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交鋒

(

其實如毛紀所聞,徐謙這幾日既沒什麼尋常,又沒什麼不尋常,每日清早去內閣當值,當值時起草一下聖旨,或者和李時、楊慎閒談。

李時是二甲進士出身,可是爲人老練。而楊慎與徐謙有着相同經歷,楊慎也是狀元,在正德年間,他師從於李東陽,拜李東陽爲師,在其門下學習功課。

徐謙的恩師是謝遷,謝遷與李東陽都曾在劉健內閣中顯赫一時,光芒四射。

從某種意義來說,徐謙和楊慎的關係更密切一些,這時代的官,出身畢竟最重要,談及師從,楊慎和徐謙都不禁唏噓,不管怎麼說,二人至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推崇劉健內閣,只是……爭議也不是沒有。

楊慎認爲,若是朝廷奸臣當道,大臣應該忍辱負重,堅韌不拔,繼續與奸臣周旋下去。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只是楊慎每每興匆匆的提及這個話題的時候,徐六首同學就老臉一紅,忍不住要爭辯幾句,倒不是他不認同這句話,可是恩師謝遷當時迫於劉瑾的壓力致仕,而李東陽則繼續留在內閣,他總是覺得,這位楊狀元分明是在拐着彎的罵他恩師‘臨陣逃脫’,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啊,不反駁纔怪了。

其實兩個人暗中都在卯勁,師門之爭只是表面現象而已,若是有人問起劉健內閣中誰貢獻最大,劉健無疑是最耀眼的人物,可是李東陽和謝遷二人卻很有爭議,二人都曾大功於朝。也都同樣爲弘治中興立下赫赫功勞,真要說誰更厲害一些。還真說不準。

只是徐謙和楊慎這兩個學霸卻不同,他們顯然都認爲各自的恩師更厲害高明一些。

於是乎。徐謙起草了聖旨,楊慎便會拿去仔細覈實,就等着徐謙有什麼把柄落在他的手上,自然徐謙也是這樣做。

最慘的自是李時,大家都知道,作爲一個兩面派,壓力是很大的,他對着徐謙笑,對着楊慎也笑。風一吹,他就得琢磨着往哪邊倒合適,這老狐狸成了精,每天的所作所爲就是安慰和誇獎。

“徐編撰起草的聖旨心思細膩,條理清楚,治河在乎於疏而不漏,若是按這份聖旨治河,必定讓人信服。”

“妙哉!楊侍講的行書有乃父之風,大氣開闔。媚而不妖,驚動天地也。”

“徐編撰果然不愧是我大明不世出的……”

李時每日都在睜眼說着瞎話,不過這幾日似乎在期盼着什麼,心情卻都是極好。他平素生活簡單,在值房裡一副混日子的模樣,有時令楊慎很看不慣。其實連徐謙自從上次聽了他的一番琢磨之後,漸漸也對他觀感下降了。

牆頭草嘛。難免讓人輕視。

徐謙已經漸漸融入到了這個環境裡,其實內閣的待詔房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同僚們雖然不單純,卻總還算無害,下屬們雖不精明,至少對他敬若神明。

其實翰林是閒職,平時也就讀讀書,舞文弄墨而已,但凡能進這裡的都是大明朝的精英,舞文弄墨畢竟都不算什麼。

到了六月十三,快到下值的時候,內閣那邊有請,徐謙過去,便看到楊廷和和毛紀二人在那兒候着他,楊廷和和顏悅色地問他:“老夫讓你寫一道治理松江的章程,徐編撰寫了嗎?”

徐謙爲難地道:“時間緊湊,只寫了一半。”

楊廷和遺憾地道:“明日就是廷議,時間怕是來不及了,待會兒你用些心,勞煩你今日就將這章程奏本擬出來。

徐謙頜首點頭道:“是。”

就像是漫不經心又突然想起什麼似的,楊廷和微笑道:“是了,明日廷議,你來負責記錄廷議,如何?”

他突然問了這麼一句,讓徐謙警惕起來,翰林負責起居記錄,這是朝廷的規矩,可問題在於,廷議的記錄往往都是老油條來乾的,徐謙纔剛剛入翰林,上次天子和閣臣奏對,他就把事情辦‘砸’了,現在又讓他去記錄,這分明是剝奪他在朝中納諫的權利。

翰林是有資格參加廷議的,不只是如此,翰林因爲清貴,所以在廷議之中也有奏事之權,而一旦負責記錄廷議,這就等於是剝奪掉了徐謙奏事的權利,總不能在這滿朝文武面前,徐謙在一旁作着記錄,然後突然一下子跳出來奏事吧。

楊廷和或者是毛紀顯然不想讓徐謙在廷議中說什麼話,可是徐謙有些話卻又非說不可。

現在問到了頭上,徐謙第一個反應就是拒絕了,他毫不猶豫地道:“下官只是新晉翰林,廷議這樣的場合讓下官記錄廷議紀要怕要誤事,老大人固然想賦予重任,可是下官無才無德,還請老大人另請高明。”

這是婉言拒絕,當然,徐謙並不指望自己這一番話就可以讓兩位閣老改變主意。

楊廷和與毛紀對視一眼,不由笑了。

他之所以叫徐謙來提出這個要求,不過是毛紀的主意而已,現在徐謙不肯,他也不想強求,既然這是毛紀提出來的,自然讓毛紀來說。

毛紀忍耐不住,陰沉着臉道:“話不能這麼說,今年雖然新晉了不少翰林,可是庶吉士畢竟還生嫩,你是編撰嘛,至於其他人也各有差事,所以想來想去,也只有你最是清閒,你不要推拒,楊公和老夫主意已定。”

這分明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徐謙忍不住道:“若是出了差池,廷議的紀要記載不明,豈不是耽誤大事?大人說一時沒有人手,下官卻是知道李侍讀近來倒是清閒,不妨請李侍讀……”

“李時嗎?李時自有他的事要做。”毛紀顯然覺得自己的理由不太站得住腳,方纔說大家都很繁忙,就你清閒,可是徐謙說李時也很閒,這分明是撕他的臉皮,毛紀近來心神不寧,所以容易動怒,見徐謙態度堅決,便冷哼一聲,繼續道:“不過你這樣說,那麼就把李時叫來,也省得你覺得老夫不公。”

毛紀要叫李時,自然有他的考量,在他看來,李時這廝就是個沒有節操的牆頭草,當着內閣大臣的面,且看他敢不敢爲徐謙說話。像李時這樣如泥鰍一樣的人,要左右他還不容易?

這麼做,自然是讓徐謙死心,也省得別人說他毛紀故意和新任翰林過不去。

過不多久,李時便趕來了,李侍讀一見到兩位閣老,雙目立即放光,彷彿見了奶酪的耗子,恨不得自己全身骨頭都是酥軟的,連忙行禮道:“下官見過大人。”

毛紀將事情原原本本講了一遍,道:“本來嘛,老夫想賦予徐編撰重任,也藉此磨礪於他,只是他偏偏怕麻煩……”說是怕麻煩,言外之意卻是不太識相。接着又道:“只是現在翰林裡大家各忙其事,徐編撰卻說李侍讀有閒,可以代爲紀要,李侍讀,你當真有空閒嗎?”

毛紀說得已經很明白了,無非就是告訴李時,人家現在要整徐謙,也不打算讓徐謙以翰林的身份參加廷議,讓他作一作紀要就好。也是暗中告訴李時,叫他不要多管閒事。

李時卻是笑了,笑得很諂媚,堂堂一個翰林露出這樣不太要臉的笑容,實在是給翰林丟臉。

李時道:“大人,徐編撰說的不錯,下官近來確實有閒,若是徐編撰沒空,就讓下官代勞好了。”

他說這一番話出來,讓毛紀不禁愣了一下,他本來以爲李時是個很識相的人,誰曾想這個傢伙居然反手倒打他一耙,這個人怎麼回事,是不是瘋了,還是根本沒有聽到自己的言外之意?不對,他爲官多年,怎麼可能會聽不懂?可是爲了一個編撰卻得罪一個內閣大臣,這不是瘋了嗎?

毛紀的臉色越來越黑,感覺自己的威嚴受到了侵犯,甚至有一種被人耍了的羞辱感,真是荒唐,堂堂內閣大臣居然被兩個翰林給耍了。

楊廷和目光一沉,不由好好地打量了李時一眼,竟也覺得有些看不透他,李時是什麼人,內閣裡頭人盡皆知,此人是出了名的牆頭草,一點節操都沒有,可是李時爲什麼要冒着這麼大的政治風險偏幫徐謙?楊廷和目光如炬,卻也發現自己有看不透的地方。

眼看毛紀怒氣要發作,楊廷和卻是皺眉,徐謙說李時有空,這李時是毛紀請來的,既然請來了,人家說有空,你若是發這無名怒火,難免顯得內閣沒有肚量,他只得不鹹不淡地道:“既然如此,那麼李侍讀就來作這紀要吧,事情就這麼定了,你們下去。”

毛紀發出一聲冷哼,狠狠地瞪了李時一眼。

李時卻當作什麼都沒有看見,臉色如常,厚着臉皮道:“那麼下官告辭。”說罷,與徐謙一道告辭出去。

…………………………

第一章送到,同學們啊,請大家支持一下,一天三更,剛往月票一看,今天月票的數量居然都沒有超過三票,悲劇呀。。)

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25章 令人髮指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743章 再說一遍有這麼慘嗎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660章 鼓掌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84章 讓你服氣爲止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34章 和藹長輩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56章 拜師第549章 宰人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94章 人艱不拆第479章 千秋偉業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107章 御書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639章 瘋狂時代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645章 權臣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26章 回馬繼續坑第24章 大人英明第698章 封王第101章 攤牌第358章 算賬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57章 別惹我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326章 重賞第419章 聖旨已下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667章 鬥爭不是請客吃飯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321章 廷議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239章 決戰第37章 背水一戰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475章 變天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475章 變天第11章 亢奮了第211章 移駕慈寧宮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112章 殺人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692章 臣萬死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30章 生髮了第230章 生財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343章 有病第641章 大事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88章 糖衣炮彈第695章 伏誅第475章 變天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347章 動手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513章 娶妻第464章 完蛋第18章 徐家善堂第481章 亞聖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316章 平倭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25章 令人髮指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743章 再說一遍有這麼慘嗎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660章 鼓掌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84章 讓你服氣爲止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34章 和藹長輩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56章 拜師第549章 宰人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94章 人艱不拆第479章 千秋偉業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107章 御書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639章 瘋狂時代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645章 權臣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26章 回馬繼續坑第24章 大人英明第698章 封王第101章 攤牌第358章 算賬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57章 別惹我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326章 重賞第419章 聖旨已下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667章 鬥爭不是請客吃飯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321章 廷議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239章 決戰第37章 背水一戰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475章 變天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475章 變天第11章 亢奮了第211章 移駕慈寧宮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112章 殺人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692章 臣萬死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30章 生髮了第230章 生財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343章 有病第641章 大事第44章 給你們開眼界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88章 糖衣炮彈第695章 伏誅第475章 變天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347章 動手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513章 娶妻第464章 完蛋第18章 徐家善堂第481章 亞聖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316章 平倭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