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天子之憂

硝酸鉀不只是武器,而且還有多種用途,比如製冰,制火柴,做化肥,對於李業來說意義重大,所以他這幾天一直在頭疼這件事。

最後思來想去還是隻能忍痛割愛,讓嚴申去主理這事,爲此李業先讓他挑選一隊信得過的家丁護院,至少要五十人,家丁和護院可以混用,然後換值。

準備等天氣再暖和一些立刻開工。

另外一件事麻煩事就是他必須到開元府聽候差遣,這件事有好有壞,好處就是給了他名正言順的官身,經歷和冢道虞的談話之後,他才明白在這個時代,一個官身有多重要。

可壞處在於會浪費他很多時間,而且何昭向來對他有意見,在開元府想必也不好待。

正午過後,李業先檢視酒坊的工程進度,又將圖紙給秋兒,讓她指揮水力鍛造作坊的建造,帶着月兒給梅花香水換完最後一次梅花,才換身正裝,帶上中書下來的文書,出發去開元府。

這次李業自己騎着馬去,初二那天的教訓讓李業明白,馬術太差是會要命的。

等他到達開元府門前時,居然發現整個開元府冷冷清清,只有門口站了一個瘦小的門吏,李業奇怪,按理來說今日開元府不是應該受理事務了嗎?怎麼還這麼冷冷清清。

於是下馬一問才知,何昭帶着所有衙役官吏巡檢開元城去了。

開元城很大,城中各處都設有開元府辦公府邸,有大有小,所謂巡檢就是視察這下地方的官吏。

李業滿頭黑線,哪有第一天開堂府就巡檢的,何昭明顯是不待見他,所以把人全帶走了,這是給他下馬威啊。

無奈擺擺手,罷了,大人不記小人過吧,於是讓看門小哥帶他進去。這看門小哥膽小,李業說帶他就帶了,根本都沒問李業是什麼人。

進入正堂之後卻見到一個身穿官服的老人迎過來,他拱拱手,說話慢慢吞吞的:“老夫....乃是,開元府判官、司馬偉,在此恭候世子。”

李業也拱拱手,開元府判官,那就是開元府僅次於何昭的二把手,於是問:“爲何都初七了,開元府人還這麼少?”

老人搖搖頭:“今日一早......見府尹大人帶走人衆,說是巡檢京城......各處官吏,我便知他怕是又鬧脾氣了。”老人一邊說一邊帶着李業向內堂走。

“故而就來守着,果然讓我守到貴人......

何大人什麼都好,年紀輕輕,身居高位,一時顯赫啊......可就是脾氣不好。”說着老人搖搖頭,依舊帶着李業來到內堂辦公的地方,也沒什麼規矩,一邊要過李業的吏部文書,加蓋開元府印章,一邊慢悠悠的說:“若是尋常小官小位.......也,也就罷了,頂多也就官運不順,可到這個位置,還小孩子脾氣,我是怕他將來有禍端......”

老人一邊絮絮叨叨的說着,一邊將他的吏部文書歸入開元府庫,然後給他找來身份牌,又去府庫領了配刀和官服,感覺整個開元府大小事情都被這老人包攬了。

老人絮絮叨叨說了半天:“陛下讓世子,來開元府聽候差遣,話雖如此......可世子想在我開元府何處就,就任,那都是世子一句話的事。

世子儘管開口,老夫來安排,何大人便是反對也沒用的......”

老人比起何昭可愛多了,李業想了想道:“那就是給我安排個輕鬆,又不用做事,只用在開元府掛個名的差事。”

老人想了想慢慢點點頭:“老夫爲開元府判官,身邊需有.......筆檢官,平時只需開案時做些記錄,我也不理事,也不用記什麼,左右無事,世子覺得如何?”

“就這個吧。”李業點頭道,這樣一來他既有官身,又不用做事。

老人討好的笑笑,然後準備去記錄入檔,這樣一來他就成開元府判官下的筆檢官了。

就在這時,李業聽到開元府大堂外有人叫他的名字,聽聲知人,他很快知道是何芊來了,果然,不一會兒蹦蹦跳跳一身胡服武裝的何芊就衝進來。

......

“陛下,您今日已喝五杯,不能再多了。”福安勸道,自從在聽雨樓中帶回那將軍釀後,陛下每日必飲,而量也一日比一日多,時常整個人暈乎乎的,令人擔憂。

“無礙,朕乃一國之君,豈會怕這小小的酒!”皇帝不在乎的揮手:“再給朕倒上。”

福安一臉爲難,始終不敢違抗皇帝的命令。

皇帝舉起酒杯,在手中轉動,仔細看了潔白如玉的瓷杯道:“福安,這是汝窯的瓷器嗎?”

“正是,汝窯乃是官窯,成瓷以細膩光滑,潔美如玉著稱,這杯子就是汝窯上品。”福安公公連忙答應。

皇帝不說話,靜靜盯着那汝窯的瓷杯,然後問:“尋常大臣家中有汝窯瓷器嗎?”

福安又回答:“大臣以天子爲尊,既是天子喜愛的器物,臣子自然追捧,故而在民間有人收藏,不過大多奇貨可居,十分昂貴,畢竟此乃天家所用之物。”

皇帝不說話,手中的酒杯也放下,晃晃悠悠站起來:“是嗎,那就下旨,朕想要一套汝窯精瓷,看看哪個大臣家中有收藏,若合朕意的重賞。”

福安被皇上突如其來的主意搞得莫名其妙,不知皇帝爲何突然這麼說,宮中大半都是汝窯瓷器,何須向大臣索要,但還是點頭讓人下去吩咐。

“朕本以爲今年伐遼之事,即使無十分把握,八九分是有的,沒想王越奏表一封,頓時讓朕明白軍制弊病,伐遼只有六七分把握了。”皇帝嘆氣。

“陛下福德好,這是早知早好,總歸算止禍不是麼。”福安連忙說。

皇帝搖搖頭:“若只是此事也就罷了,可初二朕又遇刺,若非星洲,此時只怕性命不保,安蘇府也有謀逆的嫌疑,外患不除,內憂又起......”

這下福安也不好說了,畢竟真是多事之秋。

“朝堂上軍隊改制之事,除去冢道虞無一人力主,朝堂之外內憂外患紛紛......”皇帝說着揉了揉太陽穴:“星洲說不能出兵,出兵安蘇必反,朕自然考慮過,可若蘇州不能早安,今年秋天如何出師伐遼?到時又怕要出當年吳王禍端。”

皇帝說着又皺眉:“說出師,可軍改不通,如何出師,此時乃是內外交困之局。”

福安安靜不說話,他知道皇帝從不向別人說這些話,之所以會跟他說,是因爲他左耳進右耳出,只會聽着。

“若天地祖宗尚且護佑我景朝,那便給朕一個轉機吧。”皇帝說着端起石桌上的酒,撒在地上......

兩百五十五、起家人+南方急報兩百八十五、澤國江山入戰圖兩百七十三、聖人之書七百九十九、畢竟老夫也不是什麼壞人四百九十二、姑爺節五百七十四、鬥智七百零九,離戰爭越來越近三百零五、到底成沒成?三百一十六、口舌之爭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五百二十七、傲慢與偏見五百三十二、暗流涌動+一往無前四百一十八、新炮彈的威力+王府來人一百七十四、孫文硯的恐懼六百九十四、心裡有數六百一十八、鐵騎繞龍城(上)七百九十七、出手了一百一十九、麻煩來了六百九十七、盡在“掌握”四百一十五、處境+金國態度六百七十一,追憶,決心三百三十八、暗流涌動三百四十九、一丁點聖人+羽承安的機會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六百二十七、雷酸汞一百七十六、宴會中的心機一百八十三、鴻門宴兩百一十、不見硝煙的角逐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動態九十五、突然轉變的風向七百一十六、現實與夢想三百九十六、天子怒火六百七十八、金軍南下六百八十七、蘿1莉控五百六十六、早就知道+先說話的好處四百零八、王府貴人三百零一、參吟風四百一十三、內部矛盾+方新九十九、中書舍人三百二十九、戰前悲慼兩百二十八、求人+最後的機會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三百零二、新軍改變三百八十六、整肅江州四百四十二、李星洲的覺悟+太子勢弱五十三、十八人上京三百八十、王通的神來之筆四百一十七、第二條通道五百七十五、對陸火力四百三十九、過年準備六百八十、人多的好處一百七十二、秋兒的滑輪組五百四十六、夏國臣服三百七十九、後手安排六百六十二、夏國四百四十二、李星洲的覺悟+太子勢弱兩百六十一、炮艦五百八十六、白刃戰第十八章、夜闌臥聽風吹雨四百零三、大將軍之哀(下)六百七十二、舉國之戰兩百三十一、意外成事+慶安公主之難六百六十二、夏國五百八十六、怪力亂神(上+下)六百一十九、鐵騎繞龍城(中)+弩兩百零九、青玉案八百一十九、內院起火+小傲嬌四百二十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五百三十二、暗流涌動+一往無前兩百五十二、入瀘州+黃底金字旗五百八十八、老無所依(上)一百二十二、風波起(上)一百八十三、鴻門宴一百三十三、王府建設七百零一、不相信第二十四章、瀟王之殤一百六十八,事端四百零一十一、永明郡主兩百零三、文治盛世七十、以月爲題五百八十九、老無所依(下)六百七十、積蓄力量七百九十二、隱患+遼王出山四百四十六、大年初一四百零一、皇帝的決定兩百七十、攻守互換第三十章、誰寫的詩三百三十五、平南王的戰略眼光兩百九十一、遼國;女真;西夏(上)一百一十八、帝王之愛一百四十二、大年三十三百四十五、羽承安之邀六百五十四、相遇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第二十二、君子之交兩百六十二、徐國軍的變故三百四十二、孟知葉的理學兩百六十一、炮艦五百六十六、早就知道+先說話的好處兩百四十、平南王+最大的憂患
兩百五十五、起家人+南方急報兩百八十五、澤國江山入戰圖兩百七十三、聖人之書七百九十九、畢竟老夫也不是什麼壞人四百九十二、姑爺節五百七十四、鬥智七百零九,離戰爭越來越近三百零五、到底成沒成?三百一十六、口舌之爭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五百二十七、傲慢與偏見五百三十二、暗流涌動+一往無前四百一十八、新炮彈的威力+王府來人一百七十四、孫文硯的恐懼六百九十四、心裡有數六百一十八、鐵騎繞龍城(上)七百九十七、出手了一百一十九、麻煩來了六百九十七、盡在“掌握”四百一十五、處境+金國態度六百七十一,追憶,決心三百三十八、暗流涌動三百四十九、一丁點聖人+羽承安的機會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六百二十七、雷酸汞一百七十六、宴會中的心機一百八十三、鴻門宴兩百一十、不見硝煙的角逐五百四十五、北方新動態九十五、突然轉變的風向七百一十六、現實與夢想三百九十六、天子怒火六百七十八、金軍南下六百八十七、蘿1莉控五百六十六、早就知道+先說話的好處四百零八、王府貴人三百零一、參吟風四百一十三、內部矛盾+方新九十九、中書舍人三百二十九、戰前悲慼兩百二十八、求人+最後的機會六百三十三、皇上的對策三百零二、新軍改變三百八十六、整肅江州四百四十二、李星洲的覺悟+太子勢弱五十三、十八人上京三百八十、王通的神來之筆四百一十七、第二條通道五百七十五、對陸火力四百三十九、過年準備六百八十、人多的好處一百七十二、秋兒的滑輪組五百四十六、夏國臣服三百七十九、後手安排六百六十二、夏國四百四十二、李星洲的覺悟+太子勢弱兩百六十一、炮艦五百八十六、白刃戰第十八章、夜闌臥聽風吹雨四百零三、大將軍之哀(下)六百七十二、舉國之戰兩百三十一、意外成事+慶安公主之難六百六十二、夏國五百八十六、怪力亂神(上+下)六百一十九、鐵騎繞龍城(中)+弩兩百零九、青玉案八百一十九、內院起火+小傲嬌四百二十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五百三十二、暗流涌動+一往無前兩百五十二、入瀘州+黃底金字旗五百八十八、老無所依(上)一百二十二、風波起(上)一百八十三、鴻門宴一百三十三、王府建設七百零一、不相信第二十四章、瀟王之殤一百六十八,事端四百零一十一、永明郡主兩百零三、文治盛世七十、以月爲題五百八十九、老無所依(下)六百七十、積蓄力量七百九十二、隱患+遼王出山四百四十六、大年初一四百零一、皇帝的決定兩百七十、攻守互換第三十章、誰寫的詩三百三十五、平南王的戰略眼光兩百九十一、遼國;女真;西夏(上)一百一十八、帝王之愛一百四十二、大年三十三百四十五、羽承安之邀六百五十四、相遇兩百九十三、重騎兵崛起的時代第二十二、君子之交兩百六十二、徐國軍的變故三百四十二、孟知葉的理學兩百六十一、炮艦五百六十六、早就知道+先說話的好處兩百四十、平南王+最大的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