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王元朗的責怪

張立還未出發,邊鎮軍情已來,是好消息,這回順聖城打破了,王元朗進入了城內。

只可惜這個消息來得太遲,若是這個消息早來十天八天,皇帝夏銳當回事欣喜萬分,因爲十天八天之前,這個消息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便是勢如破竹。

而今,一個城池的得失,對於皇帝夏銳而言,已然沒有什麼意義,打一個城池就用了這麼久,何年何月才能打破大同府城?就這種效率,何年何月才能剿滅常凱?

所以張立在皇帝夏銳的催促中,還是拿着聖旨往邊鎮而去。

此時的王元朗,卻還不知京城裡下的聖旨,也不知自己臨陣被換掉的消息,站在順聖城頭,看着城下無數的屍首,面色嚴肅非常。

打掃戰場的禁軍士卒正在城下忙碌,一車一車的屍首,虞侯文書之類慢慢拿着冊子登記着姓名籍貫之類。

京城裡的人,又哪裡知道戰陣之苦。攻打一個城池,又是何其艱難。

甚至連徐傑最早的時候,都以爲攻城戰,就是推着衝撞車去撞城門,撞破城門,就能衝進去。這種認知,來自一些戰爭影視劇的影響。

徐傑也是後來才慢慢知曉,真正的戰場,哪裡是這般場景?一座城池若是真的準備要固守的時候,城門是不可能還撞得開的,因爲城門之後,必然是堆積如山的土石,早已把城門堵得死死。

所以真正固守之戰,只要主帥不犯傻,攻城一方,其實並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什麼計策計謀,在這種時候都是毫無用武之地,唯有搭着長梯拿人命去堆纔是唯一破城之法。

這纔是建造城池與長城雄關的意義所在。絕大多數時候,高牆都能止住兵鋒,但是故事裡的高牆,好似都如紙糊的一般,這是因爲城池關口被打破了纔會成爲故事,城池與關口退敵了,那是正常,也就不是故事了,便也沒有人去在意。

所以如順聖城這般的攻堅戰,纔是戰場主要的局面,也是最爲正常的局面。破了順聖,其實就是大捷,就是將士效死,軍將盡力。

拿人命堆下來的順聖城,在京城皇帝心中,實在是不值一提。

王元朗看着虞侯送上來的文書,搖頭嘆氣,一戰,陣亡一萬六千餘,輕重傷六千餘。敵我戰損比例幾乎是一比四。

這一戰,當真艱難,前方卻還有長城腳下的長青城,打破了長青,才能面對弘州城,過了弘州,纔是真正的大同府城。

這也是爲何大同不適合奔襲的原因所在,這些城池都在山嶺隘口,若是從山嶺越過去,大軍就被這些城池包圍了,退路都沒有了,輜重不濟,若是戰事拖延,豈能不敗?

大同城,更是險要之地,西有火燒山,東有白登山,剛好把大同城夾在兩山之間。這般險地,什麼奔襲之策,都是無力,要破大同,也唯有一個主攻方向,那就是南邊,牆高城深,除了強攻,還能有什麼辦法?

這也是爲何王元朗遲遲不開戰端的原因所在,就是爲了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威力巨大的牀弩,推都推不倒的雲梯車。

但是一切容不得王元朗從容不迫去準備,因爲皇帝陛下等不及。

有了順聖作爲後方基地,輜重補給不斷從東南運來,王元朗也開始繼續着進軍長青城的準備。

大軍再一次面對起高牆。

從王元朗身後往前去的督戰隊,不斷左右大喊着:“後退者,斬!猶豫者,斬!陣亂者,斬!”

戰爭是殘酷的,並非那些什麼幾句話語的熱血沸騰,便能讓人拿命前仆後繼。

能保證前仆後繼的主要辦法,就是一條一條的斬。

室韋人如此,大華也是如此,常凱更是如此。

排好隊列的士卒們,也並不都是一臉的視死如歸,大多都是緊張不已,緊張得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緊張得雙腿不自覺在顫抖。

待得鼓聲大作,便是卡卡啦啦的腳步,鼓聲從和緩,慢慢變得急促,最後如雨點一般。

腳步也從緩慢,再加速,最後飛奔而起。

少許的雲梯車,被無數士卒冒着箭雨往前推去,停在城頭之下,無數的士卒從雲梯車內蜂擁而上。

幾個陶罐從城頭上扔進雲梯車內,碎裂開來,到處都是迸濺的油脂。

剛剛奔入雲梯車的士卒,連忙呼喊着又往雲梯車而下。

忽然,大火熊熊而起,籠罩了整個雲梯車,更聽得人慘烈的哀嚎,肉香撲鼻,令人作嘔。

一架架簡易的長梯搭滿了城池垛口,長梯上爬着的人,如同螞蟻一般。

城上一杆杆長長的樹杈,被幾個士卒抱在手中,樹杈之處抵住搭上來的長梯,幾人呼喊奮力往前,長梯被推得轟然倒塌,如螞蟻一般的士卒摔落滿地,骨頭碎裂之聲嘎嘎作響,滿地哀嚎遍野。

隨後長梯又被扶起,再次搭在了垛口之上。依舊有士卒攀爬而上。

督戰隊的話語也變成了:“第一個上城頭者,賞銀五千兩,官升三級!”

徐傑隨着張立,快馬而來,剛剛敢到戰場之後,震天的喊殺之聲,幾裡之外都能清楚聽到。

馬隊不過三四十人,都是金吾衛裡的漢子,隨着張立邊關赴任。

衆人停住馬匹,上得一座小山崗,遠望戰陣。

所有人都是眉頭緊皺,連帶張立也開口說道:“徐賢弟,邊鎮士卒,好生勇猛啊。”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京城的禁軍,與這些邊鎮的禁軍比起來,差了太多。

昔日張立站在皇城城頭,城下十幾萬京城禁軍,也是攻城,但是那般畏縮之感,與此時看到的前仆後繼,哪裡是一回事?

徐傑也點點頭說道:“以往還是小看了邊鎮禁軍。”

徐傑這一語,說得很欣慰。因爲頭前,徐傑對於邊鎮禁軍的觀感其實也不佳,只覺得這邊鎮已經糜爛到根子上了,不堪一用。

但是此時看到的場面,比徐傑預料的要好上許多,王元朗治軍,顯然很有一套。

“徐賢弟,我們往前去嗎?”張立開口問道。

“且不去了,讓王樞密好好指揮這一戰,就算要換帥,也不能真的臨陣去換。”徐傑答了一語。

張立連連點頭說道:“我也是這般想的。”

真正大戰之慘烈,徐傑也是第一次親眼得見,心中有不少震撼,也不時回頭去看身後的徐老八。

徐老八面色嚴肅,說了一語:“如此攻堅,何其艱難。怕是一時半刻難以奏效。”

“八叔可是有其他之法?”徐傑問道。

徐老八搖搖頭答了一語:“別無他法,唯有如此了。若是其他城池,時間允許,還可以試試掘地之法,但是長青城這裡,掘地是不可能的,地裡幾尺,多有硬石,掘進不得。打造器械纔是最好的辦法,卻也容不得慢慢來造。”

所謂掘地,就是打地道,挖進城內是不太可能的,也意義不大,一個地道,進不去幾個人,還很容易被發現,但是可以挖垮城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長青城的地理特點也不適合。

所以打造器械纔是最好的辦法,就是多造雲梯車,雲梯車不比長梯,可以停在城牆之下,也不會倒塌,即便會被火油燃燒,但是隻要數量足夠,就可以開闢出許多上城的捷徑。這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做,還要許多熟練的木匠來做。

徐傑暗暗記着徐老八的話語,皺眉看着前方戰場。

猛攻幾輪,終於還是起了鳴金之聲。徐傑嘆了一口氣,慢慢往山崗而下,說了一語:“張兄,我們回順聖等着吧。”

張立看了看遠方如潮水一般退下來的士卒,也看了幾眼王元朗端坐的高臺,說道:“王樞密當真不易。”

是啊!在順聖城裡看到聖旨的王元朗,更是有一種悲涼。

白髮在頭的王元朗,臉上寫滿了疲憊,把聖旨慢慢放在桌案之上,打量了一下張立,又看了看徐傑,卻並未先與信任的三鎮總兵張立說話,而是開口問道:“徐文遠,你覺得老夫這仗打得怎麼樣?”

“滿朝文武,要論領兵,還有何人能比王樞密?”徐傑答了一語,也不在意旁邊就坐着張立。

王元朗嘆息一聲,又道:“汴京的陛下主意大啊,若是先皇,必然不會管我如何領兵打仗。”

徐傑聞言只是點點頭,並不答話。

王元朗又是一語:“歐陽公啊歐陽公,本以爲汴京有你歐陽公,我當時後顧無憂,奈何!”

王元朗話語裡,多少有些怪罪歐陽正的意思,怪的是在京城裡的當朝首相歐陽正,卻不能引導皇帝做出正確的決斷,這是爲人臣子的失職。

徐傑聽得王元朗怪罪歐陽正,連忙解釋道:“王樞密,老師與您,其實是一樣的。”

“所以歐陽公就派了你這個連一官半職都沒有的弟子來補救?”王元朗問了一語,其實還是怪罪。

徐傑卻不知如何答這一句,只能說道:“皆是無可奈何。王樞密見諒!”

若是歐陽正知道王元朗這麼去怪罪他,必然會痛心疾首,自責不已。徐傑是替歐陽正給王元朗道歉。

就是徐傑,之前也是這麼想的,戰場有王元朗領兵,朝堂有歐陽正坐鎮,合該是萬無一失的。最後卻是這麼一個局面,王元朗要怪歐陽正,也無可厚非。

“也罷也罷。”王元朗連連搖頭,悲涼不已。又道:“拿地圖來,我便與你說一說如今戰局,也說一說軍中之事,你不要辜負了歐陽公的期望。”

徐傑聞言只感覺壓力倍增。這一趟邊鎮戰場,徐傑到底該不該來?

整過國家的安危責任,在王元朗幾句話語之中,忽然就全部壓在了徐傑身上,便是已經到得邊鎮的徐傑,心裡其實也並未真的有這個準備。一個碩大的國家,萬萬人口的未來,忽然就到得自己肩膀上了。這種感覺,徐傑從未經歷過。

事情到得這般地步,真要找出那個要負責的人,應該是汴京裡的皇帝夏銳。

但是徐傑忽然把這些都扛在肩上了。應該嗎?值得嗎?有必要嗎?有好處嗎?

這些問題,徐傑在這忽然壓力倍增的一刻,真的在想。

回頭再一想,這幾個問題,重要嗎?

興許真的不重要,這大華朝,雖然是夏家的。但是這天下,並非只有夏家。徐傑想得起記憶裡的一些事情,吳三桂開了山海關,有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有了包衣,有了奴才,有了留髮不留頭,有了拖在漢人腦袋後面的大辮子。

有了“寧與洋人不與家奴”的話語。

所以這大同失不失得?這大好河山能不能破碎?能不能讓萬萬人卑躬屈膝口稱奴才?能不能讓萬萬人被肆意殺戮姦淫?

如果這萬萬人只是歷史裡的一個數字,只是話語故事裡的談資,那也罷了。但是此時這萬萬人,就是徐傑眼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徐傑吃着他們種的糧,買着他們織的布,用着他們所有生產的所有東西。豈能真的不管不顧?

面對這些問題,頭前那幾個值得與否、必要與否的問題,又算得什麼問題?

“王樞密,在下只有一語,死而後已!”徐傑答道。

王元朗露出了一丁點苦澀的微笑,接過親兵遞來的地圖與一些文書,把地圖攤開在桌案之上,只道:“徐文遠,且上來看吧。”

徐傑點點頭,卻又連忙轉頭與張立說道:“張大帥,請!”

張立走到頭前,便聽王元朗指着地圖開始說着邊鎮局勢,哪條路好走,哪條路不同車架,這裡幾日路程,那裡幾日路程,室韋人在長城之外聚兵的態勢,輜重情況,匠人多寡,士卒那部堪用,哪部不堪用。

哪個軍將擅攻,哪個軍將擅守,哪個軍將秉性如何……

事無鉅細。

徐傑甚至隨後拿起桌案上的筆墨在記。

張立卻是聽得滿頭大汗,越聽越是着急心虛,看得徐傑拿筆不斷在寫,才能稍稍心安一些。

徐老八站在徐傑身後,盯着地圖目不轉睛,徐老八雖然是老軍陣,屍山血海爬出來的漢子。但是徐老八也是第一次如此接觸戰場全局,以往他不過是個基層小吏。

徐傑不時發問,王元朗也極有耐心慢慢解答,從白天到晚上,燈油都加了幾次,茶水也不知喝了多少,王元朗才說完全部要說的話語。

已然是半夜,軍營裡聚將的鼓聲還是響起來了。

三鎮總兵張立張大帥,打馬上任,迎接他的是無數軍將詫異的目光。

大帳之內,炸開了鍋,不論王元朗如何拍着桌案,也止不住衆多將領的話語。對於這些軍將而言,讓進城金吾衛的指揮使代替王元朗指揮大戰,這是何其愚蠢的事情?軍將們豈能不炸鍋?

王元朗搖着頭,任由這些軍將渾漢說着那些聽起來有些大逆不道的話語,只在頭前一一指着這些軍將,給徐傑介紹着。

徐傑聚精會神在聽在記。張立一臉尷尬站在當場,這般局面,他也有過預料,驕兵悍將不同京城裡那些每天掛着笑臉的人。

有人指着張立說道:”老子在邊鎮提頭賣命,也不過四品,這廝不過就是守過一次城牆,就是從一品,這廝何德何能,憑得他也能替了王樞密?“

真正陣前領兵身先、打仗不怕死的,十個有九個是渾人,渾人也就沒有那些面厚心黑的花花腸子,多是這般直白之人。好在張立尷尬是尷尬,卻並未真放在心上,也知道這些渾人就是這麼個秉性,一旦讓這些渾人認同了,那也是過命的交情。

卻也有人指着徐傑說道:“王樞密,這廝又是誰?毛都沒長齊,莫不是也要到邊鎮來領兵?”

第四百一十七章 徐太師,你莫要自尋死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譁變,沽名釣譽(四千字,今晚還有)第一百六十六章 董達義與曾不爽第三百零一章 趙王,討封第二百三十九章 高元朗,賺大了(5700)第二百三十一章 殺機!(5000)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家殺人漢第二百五十章 成大事,鬧休書(4200)第三百章 琴仙少女第四百零六章 進去了結他吧第二百一十五章 血刀堂的差事(4200+)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竟比老子還要胖第一百七十六章 殺人者,蜀地楊三胖!第三百九十八章 好險!(感謝鹹魚其實也有夢萬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草木一秋落幕(二)今日,我要殺他!第一百三十一章 投帖詩(五更,求月票)第十一章此番真是認栽了(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江湖再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少爺這回要殺誰?第一百零二章 二叔護着你第三百七十一章 蒙德可汗,見過!第二百七十九章 罷了,大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兒子,好侄子(4000)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破、回家第十六章刀名飲血,朱掌門請第二百四十八章 油腔滑調不學好(4500)第七十七章 讀書的胡精忠第三百二十章 盼之,翹首再盼!第二百三十二章 刀兵在身,抄家之禍(4400)第七十一章 閻王好會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二百三十六章 死,慘烈,白衣(5000)第四百零四章 鬼卒(感謝ziwen&lulu兩萬打賞)第十七章傑兒仔細看(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一百八十三章 徐公子稍等第兩百零七章 天下文武入轂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重山》,徐傑與刀(7000)第九十四章 江湖豪俠客,徐小刀第二百一十八章 傳臚,文字之惑(4400,感謝六月十九三四兩萬大賞)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堅兄與李侍郎第三十五章不讀書與打秀才第三十八章三胖,受不受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雲麾將軍李通第一百四十八章 莫名其妙解大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楊三胖第三百七十九章 老拓跋王,你我有緣了第二百零六章 案首解元,上達天聽,王爺勿驚(5000+)第二十五章可還有劍相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掌兵,誅心(4300)第三十五章不讀書與打秀才第二百零二章 大江劍李義山(4000)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仙寨杜威第三百零一章 趙王,討封第二百七十八章 辜負與辜負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若想死,朕再不攔你第三百七十三章 橫山刀、同袍骨第五十四章誰的五花馬與千金裘第八十八章 御史中丞第六章娘們傻不傻?第四百零八章 老九,你不懂落幕(三)金甌何曾有過缺?第十九章把二瘦揍出屎來(感謝熹梵s萬賞)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帝要見你(三合一章節)第六十五章看小說的姐弟第五章徐秀才要進士及第(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二百四十四章 兩情相悅,江湖再見(4600)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師道(五千字,感謝一頓大餐萬賞)第一百一十七章 江湖與酒(感謝六月十九三四萬賞)第四十七章秀才要比武第三百一十三章 劫道爺孫(感謝清雨涼城尋古道萬賞)第六十三章貽笑大方第四十章剁來砍去第七章年紀大了都喜歡談古(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在何處?(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三十二章小子,休走(感謝太空叫我外星人萬賞)第六十三章貽笑大方第二百四十章 將軍姓李,虎踞山莊(4800,感謝十八歲的皮卡丘萬賞)第六章娘們傻不傻?第二百四十六章 你比那徐文遠,差得遠了(4200)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若想死,朕再不攔你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詩刀閣第四百零二章 殺人與晚秋詩會(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一百零四章 殺了這個徐文遠第一百五十一章 刀給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懷同霽月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真不是這個意思第十章小子,死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砍他的手!(六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徐太師,你莫要自尋死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總是要死的(大章,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巴蜀劍仙傳》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師道(五千字,感謝一頓大餐萬賞)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遠,若是我說……第八十七章 徐傑的故人第三百九十章 中書左侍郎(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忘恩負義(4400)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針見血(不知暴的第多少更了)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4600)第一百二十二章 恨不相逢兩劍仙
第四百一十七章 徐太師,你莫要自尋死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譁變,沽名釣譽(四千字,今晚還有)第一百六十六章 董達義與曾不爽第三百零一章 趙王,討封第二百三十九章 高元朗,賺大了(5700)第二百三十一章 殺機!(5000)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家殺人漢第二百五十章 成大事,鬧休書(4200)第三百章 琴仙少女第四百零六章 進去了結他吧第二百一十五章 血刀堂的差事(4200+)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竟比老子還要胖第一百七十六章 殺人者,蜀地楊三胖!第三百九十八章 好險!(感謝鹹魚其實也有夢萬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草木一秋落幕(二)今日,我要殺他!第一百三十一章 投帖詩(五更,求月票)第十一章此番真是認栽了(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江湖再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少爺這回要殺誰?第一百零二章 二叔護着你第三百七十一章 蒙德可汗,見過!第二百七十九章 罷了,大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兒子,好侄子(4000)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破、回家第十六章刀名飲血,朱掌門請第二百四十八章 油腔滑調不學好(4500)第七十七章 讀書的胡精忠第三百二十章 盼之,翹首再盼!第二百三十二章 刀兵在身,抄家之禍(4400)第七十一章 閻王好會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二百三十六章 死,慘烈,白衣(5000)第四百零四章 鬼卒(感謝ziwen&lulu兩萬打賞)第十七章傑兒仔細看(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一百八十三章 徐公子稍等第兩百零七章 天下文武入轂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重山》,徐傑與刀(7000)第九十四章 江湖豪俠客,徐小刀第二百一十八章 傳臚,文字之惑(4400,感謝六月十九三四兩萬大賞)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堅兄與李侍郎第三十五章不讀書與打秀才第三十八章三胖,受不受用?第一百七十四章 雲麾將軍李通第一百四十八章 莫名其妙解大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楊三胖第三百七十九章 老拓跋王,你我有緣了第二百零六章 案首解元,上達天聽,王爺勿驚(5000+)第二十五章可還有劍相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掌兵,誅心(4300)第三十五章不讀書與打秀才第二百零二章 大江劍李義山(4000)第一百二十一章 神仙寨杜威第三百零一章 趙王,討封第二百七十八章 辜負與辜負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若想死,朕再不攔你第三百七十三章 橫山刀、同袍骨第五十四章誰的五花馬與千金裘第八十八章 御史中丞第六章娘們傻不傻?第四百零八章 老九,你不懂落幕(三)金甌何曾有過缺?第十九章把二瘦揍出屎來(感謝熹梵s萬賞)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帝要見你(三合一章節)第六十五章看小說的姐弟第五章徐秀才要進士及第(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二百四十四章 兩情相悅,江湖再見(4600)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師道(五千字,感謝一頓大餐萬賞)第一百一十七章 江湖與酒(感謝六月十九三四萬賞)第四十七章秀才要比武第三百一十三章 劫道爺孫(感謝清雨涼城尋古道萬賞)第六十三章貽笑大方第四十章剁來砍去第七章年紀大了都喜歡談古(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在何處?(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三十二章小子,休走(感謝太空叫我外星人萬賞)第六十三章貽笑大方第二百四十章 將軍姓李,虎踞山莊(4800,感謝十八歲的皮卡丘萬賞)第六章娘們傻不傻?第二百四十六章 你比那徐文遠,差得遠了(4200)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若想死,朕再不攔你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詩刀閣第四百零二章 殺人與晚秋詩會(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一百零四章 殺了這個徐文遠第一百五十一章 刀給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懷同霽月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真不是這個意思第十章小子,死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砍他的手!(六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徐太師,你莫要自尋死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總是要死的(大章,求月票。)第一百零八章 《巴蜀劍仙傳》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師道(五千字,感謝一頓大餐萬賞)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遠,若是我說……第八十七章 徐傑的故人第三百九十章 中書左侍郎(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忘恩負義(4400)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針見血(不知暴的第多少更了)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4600)第一百二十二章 恨不相逢兩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