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博弈(七).

……

……

錢財能使鬼推磨,也能讓皇帝變得通情達理。

收到五百萬兩銀子的外財之後,德慶皇帝的心情極佳,聽到趙俊臣的再次請示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神色,而是神態溫和的問道:“哦?還有什麼事情?說吧!”

不過,德慶皇帝也擔心趙俊臣會趁機提出一些過份的請求,所以他表面上雖然是一副寬容信任的模樣,但心中卻是隱隱有些戒備。

趙俊臣依然是一副諂媚討好的模樣,說道:“陛下,您也知道,試點船行乃是臣整頓商稅糜爛現狀的一次嘗試,而這家船行由三十七位徽浙商人聯手組建,更是實力雄厚,可以說這家船行今後的經營狀況,會直接關係到未來的朝廷大局。”

德慶皇帝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並且示意趙俊臣繼續講下去。

趙俊臣繼續說道:“不過,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家船行如今雖然已是正式成立了,與朝廷的合作也確定了下來,但它尚未有一個正式名號,總不能今後就叫它試點船行或者聯合船行吧?臣以爲,爲了表示朝廷對這家船行的重視,這家船行的名號最好由陛下您來親自命名,像是這般實力雄厚、意義重大的船行,也唯有陛下您纔有資格命名。”

見趙俊臣只是想請自己爲試點船行命名,德慶皇帝心情微微一鬆。

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罷了。

於是,德慶皇帝略略沉吟片刻後,說道:“這家船行實力雄厚,對民間的互通有無、物資流通頗有裨益之處,也有助於朝廷理順商稅、增加國庫收入……既然如此,就叫它‘通達船行’吧。”

“通達船行……立意深遠、寓意極佳、形容貼切,看似直白,卻又蘊含着一絲睥睨之氣,當真是一個好名字!也唯有陛下您身爲天子之尊,才能夠想到這般好的名字!”趙俊臣連連稱讚了幾句之後,又向德慶皇帝行禮道:“臣多謝陛下賜名!有了陛下的賜名,相信通達船行一定會士氣大振、突飛猛進,很快就能夠揚名天下,一舉扭轉商稅的糜爛現狀!”

德慶皇帝臉上閃過了一絲自得之色,似乎也很滿意這個名字。

但表面上,德慶皇帝則是一副不以爲意的模樣,說道:“你呀,就知道阿虞奉承,只是一個名字罷了,哪裡能有那麼多的神效……”

見德慶皇帝這般模樣,趙俊臣自然不會將德慶皇帝的話當真,反倒是愈加的誇讚了幾句,讓德慶皇帝愈加的得意了。

不過,趙俊臣請求德慶皇帝賜名的舉動,只是一道前菜罷了,僅是爲了放鬆德慶皇帝的警惕而已。

說了無數的阿諛之言後,眼見時機已是成熟,趙俊臣終於展開了自己的試探。

不過,趙俊臣從來不敢小覷德慶皇帝,所以趙俊臣的試探也依舊隱秘。

只見趙俊臣話鋒一轉,又向德慶皇帝請示道:“陛下,通達船行正式成立之後,有鑑於它的意義重大,還需要一場規模浩大的成立儀式來公告天下,依臣看來,朝廷爲了表示重視,最好能夠遣派一位重臣前去主持通達船行的成立儀式……不知陛下您覺得派誰去爲好?”

德慶皇帝點頭表示認同之後,又沉吟了片刻,向趙俊臣問道:“說起來,這家船行乃是你一手建立起來的,而你本人也是朝廷的戶部尚書、核心重臣,正是主持這場儀式的不二人選,又何必請示朕的態度?”

趙俊臣答道:“還望陛下知曉,根據那些徽浙商人的意思,通達船行的成立儀式將要在揚州舉行,那裡是江南中心,一向是商賈雲集、貿易活躍,通達船行的成立儀式在揚州舉行,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造成最大的聲勢,乃是最佳的選擇……”

說到這裡,趙俊臣滿臉遺憾的搖了搖頭,嘆息道:“然而,揚州距離京城太遠了些,臣雖然是有心想要親自去參加儀式,但往返千里之遙,實在是太過耽擱時間,如今京城局勢變幻莫測,更有許多大臣一心想要阻礙朝廷整頓商稅,對於新成立的通達船行更是充滿了敵視,所以臣必須要留在京城坐鎮、以防萬一,絕不能離開京城太長時間,所以這場儀式只能讓其他大臣參加了。”

聽到趙俊臣的解釋之後,德慶皇帝略略思考了片刻,也再次點頭表示認同。

除了趙俊臣所表訴的理由之外,德慶皇帝也不想看到趙俊臣對於通達船行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這樣的話,德慶皇帝今後想要從趙俊臣手中收回通達船行就更加困難了,所以這場儀式最好還是派遣其他大臣參加。

想到這裡之後,德慶皇帝向趙俊臣問道:“哦?那你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趙俊臣神色之間滿是猶豫,似乎有些拿捏不定,但考慮片刻後,還是向德慶皇帝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道:“臣以爲,工部尚書左蘭山乃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左尚書乃是朝廷重臣,資歷聲望也要比臣更強許多,派他前去參加這場儀式,足以表明朝廷的重視!此外,工部掌管着航道水工,與通達船行的航運生意也有關聯,派左尚書前去主持儀式,身份職責方面也頗是合適……”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答案之後,德慶皇帝的眼中頓時是閃過了一絲精光,腦中不斷思索着趙俊臣這般態度的真正用意!

*

如今,朝中各派正因爲內閣的空位而爭鬥不休,而左蘭山則是“趙黨”最有希望進入內閣的人選!

然而,在這個時候,左蘭山若是離開了京城中樞,進入內閣的希望自然是降到最低,相當於被剝奪了競爭內閣席位的資格!

以趙俊臣的眼光,絕不會看不到這一點,但趙俊臣依然想要將左蘭山支出京城,這代表着什麼?

在德慶皇帝看來,這顯然是代表着趙俊臣完全不信任左蘭山,與左蘭山貌合神離,生怕左蘭山進入內閣之後會壓過自己的風頭,甚至是取而代之,成爲“趙黨”的新領袖,所以,趙俊臣寧願是放棄這次插手內閣的機會,也不願意看到左蘭山成爲新任閣老,從此壓在自己頭上!

然而,如今在“趙黨”之中,頗有許多官員支持左蘭山進入內閣,趙俊臣若是強行阻止的話,就不免顯得心胸狹隘了,左蘭山更是會對趙俊臣離心離德,“趙黨”或許就會面臨着內部分裂的危險!

所以,趙俊臣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找理由讓左蘭山離開京城,這樣一來,左蘭山自然是徹底失去了入閣的希望,而趙俊臣藉着德慶皇帝之手達成了這樣的目標,也不用擔心左蘭山會心生怨意!

德慶皇帝認真考慮之後,覺得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但實際上,趙俊臣的這般表態,只是一種僞裝罷了,既是想要進一步麻痹德慶皇帝,讓德慶皇帝錯估趙俊臣與左蘭山之間的關係,也是想要趁機試探德慶皇帝的真實心意,若是德慶皇帝真想要提拔左蘭山,並且通過左蘭山來分裂“趙黨”的話,就絕不會讓左蘭山離開京城!反之,若是德慶皇帝同意趙俊臣的提議,任由左蘭山離開京城,就代表着德慶皇帝沒有受到趙俊臣的引誘,並沒有打算通過左蘭山來分裂“趙黨”,而是想要扶持樑輔臣這位帝黨官員進入內閣。

簡而言之,通達船行與內閣空缺這兩件事情雖然是風馬牛不相及,但趙俊臣卻是將兩者巧妙的聯繫到了一起,趙俊臣見到德慶皇帝之後的種種表態,也皆是爲了此時的試探做鋪墊,通過德慶皇帝接下來的表態,趙俊臣可以很大程度上判斷出德慶皇帝的真實心意。

*

趙俊臣的表演很出色,卻是將德慶皇帝騙過了,讓德慶皇帝產生了錯誤的判斷,進一步的認爲趙俊臣對左蘭山的控制力不足,與左蘭山貌合神離,不願意讓左蘭山進入內閣。

誤判之下,德慶皇帝沉吟片刻後,終於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緩緩道:“左蘭山確實是一個合適人選,但工部同樣是事務繁重,離不開左蘭山主持大局,此外左蘭山與你一向親近,將他留在京城,對你也大有幫助,所以朕思前想後,決定還是另派他人前去揚州吧。”

頓了頓後,德慶皇帝已是拿定了主意,說道:“這樣吧,黃有容馬上就要致仕了,他的家鄉與揚州不遠,這件事就由他出面吧,朕給他下道聖旨,給他一個欽使的身份,讓他代表朕前去揚州參加通達船行的成立儀式,黃有容乃是閣老出身,哪怕只是一位致仕的閣老,也是極爲尊貴,再加上欽使的身份,足以表明朝廷的重視了。”

見趙俊臣似乎想要反對,德慶皇帝又補充道:“當然,朕也知道,黃有容與你向來是政見不和,由他出面主持儀式,你不免會有些擔心,不過朕到時候自然會警告黃有容,以黃有容如今的處境,想來也不會違背朕的聖意。此外,還可以派遣戶部侍郎詹善常同行,到時候黃有容只是負責出面,但一切事宜皆是由詹善常負責,這樣的話也就萬無一失了。”

聽到德慶皇帝的表態之後,趙俊臣似乎是有些爲難,但最終還是答應了。

與此同時,趙俊臣心中則是暗暗想道:“顯然,德慶皇帝並不打算讓左蘭山離開京城,看來他心中果然是存着利用左蘭山分裂‘趙黨’的想法……”

暗思之際,趙俊臣也開始了進一步的試探。

……

……

第八百一十五章.戰鞏昌(四).第1213章.七人.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二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中).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四章.德慶收權.第五百三十七章.敲打.第1107章.狗咬狗(一).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三百九十一章.到達蘇州.第1205章.內與外.第十八章.賺錢大計(下)一更第二百二十八章.這是一門學問(下).第七章改變命運上第九十三章.塵埃落定.第八百零九章.狼煙起(完).第九百二十七章.所遇非人.第1011章.漕運.第四百四十章.趙俊臣的猶豫.第三百三十五章.滲透內廷.第六百零九章.彈劾.第1368章.語言藝術.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1005章.政治交易(四).第五百八十九章.黃有容(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高一丈.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九十四章.春闈臨近.第1130章.見面.第一百零九章 .德慶震怒(上).第七百九十二章.戰前(三).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1045章.多做多錯的時候太子總是表現活躍.第1295章.在握(四).第三百八十二章.這就是鑰匙!.第六百一十七章.書房內(上).三百一十章.臥虎藏龍的南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敗俱傷”.(上)第七百六十七章.遠在京城的變故(完).第七百二十章.事態詭譎.第1220章.決定.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1337章.誠意合作.第1266章.遼東劇變(十六).第八百五十五章.戲與餌(四).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六百零三章.見面.第1025章.打回去!.第四百五十六章.當初的承諾.第九百二十五章.紛至沓來(一).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八章.南巡之論(中)二更第1213章.七人.第六百三十六章.圖窮匕見(中).第1265章.遼東劇變(十五).第1412章.言傳身教.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1412章.言傳身教.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動(一).第七百二十一章.真相(一).第六十章.勒索與說服.第1199章.敵與友.第八百零五章.狼煙起(三).第八百七十九章.德慶皇帝的未雨綢繆.第1284章.手腕(十一).第五百八十章.熱鬧的朝議(三).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1238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一).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五百二十三章.閣老之位(三).第九百八十四章.被自殺(二).第1238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德慶皇帝的動作第1424章.宴無好宴.第1145章.逼迫(五).第1293章.在握(二).第1074章.神棍重生.第1305章.在握(十四).第二百一十一章.不同的底線(上).第1027章.爭鋒.第1154章.老驥伏櫪王保仁.第1077章.疑雲.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八百七十五章.蒙古大營內.第四百五十九章.接觸(上).第八章改變命運中第五百三十五章.內部紛爭.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1264章.遼東劇變(十四).第1256章.遼東劇變(六).第1019章.越飛越高的豬.第五百三十七章.敲打.第三章.貪官回京(下).二合一第1175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二).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
第八百一十五章.戰鞏昌(四).第1213章.七人.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1267章.遼東劇變(十七).第二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中).第九百四十一章.最終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四章.德慶收權.第五百三十七章.敲打.第1107章.狗咬狗(一).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三百九十一章.到達蘇州.第1205章.內與外.第十八章.賺錢大計(下)一更第二百二十八章.這是一門學問(下).第七章改變命運上第九十三章.塵埃落定.第八百零九章.狼煙起(完).第九百二十七章.所遇非人.第1011章.漕運.第四百四十章.趙俊臣的猶豫.第三百三十五章.滲透內廷.第六百零九章.彈劾.第1368章.語言藝術.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六百八十五章.伏筆.第1005章.政治交易(四).第五百八十九章.黃有容(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魔高一丈.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九十四章.春闈臨近.第1130章.見面.第一百零九章 .德慶震怒(上).第七百九十二章.戰前(三).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1045章.多做多錯的時候太子總是表現活躍.第1295章.在握(四).第三百八十二章.這就是鑰匙!.第六百一十七章.書房內(上).三百一十章.臥虎藏龍的南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敗俱傷”.(上)第七百六十七章.遠在京城的變故(完).第七百二十章.事態詭譎.第1220章.決定.第三百六十一章 .問答(下)第1337章.誠意合作.第1266章.遼東劇變(十六).第八百五十五章.戲與餌(四).第二十七章.白銀浪潮(下).第六百零三章.見面.第1025章.打回去!.第四百五十六章.當初的承諾.第九百二十五章.紛至沓來(一).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三百四十八章.考察(下).第八章.南巡之論(中)二更第1213章.七人.第六百三十六章.圖窮匕見(中).第1265章.遼東劇變(十五).第1412章.言傳身教.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1412章.言傳身教.第九百零八章.京城震動(一).第七百二十一章.真相(一).第六十章.勒索與說服.第1199章.敵與友.第八百零五章.狼煙起(三).第八百七十九章.德慶皇帝的未雨綢繆.第1284章.手腕(十一).第五百八十章.熱鬧的朝議(三).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1238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一).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五百二十三章.閣老之位(三).第九百八十四章.被自殺(二).第1238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德慶皇帝的動作第1424章.宴無好宴.第1145章.逼迫(五).第1293章.在握(二).第1074章.神棍重生.第1305章.在握(十四).第二百一十一章.不同的底線(上).第1027章.爭鋒.第1154章.老驥伏櫪王保仁.第1077章.疑雲.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八百七十五章.蒙古大營內.第四百五十九章.接觸(上).第八章改變命運中第五百三十五章.內部紛爭.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1264章.遼東劇變(十四).第1256章.遼東劇變(六).第1019章.越飛越高的豬.第五百三十七章.敲打.第三章.貪官回京(下).二合一第1175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二).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