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打鐵就得趁熱

大清立國前後異姓王爺可是不少的,就不說那些大小百來個蒙古王爺了,便是吳三桂一夥子藩王便有不老少,不過自打康熙老爺子平定三藩、收服臺灣之後,爲了防止三藩事件重演便下了明詔----異姓不得封王,這一條就此寫入了大清律法中,成了大清衆多祖制中的一條。

這一條律法說起來其實並沒有什麼了得不的事兒,自打漢高祖劉邦白馬之盟後,歷朝歷代都有這麼條規矩在,再說了,異姓王爺從來也沒有哪個得了好結果的,不是被逼着走上反叛之路就是被帝王隨便找個罪名搞死,因此這麼條規矩對於朝臣們來說正常得很,誰也不會去動這方面的腦筋,只是冷不丁冒出個馬六甲蘇丹來卻攪得大傢伙有些頭疼不已。

正當衆臣們爲了這個王位給不給或是用公、侯之類的爵位來代替爭得不可開交之際,二阿哥弘揚站了出來道:“啓稟皇阿瑪,兒臣以爲諸位叔伯、大臣所言皆有理,不過此事的關鍵其實並不在爵位的大小,而在地點,若是其王族總在馬六甲,即便一時無事,久後也難免有小人就此作祟,兒臣以爲當務之急是須得將其王族一概接入京師,以斷小人作祟之根基,至於榮華富貴給之又何妨?左右不過是些錢財罷了,若是因此而得一重地,實利之大也。”

弘揚這話算是說到了根子上,算得中肯之言,只是在場的重臣都知道弘曆、弘揚兄弟倆之間的心病,又拿不準胤祚到底最終會選擇誰爲接班人,因此都不願意開口附和,反倒全都靜了下來,都拿眼瞅着胤祚。

呵呵,這小子能想到這一步已經算是不簡單了。不錯,不錯!不過還遠遠不夠。人口比例的問題始終是統治能否穩固的關鍵之所在。胤祚對弘揚的話算是很滿意。在這個時代裡能居安思危的人着實不多,尤其是在大清全面佔據優勢的時候能考慮到將來可能存在地危險就更不容易。當然,胤祚看得就更遠了一些----若是要想確保馬六甲永遠掌握在大清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移民、同化,將當地全盤中化,否則遲早還是會出亂子地。

胤祚想得入了神,朝臣們又不知聖意如何。都不敢開口,一時間滿屋子靜了下來。唯有弘揚一人跪倒在地,氣氛稍顯尷尬了些。林軒毅看了看胤祚,又看了看弘揚,低着頭暗自嘆了口氣還是站了出來道:“啓稟聖上,臣以爲二阿哥言之有理,臣以爲照準葛爾舊例,給納喇巴一個二等公足矣,但須確保當地王族無一遺漏方好。”

嗯哼,老林還是老樣子,心裡頭總是幫襯着弘揚多一些。嘿。還是老鄔狡猾,躲起來搞報紙。連咱地面都不見。胤祚想起了當年鄔、林二人爲了王世子之事發生的爭執,不由地樂了一下,嘴角一彎露出了一個神秘地微笑,瞧得一起子大臣都看傻了眼,渾然不知胤祚究竟在笑些什麼。

胤祚點了下頭道:“嗯,林愛卿說得好,朕準了,不過二等公着實小氣了些,朕可拿不出手,傳旨:封納喇巴爲世襲一等公,賞親王奉祿,着工部於京師督造公爵府一棟,並賞其皇莊兩個,令勇郡王允回軍時將所有蘇丹王族一律護送回京師,朕要親自打賞。另,朕決議將此次江西附亂之十萬民衆一體打發到馬六甲、蘇門答臘島安頓,朕可以給所有馬六甲之移民以五年免除各種賦稅之優待,另給予一定的安置費用,具體數額再議,若有抗命不從者,殺無赦!再者,此次江西暴亂皆通省官吏無能所致,甚失朕望,着二阿哥弘揚到江西理事,與移民一事一併辦理了。卿等有何異議?”

有何異議?瞧胤祚這話說的,他自個兒都已經是下旨意了,還問大傢伙有何異議,誰有那個膽子跟胤祚這個強勢皇帝說不行的,再者,移民十萬在大清又不是沒有先例,雖說清初那會兒兩廣填四川只是在國內移民,但路途也算不得近,於是乎一幫子朝臣人人稱頌不已,唯有大阿哥弘曆雖是口中稱頌,可眼中卻閃過一絲的異色,臉皮子好一陣子抽動。

在一片稱頌聲中,施世倫站了出來,略一猶豫道:“聖上,此次我大軍遠征,一舉剿滅英格蘭、荷蘭兩國聯軍,實是前所未有之大捷,然,我大清與英格蘭原本就處於交戰之中,滅其艦隊原屬該當之事,可荷蘭一向與我大清通好,雖說有資助英格蘭之嫌疑,不過我大軍將荷蘭全軍剿滅,似乎過了一些,再者聖上原意只是要教訓一下荷蘭人,如此一來若是引起海外諸國之恐慌,對海外貿易似乎有些不利,此事恐須慎重解決,此臣之愚見耳,請聖上明鑑。”

範時捷對施世倫的話卻甚是不以爲然,立馬站了出來反駁道:“聖上,臣以爲施中堂此言繆矣,姑且不論我大清事先已經對荷蘭人提出過警告,荷蘭人地下場不過是咎由自取罷了,更何況我大清煌煌國威,又何須顧及那些化外小國之感受。”

誠親王管的是外交,又曾搞過海外貿易,對於兩者都熟捻得很,此時見兩位軍機大臣爭了起來,所爭地事兒又是外交上的事物,頓時有些沉不住了,忙出列道:“啓稟聖上,臣以爲十四弟領大軍在外征戰,滅荷蘭人定是有其必要,臣不懂戰事,自不敢妄加評論,不過此事關係到我大清之聲譽,臣以爲還是得慎重善後爲妥。”

嘿,這幫子朝臣總算是放開了眼界,不再只盯着國內,懂得考慮世界大事了,這倒是個不小的進步。唔,荷蘭佬滅了也就是滅了,這殖民地到了老子手中當然是不可能還出去的,不過巴達維亞那一帶雖有不少利用價值,但將其併入我大清的意義卻不大,一幫子土著人口多不算,還他媽的盡是懶鬼,根本不配做我大清之子民,就算作爲傾銷工業品的市場都不怎麼合格,也就是個資源出產地的價值罷了,國內的商品經濟馬上就要啓動,沒了歐洲市場可是不行的,荷蘭人還是有一些利用價值地,倒也沒必要一棍子打死。胤祚心思動得飛快,電轉之下便有了決定,不過並沒有馬上宣示,笑着一壓手示意衆臣安靜,看了眼始終保持沉默地弘曆問道:“弘曆,爾對巴達維亞一事有何看法,說來與朕聽聽。”

胤祚這話一出口,衆臣立馬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弘曆地身上,人人都在揣測胤祚問話的目的何在,一時間一股詭異的氣氛在房內悄然升起。弘曆沒想到胤祚突然問到了自己頭上,頓時愣了一下,臉漲得通紅,腦筋轉得飛快,略一沉吟道:“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爲十四叔滅荷蘭兵之事必定是戰略需要,此事毋庸置疑,既然巴達維亞一事已成事實,我大清自沒有退讓的理,兒臣以爲可以效仿馬六甲將其併入我大清版圖,或是像荷蘭人一般只取其利不據其地。”

嗯哼,有點想頭,不過卻還沒有答到根子上。胤祚笑了一下,接着問道:“那我大清該如何與荷蘭人交涉?”

弘曆咬了咬脣,想了想道:“敗軍之將何以言勇,我大清既然是全勝,豈能容其有討價還價之餘地。”

唉,這孩子心氣實在是太高了些,什麼都想要到最後只怕什麼都得不到!胤祚心中一黯,不由地再次想起弘曆抓週的往事,心中傷神不已,不過卻也沒有再多問,轉頭看向誠親王允祉道:“三哥,朕以爲十四弟此舉甚合朕意,不過與荷蘭人的交涉卻尚須三哥多費費心,這樣罷,巴達維亞既然已經佔了,朕也沒打算還,就依照荷蘭人的老例照常管着便是,但有一條----朕知道巴達維亞那地兒氣候好,稻子一季可以三熟,糧食終歸是我大清的命脈,就將那地兒整成個糧倉也成。至於荷蘭人方面嘛,此次所有俘獲的荷蘭人一體開釋,除戰艦之外,商船、貨物全部歸還其原主所有,將荷蘭人的商貿配額加高兩成,准許其在我大清管轄下之南洋口岸自由貿易,嗯,若是欲跟我大清簽訂雙方自主貿易協定也可,這是朕的底牌,該如何談就由三哥去把握好了,如此可成?”

胤祚這道旨意裡頭包含着衆多的信息,可以操控的地方極多,允祉是外交老手,一聽便明白其中的奧妙,一想到可以再次好生敲一敲荷蘭人的竹竿,心裡頭立馬美得直冒泡,哪有不答應的理兒,緊趕着上前跪倒在地,笑容滿面地回道:“臣謹遵聖命。”

“嗯。”胤祚點了下頭,揮手示意允祉迴歸原位,掃視了一下衆臣道:“此次大捷,朕打算即刻詔告天下,另,通知《京師紀事報》好生宣揚一二,至於大軍的獎賞問題等大軍回返之後再行定議,朕決議七月中旬開始八旗商號資產拍賣一事,此事由馬齊、張廷玉、施世倫共同掌總,朕等着爾等的好消息,望諸位愛卿好生努力,莫失朕望!”十五,不得不厚着臉皮喊一句了給點月票成不?

第356章 大幕拉開第57章 欽差王爺第68章 夜襲(四)第383章 諜報的價值第489章 大戰前夕第77章 李衛?第492章 落日(上)第122章 各有定策第203章 打劫(上)第300章 誘捕(下)第145章 木蘭圍獵(上)第470章 艱難的征程(上)第444章 《京師紀要》(下)第140章 江南造船廠第307章 佈局(下)第473章 誰與爭鋒(二)第486章 京師潛流(一)第366章 兄與弟(上)第55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中)第179章 驚天霹靂(上)第301章 釘子(上)第509章 帝駕南巡第446章 大清郵局(下)第422章 勝利(二)第59章 禮物(上)第222章 給老四一悶棍(三)第167章 再戰朝堂(中)第170章 英格蘭使節(上)第98章 縱橫(四)第96章 縱橫(二)第289章 驚魂一刻第296章 破局(上)第480章 喋血之戰(二)第238章 長崎攻防戰(一)第108章 咱也成個家第408章 收網(二)第495章 大決戰(下)第106章 上書房決議第135章 王爺微服私訪記(一)第340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下)第492章 落日(上)第354章 父與子(上)第500章 今日之因第66章 夜襲(二)第187章 殺戮之夜第225章 請君入甕第126章 意外第361章 較量(五)第197章 好事總是成雙的(上)第511章 京畿亂,風雲起(二)第497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77章 李衛?第380章 強國先強軍(下)第350章 午門疑案第123章 海運第一案(上)第189章 一聲冬雷第288章 紫荊關第九十七 縱橫三第361章 較量(五)第387章 潛流(下)第401章 風捲殘雲(一)第397章 一觸即發(一)第260章 兩道聖旨第233章 出征第188章 立威第339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中)第56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下)第125章 海運第一案(下)第483章 命運的枷鎖第31章 青衣林軒毅第196章 雷霆計劃之魅影行動(三)第240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475章 誰與爭鋒(四)第503章 拍賣風波(下)第261章 戰略轉折第410章 收網(四)第271章 撥雲見月(一)第455章 開局(五)第35章 望月樓風波(四)第176章 疑雲密佈第171章 英格蘭使節(下)第67章 夜襲(三)第305章 佈局(上)第100章 抉擇第273章 撥雲見月(三)第320章 渾水摸魚(四)第365章 路在何方第88章 各懷心機第504章 打拉結合第102章 朝堂論戰(中)第90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315章 亂起(四)第381章 北極熊的爪子第8章 拜壽賺錢兩不忘第48章 大內雙害第429章 外交風雲(二)第162章 忽悠老爺子第486章 京師潛流(一)第99章 縱橫(五)第411章 輸贏之間(一)
第356章 大幕拉開第57章 欽差王爺第68章 夜襲(四)第383章 諜報的價值第489章 大戰前夕第77章 李衛?第492章 落日(上)第122章 各有定策第203章 打劫(上)第300章 誘捕(下)第145章 木蘭圍獵(上)第470章 艱難的征程(上)第444章 《京師紀要》(下)第140章 江南造船廠第307章 佈局(下)第473章 誰與爭鋒(二)第486章 京師潛流(一)第366章 兄與弟(上)第55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中)第179章 驚天霹靂(上)第301章 釘子(上)第509章 帝駕南巡第446章 大清郵局(下)第422章 勝利(二)第59章 禮物(上)第222章 給老四一悶棍(三)第167章 再戰朝堂(中)第170章 英格蘭使節(上)第98章 縱橫(四)第96章 縱橫(二)第289章 驚魂一刻第296章 破局(上)第480章 喋血之戰(二)第238章 長崎攻防戰(一)第108章 咱也成個家第408章 收網(二)第495章 大決戰(下)第106章 上書房決議第135章 王爺微服私訪記(一)第340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下)第492章 落日(上)第354章 父與子(上)第500章 今日之因第66章 夜襲(二)第187章 殺戮之夜第225章 請君入甕第126章 意外第361章 較量(五)第197章 好事總是成雙的(上)第511章 京畿亂,風雲起(二)第497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77章 李衛?第380章 強國先強軍(下)第350章 午門疑案第123章 海運第一案(上)第189章 一聲冬雷第288章 紫荊關第九十七 縱橫三第361章 較量(五)第387章 潛流(下)第401章 風捲殘雲(一)第397章 一觸即發(一)第260章 兩道聖旨第233章 出征第188章 立威第339章 風雨過後是彩虹(中)第56章 拉上老四背黑鍋(下)第125章 海運第一案(下)第483章 命運的枷鎖第31章 青衣林軒毅第196章 雷霆計劃之魅影行動(三)第240章 長崎攻防戰(三)第475章 誰與爭鋒(四)第503章 拍賣風波(下)第261章 戰略轉折第410章 收網(四)第271章 撥雲見月(一)第455章 開局(五)第35章 望月樓風波(四)第176章 疑雲密佈第171章 英格蘭使節(下)第67章 夜襲(三)第305章 佈局(上)第100章 抉擇第273章 撥雲見月(三)第320章 渾水摸魚(四)第365章 路在何方第88章 各懷心機第504章 打拉結合第102章 朝堂論戰(中)第90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315章 亂起(四)第381章 北極熊的爪子第8章 拜壽賺錢兩不忘第48章 大內雙害第429章 外交風雲(二)第162章 忽悠老爺子第486章 京師潛流(一)第99章 縱橫(五)第411章 輸贏之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