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給老四一悶棍(四)

這幾年來胤祚在朝堂之上發言並不算太多,可每每一出手就是重拳,從上火耗歸公摺子開始,那一次不是大有所爲,在朝堂爭議中素來獨樹一幟,也始終沒遭遇過對手。這會兒衆大臣眼見胤祚再次站出來了,長心眼的朝臣就明白這回胤祚怕是打算跟胤禛開戰了,阿哥們之間的爭鬥歷來兇險,沒事兒誰也不想去招惹池魚之殃,原本有些個大臣還打算出列發表一下看法的,到了此時也都憋了回去,大傢伙都想看看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親王阿哥又能拿出啥好主意來。

胤禛原本就被老八的突然襲擊打暈了頭,好不容易有馬齊這個老戶部尚書出面頂住了,剛自送了口氣,冷不丁瞧見胤祚站了出來,剛鬆下來的心立刻又揪了起來,再偷眼看見老八嘴角上那絲詭異的微笑,心頓時沉了下去,心中已然清楚自個兒正面對着一個險局,佈局的人正是胤祚、胤禩這哥倆個,瞳孔一陣猛縮,面色頓時青了起來。老三一見胤祚站了出去,嘴角一彎,偷偷地笑了一下,看了看胤祚,再瞧瞧老八,順帶瞅瞅老四,心中隱約猜到將會發生何事,“手中的悶棍”可是準備好了,就等着老四落了水,他也要敲上幾下的。

嘿嘿,老四這臉色可真是好看,該是猜到了些什麼,以爲咱跟老八聯手擺他一道了,哈哈,爽,老四啊,老四,你小子也有難受的時候了,這纔剛開始呢,往後的日子還有你忙的呢。胤禛臉上的神色胤祚都瞧在了眼裡頭,心中可是爽得很,神清氣爽地走到胤禛身邊跪下道:“皇阿瑪,兒臣以爲馬大人的提議只是治標不治本,甚或是飲鴆止渴之道,兒臣以爲銅四鉛六雖能降低不法銅商之暴利,但依兒臣所知,融錢鑄器之利高達數十倍,馬大人所言的降低銅之比例並不足以讓不法銅商放棄此項營生,甚或可能爲得到原本之利而加大收購銅錢的力度,故此,馬大人之言兒臣實在不敢苟同,至於加大打擊力度,雖能奏效一時,然也不是根治之法,現我大清之律法不可謂不嚴,但鋌而走險之輩卻依舊不絕,實是因其利過巨之故。”

胤祚之言句句打在馬齊所上之策的要害之處,且全都是實話,衆大臣至此不由地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說實話,官商勾結融錢爲器都是地方官吏的營生,這幫子大臣在地方任職時也沒少幹過,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關竅的,也算是官場的潛規則之一,不過這會兒大傢伙都已經入朝爲官了,這項營生跟他們已經關係不是太大,當然也不是完全沒關係的——地方上送上來的冰碳敬裡頭很大一部分錢都是從此項營生裡頭來的。朝臣們雖有些不滿胤祚、老八把這事兒在朝堂上挑明,可哪有那個膽子敢跟兩位阿哥王爺過不去,那不是找死嗎?低聲議論歸議論,可也沒哪個人敢出來說些什麼的。

聽完胤祚的話,康熙老爺子原本平靜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耐人尋味的笑,沉吟了一下道:“小六兒,既然你認爲馬大人的法子不中用,朕倒是想聽聽你的見解,說吧。”

“是,皇阿瑪,兒臣以爲當今之錢法、幣制弊端極多,然要想一時革除也非易事,兒臣以爲錢法乃國家歲入之根本所在,斷不容有失,兒臣有本啓奏皇阿瑪:錢法者,國之根本也,當以金、銀爲本位,以國家歲入爲考衡,以流通數量爲依據,設立中央銀行以調控,以國家銀行爲利器,方可根治錢法之弊端。銀行者,與錢莊相類似,爲存儲、放貸爲盈利之手段,然不同之處在於錢莊發行的是銀票,而銀行發行的則是流通之金銀幣乃是紙幣,實爲便民之舉措,但欲得其利須得先功其器,若不然則有天下大亂之禍。兒臣以爲當以調研爲先,搞清貨幣流通之總量、國家金銀之庫存總量、預測國家歲入之總量,其後以立法爲準繩,成立專門之機構以運行新錢法、貨幣之政策,以國家所持有的金、銀爲本位發行鑄幣、紙幣。此兒臣之淺見,請皇阿瑪明鑑。”胤祚話一說完,從衣袖中取出一份摺子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胤祚話說得不少,可比起那份摺子來可就算是少的了,那份厚達十餘頁的摺子,端的是洋洋萬言,康熙老爺子一時半會哪能看得完,接過司禮太監李德全遞上來的摺子,只是快速地瀏覽了一下綱要,沉默了一陣道:“此折明發,衆愛卿各自上書言事,下次早朝時再議。”話音一落,起身便向後殿而去。“退朝!”李德全不失時機地高喊一聲,急匆匆地跟在康熙老爺子身後離開了大殿。

再議就再議,反正咱不急,這會兒急的該是老四,嘿,這貨跑得還真快,估計是急着回去召集心腹議事去了,得,咱也回府去。胤祚眼瞅着老四急匆匆而去的背影,心裡頭可是爽得很,壓根兒就不怕老四能玩出啥花樣來,跟相熟的幾個大臣嘻嘻哈哈了一陣便打算溜之大吉,沒曾想老八卻湊了過來,笑着道:“六哥,前幾日給小弟的那副藥還真是不錯,小弟服用之後,這身子也見好了,呵呵,多承六哥的情了。”

靠!這死老八討帳來了,嘿,還真指望咱將那兩蠢貨還給你啊,門都沒有,小辮子還是得揪在咱手裡頭才行。胤祚一聽就明白老八的意思,眼珠子一轉道:“八弟說哪的話,哥哥有的便是你有的,一點小事何必掛在心上,哈哈,回見了。”話音一落也不管老八那張臉有多難看,自顧自地便向宮門外而去,正準備上大轎,卻聽到背後有人在招呼:“王爺,借一步說話可成?”

嗯?胤祚愣了一下,回頭一看卻是個從四品的小官兒,看模樣有些子面熟,卻想不起面前這主兒究竟是誰。不過嘛,認識不認識沒啥要緊,胤祚總得表示一下禮賢下士的禮數不是?微笑着問道:“這位大人有何見教?”

來人是個面目清逸的中年漢子四十出頭,方臉濃眉,也頗有些風度,躬身行禮道:“王爺,下官是翰林院侍講揚名時。”

揚名時,字賓實,號凝齋,順治十八年生人,江陰人氏,康熙三十年進士出生,始終在翰林院供職,從翰林院檢討、侍讀直到現如今的侍講,其人生性耿直,不善拍馬,十多年過去了才混上個從四品的小京官,這官運實在是不怎麼順暢。胤祚向來少跟朝臣打交道,別說是揚名時這等小官,便是三品的官員也不是全部識得,此時見楊名時叫住自己,倒有些好奇,笑了一下道:“哦,原來是楊大人,卻不知楊大人叫住本王可有何事?”

“王爺,下官家中開的是錢莊生意,下官對錢莊也頗有些瞭解,今日朝堂之上聽聞王爺的奏章,着實觸動不小,下官也有些淺見,想向王爺請教一、二,不知是否方便?”楊名時不亢不卑地說道。

楊名時?這名字貌似很耳熟啊。胤祚皺着眉想了一下,突然間眼前一亮,知道了面前這人是誰來着,這主兒便是前世那會兒雍正手下的一員干將,好像曾當過多年的雲南巡撫,算是個不錯的能吏,只是胤祚還有些懷疑,面前這主兒年紀都不小了,才只是個從四品的小官兒,這能力究竟是不是真的,只怕還得打上個問號,不過這會兒也不是考較楊名時能力的場合。胤祚笑了一下道:“楊大人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王爺所言的紙幣發行似乎與北宋年間的交鈔有些類似,雖是以金、銀爲發行之根本,然若是超發,則恐貶值,極易引起物價飛漲,少發則流通不足,微臣以爲當要有一調控機制方可控制其風險,若是以朝廷歲入爲預估,恐有不妥。”楊名時恭敬地答道。

喲嗬,有點水平嘛,雖沒說出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名詞,可意思卻都表達出來了,不錯,朝中能有此見識的只怕不多,此人有才,斷不可落入老四的手中。胤祚心中一動,笑着道:“楊大人所言極是,今兒個天色已晚,楊大人明、後日若是有閒暇,可到本王府中一敘如何?”

胤祚話中拉攏的意思極爲明顯,楊名時想了一下道:“朝廷素有定規,朝臣不得與阿哥私相往來,下官不敢從命。”

嘿,有意思,怪不得這傢伙混了這麼多年還是個從四品,耿直得可愛。胤祚雖是愛其才,可也不想勉強,哈哈一笑道:“也好,楊大人若是有了準主意,不妨寫個文本讓本王參考一、二,倒也不必到本王府上,就送到工部衙門好了。”

楊名時躬身行了個禮,恭敬地退了開去,胤祚看着楊名時的背影,不由地露出了一絲笑意……

第178章 秋雨如注第498章 打鐵就得趁熱第35章 望月樓風波(四)第159章 獵人歸來第512章 京畿亂,風雲起(三)第364章 朕(下)第192章 海關風波(下)第175章 陰風陣陣第28章 大將軍王?第291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328章 倒礽行動(三)第130章 滅門血案(三)第239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311章 都在算計第171章 英格蘭使節(下)第259章 老爺子當了董事長第513章 京畿亂,風雲起(四)第335章 東陵起風波(三)第456章 燃燒的大洋(上)第330章 曙光(上)第467章 多事的夏天(一)第498章 打鐵就得趁熱第162章 忽悠老爺子第393章 博弈(三)第110章 京師亂(二)第54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上)第51章 好事總是多磨的(上)第508章 官場地震(下)第434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41章 西路軍副帥第341章 西北起刀兵第428章 外交風雲(一)第208章 一地雞毛(下)第90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281章 馴悍記?第64章 衙門失火案(四)第153章 打草驚蛇第428章 外交風雲(一)第376章 契機(中)第281章 馴悍記?第480章 喋血之戰(二)第247章 八旗商號(三)第350章 午門疑案第458章 燃燒的大洋(下)第300章 誘捕(下)第18章 郭琇掛冠(下)第233章 出征第72章 都是窮人?第502章 拍賣風波(中)第71章 真相(下)第304章 冷宮第333章 東陵起風波(一)第77章 李衛?第448章 風雲之舞臺(二)第253章 阿哥們的反擊(三)第259章 老爺子當了董事長第484章 荷蘭人的末日(上)第42章 大戰之前第250章 老爺子的疑心第442章 萬言書事件(三)第237章 戰長崎(四)第490章 大戰起兮第86章 騙幾把劍用用(下)第48章 大內雙害第492章 落日(上)第231章 帥位之爭第32章 望月樓風波(一)第253章 阿哥們的反擊(三)第34章 望月樓風波(三)第169章 劫婚第9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78章 強國先強軍(上)第486章 京師潛流(一)第22章 一地銀票第388章 難題第256章 上朝第272章 撥雲見月(二)第342章 未雨綢繆第288章 紫荊關第304章 冷宮第415章 八爺的憑仗(上)第19章 伴駕南巡第496章 弘揚的決定第341章 西北起刀兵第415章 八爺的憑仗(上)第239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248章 牽牛第65章 夜襲(一)第58章 初次交鋒第242章 八旗難題(一)第140章 江南造船廠第37章 只審不判第281章 馴悍記?第338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上)第239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328章 倒礽行動(三)第90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512章 京畿亂,風雲起(三)第19章 伴駕南巡第194章 雷霆計劃之魅影行動(一)
第178章 秋雨如注第498章 打鐵就得趁熱第35章 望月樓風波(四)第159章 獵人歸來第512章 京畿亂,風雲起(三)第364章 朕(下)第192章 海關風波(下)第175章 陰風陣陣第28章 大將軍王?第291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328章 倒礽行動(三)第130章 滅門血案(三)第239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311章 都在算計第171章 英格蘭使節(下)第259章 老爺子當了董事長第513章 京畿亂,風雲起(四)第335章 東陵起風波(三)第456章 燃燒的大洋(上)第330章 曙光(上)第467章 多事的夏天(一)第498章 打鐵就得趁熱第162章 忽悠老爺子第393章 博弈(三)第110章 京師亂(二)第54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上)第51章 好事總是多磨的(上)第508章 官場地震(下)第434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41章 西路軍副帥第341章 西北起刀兵第428章 外交風雲(一)第208章 一地雞毛(下)第90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281章 馴悍記?第64章 衙門失火案(四)第153章 打草驚蛇第428章 外交風雲(一)第376章 契機(中)第281章 馴悍記?第480章 喋血之戰(二)第247章 八旗商號(三)第350章 午門疑案第458章 燃燒的大洋(下)第300章 誘捕(下)第18章 郭琇掛冠(下)第233章 出征第72章 都是窮人?第502章 拍賣風波(中)第71章 真相(下)第304章 冷宮第333章 東陵起風波(一)第77章 李衛?第448章 風雲之舞臺(二)第253章 阿哥們的反擊(三)第259章 老爺子當了董事長第484章 荷蘭人的末日(上)第42章 大戰之前第250章 老爺子的疑心第442章 萬言書事件(三)第237章 戰長崎(四)第490章 大戰起兮第86章 騙幾把劍用用(下)第48章 大內雙害第492章 落日(上)第231章 帥位之爭第32章 望月樓風波(一)第253章 阿哥們的反擊(三)第34章 望月樓風波(三)第169章 劫婚第9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78章 強國先強軍(上)第486章 京師潛流(一)第22章 一地銀票第388章 難題第256章 上朝第272章 撥雲見月(二)第342章 未雨綢繆第288章 紫荊關第304章 冷宮第415章 八爺的憑仗(上)第19章 伴駕南巡第496章 弘揚的決定第341章 西北起刀兵第415章 八爺的憑仗(上)第239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248章 牽牛第65章 夜襲(一)第58章 初次交鋒第242章 八旗難題(一)第140章 江南造船廠第37章 只審不判第281章 馴悍記?第338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上)第239章 長崎攻防戰(二)第328章 倒礽行動(三)第90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512章 京畿亂,風雲起(三)第19章 伴駕南巡第194章 雷霆計劃之魅影行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