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給老四一悶棍(三)

溫瑞和猜得很對,胤祚確實會出重手,但並不是像溫瑞和所預計的那般拼命攻擊戶部的缺失,而是準備送一樁天大的“功勞”給老四,當然,這樁天大的“功勞”不過是水中花、鏡中月,能看得見卻無法摸得着---別說是老四,即便是胤祚活了兩世了,對錢法、幣制也只是知道個皮毛而已,胤祚壓根兒就不相信老四能成功地整出合理的幣制來。

清開國之後在京師由工部設寶源局、戶部設寶泉局,鑄“順治通寶”。順治十年後的錢法規定,制錢七成紅銅、三成白鉛;康熙八年錢法再次規定:制錢銅、鉛各半,一千文爲一串,每文錢重一錢(後增爲一錢二分五釐),二千串爲一卯,一卯官價摺合一兩銀子。收藏法規定凡積錢到一百千以上,以違制論處;另有私鑄律:爲首者和匠人罪斬決,財產沒官;爲從和知情買使,總甲十家長知情不告,地方官知情,分別判刑;告賞銀五十兩,後又定剪錢邊律罪爲絞監候,申嚴私販之禁,並限期收繳私錢。

有清一代的錢法幣制基本上是遵循明代錢法而來的,其中法規雖嚴,實際上操作起來差強人意不說,反倒成了**的獲利門道,國庫每年流失的歲入高得驚人,對於平民百姓而言也是個極爲沉重的負擔,想要改革錢法、幣制着實是件極爲困難的事情,這其中所要牽涉的面極廣,並不是改變一下銅、鉛比例或是發行一下紙幣就能解決的。

要想有個穩定的幣制首先要確定流通所需的總量,還要確定作爲本位地金、銀地儲備,要有遍及全國的銀行系統,還得有完善的法規體系、執法體系。當然鑄造錢幣、印製紙幣還牽涉到防僞問題。這一系列的工作牽涉到朝堂的所有部門。是一項系統工程,就目前地大清朝堂而言,沒個十餘年的時間壓根兒就整不出個像樣的錢法、幣制出來,一旦稍有不慎,則必然引起國家財政體系的崩潰。當然,若是能成功,則對國家經濟的騰飛確實有着莫大的好處。

胤祚費了兩天的時間,結合自個兒那點兒皮毛地金融知識,跟鄔、林兩大謀士商議出了一份摺子,講述地就是錢法、幣制改革的一些框架及美妙的前景,就等着讓老四去瞎忙乎了。若是換了個平庸的君主。胤祚這份摺子未必能夠受到重視。可問題是康熙老爺子着實精明,也算是位體恤民衆的君主,面對着如此美妙的前景,他老人家不動心的可能性極小,老爺子一動心不打緊,這忙乎的事兒可就要着落在老四的頭上了,誰讓他管着戶部呢?

老四不是打算拼實績嗎?嘿,咱就讓你拼去,這摺子一上。老四可就有得忙乎了,那貨手中地人馬原本就不多,忙着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外還得去忙錢法、幣制,咱看你如何出實績,哈哈。爽很!美很!胤祚看着費了老鼻子勁整出來的摺子。心中可是美得很,他並不怎麼擔心老四真兒個能整出個名堂來。就算老四能整出個結果來,那也得是多年以後的事兒了,對於胤祚來說,這段時間已經足夠做出很多事情來,而胤祚要的就是時間----雷霆計劃展開所需要的時間。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四日,科舉大案剛過,朝廷大小官員驚魂未定,今兒個地早朝,人人三緘其口,誰也不願在這個時候觸黴頭,也沒甚子大事可議,只議了朝鮮來使請求援助地事兒---康熙四十一年秋,朝鮮大旱歉收,到如今已是青黃不接,派遣樸成泰爲使節到大清求助來了。

康熙老爺子倒也慷慨,大手一揮便是兩百萬石大米的援助送了出去,讓胤祚好一陣子心疼地:朝鮮不過是上貢了些珠寶、美女就換得如此多的援助,老爺子還真是有點兒國際主義精神來着,若換成是咱,這糧食給是可以,拿東西來換,貂皮、木材之類的可以,拿開礦權來換也不錯,斷沒有白送糧食的理,孃的,白便宜了那起子高麗棒子了。胤祚正暗自嘰嘰歪歪間,康熙老爺子已然起了身,準備退朝了,不料就在此時,廉郡王胤站了出來,一頭跪倒在殿前,高聲道:“啓稟皇阿瑪,兒臣有本上奏:戶部錢法弊端百出,民間錢貴銀賤,一兩十足紋銀市面只能換取七百五十文,流通不便,更有不法官吏串通銅商融錢鑄器,謀取暴利,此皆戶部之責,兒臣不敢隱瞞,冒死以聞,請皇阿瑪明鑑。”話音一落,將奏本高舉過頭頂。

胤在朝堂上也屬於甚少發言的人物,有啥事情都是由門下那幫子奴才出面,他自個兒屬於隱藏在背後的人物,現如今突然上了這麼一本,着實令康熙老爺子有些奇怪,愣了一下,才揮手示意司禮太監李德全下去將摺子接過來,細細地看了一遍,眉頭不由地皺了起來----這摺子上的事例翔實,也算是講出了當今錢法、幣制的不足之處,當得上中肯之言,這倒也不算什麼稀罕事,只是康熙老爺子素來明白胤其人向來不辦什麼正事兒,壓根兒就不相信胤上此折是出於公心。

康熙老爺子放下了摺子,皺着眉頭好生打量了胤一番,沉吟了一下,揮手道:“宣。”司禮太監李德全趕忙拿起龍桌上的摺子高聲宣讀了起來:“兒臣愛新覺羅?胤啓奏聖上:自我大清立朝以降,錢法、幣制初定,然時日已久,其中弊端已生……”

老八這篇摺子文筆端的是不錯,團花似錦,只可惜朝臣們壓根兒就沒心思去考究文筆如何,都被其中所羅列的錢法、幣制之弊端所震驚了----朝廷歲入近半流失,此等事情着實駭人聽聞,而老八此折矛頭直指主管戶部的雍郡王胤,就差沒指着胤的鼻子罵其失職了。朝臣們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這又是阿哥們一場爭鬥的開始,誰也不想牽涉其中,待李德全唸完摺子後,偌大的朝堂竟然安靜得鴉雀無聲起來。

康熙老爺子一臉子平靜地掃視了一下羣臣,緩緩地道:“諸位愛卿對此折有何見解說來與朕聽聽。”

老八的門下早就得到過關照,不要在此事上多糾纏,自然是不會出頭髮言的;老三一臉子平靜地等着看好戲,隨時準備打悶棍,就看誰落了下風,老三的棍子立馬就能砸下去;一起子上書房大臣咋一聽此折,事先沒個準備,心裡頭壓根兒就沒底,自然也不會開口;老四胤一聽此折就明白這摺子是衝着自個兒來的,可一時間哪能想出什麼對策,心中不免有些焦慮,面色蒼白地站了出來,跪倒在殿前道:“皇阿瑪,兒臣以爲八弟所言甚是,此事是兒臣該管之事,兒臣失職,請皇阿瑪處置,然此事重大,非一日所能畢其功,兒臣請求皇阿瑪給兒臣一段時間,下次早朝時再行議定。”

康熙老爺子點了一下頭,沒有回答胤的提議,看向馬齊道:“馬齊,你是老戶部了,對此事有何說法?”

馬齊這會兒又轉回來當戶部尚書了,頭前老八的摺子一上,老馬同志早在心中盤算了許久了,勉強得出了個法子,此時聽康熙老爺子發問,忙答道:“微臣慚愧,數任戶部尚書之職卻未能發現如此大之漏洞,臣有罪,然臣以爲錢法、幣制確有漏洞,不過也不是不能調治,臣以爲若是將現行的半銅半鉛變爲銅四鉛六,加大打擊不法銅商的力度,或許能抑制錢法之弊端。”

“聖上,臣以爲此舉或許可行,銅四鉛六雖說制錢的筆畫稍模糊一些,然可杜絕錢法之弊端,不失爲利國利民之舉,臣請聖上明鑑。”上書房大臣王率先站出來附議。

戶部侍郎年遐齡也出列道:“聖上,臣以爲馬大人之言可行,請聖上明鑑。”年遐齡一出,老四在朝中不多的幾個奴才也紛紛出列附和起來,一時間倒也有些熱鬧。老八將這蓋子掀起來後便一臉子平靜地跪在大殿前,再也不吭一聲,彷彿這摺子不是他所奏的一般,他在等,等着胤祚出手。

康熙老爺子看了看跪倒在大殿上的那些子大臣,沒有表態,微笑了一下,看向默默不言的張廷玉道:“衡臣,說說你的看法。”

張廷玉剛受了一場無妄之災,原本就寡言慎行的他更是小心謹慎起來,原本沒打算髮言的,可康熙老爺子問了,他也只能上前道:“臣以爲馬大人之言固是可行,但其中似乎尚有不妥之處,臣一時間還琢磨不透,臣恭請請皇上聖裁。”

嘿,都說完了吧,該輪到咱上場了。胤祚大步出列道:“皇阿瑪,兒臣有本上奏。”

小六跪求月票了,大傢伙支持一下小六吧。

第三百九十八章一觸即發(二)第八十八章各懷心機第二百七十六章柳暗花明第二百七十章錯綜複雜第一百四十章江南造船廠第三百零八章山雨欲來煙滿樓第四百四十四章《京師紀要》(下)第三百七十章上兵伐謀(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定策第三百九十八章一觸即發(二)第四百六十三章弘揚之煩惱第四百五十七章燃燒的大洋(中)第四百五十一章開局(一)第四百二十二章勝利(二)第一百零二章朝堂論戰(中)第三百五十七章較量(一)第一百三十二章設個圈套讓大家鑽第三百四十四章老爺子的決斷(上)第四百四十七章風雲之舞臺(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朝堂(上)第三百二十五章導火索第四百五十三章開局(三)第三百四十六章徵西糧道第二百二十二章給老四一悶棍(三)第二百七十四章一波三折(上)第四百五十三章開局(三)第四百一十八章覆滅(二)第四百四十八章風雲之舞臺(二)第二百四十四章八旗難題(三)第二百九十二章陰謀進行時(二)第四百七十二章誰與爭鋒(一)第三百四十五章老爺子的決斷(下)第四百五十四章開局(四)第一百零五章決斷第四百一十四章輸贏之間(四)第四百一十二章輸贏之間(二)第三百五十六章大幕拉開第二百八十三章風漸起(上)第四百三十三章蝴蝶的翅膀(一)第二百二十四章家事第四百四十八章風雲之舞臺(二)第一百三十五章王爺微服私訪記(一)第二百九十四章陰謀總須陽謀破(中)第五百零三章拍賣風波(下)第三百三十二章監國親王第一百三十二章設個圈套讓大家鑽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夜(五)第三百三十五章東陵起風波(三)第二百七十九章賞罰莫辨(下)第四百零四章風捲殘雲(四)第四百三十七章仗勢欺人(上)第四百八十五章荷蘭人的末日(下)第三百章誘捕(下)第二百二十七章雷霆計劃之風起太平洋(二)第四百七十四章誰與爭鋒(三)第二百四十二章八旗難題(一)第四百二十六章水到渠成(上)第三百六十四章朕(下)第二百四十九章八旗提案第三百八十八章難題第三百一十六章亂起(五)第三百一十五章亂起(四)第一百七十三章國策(下)第四百三十章宦海起波瀾(上)第三百五十八章較量(二)第四百三十二章宦海起波瀾(下)第三百三十五章東陵起風波(三)第二百六十九章誰是黑手?第二百五十三章阿哥們的反擊(三)第一百三十五章王爺微服私訪記(一)第三百八十六章潛流(上)第二百五十章老爺子的疑心第四百三十七章仗勢欺人(上)第三百四十六章徵西糧道第三百二十六章倒礽行動(一)第三百三十章曙光(上)第一百零五章決斷第二百三十九章長崎攻防戰(二)第二百四十五章八旗商號(一)第二百四十八章牽牛第四百一十九章、四百二十章覆滅(三)(四)第一百三十八章王爺微服私訪記(四)第四百四十九章風雲之舞臺(三)第四百三十二章宦海起波瀾(下)第一百零二章朝堂論戰(中)第一百二十四章海運第一案(中)第二百七十二章撥雲見月(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夜(四)第二百七十章錯綜複雜第四百二十九章外交風雲(二)第三百五十二章天要黑了(下)第二百七十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一百四十三章老四出招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殺戮之夜第一百二十九章滅門奇案(二)第三百五十五章父與子(下)第一百四十四章看熱鬧?第一百九十章 年關第二百四十九章八旗提案第一百二十六章意外
第三百九十八章一觸即發(二)第八十八章各懷心機第二百七十六章柳暗花明第二百七十章錯綜複雜第一百四十章江南造船廠第三百零八章山雨欲來煙滿樓第四百四十四章《京師紀要》(下)第三百七十章上兵伐謀(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定策第三百九十八章一觸即發(二)第四百六十三章弘揚之煩惱第四百五十七章燃燒的大洋(中)第四百五十一章開局(一)第四百二十二章勝利(二)第一百零二章朝堂論戰(中)第三百五十七章較量(一)第一百三十二章設個圈套讓大家鑽第三百四十四章老爺子的決斷(上)第四百四十七章風雲之舞臺(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戰朝堂(上)第三百二十五章導火索第四百五十三章開局(三)第三百四十六章徵西糧道第二百二十二章給老四一悶棍(三)第二百七十四章一波三折(上)第四百五十三章開局(三)第四百一十八章覆滅(二)第四百四十八章風雲之舞臺(二)第二百四十四章八旗難題(三)第二百九十二章陰謀進行時(二)第四百七十二章誰與爭鋒(一)第三百四十五章老爺子的決斷(下)第四百五十四章開局(四)第一百零五章決斷第四百一十四章輸贏之間(四)第四百一十二章輸贏之間(二)第三百五十六章大幕拉開第二百八十三章風漸起(上)第四百三十三章蝴蝶的翅膀(一)第二百二十四章家事第四百四十八章風雲之舞臺(二)第一百三十五章王爺微服私訪記(一)第二百九十四章陰謀總須陽謀破(中)第五百零三章拍賣風波(下)第三百三十二章監國親王第一百三十二章設個圈套讓大家鑽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夜(五)第三百三十五章東陵起風波(三)第二百七十九章賞罰莫辨(下)第四百零四章風捲殘雲(四)第四百三十七章仗勢欺人(上)第四百八十五章荷蘭人的末日(下)第三百章誘捕(下)第二百二十七章雷霆計劃之風起太平洋(二)第四百七十四章誰與爭鋒(三)第二百四十二章八旗難題(一)第四百二十六章水到渠成(上)第三百六十四章朕(下)第二百四十九章八旗提案第三百八十八章難題第三百一十六章亂起(五)第三百一十五章亂起(四)第一百七十三章國策(下)第四百三十章宦海起波瀾(上)第三百五十八章較量(二)第四百三十二章宦海起波瀾(下)第三百三十五章東陵起風波(三)第二百六十九章誰是黑手?第二百五十三章阿哥們的反擊(三)第一百三十五章王爺微服私訪記(一)第三百八十六章潛流(上)第二百五十章老爺子的疑心第四百三十七章仗勢欺人(上)第三百四十六章徵西糧道第三百二十六章倒礽行動(一)第三百三十章曙光(上)第一百零五章決斷第二百三十九章長崎攻防戰(二)第二百四十五章八旗商號(一)第二百四十八章牽牛第四百一十九章、四百二十章覆滅(三)(四)第一百三十八章王爺微服私訪記(四)第四百四十九章風雲之舞臺(三)第四百三十二章宦海起波瀾(下)第一百零二章朝堂論戰(中)第一百二十四章海運第一案(中)第二百七十二章撥雲見月(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夜(四)第二百七十章錯綜複雜第四百二十九章外交風雲(二)第三百五十二章天要黑了(下)第二百七十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一百四十三章老四出招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殺戮之夜第一百二十九章滅門奇案(二)第三百五十五章父與子(下)第一百四十四章看熱鬧?第一百九十章 年關第二百四十九章八旗提案第一百二十六章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