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那句纔是重點。
意思是說,前面的都是廢話,後面的纔是重點。
蘇尋的話是說,我是看在你方謙的面子上,才願意借給你的,你要好好記住這個人情。
就像前面說的,人情是無價的。
他不指望方謙能還上,只要你用人情慢慢還就行了。
蘇尋眼睛轉了轉,打起了那些老牌家族的主意。
他朝方謙拱手說道:“大人,我有個提議,徐家秦家還有婁家這幾家都是我揚州的老牌家族,實力雄厚,家中肯定是有不少糧食的,這樣,我也不用他們白白交出來,我願意以市場價,出資收購他們家中的糧食,大人以爲如何?”
呸!
小人。
畜生。
不爲人子。
徐家,秦家,還有婁家幾位家主聞言臉色難看。
蘇尋這麼一說,不就是在說他們摳門嗎?
你說你自己大方,願意折騰,那麼你自己搞就行了,你扯到我們身上幹嘛?
這話一出,他們如果不答應,那麼別人怎麼看他們?
那些百姓又怎麼看他們?
他們都是要做生意的,如果不答應,名聲就臭了,到時哪裡還有人願意去他們的產業內消費?
這樣一想,他們覺得虧了萬萬錢。
如果答應了,名聲,好人都讓蘇尋這個混蛋小子做了,他們什麼也得不到。
其心可誅啊!
用心歹毒啊!
這是他們三人心中的想法。
方謙贊同的點點頭,看着他們問道:“三位家主覺得如何?”
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大雪封路,想要去其他城池購買糧食,很難。
如果是在揚州就不同了。
話都讓你們說了,我們還能如何?
這是陽謀,就是不願意也只能答應了。
幾人點頭道:“一切都聽大人的。”
“好好!老夫在此,再次代那些流民謝謝各位。”
方謙深深的鞠了一躬。
很快,宴會散了。
雖說是宴會,在場的人除了蘇尋,根本沒人吃得下飯。
“蘇公子留步!”
在衆人離去後,方謙喊住了蘇尋。
蘇尋本想和羅雪妍交流下感情,但聽到方謙叫他,他對羅雪妍點了點頭,笑道:“我改天再去找你,你先回去吧!”
羅雪妍點點頭,回去了。
蘇尋重新坐下,問道:“不知道大人還有什麼需要小生幫忙的?力所能及的,小生一定不會推辭。”
“蘇公子說笑了。”
方謙輕笑了笑,知道蘇尋實在開玩笑,也沒在意,他說道:“這次蘇公子爲了賑災出了大力,老夫已經很感激了,哪裡還敢勞煩蘇公子什麼?”
呵呵!
蘇尋笑了笑,說道:“大人留下小生,是爲了那些流民的住處?”
“蘇公子不愧是揚州第一次才子,一語中的。”
方謙聞言一愣,但很快就釋懷了,他惋惜道:“蘇公子不出仕實在是太可惜了,如果蘇公子願意,代幾年後,老夫願意舉薦蘇公子爲這揚州的太守,如何?”
以蘇尋的功績和才華,這次又爲賑災出了大力氣,方謙並沒有開玩笑。
他是真的很欣賞蘇尋。
“大人說笑了。”
蘇尋擺手拒絕道:“出仕就免了,我懶散慣了,不適合當官。”
至於看出方謙留下他的目的,不過就是先前說的,出了糧食,流民現在缺的就是住處。
天氣嚴寒,短時間還好,如果長時間挨凍,肯定會死人的,哪怕是解決了糧食也是一樣。
“唉!算了,蘇公子無心出仕,老夫也不強求。”
方謙頓了頓,開口道:“我確實是爲了這個煩惱,你也知道,要在揚州內安置好這些流民,有些不現實,畢竟流民太多了。”
蘇尋點點頭,問道:“那大人有什麼想法嗎?”
唉!
方謙再次嘆氣,無奈道:“就是因爲沒辦法,蘇公子聰慧,想讓蘇公子給老夫想想。”
蘇尋聞言,想了想,接着開口道:“大人覺得把他們安排在城外如何?”
“城外的地域寬廣,安置幾萬人應該沒什麼難度。”
“城外?”
方謙一愣,隨即搖頭,道:“城外空曠,還是一樣受凍,沒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百姓們恐怕挨不過這個冬天。”
老狐狸!
蘇尋心裡吐槽了一句。
見方謙說到這裡,他已經知道方謙的意思了。
無非是又看上了蘇家的錢財,他蘇尋打大方。
無非就是讓他出錢,給那些流民蓋房子,用來安置流民。
他自己拉不下臉開口,於是藉故讓蘇尋自己說出來。
唉!
蘇尋在心裡嘆了口氣,這都是自己做的孽,咬牙也要堅持下來。
沒辦法,如果現在不答應這個老傢伙,那麼先前做的那些都白費了,白白損失三千石糧食。
那可是三十萬斤糧食啊!
這次回家,不知道還要被家裡的老頭子怎麼噴呢?
甚至免不了一頓打。
但又能如何?
既然是爲了方謙的人情,那麼就讓他欠的人情更大一些吧!
於是蘇尋說道:“這有何難,小生出資讓人給那些流民蓋房子就行了。”
“哈哈!”
方謙一聽大喜,大笑道:“蘇公子果然才思敏捷,果然是好辦法!”
蘇尋聞言嘴角一抽,是聽敏捷的,但還是被你這老狐狸謀算了。
他接着說道:“小生這裡有個小小的提議,小生打算只請一些工匠,其他的讓那些流民自己動手,畢竟那是免費給他們的,大人覺得如何?”
方謙點頭,捋着鬍鬚道:“不錯,確實是個好辦法!”
蘇尋笑道:“我把這個叫做以工代賑。”
“以工代賑?”
“好,好一個以工代賑!”
方謙細細的品了品,覺得非常好,以後要是遇到災情,就以這個辦法處理。
蘇尋繼續說道:“以工代賑的好處在於自食其力,他們雖然失去了家園,但在大人的幫助下,食不果腹的情況不會出現,他們人又很多,相比做起事來效率肯定很高。”
“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給他們找事做,一個人如果無所事事的久了,那麼肯定會搞點事情出來。”
“而且那些百姓都是農民,他們是肯定閒不住了。”
“所以,我們必須給他們找點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