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越飛越高的豬.

……

……

朝廷大軍遭遇了一場潰敗。

而且是敗的不明不白。

樑輔臣集合了十四萬大軍,分爲左、中、右三路,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征草原深處,想要尋到鄂爾多斯部落的主力軍隊、一舉殲之。

然後,還不等朝廷大軍尋到敵人,一場毫無預兆的暴風雪降臨了!

一時間,天昏地暗、人仰馬翻,朝廷軍隊很快就陷入了分崩離析、羣龍無首的局面!

樑輔臣的諸多佈置皆是失去了作用,所有情況也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與無序——將士尋不到將官、將官無法指揮士兵、成建制的軍隊迷失了方向、無數的兵丁被埋葬在風雪之中!

還未開戰,朝廷大軍就已經損失慘重!

客觀而言,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只能說明樑輔臣的運氣太差了,並不能算是樑輔臣的責任。

但接下來的一幕,樑輔臣就必須要負責了。

那就是——樑輔臣忽視了鄂爾多斯部落急切想要奪回河套平原的決心與瘋狂!

按理說,遇到這般大規模的暴風雪,蒙古軍隊自保還來不及,是絕無可能主動出擊的,但鄂爾多斯部落卻是很清楚,這是他們奪回河套平原的唯一機會,必須要冒險一搏,再大的損失也要承受!

與此同時,也不知道鄂爾多斯部落究竟是許諾了怎樣的好處,蒙古右翼各部落也紛紛是擔着風險出兵協助了。

這場暴風雪稍稍停歇之後,樑輔臣就急不可耐的想要把朝廷大軍再次組織聚攏起來,卻是忽略了最基本的防範,蒙古騎兵則是趁機長驅直入、突襲了朝廷大軍的中路!

接下來,就是一場亡命的奔逃、一場趕羊式的追殺、一場前所未有的潰敗!

樑輔臣好不容易重新聚攏了二萬餘兵馬,在潰敗之中很快就折損大半,只剩下了八九千人,而且絕大多數人都失去了兵器、戰馬、以及戰意!

若是這般情況持續下去,不僅是朝廷大軍要被蒙古騎兵一舉全殲,樑輔臣也要死在戰場之上。

但幸好,這世上還有“否極泰來”的說法,

這一天,樑輔臣遭遇了一輩子的最大厄運之後,他的運氣總算是沒有一壞到底!

眼看着蒙古騎兵越追越近,麾下軍隊已是毫無抵抗之力,樑輔臣不由是揚天大呼“天亡我樑輔臣”的時候,他的救星出現了。

這個救星不是別人,正是誤打誤撞“埋伏”在戰場不遠處的關武元!

*

關武元的全身都是缺點,自私、貪婪、怯弱、無能、裝腔作勢。

但他終究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聽話——主要是聽趙俊臣的話!

關武元收到了趙俊臣的密信之後,就對趙俊臣的判斷深信不疑,認爲朝廷大軍這個時候絕不能主動出擊,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所以,當樑輔臣提議要速戰速決、主動出擊的時候,關武元頓時就被嚇破了膽子,連忙是站出來表示堅決反對,甚至是不惜與樑輔臣撕破臉當衆爭辯、就算是直接毀掉了兩人合作的蜜月期也是在所不惜。

但最終,關武元還是無法阻止樑輔臣的一意孤行,朝廷大軍還是主動出擊了。

這個時候,關武元又提議自己要留守大營、坐鎮後方,反正就是死活不敢出戰,但他身爲“當世名將”、“陝甘之戰的首功將領之一”,眼下正是威望最高、風頭最盛的時候,樑輔臣又豈能讓他大材小用的留守大後方?

於是,關武元還是領兵出征了,成爲了後路軍隊的主將。

聽到樑輔臣的任命之後,關武元險些是當場哭出來。

不過,關武元還有另一個優點,那就是善於抱大腿,抱大腿的時候也可以放下身段,完全不要臉皮。

當他發現自己必須要出征之後,馬上就再次重用了張成勳——他深知張成勳的兵法與膽略皆要遠高於自己,他從前的赫赫戰功也全是依仗着張成勳的出力,所以也就顧不得自己與張成勳的矛盾與衝突了,只希望張成勳可以再拉自己一把。

張成勳也是一個識大體的人物,他很清楚自己身上已經有了趙俊臣的烙印,今後必然要遭到朝廷的暗中打壓,短時間內很難是升到高位,反倒是關武元這個銀樣蠟槍頭很快就要步步高昇,會成爲趙俊臣計劃之中的重要一環,這個時候必須要保下他才行。

所以,在關武元的主動討好、刻意緩和關係之下,張成勳最終還是返回了關武元的身邊,再次成爲了關武元的副將。

到了第二天,朝廷大軍出征之際,關武元可謂是百般不情願,想方設法的拖延行軍速度,很快就遭到了樑輔臣的嚴厲訓斥。

這個時候,樑輔臣已經開始懷疑關武元的真才實學了。

但對於關武元而言,露怯不要緊、挨訓也不要緊,最要緊的是保住自己的小命,所以他依然是堅定不移的屢屢拖延行軍速度,只想着要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一旦是見到風頭不對就會率先逃命。

也正因爲這般情況,關武元的麾下軍隊很快就落到了朝廷大軍的最後方,與樑輔臣的中路大軍相隔足有三十餘里的距離。

若不是這場暴風雪的突然出現,樑輔臣這個時候已經要臨陣換將、以軍法處置關武元了。

但現實就是如此,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混亂無序之中也總有像是關武元這樣依靠時運脫穎而出的繡花枕頭。

關武元的麾下軍隊與朝廷主力大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卻也讓他及時發現了暴風雪的出現,恰巧周圍還有一處矮山,就利用地形躲過了風雪之勢最爲猛烈的階段。

於是,當朝廷大軍在大自然的威勢之下陷入了分崩離析之際,關武元的麾下軍隊竟是奇蹟般保持了完整建制。

好不容易等到這場暴風雪稍稍停歇,眼看到朝廷大軍主力的混亂,關武元正想要領兵趕去支援,但很快就收到了蒙古騎兵長驅直入、朝廷大軍已經徹底潰敗的消息,於是關武元馬上就縮了回去,依然是留在矮山後面觀察戰局的發展。

事實上,若不是張成勳的極力勸諫,關武元這個時候已經策馬狂奔、逃向陝甘了。

再然後,樑輔臣奔逃之際好巧不巧竟是逃向了關武元的隱藏位置,讓關武元愈發是驚慌失措。

就在關武元再一次的闇誦經文、求神拜佛之際,擁有真才實學的張成勳則是及時發現了戰場良機!

別看蒙古騎兵追殺之際好似是佔盡了上風、樑輔臣的麾下軍隊也是毫無還手之力,但實際上,兩軍實力並沒有太大差距。

蒙古騎兵頂着這場暴風雪發動了突襲,這個時候也同樣是折損不輕,並沒有多少兵力優勢,也早就耗盡了人馬體力,只是憑藉着一股奪回家園的渴望在咬牙堅持着,只是因爲朝廷軍隊已是徹底崩潰、無法組織反擊罷了,否則的話兩軍勝負還是五五之數。

這個時候,若是關武元的麾下軍隊可以兵分兩路,一路截斷蒙古騎兵的後路,另一路則是稍稍阻礙一下蒙古騎兵的追擊、讓樑輔臣可以重新組織軍隊反擊的話,就很有可能出現一場反敗爲勝的大逆轉。

尤其是,追殺樑輔臣的蒙古騎兵之中,還可以看到鄂爾多斯部落的王旗,顯然是裡面有一條大魚!

想到這裡,張成勳馬上就採取了行動,安排分兵、尋找戰機、佈置戰術,對於張成勳而言這些事情都不算是太大的難事,僅有的困難就是設法爭取到關武元的支持。

關武元一心只想要躲着蒙古騎兵,這個時候自然是萬般不願意冒險出戰,但張成勳並不願意耽誤時間,卻是乾脆利落的架空了關武元,然後就假借關武元的名義頒佈了軍令。

然後,就像是張成勳的佈置一般,關武元的麾下軍隊分爲兩路,先是拖延了蒙古騎兵的追擊,然後又截斷了蒙古騎兵的後路,樑輔臣一向是意志堅定、雷厲風行,見到這一幕之後頓時是大喜過望,當機立斷的重整隊伍、發動反擊。

另一邊,蒙古騎兵的軍隊原本就不佔有兵力優勢,這個時候也早就是強弩之末,眼看到敵方有了援軍出現,還被截斷了後路,戰意士氣也是大爲受挫。

於是,戰局反轉了!

*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這場戰事終於是塵埃落定。

不久前還是耀武揚威、氣勢洶洶的蒙古追兵,這個時候已經被殲滅了大半,只有少數人馬得以逃脫。

然而,朝廷軍隊也是損失慘重,僅僅是樑輔臣的中路大軍,就死傷了上萬兵馬,還有數千兵馬在暴風雪之中失去了聯絡與蹤跡,也不知是死是活。

要知道,樑輔臣麾下的中路大軍,可謂是集中了陝甘三邊的所有精銳,全部都是百戰老兵,尤其是還包括了“衛國軍”——也就是曾經的“戚斌新軍”——這支精銳可是樑輔臣與戚斌生前的心血所繫!

清點了傷亡數字之後,樑輔臣遭受了極大的打擊,顧不得當朝閣老的威嚴,一張老臉上也是淚流滿面,抓着剛剛趕到這裡查探情況的關武元的胳膊,泣聲道:“悔不當初啊!老夫昨日沒有聽從關將軍的良言,所以纔有了今日的慘重傷亡!陝甘三邊的精銳兵力,這一役竟是折損大半!老夫今後還有何面目去見陝甘各地的父老鄉親?明明是大好的局面,只需穩紮穩打就能完勝,就因爲老夫的急功近利,偏生要冒險一搏,竟是落得如今這般慘狀……老夫有愧!老夫有愧啊!”

見到樑輔臣老淚縱橫的泣聲自責,關武元當即就想要大聲問一句“你現在知道自責了?我早就說過了不可冒險出動出擊,趙大人的話還能有假?”

不過,關武元終究還記得眼前之人乃是當朝閣老、皇帝近臣,不可輕易得罪,於是只是緩緩說道:“唉!本將當初之所以是反對我軍主動出擊,就是擔心河套的氣候惡劣多變,但這件事也怪不得閣老,只能怪老天不作美,若不是因爲這場暴風雪,我軍也未必會有今日的慘重損失!但無論如何,只要是樑閣老無恙就好,今後還有機會……今日之戰,固然是一場慘勝,但終究還是勝了!”

樑輔臣慘笑道:“陝甘境內的精銳之師損傷慘重,戰意士氣也是毀於一旦,這般情況下就算是有十個百個老夫又能如何?只可笑,老夫此前見到關將軍故意拖延後軍速度,還誤以爲關將軍你盛名難副、怯戰無能,如今才明白這是關將軍的未雨綢繆、以策萬全!這一次,也全虧了關將軍才挽回了局面!

今日收兵回營之後,老夫就會向朝廷與陛下請罪,同時也爲關將軍請功,然後就把軍務之事盡數交給關將軍,老夫今後再也不敢插手戰事決策了,若是陛下往後還願意留着老夫,老夫就協助關將軍處理一下後勤雜務,但所有作戰指揮之事就全憑關將軍做主了,還望關將軍千萬不要推辭,如今這個時候,也唯有關將軍才能擔此重任……”

顯然,這一天的慘重教訓,讓樑輔臣飽受打擊,生出了退居幕後的想法。

聽到樑輔臣的說法,關武元卻是有些猶豫,獨掌軍權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他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接手這個爛攤子。

經過這場戰事之後,朝廷大軍損失慘重,未必還有穩定戰局、收復河套的能力。

所以,關武元遲疑之間,卻是遲遲沒有答應。

就在關武元猶豫之際,一名“衛國軍”的青年軍官提着一顆蒙古人的首級快步走來。

這名青年軍官不是別人,正是趙俊臣的遠房堂兄趙賀。

趙賀被趙俊臣安插進入“衛國軍”之後,就改姓爲李賀,又經過了趙俊臣的諸般手段之後,如今已經贏得了“衛國軍”全體將士的擁護、成爲了“衛國軍”之中最有威望的後起之秀,這段時間以來也是深得樑輔臣的重用與信任。

今天這場戰事,有“力挽狂瀾”表現的關武元無疑是收穫最大之人,但除了關武元之外,就要以李賀的收益最大。

他首先是在蒙古騎兵的追殺之下保住了樑輔臣的性命,反擊之際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所以也就愈發被樑輔臣所信任與重視了。

最重要的是,李賀的軍中威望早就已經足夠了,只是受限於年紀太輕、資歷太淺、經驗太少,所以纔沒有成爲“衛國軍”的主將,但經過了今天這場戰事之後,“衛國軍”之中那些資歷更高、經驗更多、年紀更大的軍官們已是死傷大半,這就意味着李賀全面接掌“衛國軍”的諸般阻礙已經不復存在,很快就會成爲“衛國軍”的主將了。

這也就意味着,明朝最爲精銳的軍隊很快就會落到趙俊臣的手裡。

此時,李賀提着一顆首級走到樑輔臣的面前之後,卻是忍不住面現喜色,大聲恭賀道“恭喜樑閣老!賀喜樑閣老!這一役,我軍不僅是大獲全勝,卑職剛纔打掃戰場的時候,更還發現了鄂爾多斯部落的現任頭領齊格木的屍身!

前些日子,我軍攻破韃子王帳之後,就已是俘獲了鄂爾多斯部落的上一任首領乞顏,只是逃走了他的兒子齊格木,現如今齊格木同樣死於我軍之手,鄂爾多斯部落已是元氣大傷、羣龍無首,蒙古右翼各部落也就沒有了出兵相助的理由,必然是很快就會退兵,距離朝廷徹底收復河套,已是指日可待了!”

說話間,李賀就提起了手裡的首級,用更大的聲音說道:“樑閣老,這就是齊格木的首級!”

聽到李賀的稟報之後,樑輔臣的表情變幻極快,也很是有趣。

他首先是不由一愣,老臉上還殘留着剛纔的悲痛之色,然後就變成了不可置信的模樣,最終則是滿面的狂喜與快意。

樑輔臣認真打量了李賀手上的首級片刻之後,揚聲大笑道:“好!好!太好了!殺掉了齊格木,鄂爾多斯部落很快就會分崩離析,蒙古各部也會紛紛退兵,這場戰事很快就要結束了!哈哈!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

另一邊,關武元聽到這般喜訊之後也是面現喜色,同時還眼巴巴的看着樑輔臣,希望樑輔臣還記得他剛纔的承諾。

樑輔臣剛纔要把河套戰事全盤託付給關武元,關武元並沒有馬上答應,就是擔心後續戰事的勝算不大,自己很可能要擔負責任。

但如今,隨着齊格木戰死之後,朝廷收復河套的戰事已是勝算大漲、板上釘釘,餘下的事情也就是清掃一下鄂爾多斯部落的遊兵散勇罷了,最多隻需要半個月時間,朝廷大軍就可以徹底掌控河套地區。

這樣一來,關武元當然是改變了主意,迫不及待的想要樑輔臣實現承諾,讓自己獨掌軍權、收穫一場潑天大功。

然而,或許是心情太高興的緣故,樑輔臣就好似已經忘記了自己的此前承諾,只是連聲讚歎“老天有眼”,並且是派出了大量騎兵聯絡周圍的友軍、傳報齊格木伏誅的喜訊。

接下來,樑輔臣又高調錶示自己要爲全體將士請功,順便還給今天這場戰事定下了基調——這不是一場慘勝,而是一場大捷!

誅殺了敵軍首領,一舉奠定了今後的勝局,這不是一場大捷又是什麼?

只要是達成了這般目標,樑輔臣就沒有愧對德慶皇帝的重用,依然還是戰功赫赫的國之柱石,他的那些失誤就是無關緊要的瑕疵,他的政治生命也會得以延續……至於將士們的慘重傷亡,那只是一串微不足道的數字罷了,也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除了死傷將士的家屬,並沒有多少人會真正在意。

樑輔臣剛纔的悲痛與自責,固然不是作假,他對於死傷將士也確實是心存愧疚,但這種愧疚並不會存在太久,更不會讓他主動斷送自己的政治生涯。

樑輔臣沉浮宦海多年,他並非是一位陰謀家,也還留有一些道德底線,但依然是懂得趨利避害的道理。

這般時候,什麼上奏請罪、什麼讓權於賢,什麼無顏去見陝甘父老,都不存在的。

所以,再是損傷慘重,這依然是一場大捷!一場毫無疑問的大捷!由他樑輔臣英明指揮下的一場大捷!

所以,他也就忘記了自己不久前的承諾,要踏着將士們的累累屍骨,拿下屬於自己的功績與榮耀!

所以,沒有撿到好處的關武元,也是大爲失望、幾夜未眠,只恨自己當初的猶豫與膽怯。

……

最近有大風,基層都要防火護林,讓大家久等了,今天開始恢復更新。

另,蟲子確實是不擅長描寫戰爭,也不願意花費太多篇幅描寫支線劇情,所以這一章的內容是過渡式的。

昨天寫了八千字,發現詳細描述戰爭的話,就會遲遲無法結束這段情節,所以就全刪了重寫,也就是今天這一章!

……

第七百一十五章.人才.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三百零三章.微服私訪(中).第二百六十五章.趙俊臣的後知後覺.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五百二十四章.閣老之位(四).第1404章.江正遇險.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二百三十章.對朱和堅的印象.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1416章.變數之二.第八百一十三章.戰鞏昌(二).第九百零二章.捷報傳天下(一).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八百四十七章.戰(二).第五百五十一章.廟堂大亂(下).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七百零三章.結盟.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1020章.與此同時.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九百三十七章.衝突與立場.第九百二十三章.解散戰兵新軍(三).第1073章.投效.第1447章.大亂鬥(七).第四百二十一章.聰明人的煩惱.第1368章.語言藝術.第六百四十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下).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九十六章.風暴伊始.第1370章.殺雞儆猴.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九十九章.決心第九百九十八章.傳業授道解惑.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四百三十八章.德慶回京(二).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二百四十七章.考察(中).第1024章.宣府鎮.第七百五十五章.收服(完).第九百一十六章.民族英雄趙俊臣.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四百一十七.疑點重重.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八十六章.德慶私訪(上).第四百三十四章.在京城.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下).第1392章.進退維谷.第四百六十二章.朱和堅的殺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二)一更.第九章.南巡之論(下)三更第一百八十六章.黨爭(九)二更第1053章.有覺悟!.第二百九十章.新趙黨(上).第1250章.各方決斷(三).第1339章.真實意圖.第五百三十五章.內部紛爭.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1027章.爭鋒.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宴(中).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1104章.朕不高興(一).第四百一十四章.逆轉(下).第1211章.偷樑換柱.第二百二十九章.裹着**的美味糖果.第1111章.狗咬狗(五).第七百六十四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一).第124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德慶皇帝的態度.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襲(一).第1274章.手腕(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黨爭(十四)三更!第四百八十三章.劫數(三).第四章.德慶皇帝(上)一更千層餅第七十九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中).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一百三十三章.德慶皇帝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城此時(下).第三百八十章.考覈(中).第七百一十七章.重返潞安府.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七百四十九章.立威.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朝議(六).第八章.南巡之論(中)二更第五百一十一章.風暴伊始(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俊臣的構想(上).
第七百一十五章.人才.第三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中).第六十三章.權財.第三百零三章.微服私訪(中).第二百六十五章.趙俊臣的後知後覺.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五百二十四章.閣老之位(四).第1404章.江正遇險.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二百三十章.對朱和堅的印象.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1416章.變數之二.第八百一十三章.戰鞏昌(二).第九百零二章.捷報傳天下(一).第1126章.秘密生意.第八百四十七章.戰(二).第五百五十一章.廟堂大亂(下).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1419章.君入甕中.第七百零三章.結盟.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1020章.與此同時.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九百三十七章.衝突與立場.第九百二十三章.解散戰兵新軍(三).第1073章.投效.第1447章.大亂鬥(七).第四百二十一章.聰明人的煩惱.第1368章.語言藝術.第六百四十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下).第1394章.敵我分析.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五百七十三章.第九十六章.風暴伊始.第1370章.殺雞儆猴.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九十九章.決心第九百九十八章.傳業授道解惑.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四百三十八章.德慶回京(二).第九百四十五章.你剛纔說誰?.第二百四十七章.考察(中).第1024章.宣府鎮.第七百五十五章.收服(完).第九百一十六章.民族英雄趙俊臣.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四百一十七.疑點重重.第1240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八十六章.德慶私訪(上).第四百三十四章.在京城.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下).第1392章.進退維谷.第四百六十二章.朱和堅的殺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黨爭(十二)一更.第九章.南巡之論(下)三更第一百八十六章.黨爭(九)二更第1053章.有覺悟!.第二百九十章.新趙黨(上).第1250章.各方決斷(三).第1339章.真實意圖.第五百三十五章.內部紛爭.第二百七十七章.弱也是一種優勢.第1027章.爭鋒.第二百五十四章 .宮宴(中).第六百三十三章.抄家狂潮(完).第1104章.朕不高興(一).第四百一十四章.逆轉(下).第1211章.偷樑換柱.第二百二十九章.裹着**的美味糖果.第1111章.狗咬狗(五).第七百六十四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一).第124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德慶皇帝的態度.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襲(一).第1274章.手腕(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黨爭(十四)三更!第四百八十三章.劫數(三).第四章.德慶皇帝(上)一更千層餅第七十九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中).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五百九十六章.預兆(上).第九百八十四章.巴根的甦醒.第一百三十三章.德慶皇帝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城此時(下).第三百八十章.考覈(中).第七百一十七章.重返潞安府.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七百四十九章.立威.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朝議(六).第八章.南巡之論(中)二更第五百一十一章.風暴伊始(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俊臣的構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