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棟樑之臣.

……

……

早在三十年前,德慶皇帝尚未登基的時候,樑輔臣就已經是德慶皇帝最爲信任的大臣了,這些年來也一向是忠心耿耿、任勞任怨。

以樑輔臣的資歷地位,早就可以入閣輔政了,若是他想要留在京城裡養尊處優,任誰也不能強迫於他,與此同時,陝甘三邊向來是環境惡劣,每年還有火篩入寇,絕不是一個好去處!但樑輔臣爲了朝廷大局、也爲了穩固德慶皇帝的兵權,卻是在陝甘三邊呆了近十年時間,功勞苦勞比誰都大,好處卻是少之又少,但樑輔臣從來都沒有抱怨過一句。

樑輔臣的表現,德慶皇帝皆是看在眼裡,所以德慶皇帝對於樑輔臣的信任也是遠勝於旁人,將樑輔臣視爲自己真正的心腹鐵桿。

樑輔臣入宮覲見之後,德慶皇帝自然是心中歡喜,並且很快就支開了七皇子朱和堅、太子太師王保仁等人,只留下了樑輔臣一個人談話,態度也很是開誠佈公,並沒有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近兩年來,廟堂局勢可謂是風雲變化,內閣裡的黃有容、溫觀良等人陸續失勢,周尚景也丟掉了首輔的位置,反倒是趙俊臣突然崛起、自成一派,朝堂局勢多有震盪,中樞與地方皆是不穩,朕雖然是不敢懈怠,一直是勤於朝政,但偶爾也會力不從心、不能掌控大局……”

在樑輔臣面前,德慶皇帝並沒有掩飾自己的心身疲憊,神態語氣皆有倦意,緩緩說道:“朕也知道,三邊局勢還有些隱患,離不開你的掌控大局,但朕依然是調你回京了,因爲京城中樞纔是江山之根本,京城中樞若是稍有混亂,整個江山都會亂成一團,所以朕需要你出面幫着朕控制局勢。”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更是搖頭,嘆息着說道:“朕如今也算是看明白了,這帝王與臣子的關係,許多時候就是天生的仇敵,不論是朕給予了他們怎樣的信任與器重,他們依然會有自己的小算盤,稍稍有了一點自己的利益,馬上就與朕有了隔閡,朕愈是遷就他們,他們就愈是陰奉陽違、慾壑難填,像你這般至始至終都可以保持忠心的大臣,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樑輔臣啊,朕今後必然會愈加的依仗於你,你可切不要讓朕失望。”

樑輔臣的年紀與德慶皇帝相當,同樣是五十出頭的樣子,頭髮花白,鬍鬚有些凌亂,飽經風霜的面容佈滿了深深的皺紋,身材很高,略有些消瘦,若不是一身官服,看上去就與尋常老農沒有任何差別,但他神情堅毅冷肅,一雙眼神精光閃爍,給人一種無法形容的壓迫感。

聽到德慶皇帝的說法之後,樑輔臣並沒有寬慰德慶皇帝,只是沉聲道:“陛下安心,臣一定會竭盡全力、爲陛下分憂!”

與廟堂裡的其他權臣不同,樑輔臣向來是不善言辭、不善辯論,也從來都不會誇誇其談、口若懸河,但他只要是開口保證過,一定會竭盡全力。

德慶皇帝很清楚樑輔臣的性格,聽到樑輔臣的保證之後,表情間也閃過了安心之色。

然後,德慶皇帝問道:“廟堂裡最近的局勢變化,你可是心中有數?”

樑輔臣點頭道:“臣赴京之前,已經向新任三邊總督王錚打探清楚了,已是心中有數。”

德慶皇帝同樣點頭,說道:“既然你已經是心中有數,那朕也就不需要浪費口舌了。你今後在廟堂裡的任務,主要是三點,首先是儘量削弱周尚景的勢力影響,周尚景已經是權傾朝野多年,若是繼續下去,朝廷就要只知周尚景而不知皇帝了;其次則是爲朕盯着趙俊臣,這個人的權勢雖然不能與周尚景相比,但他實在是太年輕了,若是任由他發展下去,今後會比周尚景更加麻煩,最後則是幫着朕控制內閣,但這件事不必着急,大可以慢慢下手。”

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之後,樑輔臣的眉頭輕輕一皺。

在樑輔臣看來,德慶皇帝想要對付周尚景、壓制趙俊臣的態度過於急切,並不利於江山穩定。

周尚景固然是一個權臣,但他同樣是朝廷的頂樑柱,滿朝文武之中,也唯有周尚景擁有足夠的眼光、經驗、以及威望,可以穩定廟堂局勢、規劃朝廷方向;至於趙俊臣,也同樣是不可或缺,若是沒有趙俊臣的幸苦維持、大膽開拓,朝廷的錢糧週轉恐怕早就崩潰了。

最終,樑輔臣並沒有直接反駁德慶皇帝的說法,只是說道:“臣認爲,不論陛下您如何看待周尚景,他都已經垂垂老矣,很難再堅持幾年,陛下最好還是早作準備,尋找一位資歷、聲望、經驗等等方面皆是可以替代周尚景的大臣,否則周尚景離開廟堂之後,朝廷無人可以主持大局,說不定就會出現動盪……陛下,恕臣直言,朝廷目前還離不開周尚景。”

說到這裡,樑輔臣稍稍猶豫了一下之後,又補充道:“此外,朝廷的錢糧徹底充盈之前,恐怕也離不開趙俊臣。”

樑輔臣的質疑,並沒有引起德慶皇帝的不快,反倒是讓德慶皇帝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不過,德慶皇帝並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只是說道:“朕自然也明白這些道理,周尚景的替代人選,朕早已經想好了,就是你樑輔臣!以你的資歷、聲望、眼光、手段,再得到朕的鼎力支持,今後接替周尚景絕不會有任何問題。至於趙俊臣……朕目前只是不希望他的權勢擴張太快,打算稍稍壓制一下,還不會真正出手對付他,畢竟朝廷的商稅整頓、川鹽改制、以及農務整改等等事情,如今還離不開他。”

聽到德慶皇帝的解釋,樑輔臣不由是面現訝色,卻是沒想到德慶皇帝這般重視自己,竟是將自己視爲周尚景的接替人選。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對於趙俊臣的評價同樣是令人深思。

朝廷目前還離不開趙俊臣,是因爲朝廷的商稅整頓、川鹽改制、以及農務整改等等事情還需要趙俊臣主持,但若是這些事情全部結束之後呢?德慶皇帝是不是就不需要趙俊臣了?

當初,趙俊臣在德慶皇帝心中的定位很清楚,就是朝廷圈養的肥豬,時不時還要爲德慶皇帝背黑鍋、吸引民憤,再等到新皇登基之後,就要殺之立威、平息民怨……

對此,樑輔臣一向是洞若觀火。

但如今,德慶皇帝依然是春秋鼎盛,趙俊臣的權勢卻已是越來越大,若是德慶皇帝一直留着趙俊臣直到新皇登基,恐怕新皇就很難對付趙俊臣了,如此一來,在德慶皇帝的心中,趙俊臣的定位也就出現了許多變化。

聽德慶皇帝的意思,如今趙俊臣之於朝廷,就類似於戰國時期商鞅之於秦國,從吸引民怨變成了吸引官怨,德慶皇帝想要利用趙俊臣來改革明朝弊政,等到弊政改好之後,朝廷的錢糧固然是寬裕了,但趙俊臣也就成爲了萬夫所指,然後也就可以隨手拋棄掉了。

德慶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似乎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察覺到德慶皇帝的想法之後,樑輔臣既沒有因爲德慶皇帝對自己的器重而感到幸喜若狂,也沒有因爲德慶皇帝對趙俊臣的態度而感到兔死狐悲,依舊是一幅沉穩模樣,只是稍稍沉默了片刻,就緩緩答道:“既然陛下心中早有考量,那臣也就放心了!”

德慶皇帝笑道:“朕對你的器重與信任,要遠遠超於百官,你一定要認真辦事,當然朕也會給你全力支持,你不必有任何顧忌。”

“臣多謝陛下!”樑輔臣答謝之後,卻又話鋒一轉,說道:“陛下,臣心中還有一些顧慮,乃是陝甘三邊的事情!陝甘各地已經是連續三年出現旱情了,百姓們近乎已是無法維持生計,僅僅依靠着朝廷的賑濟維持,稍有不慎就會引發一場大亂!此外,北方蒙古韃靼境內同樣是災情嚴重,近兩年屢屢侵犯,臣也是好不容易纔將他們阻擋於關外,但三邊各軍鎮已經是漸漸已是力竭,如今王錚王大人代替臣擔任三邊總督之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熟悉三邊軍政事務,但眼看着又到了秋收之際,隨時都會有火篩入寇,卻是不得不防!臣懇請陛下撥調大量糧草與精兵強將前往陝甘三邊,以防內外之患!”

聽到樑輔臣的這般建議,德慶皇帝卻是沉吟不語。

良久之後,德慶皇帝緩緩說道:“這件事情,容朕考量一下!撥調兵士進入陝甘三邊,倒是可行……但朝廷目前並沒有更多的錢糧了。”

樑輔臣不由一愣,問道:“據臣所知,近年來國庫在趙俊臣的經營之下,已經是日趨好轉,爲何會錢糧不濟?”

原本,樑輔臣還以爲朝廷會有一些自己所不知曉的難處!

然而,德慶皇帝接下來的回答,卻是讓樑輔臣突然間心中一冷!

……

……

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七十八.雙方的信心.第七百八十四章.戰兵新軍(四).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九).第八十一章.國泰民安(上).第1142章.逼迫(二).第七百零二章.該結束了.第1398章.生死之論.第八百七十章.勢(八).第三百七十七章.微瀾.第七百八十九章.戰兵新軍(完).第六百八十六章.棟樑之臣.第1005章.政治交易(四).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1281章.手腕(八).第三十九章.被拋棄(下)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中).第八百一十九章.戰鞏昌(八).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1275章.手腕(二).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七百零六章.八月初七.第九百零六章.捷報傳天下(五).第九百零二章.捷報傳天下(一).第八百五十九章.勝(三).“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已經精修了。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七百七十章.鎮守總兵方振山.第八十三章.君與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思極恐.第1432章.皆爲正義(一).第1253章.遼東劇變(三).第1398章.生死之論.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1087章.喧賓奪主.第1015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二).第四百三十二章.在通州.第一百零一章.反派角色(中).【第二更】第五十九章.收心與敲打.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1117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四).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襲(一).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六百八十七章.我現在就要見他.第1124章.黃有容的轉變.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1284章.手腕(十一).第九百九十九章.新格局.第1333章.機關算盡.第六百七十一章.迎接.第四百二十章.牆角(下).第1165章.五個疑問.第四百八十四章.劫數(四).第三百章.臨清.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一章.冰火兩重天(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京城裡的變故(上).第1174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一).第五百三十七章.開始進攻!.第五百九十七章.預兆(中).第1314章.分而化之.第五百章.陰謀與圍捕(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戰(一).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六百四十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方應對.第1032章.在握(十一).第1219章.私心之和.第1426章.騎虎難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暗棋(下).第九百四十六章.海事的構想.第一百二十章 .心思.第1202章.陰與陽.第1149章.逼迫(完).第七百七十一章.各方的反應(一).第九百七十七章.擦身而過.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五百一十四章.成立(中).第1291章.手腕(完).第一百八十六章.黨爭(九)二更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九百三十九章.飛上天的豬.第1432章.皆爲正義(一).第十六章.賺錢大計(上).第七百二十章.事態詭譎.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1353章.功成身退(二).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1052章.萬事如意李成儒.第五章 未來的路中第一百六十一章.謀算.第六百七十四章.那是我活該.
第五百六十七章.第三百七十八.雙方的信心.第七百八十四章.戰兵新軍(四).第1235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九).第八十一章.國泰民安(上).第1142章.逼迫(二).第七百零二章.該結束了.第1398章.生死之論.第八百七十章.勢(八).第三百七十七章.微瀾.第七百八十九章.戰兵新軍(完).第六百八十六章.棟樑之臣.第1005章.政治交易(四).第1109章.狗咬狗(三).第1281章.手腕(八).第三十九章.被拋棄(下)一更第一百五十五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中).第八百一十九章.戰鞏昌(八).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1275章.手腕(二).第一百零六章 .滅門慘案(上).第七百零六章.八月初七.第九百零六章.捷報傳天下(五).第九百零二章.捷報傳天下(一).第八百五十九章.勝(三).“第九百五十五章.當面對質.”已經精修了。第七百四十四章.花馬池營.第七百七十章.鎮守總兵方振山.第八十三章.君與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思極恐.第1432章.皆爲正義(一).第1253章.遼東劇變(三).第1398章.生死之論.第二十三章回京之前中第1087章.喧賓奪主.第1015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二).第四百三十二章.在通州.第一百零一章.反派角色(中).【第二更】第五十九章.收心與敲打.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1117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四).第九百三十四章.遇襲(一).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六百四十九章.德慶皇帝的賞賜.第六百八十七章.我現在就要見他.第1124章.黃有容的轉變.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1284章.手腕(十一).第九百九十九章.新格局.第1333章.機關算盡.第六百七十一章.迎接.第四百二十章.牆角(下).第1165章.五個疑問.第四百八十四章.劫數(四).第三百章.臨清.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一章.冰火兩重天(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京城裡的變故(上).第1174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一).第五百三十七章.開始進攻!.第五百九十七章.預兆(中).第1314章.分而化之.第五百章.陰謀與圍捕(下).第八百四十六章.戰(一).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六百四十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方應對.第1032章.在握(十一).第1219章.私心之和.第1426章.騎虎難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暗棋(下).第九百四十六章.海事的構想.第一百二十章 .心思.第1202章.陰與陽.第1149章.逼迫(完).第七百七十一章.各方的反應(一).第九百七十七章.擦身而過.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五百一十四章.成立(中).第1291章.手腕(完).第一百八十六章.黨爭(九)二更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九百三十九章.飛上天的豬.第1432章.皆爲正義(一).第十六章.賺錢大計(上).第七百二十章.事態詭譎.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七百四十章.計成?.第1353章.功成身退(二).第五百五十六章.早朝之後(上).第二百八十九.裂痕.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五章.德慶皇帝的愧疚與補償.第1052章.萬事如意李成儒.第五章 未來的路中第一百六十一章.謀算.第六百七十四章.那是我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