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全身有萬千蟲豸在撕咬着,啃噬着,讓他生不如死……
這一天,十七王爺貢南離病發了。
而後,休養了十天才稍微好一點。
他的性子也變得更加冷漠無情,更加喜怒無常,也更加沉默難伺候。
當然,他與惠德太后的關係,更加惡劣了。
用貢南離自己的話來說,他有多愛樂兒,便有多恨惠德太后。
因爲是她將他唯一的陽光奪走了,永遠的奪走了。
……
貢南離已經做好了準備,他想自己大概註定是孤獨到死了。
除了最初的那段時間,他會經常習慣地以爲樂兒還在旁邊,習慣把東西準備兩份。
大半年之後,他已經漸漸習慣了一個人。一個人看書,一個人下棋,一個人作畫。
只是,他再也不會一個人彈琴。
他最鍾愛的赤玉鳳尾琴送給了他心愛的孩子,他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也是跟那個孩子一起。
如今,那個孩子不在了,他也不想要了。
貢南離會一個人下棋,下好幾個時辰,一個人苦思,黑子對着白子,說盡一生癡。
有時候,他會一個人作畫,大片大片的葶葑花盡頭,是那個香香軟軟粉雕玉琢的孩子,似乎還在說:“哥哥,你真漂亮。”
他畫了很多很多的畫,場景不同,彩不同,可是畫裡的那個人卻永遠是一樣的,是那個駐紮在他心底裡的那個孩子。
自小到大,從她三歲第一次相遇的時候,到如今她九歲,整整五年的時光。
貢南離就在這五年的時光裡回憶着,然後,將她的一顰一笑都落在紙上,栩栩如生。
他想,既然她不能陪在自己身邊了,那麼,如果他死了,就讓這些畫隨自己一切灰飛煙滅也好。
貢南離一直以爲自己這樣的日子,會到死亡的降臨那天。
卻是沒想到,竟然在另一個五年之後被打破了。
那一天,他跟往常一樣坐在院子裡看着那大片大片的葶葑花,卻聽到了驚呼的聲音,然後見到了那個陌生又熟悉的孩子。
熟悉,是因爲他每天都會在心底描摹無數遍她的樣子。
陌生,是因爲她現在的樣子是他無論如何都不曾想到的。
他看着她狼狽不堪的樣子,那凌亂不堪的髮絲,那撕裂不整的衣衫,還有那滿眼的驚恐與恍然。
最後,是看到他之後長吁一口氣的放鬆,以及那句已經有些陌生卻又每日迴響在耳邊的“十七叔”。
那個時候的貢南離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饒是他無波無動這些年,自認爲做到了凡事冷眼旁觀,可一旦牽扯到這個孩子,他便是方寸大亂。
他接住了那個暈倒的孩子,命隨行伺候的太醫給她診治,又命人燒了熱水給她擦拭,換了衣裳。
太醫診斷的結果是驚嚇過度,並無大礙。
而貢南離卻知道,驚嚇過度這四個字裡,彎彎繞繞的是說不清的內幕勾當。
只是,一旦牽扯到這個孩子,他便不會置身事外。
貢南離有時候也會想,如果沒有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