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

“哐哐哐……”一個綠袍官兒帶着幾個皁隸正在大街上敲鑼,一邊敲一邊嚷嚷,“遼人要來了,涿州守不住,都收拾東西朝南邊走囉!”

郭紹騎着馬在大街上轉了一圈,只見各處大火沖天,木柴燒得黑煙瀰漫,架着的火柴上一堆燒焦了的無頭屍。

頭上豔陽高照,若是屍體丟在城裡不管,很容易腐爛發生瘟疫。還有那些人頭,腦子和顱骨裡的肉被人們挖了,然後放上石灰,早上已經送走。只能集中處理,到時候朝廷若發賞錢下來大夥兒就平分。

郭紹又詢問李處耘:“戰馬分發各指揮了麼?”

李處耘道:“已經分了,現在涿州的第三軍、第五軍、第六軍一共還有約九千人。馬匹稍有不足,一指揮大概只有三百到四百匹馬。不過一些個子稍小、披甲又少的士卒,可兩人乘騎一匹馬走;涿州到岐溝關也就四十里,並無問題。”

這時一個部將問道:“兵都撤了一大半,咱們還留在涿州作甚?”

郭紹道:“等着遼軍主力南下時最好。”

李處耘回頭道:“朝廷還沒有下旨從涿州撤軍的命令……但若咱們死守在此地被圍了、糧食吃不了多久,大夥兒願意留在這城裡?”

部將道:“不願意。”

郭紹聽他們議論,又低頭沉思。精神長久緊張之後,現在精力不充沛,許多紛亂的念頭涌入腦海。這時他想起了陸家的父女,那陸神醫給自己治過病……涿州這麼多百姓,郭紹只和陸家的人有過接觸。

他見盧成勇正在旁邊,便道:“那陸神醫家的人如何了,你可知道?”

盧成勇道:“昨晚卑職去陸家,想收拾主公的東西。見了一面,那陸家父女都沒事;不過開藥鋪的李氏全家都被亂兵屠了。卑職便勸陸神醫趕緊收拾東西、和昨夜離城護送傷兵的將士一起離開涿州,往南走。那陸神醫聽了我的話,連夜收拾細軟跑了,現在不知在何處。”

“離開涿州是明智之選,陸神醫是個有頭腦的人。”郭紹道。

此時涿州還有很多百姓不願意走,畢竟本地人們賴以生存的房屋家產都在這裡。郭紹無法指責他們要財不要命,那樣的話可能有“何不食肉糜”之嫌……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失去了僅有的財產同樣生存困難。他們只能把命運賭在遼軍主將的一念之間。

郭紹沒法幫他們,他首先是個武將,殺敵、對自己的部下負責,纔是他首要職責。他可以盡力約束部下不去屠戮劫掠,但還沒有仁義到爲了城中百姓把整支軍隊陷在這裡的程度。

城中還有一些人,不趕着跑路,趁亂盜搶財物,那便更顧不得他們了。

……下午,忽報北部遼軍前鋒南下,直逼涿水北岸。

郭紹當即下令全軍,騎馬從四門分別出城,徑直朝西南岐溝關方向跑路。

還沒帶走的輜重、糧草、帳篷,全被他們給扔了。涿州成了一座完全不設防、落敗不堪的破城,城裡面昨天發生的火災,一部分現在都還沒撲滅,一些地方几乎變成了廢墟。

剛到岐溝關見到了昨夜就先跑路的衆武將,楊彪見面就說:“廂都校祁駝

被召到雄州行宮去了。”

郭紹聽罷心道:皇帝多半是找祁駝去核實奏疏上的情況,幸好我在奏疏裡專門誇讚了祁駝,這廝本來爲人就老實,不會賣我吧?

在岐溝關郭紹又碰到了負責糧草物資的李谷,倆人見面唏噓寒暄了一番。郭紹得知,柴榮多日不見文武,疑龍體有恙云云。

還見到了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大家都是侍衛司的大將,韓令坤沒有爲難郭紹,放一大羣亂哄哄的將士過河去了……怎麼處置郭紹跑路,官家心裡有數,倒不用他韓令坤操心。

過了拒馬河,郭紹部在易州稍作停留。李谷言易州糧少,還要供應岐溝關守軍;郭紹等只好帶着亂兵向雄州方向行軍。

乍看上去虎捷軍左廂諸將亂作一團,行列混亂潰不成軍。實則仍舊全在郭紹幕府幾個人的掌控之下,一道軍令就可以迅速部署,具體到一個指揮五百人的單位。

郭紹得知皇帝在雄州,正好過去面聖。

李穀道:“我已經弄清楚了郭將軍及左廂將士的狀況,這便要連夜先趕回雄州去回稟。咱們後會有期。”

郭紹卻說道:“李兄明日一早動身也不遲。我正好還想上一道奏疏,勞煩李兄帶回去上呈陛下。”

李谷聽罷便道:“既然如此,那便明天動身。”

郭紹當夜安營下來,軍中損失了很多帳篷,這會兒只見軍營裡煙霧騰騰,不知道的還以爲發生火災了。那是將士們弄了草藥在薰蚊蟲。風餐露宿反正沒有好日子,冬天凍得人發抖,夏天不冷……但蚊子很多。

中軍有帳篷住,郭紹當即在帳中琢磨寫奏疏。這便是他回京計劃的第二步:替皇帝找個替代留守河北的人。

這人沒有別人,就是韓令坤!

但直接推薦韓令坤,不一定能湊效。郭紹想了很多牽扯的事。

……首先是李谷透露的柴榮病情,這讓郭紹十分疑惑。

再度尋思了一番:壽州之戰肯定極大地加速了淮南戰役的進程,爲周朝皇帝柴榮節省了不少時間;也就是這次北伐比歷史上提早了。

而歷史上柴榮是在北伐途中病倒的,這纔有“功敗垂成”的遺憾(實際上還沒決戰,勝敗難說);但現在,如果人有宿命,那柴榮就不該在這時候病倒,時間提早了對不上。

反正柴榮不該在現在駕崩。李谷所言龍體有恙,難道是北伐決戰不利,加上柴榮身體不好,氣到了他造成的?

郭紹搞不清皇帝的病情,也判斷不出皇帝究竟何時駕崩;反正可以確定,就柴榮那身體的狀況,挺不了幾年……作爲皇帝,身體本來就不好,又病了連大臣都不見;他會不會考慮自己的江山的安全問題?

……郭紹想到這裡,下令決心、默默道:嗎的,趙黑臉先來陰的,叫我在涿州進退兩難;你可別怪我也上書說你兩句。

他當下就提筆寫草稿,奏疏的名義是請罪書。

郭紹用潦草的毛筆字飛快地寫道:微臣雖在涿州大勝遼國南院大王蕭思溫,卻無力守衛涿州城;得知遼軍大軍南下,憂心虎捷軍左廂全軍覆沒,只好棄城‘轉進’。臣情知有負陛下之重託,請陛下降

罪。

虎捷軍左廂將士疲憊不堪,臣亦無力守衛北線。舉薦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代。

韓令坤者,手握龍捷軍精兵四萬衆,岐溝關左廂便有兩萬精銳,侍衛馬步司一半都在他手裡;又是沙場宿將,能力和實力遠超微臣!

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在趙匡胤之父還在世時便與趙家爲世交,與趙匡胤結交日久、兄弟之情感動整個禁軍!

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才能出衆、國家肱骨,有號“義社十兄弟”的將領個個都可獨當一面。不僅殿前司鐵騎軍很多趙匡胤的兄弟,連侍衛司一半也在其兄弟韓令坤之手。趙匡胤一衆兄弟撐起了大周禁軍半邊天。

臣素問能者多勞,趙將軍部下韓令坤不守北線、不擔起國家邊備的重任,誰敢勝任?

……郭紹一番“讒言”,表面上是誇獎,實則是指出趙匡胤實力很大,不僅控殿前司鐵將軍,還染指侍衛司……侍衛司韓令坤也是其黨羽的事實。

這等話,朝中隨便一個人都一目瞭然、瞧得出來是“讒言”。

但郭紹表示沒什麼好遮遮掩掩的,自己和趙匡胤水火不容,柴榮和朝臣都知道;既然是對頭,說兩句壞話不是很正常嗎,有甚大驚小怪?

雖然是讒言,但說的是事實。柴榮被提醒一琢磨,把韓令坤留下還能削弱趙匡胤的勢力,何樂不爲……當然如果柴榮覺得趙匡胤是大大大的忠臣,殿前司和侍衛司都可以放心讓他握着、不該防備;那郭紹便沒辦法了。柴榮要是能那麼想,真是活該白送江山。

郭紹寫了奏疏,又傳左攸進帳,叫他潤筆把文章寫好看一些。

左攸看罷說道:“如此一來,官家應該會留下韓令坤,讓主公回京了罷?”

郭紹道:“我覺得問題不大。留下韓令坤,既可以分化趙匡胤在侍衛司的影響,防止大將實力過強;又可以叫我回去盯着趙匡胤……何樂不爲(制衡)?”

左攸小聲提醒道:“官家的龍體真的不行了?那他最想防備的人可能是張永德。”

“張永德和趙匡胤是一路人,張永德對他還有知遇之恩。”郭紹道,“高平之戰後,我非常清楚的事,趙匡胤能被重用最先就靠張永德舉薦。”

郭紹又沉吟許久,小聲道:“張永德是殿前司主將,但鐵騎軍在趙匡胤手裡……十兄弟幾乎都在鐵騎軍出任關鍵職位。”

但爲何左攸也說皇帝最防備的是張永德?

歷史上也確實是張永德先躺槍被解除了兵權,然後趙匡胤才上位。郭紹尋思,可能是一種武將集團內部的兵變規矩和習慣,畢竟五代十國大家玩兵變、輪流坐江山很嫺熟頻繁。

武將只服從強者,當繼任的皇帝不能讓他們服氣,就要擁護甚至逼迫一個武將來上位;誰的職位高就“逼迫”誰,就算張永德不想兵變,可能也會身不由己。

因此大家都是按照經驗來琢磨問題,如果周朝真的會被推翻,只要不出意外、該被推上去的人就是張永德!

但郭紹最惦記的,還是趙匡胤。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點酒罷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零五章 就怕壞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二十七章 發酵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個新娘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
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七百六十一章 錢荒論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點酒罷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三百五十八章 舊城暗香第五百七十四章 虎口(4)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七百九十章 哭窮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虛情假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細枝末節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零五章 就怕壞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一百四十章 最後的幾步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二十七章 發酵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五百一十四章 暗香滋德殿(2)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七百一十章 磨損痕跡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六百四十章 雨季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九十二章 發酵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八百一十一章 狼藉的戰場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個新娘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六百一十五章 涼意(1)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九百一十一章 風景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二百六十三章 餘香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七百四十七章 不得不服老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七百三十八章 薄涼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百五十六章 白日夢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一百一十四章 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五百六十八章 再聚晉陽(8)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七十三章 鐵與桃花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