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拂袖談笑間

宦官曹泰在西華門內候到了王溥,上前去寒暄,說了幾句廢話,便輕輕提醒道:“西征那事兒,王丞相何不站出來舉薦一個人?”王溥也用不經意的口氣反問:“舉薦誰?”

曹泰把拂塵甩到臂彎,騰出手抱拳道:“您纔是宰相,當然是您想舉薦誰就舉薦誰。”

二人片刻後就拜別,遠遠看去,就好像兩個熟人偶然在皇城相遇,招呼應酬了幾句而已。

王溥一時間被搞糊塗了。一開始以爲宦官曹泰是替皇后或某個勳貴討個人情,正琢磨如果是給一個庸才走後門那可難辦,西征蜀軍非同小可,怎可爲了人情拿軍國大事當兒戲?再說就算他想當兒戲也不行,樞密院又不是他王溥一個人說了算,就算樞密院大夥兒都說行了,這等大事不得經過官家點頭?

但宦官又說您想舉薦誰就舉薦誰。王溥一下子就糊塗了。

既然是按照我的想法來,那宦官沒事說這一句幹甚?

不過王溥才三十多歲,腦子還不遲鈍,很快就明白了宦官那句話的關鍵之處:他們的意思,不是舉薦誰、而是誰來舉薦……只有這麼看,宦官纔有必要說剛纔的兩句話。

王溥心道:我來舉薦個人。按照我的看法,向訓就不錯,持重顧大局。

想到這裡,王溥就恍然大悟了,原來玄機在這裡!

武將中,向訓和王溥走得最近,也最得他的讚賞;如果王溥來薦人,幾乎可以肯定會推薦向訓……而向訓有可能會向樞密院要人,要內殿直都虞候郭紹!

別人不知道,王溥因爲和皇后的人有些來往,他恰好關注了皇后在宮廷外的一些小動作,比如把符家在東京的別院賞給了一個武將:內殿直都虞候郭紹。這個武將,恰好也是王溥在官家面前推薦過的,有印象。

兩邊合在一起尋思,果然宦官曹泰今天就是來走後門的!最想幫的人是郭紹。

只不過這個人情實在是安排得巧妙,人家都不說是誰,結果什麼都佈置好了……絕對是皇后的意思,王溥不覺得宦官曹泰有這份心思。

王溥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覺得簡直是一份順水推舟的人情,沒

什麼爲難的。

……那曹泰回到宮中,又溜達到了皇后的宮殿裡。他和平時完全一樣,沒有任何不尋常的地方,因爲他一向就在皇后跟前走動,宮裡的人都知道這個老宦官早就投奔皇后了,實在太正常。

皇后在一處大殿裡接見嬪妃、女官、宦官近侍,聽後宮諸事的稟報。皇后是心不在焉的樣子,但大家卻不敢心不在焉,都一本正經。

曹泰壓根不管那幫人在說什麼,旁若無人徑直就走上臺階。他在榻前俯身下去,靠近符氏的耳邊悄悄說道:“奴家已經見過王丞相了。又在西華門碰到了宦官王盡忠,王盡忠說在大相國寺旁邊有個道觀,道觀觀主京娘和郭紹來往密切,看樣子會成婚也說不定。京娘疑爲殿前都虞候趙匡胤的義妹,但奴家覺得,或許不是、就算是趙匡胤也不認她了,不然怎會淪落至斯。”

他幾句話就說清楚了,盡撿要緊的說,一般還會加上一些自己的看法,讓皇后省心。這宦官說話口齒清楚、不羅嗦,辦起事來很利索,出主意也是頭頭是道;難怪深得符氏的倚重。

符氏一聽到這裡,便拂袖起身:“大家都散了,各司其責。”

“恭送皇后。”前前後後的衆人,有的屈膝有的跪拜,紛紛行禮。

曹泰機靈地跟在皇后身邊,在前呼後擁中進後面的一間偏殿。接着皇后便屏退了所有的人。

她看了一眼曹泰,說道:“你太扎眼,還是叫王盡忠去罷,得見那紹哥兒一面。”

“喏。”曹泰忙躬身道,“王盡忠見了郭紹,該說點什麼?請娘娘吩咐。”

於是符氏招曹泰附耳過來,輕輕說了幾句話。

老宦官領命而去,他一面派人去叫宦官王盡忠,一面提筆寫了一封書信,漆封。等到王盡忠過來,曹泰便下令他親自送信。

……

書信的意思很簡單、又很霸道,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不準郭紹娶京娘爲正妻,而且不准他近一兩年婚娶,直到皇后覺得時機恰當的時候,自會安排。

沒有任何印信,字跡也不知道是誰的,反正細看之下不像出自女人之手,應該不會是符後的親筆書信。

幸好郭紹記性好,上回皇后賞宅子,派個宦官來指認地方,那個宦官長得白胖圓臉;這回送信的正是他。可以確定這封信是皇后身邊的人送來的……而且似乎那些宦官不敢、也沒有必要僞造這等東西來糊弄一個禁軍將領。

郭紹看上面的語氣,完全就是上級或長輩的命令,長輩的感覺更多一些,因爲連他家裡的婚事都管。他初時心裡莫名有點牴觸感,但略微一想,就逆來順受了。

自己在這五代十國毫無根基,毫無靠山,連父母親戚都沒得。稀裡糊塗的,被符後看中了。這也是巧合,以前那個“少年郎”拿性命種下的機緣。如果沒有這一點很玄的機緣,現在是什麼樣子真不好說。

最可能會因功升個百人都頭一類的將校噹噹。接着慢慢熬軍功資歷,再熬十年經歷無數次仗,看運氣如何機遇如何、是不是每次都死不了,然後纔有一定的機會做個什麼中高級將領……如果這樣混下去,還敢想什麼以後不願意跟趙匡義之類豪情壯志?能不死就算好了。

因爲在當時,就算他一箭射死張元徽、立了一些功,沒有張永德在官家面前指名道姓表功,他就出不了名,更出不了頭;甚至都不能確定是他射死的北漢大將,當時所在小底軍步營都完全崩潰了、上峰指揮使已死,無人證明無人請功。

張永德爲何要專門替自己說話,顯然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皇后本來就很得武將們的敬重……還有向訓對郭紹的賞識,或許也有別的一些原因:郭紹是禁軍最高級武將、駙馬都尉張永德都認識的人。

郭紹已經想通了:能出人頭地,全靠一個人,那就是符皇后。

現在皇后來管自己,豈非好事?!

但叫他比較納悶的,什麼不管,管自己的婚事……莫非皇后是想親自給自己物色人選?如果這樣也好,只求物色到的人選不要實在太醜就行,反正是聯姻,郭紹也沒打算挑挑揀揀。

他心裡還有更多的疑惑,那“少年郎”乾的事就只是在危難之際沒跑,去送死了,對於符氏那樣極度尊貴的人,需要記這麼久的恩情、一次又一次地回報麼?

(本章完)

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勇猛忠誠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四百五十四章 犧牲(8)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家可歸的小娘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七百六十八章 人主替天行道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馬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
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之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四百零二章 生日蛋糕第八百一十六章 黑潮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五百八十五章 期待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勇猛忠誠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五十七章 非等閒之輩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哀愁(6)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問願不願意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四百五十四章 犧牲(8)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九十章 要死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七八七十九章 無力感第四百五十五章 溫柔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三百八十九章 無家可歸的小娘第八百六十七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六百章 風聲漸起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七百六十八章 人主替天行道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馬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一百九十五章 誰對誰錯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六百三十九章 嘆落花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