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

……

……

聽到太子朱和堉的聲音,趙山才輕輕一嘆,放下了手中書冊,擡頭向着太子朱和堉看去。

雖然這段時間以來頻繁的腹痛將趙山才折磨得不輕,但此時趙山才的雙眼依舊明亮睿智,打量着太子朱和堉的神色表情,趙山才很快就猜透了太子朱和堉此時的心思。

輕輕搖頭之後,趙山才擡手道:“太子殿下請坐下說話。”

等到太子朱和堉落座之後,趙山才緩緩道:“太子殿下可知道包文澤此人?”

原本以爲趙山纔會責備自己,卻沒想到趙山才突然提到了一位完全不相干的人物。

不過,太子朱和堉還是點頭道:“自然知道,此人乃是前朝閣老,清廉善政,乃是百官之楷模,先帝也頗是看重他,可惜他英年早逝,入閣輔政後不久就病逝了。”

趙山才問道:“這麼說,殿下對此人頗是推崇了?”

太子朱和堉再次點頭,說道:“這是自然,若是朝廷官員之中能夠多幾位像是前朝的包文澤一般的人物,那麼我朝的廟堂局勢必然能夠清明許多。”

趙山才又是一聲嘆息,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我就給殿下講一個故事吧。包文澤在擔任西安知府期間,正值天乾物燥之際,城北的煙花作坊發生爆炸,接着又點燃了周圍的一家油坊,造成一場大火,有千餘位百姓困於火海之中,可惜火勢太過於猛烈,竟是水撲不滅,反倒是愈演愈烈,眼看着火勢就要蔓延全城。”

聽到趙山才的緩緩講訴,太子朱和堉雖然不知道趙山才的用意,但也漸漸入神。

然而,趙山纔講到這裡,卻是突然間停住,反倒是向太子朱和堉問道:“太子殿下,若你就是當時的包文澤的話,你會如何處理此事?”

太子朱和堉面色嚴肅,說道:“若我是包文澤的話,不論火勢如何猛烈,也一定會盡全力撲滅,畢竟火海之中還有千餘位百姓隨時都會有可能喪生火海,身爲地方父母官,自然不能棄之不顧,哪怕只有一絲可能,也要拼盡全力。”

聽到太子朱和堉的回答,趙山才似乎是早有預料,但眼中依然閃過了一絲失望。

然後,趙山才繼續講訴道:“然而,包文澤的選擇與太子殿下並不相同。他並沒有盡全力撲滅火勢,而是將有限的人力全部派到火海周圍,或是疏散人羣、或是拆卸所有的可燃之物、或是推倒火海周圍的房屋,以此來防止火海的進一步蔓延。對於包文澤而言,火海造成的損失已經是既定事實了,挽救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他選擇了控制損失,爲此他甚至不惜驅散了那些正在救火的百姓,就是擔心喪生火海的人數會進一步增多。”

聽趙山纔講到這裡,太子朱和堉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問道:“難不成,包文澤對那些身陷火海之中的百姓就不管不顧了?竟是沒有派人去救援百姓?”

趙山才答道:“從某方面而言,當時的包文澤就是這麼考慮的,那些身陷火海的百姓獲救的機會不大,所以就放棄了他們。當然,包文澤依然是派人去救了,總計派了十人。”

“十人?要撲滅那麼大的火勢?還要救出千餘位百姓?僅僅派了十人?”聽到這裡,太子朱和堉愈加感到不可思議。

趙山才表情平靜,點頭道:“是的,他就派了十人前去滅火救人,並且向這十人下了死命令,若是火勢不能撲滅、百姓不能救出,那麼這十個人也就不用回來了……最終,這十人也全部喪生火海。而在這十人之中,還有一位是他的親生兒子!”

太子朱和堉正準備發言譴責包文澤的不負責任,但聽到包文澤的親生兒子爲了救火救人也同樣喪生火海之後,一時間竟是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評價這件事。

趙山纔則是再次問道:“包文澤當時必然是很清楚,僅僅只派十人去救火救人,完全就是讓他們去送死,但他依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哪怕其中有他的親生兒子。那麼,太子殿下可知道包文澤爲何還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故事講到這裡,太子朱和堉已經完全茫然了,這個時候自然是搖頭表示不知。

而趙山纔則是嘆息了一聲,說道:“他這麼做,既是爲了穩定人心,也是爲了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若是他沒有派這十個人去送死,那麼那些急於救火卻被包文澤強行疏散的百姓就必然會發生暴動!若是他沒有派這十個人去送死,那麼天下人必然會譴責他救火不利、棄百姓於不顧,那樣的話他的仕途也就走到了盡頭!所以,他就讓這十個人去送死了,哪怕是其中有一位是他的親生兒子,也是在所不惜!”

太子朱和堉不由的目瞪口呆,在聽到這個故事之初,他的注意力只放在那千餘名身陷火海的百姓身上,卻是完全沒有想過這些。

另一邊,趙山才已是繼續說道:“從西安府志讀到這件事以後,我也曾想過,當時的包文澤若只是一味的救火救人,而沒有控制火勢、疏散人羣,那後果將會是如何?答案是,至少半個西安城都會陷入火海,死傷人數至少會增加十倍!”

頓了頓後,趙山才又問道:“現在,太子殿下可還覺得包文澤的所作所爲是錯的嗎?”

太子朱和堉猶豫了片刻,最終搖了搖頭。

棄百姓於火海之中,派人前往火海送死,這些做法都不符合太子朱和堉的爲人,但太子朱和堉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最正確的方法。

可惜,所謂正確的方法,經常與仁慈、善良等詞彙無關。

就在太子朱和堉沉思之際,趙山才終於談及了正題,緩緩道:“今天早朝上的事情,我都已經聽說了。我剛纔向太子殿下講訴這個故事,是想要向太子殿下講明三個道理。”

說着,趙山才豎起了一根指頭:“其一,我知道太子殿下現在心中有些愧疚後悔,但就像是當年的那場西安大火一樣,既然損失已經造成了,那麼我們就應該把眼睛放在如何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方面,而不是僅僅盯着過去的損失一味自責。”

見太子朱和堉點頭之後,趙山才豎起了第二根指頭:“其二,我希望太子殿下明白,身爲上位者,總是與仁慈無緣,多餘的仁慈與體恤,只會壞了大局。我並不怪太子殿下你昨晚向我隱瞞了最新的情報,畢竟我只是幕僚賓客,並不能真正做主,以我現如今的身體狀況,更不知還能輔佐太子殿下多長時間,所以我也不想太子殿下太過於依賴我的意見,然而,我希望太子殿下今後不要再是因爲一時的惻隱體恤而向我隱瞞消息,我最近固然是身體不適,但還挺得住。”

聽到趙山才的話語之中,竟是隱隱有些交代後事的意思,太子朱和堉心中不由有些急切。

然而,不等太子朱和堉開口,趙山才已是豎起了第三根指頭:“其三,我希望太子殿下能夠吸取今日之教訓,今後做出決定的時候,能夠仔細分析事情的利弊緩急,不要再是隻盯着眼前,也不要再盲目衝動了。就像是當年的西安大火,不能僅僅盯着火海中的遇難百姓,還要發現火海所造成的其他危害與可能!”

說完,趙山才收起了三根手指,神色嚴肅的看着太子朱和堉,問道:“關於這三點,太子殿下今後能做到嗎?”

……

恩,第二更。

……

第1171章.南京民變(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見第九百零一章.樑輔臣的疑心.第1335章.談判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道路的確定第1157章.事端開啓(二).第四百六十一章.接觸(下).第1226章.遞刀.第二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緊迫感.第二百零八章 .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 上 .三百一十章.臥虎藏龍的南直隸.第一百二十一章.冰火兩重天(上).第1228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一).第1057章.晾.第四百四十九章.隱瞞與誤導.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七百二十六章.欽差降臨(二).第1063章.各有所謀(一).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千層餅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二百二十二章.機遇(下).第五十四章. 鴆殺(下)三更“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已經精修了。第六十二章.初雪遲來.第1438章.皆爲正義(七).第九十九章.決心第二百章.反間.第三十五章.塵埃落定(中)五更!第八百零五章.狼煙起(三).第九百四十四章.我,趙俊臣,言而有信!.第1319章.拔除迷思.第七百五十二章.收服(二).第四百七十章.格局變動(下).第九百二十四章.解散戰兵新軍(完).第八百四十二章.大軍出動(二).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九百七十二章.差距與安撫.第七十二章.尾巴.第1324章.翻雲覆雨.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將門之後.第七百一十八章.青天趙俊臣.第1204章.公與私.第三百二十章 .飄遠的思緒第九十二章.好意與惡意.第1197章.放與收.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七百二十二章.真相(二).第1379章.俊臣立信.第九百九十七章.遺策的真相(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京城裡的變故(上).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二十六章.白銀浪潮(中).二合一第124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五).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九百九十三章.問與答(二).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八百四十五章.大軍出動(五).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七百六十二章.趙俊臣的伏筆(三).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1410章.師生關係.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四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上).第八百六十章.勝(四).第1122章.顛倒黑白.第三百二十五章 .知味軒內第1097章.御馬監閒談.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六百九十一章.計劃進行中(一).第四百五十四章.趙俊臣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章.真相(二).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九百三十七章.衝突與立場.第九十三章.塵埃落定.第1344章.戰後餘波.第五百零四章.周尚景的變化.第五百六十一章.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1089章.謠言惡毒.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1339章.真實意圖.第八百四十八章.戰(三).第1239章.必須是,也只是能是(十二).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七百六十五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二).第1269章.遼東劇變(十九).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五百零八章.承諾(上).第一百一十四章.錦衣衛.第1158章.事端開啓(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力所能及的幫助(上).第1411章.虛情假意.第六百八十六章.棟樑之臣.第1075章.人心.第八百八十五章.自知之明.第1090章.霍正源南下.
第1171章.南京民變(四).第二百五十一章.相見第九百零一章.樑輔臣的疑心.第1335章.談判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道路的確定第1157章.事端開啓(二).第四百六十一章.接觸(下).第1226章.遞刀.第二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緊迫感.第二百零八章 .權謀與治國是完全不同的兩門學問 上 .三百一十章.臥虎藏龍的南直隸.第一百二十一章.冰火兩重天(上).第1228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一).第1057章.晾.第四百四十九章.隱瞞與誤導.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七百二十六章.欽差降臨(二).第1063章.各有所謀(一).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千層餅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二百二十二章.機遇(下).第五十四章. 鴆殺(下)三更“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已經精修了。第六十二章.初雪遲來.第1438章.皆爲正義(七).第九十九章.決心第二百章.反間.第三十五章.塵埃落定(中)五更!第八百零五章.狼煙起(三).第九百四十四章.我,趙俊臣,言而有信!.第1319章.拔除迷思.第七百五十二章.收服(二).第四百七十章.格局變動(下).第九百二十四章.解散戰兵新軍(完).第八百四十二章.大軍出動(二).第九百一十章.京城震動(三).第九百七十二章.差距與安撫.第七十二章.尾巴.第1324章.翻雲覆雨.第1190章.風雲際會(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將門之後.第七百一十八章.青天趙俊臣.第1204章.公與私.第三百二十章 .飄遠的思緒第九十二章.好意與惡意.第1197章.放與收.第1430章.態度反轉.第七百二十二章.真相(二).第1379章.俊臣立信.第九百九十七章.遺策的真相(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京城裡的變故(上).第二十章.勢力初成(中).三合一第二十六章.白銀浪潮(中).二合一第1243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五).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九百九十三章.問與答(二).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八百四十五章.大軍出動(五).第二百零二章.七皇子朱和堅的算盤.第七百六十二章.趙俊臣的伏筆(三).第三百一十三章.相邀.第1410章.師生關係.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二百九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四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上).第八百六十章.勝(四).第1122章.顛倒黑白.第三百二十五章 .知味軒內第1097章.御馬監閒談.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六百九十一章.計劃進行中(一).第四百五十四章.趙俊臣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章.真相(二).第五百二十一章.閣老之位(一).第九百三十七章.衝突與立場.第九十三章.塵埃落定.第1344章.戰後餘波.第五百零四章.周尚景的變化.第五百六十一章.第七百一十一章.攬責.第1089章.謠言惡毒.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1339章.真實意圖.第八百四十八章.戰(三).第1239章.必須是,也只是能是(十二).第1994章.各方齊至.第七百六十五章.遠在京城的變故(二).第1269章.遼東劇變(十九).第1178章.初至遼東.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五百零八章.承諾(上).第一百一十四章.錦衣衛.第1158章.事端開啓(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力所能及的幫助(上).第1411章.虛情假意.第六百八十六章.棟樑之臣.第1075章.人心.第八百八十五章.自知之明.第1090章.霍正源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