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施壓

太子妃關乎皇家臉面,更關乎儲君,景明帝對宮外這些傳言十分關注。

爲了平息流言,他原本打算讓錦麟衛指揮使韓然把盧楚楚好生生送回去,不管這位是真郡主還是假郡主,一句認錯人了好歹先把百姓們的議論平息。

京中八卦層出不窮,想必百姓們用不了太久就會忘了這一出。

誰想到住在使館的北齊使臣聽到了風聲跑過來認人,撲到盧楚楚面前就哭開了,徹底坐實了她北齊郡主的身份。

這樣一來,景明帝不但要捏着鼻子認下,還要答應北齊使臣的要求:請大周派出將士護送綺羅郡主回北齊。

論綜合國力,大周自然更勝一籌,可北齊人好戰,真打起來往往是大周吃大虧,出大錢。

好在多年來兩國雖小摩擦不斷,大規模戰爭卻沒爆發過,這也給了大周全力對付南蘭的精力。

這種局勢下,景明帝當然不願得罪北齊,略一琢磨就點了姜湛護送綺羅郡主回北齊,趕緊把這燙手山芋送走。

護送綺羅郡主的隊伍沒有大張旗鼓,可還是被眼尖的京城百姓發現了。

這樣一來,謠言更烈。

無人注意的是,已經關了門的露生香大掌櫃秀娘子一紙狀書告到了順天府。

狀子有些古怪,告的是流言挑起者,指控散佈流言者居心叵測,損害露生香東家的名聲,連累露生香關門。

可狀子並無具體的被告者。

就是這麼一紙狀書,順天府尹甄世成居然收下了,還認認真真辦起案來。

轉眼又是一個多月過去,已到了陽春三月,連三年一度的春闈都過去了。

照理說這個時候京城百姓最關注的該是狀元遊街,探花折花,或者談論一下東平伯府大公子瓊林宴後喝得醉醺醺回府的路上大意落馬摔斷了腿,從此與仕途絕緣纔是應該。

可偏偏太子妃的風波不但沒過去,反有愈演愈烈之勢。

太子妃與北齊奸細勾結是第一罪,太子妃退過親名聲有瑕是第二罪,現在還出了第三罪:去歲開始多地出現旱情,到現在連京城地界都滴雨未落,這是上天不滿太子妃降下的警示。

姜似聽到這個傳聞都樂了。

阿蠻氣得跺腳:“您怎麼還笑呢,也就是在宮裡不方便出去,不然婢子非撕了那些人的嘴!”

姜似睇她一眼,淡淡道:“你一雙手還能撕了天下人的嘴不成?”

“那怎麼辦呀,難道就由着他們詆譭您的名聲?婢子還聽說已經有御史上朝時彈劾您了……”

“你倒消息靈通。好了,這些事不是你該操心的,沉住氣。”

阿蠻見姜似如此,只好作罷。

景明帝確實開始頭疼上躥下跳的言官與蠢蠢欲動的百官勳貴。

他心中清楚,這少不了當初突然定下儲君遺留下來的問題。

當時聖旨一下,百官敢怒不敢言,後來太子避開了天狗吞日被認爲天命所歸,就更沒人敢吭聲了。

可不吭聲不代表沒想法。

到現在太子妃遇上事,就一個個磨刀霍霍。

不能拿太子開刀,還不能拿太子妃開刀麼?

再說了,太子如此年輕英俊,眼看皇上把一羣皇子收拾得沒剩幾個了,太子的位子應是穩穩當當。要是把太子妃幹掉了,自家閨女(孫女、侄女)可不就有機會了。

這麼一想,羣臣更是動力十足。

景明帝坐在龍椅上,聽一名言官唾沫橫飛彈劾太子妃聽得昏昏欲睡。

無他,這些日子這種話聽太多,耳朵都起繭麻木了。

景明帝心中不是沒有氣。

太子妃與北齊奸細勾結?

據說那個綺羅郡主喝口涼水都塞牙,北齊要是派這樣的人當奸細早亡國了。

還有太子妃退過親這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居然也翻出來堵心他,這幫蠢材難道忘了老七還是燕王的時候婚事就是他點的頭?

難道那個時候他不知道太子妃退過親?

他認可的姻緣現在拿出來說事,這是針對太子妃嗎?這是打他臉!

至於出現旱情就更可笑了,說得好像年年風調雨順似的,不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等到第三個言官站出來羅列太子妃差不多的罪名,景明帝忍無可忍插了一句:“太子妃不過一名弱女子,如何與北齊人勾結?愛卿多慮了——”

誰知那名言官是個急性子,都沒等景明帝把話說完就撞了柱子。

更沒想到的是言官身邊站了一羣人,竟沒有個反應快的把人拉住,言官當即頭破血流,竟這麼撞死了。

出了這樣的事,景明帝再想把太子妃的事糊弄過去就沒那麼容易了。

到了這個時候,太子妃有沒有與北齊人勾結已經不重要。

衆口鑠金,人言可畏,都說你有罪,那你就有罪。都說你害得天下大旱,那你就是天下大旱的罪魁禍首。

景明帝掃一眼金磚上的血跡,黑着臉拂袖而去。

言官彈劾太子妃在大殿上碰柱而亡的消息很快傳開。

慈寧宮來了人,請景明帝過去。

見到太后,景明帝壓下煩悶扯出笑容:“母后找兒子何事?”

太后面前放了一杯茶,仍冒着熱氣。

她把茶盞端起,聲音低沉:“哀家聽說有御史因彈劾太子妃觸柱而亡——”

“母后也聽說了?”景明帝提起這個,很是心塞。

別以爲他不清楚,那些言官動輒尋死覓活真是因爲剛正不阿?

呵呵,不過是踩着他這個君主博一個美名罷了。

想想就氣,可偏偏人都死了,他還能怎麼辦?要是發作言官家族,一頂昏君的帽子立刻扣上來。

太后眼神閃動:“太子妃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哀家又不是聾子,如何會一點風聲沒聽到呢?”

景明帝嘆了口氣:“又讓母后擔心了。”

太后啜了口茶,淡淡道:“哀家擔不擔心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打算怎麼辦?”

見景明帝不語,太后把茶盞放下,語重心長道:“皇上纔剛剛選定儲君,太子妃就惹出這樣的風波,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想要平息天下人的議論恐非易事啊。此事如何收場,皇上還是好好想想吧。”

“兒子知道了。”景明帝心事重重離開了慈寧宮。

第774章 厭棄第405章 快刀斬亂麻第776章 賢妃吐血第128章 疏而不漏第690章 最大的功臣第268章 這是謀殺第238章 堵路第646章 破廟第482章 炫富第97章 再出意外第445章 威脅第45章 後續(天羽丶天月的靈獸蛋)第211章 新的嫌疑人第812章 激怒第473章 姜湛的發現第436章 花燭夜第764章 失敗第440章 姜依來信第618章 老皇帝的私房錢第224章 殺人第471章 兇手有經驗第635章 大意了第452章 坐享齊人之福的夢想第278章 有大問題第587章 反常第193章 心會疼第385章 翻身第161章 秋露之死第601章 心痛第162章 另有兇手第667章 前夕第687章 衛氏進宮第762章 母女連心第450章 忽悠第210章 如何自證清白第693章 試探第329章 恩斷義絕第210章 如何自證清白第497章 請父皇責罰第370章 後患第189章 惡有惡報第376章 狀元遊街第71章 新屍第676章 客棧第815章 奸細第439章 把柄第222章 畫舫第501章 雪來第672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僞聖女第13章 餘七第256章 派人盯梢第526章 小產第800章 追悔第635章 大意了第734章 懷疑第506章 二牛一聲吼第323章 宮裡來人第392章 可以治第207章 雞毛毽子第455章 大快人心第687章 衛氏進宮第39章 把柄第424章 揭穿第41章 孝名揚第128章 疏而不漏第477章 楊妃背後第280章 我心悅的是姜似第491章 名冊第814章 背叛第2章 耳聽爲虛第448章 無名小店第62章 變態第288章 想與頭牌喝杯茶第817章 施壓第818章 大長老來京第790章 後手第36章 故技第107章 兇手第506章 二牛一聲吼第717章 行動第138章 鬱謹的十八歲第633章 逃生第766章 要求第291章 親近第231章 醒悟第469章 又逢冬至第301章 禍根第279章 虛驚第714章 斗膽第300章 薄命第667章 前夕第576章 意動第728章 震驚的長史第700章 死不承認第354章 花開第686章 有驚無險第180章 難第47章 借錢第315章 捉姦捉雙第232章 登門道謝
第774章 厭棄第405章 快刀斬亂麻第776章 賢妃吐血第128章 疏而不漏第690章 最大的功臣第268章 這是謀殺第238章 堵路第646章 破廟第482章 炫富第97章 再出意外第445章 威脅第45章 後續(天羽丶天月的靈獸蛋)第211章 新的嫌疑人第812章 激怒第473章 姜湛的發現第436章 花燭夜第764章 失敗第440章 姜依來信第618章 老皇帝的私房錢第224章 殺人第471章 兇手有經驗第635章 大意了第452章 坐享齊人之福的夢想第278章 有大問題第587章 反常第193章 心會疼第385章 翻身第161章 秋露之死第601章 心痛第162章 另有兇手第667章 前夕第687章 衛氏進宮第762章 母女連心第450章 忽悠第210章 如何自證清白第693章 試探第329章 恩斷義絕第210章 如何自證清白第497章 請父皇責罰第370章 後患第189章 惡有惡報第376章 狀元遊街第71章 新屍第676章 客棧第815章 奸細第439章 把柄第222章 畫舫第501章 雪來第672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僞聖女第13章 餘七第256章 派人盯梢第526章 小產第800章 追悔第635章 大意了第734章 懷疑第506章 二牛一聲吼第323章 宮裡來人第392章 可以治第207章 雞毛毽子第455章 大快人心第687章 衛氏進宮第39章 把柄第424章 揭穿第41章 孝名揚第128章 疏而不漏第477章 楊妃背後第280章 我心悅的是姜似第491章 名冊第814章 背叛第2章 耳聽爲虛第448章 無名小店第62章 變態第288章 想與頭牌喝杯茶第817章 施壓第818章 大長老來京第790章 後手第36章 故技第107章 兇手第506章 二牛一聲吼第717章 行動第138章 鬱謹的十八歲第633章 逃生第766章 要求第291章 親近第231章 醒悟第469章 又逢冬至第301章 禍根第279章 虛驚第714章 斗膽第300章 薄命第667章 前夕第576章 意動第728章 震驚的長史第700章 死不承認第354章 花開第686章 有驚無險第180章 難第47章 借錢第315章 捉姦捉雙第232章 登門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