)第六章(下)第十章(下)第七章(中)第八章(中)第三章 主奴之爭(1)第二章 高山巨人族(下)第七章 羽嘉總督(上)第六章 羽嘉王城(上)第六章第六章(下)第六章(中)第六章 爆炎箭之威(下)第十章(上)第五章 羣寇惶惶(中)第二十九章 絕殺一擊第二章紅顏禍水(下)第一章 命運之輪第二章 僕役少年第一章(上)第四章 峻衡山探秘(3)第三章(上)第二十四章 闕氏阿黛第五章(下)第一章(中)第二章第四章上唐關城(下)第七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