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

還未等楊廷和和楊一清的奏書遞上去,那位左侍郎藍江濤,就已遞上了自己的奏書。『』

他以母親病重的理由,直接請辭,說是要回家侍奉雙親。

這個理由純屬出於孝道,不過孝道這東西就是如此,平時的時候,你可以忽視他,可是當你一旦把這東西拿了出來,效果卻是出奇的好。

朝廷若是奪情,就曉得有點不近人情,而且人家鐵了心,你能怎麼辦?

其實在此之前,徐謙就猜測到了這個結果,當然,楊廷和和楊一清並非沒有預料,只不過徐謙畢竟和廠衛關係甚密,這位藍大人的性格,早就摸清了。

可笑的是這個人選本來已經透出了風,現在突然一下子,藍江濤突然請辭,卻是打亂了內閣的陣腳。

他們突然發現,事情越來越複雜,更重要的是,似乎許多從前堅定支持內閣的官員,許多人變得有些左右搖擺起來。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除了相當一部分的死忠,還有一羣因爲新政而受損的官員之外,還有一部分官員,當看到禮部尚書垮臺,看到內閣居然拿新政沒有辦法,又見陛下對新政的態度,此時不免開始猶豫起來。

若是一條道走到黑,將來可能什麼都沒有,而假若現在搖擺不定,又或者索性學這藍江濤回老家去,未必不是一件壞事。

就如這藍江濤,他以盡孝的名義辭官,這就是美談,資歷又擺在這裡,而王黨和舊黨矛盾激烈,怕是用不了幾年。就可分出勝負,到了那個時候,多少高官要落馬,多少曾經顯赫的人要垮臺。

這些,都是空缺,到時再出面活動一下,還怕到時朝中沒有你的一席之地嗎?

藍江濤做了一個表率,這年頭的官已經越來越難做,還不如回鄉做個寓公。所謂君子不立危牆,君子伺機而動,有舍纔有得,退後一步就海闊天空了。

只是藍江濤的舉動,卻是惹來了內閣震動。

這姓藍的。一巴掌把內閣打的結結實實,更重要的是,完全打亂了楊廷和的佈局。

楊廷和意識到到了問題嚴重,只是此時,又不能發作,內閣裡頭,帶着幾分肅殺的氣氛。一些辦差的書吏,個個提心吊膽,生怕觸到黴頭。

楊一清的心情自不必說,邊鎮那邊。又傳來了奏報,還是催糧催銀,說是什麼各路大軍已經出關,爲了未雨綢繆。應急調錢糧至宣府、遼東等地,以作備用。

本來興兵。只是一個整人的由頭,誰曉得現在,卻成了內閣的催命符,新政沒有罷黜,這前方要錢要糧,不知什麼時候是個頭,更重要的是,這些奏書在兩位閣老眼裡,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楊一清眯着眼,淡淡道:“奏報裡說,今年物價上漲不少,軍中許多急需,花銷的銀錢採買不足,還要追加,哼,這些商賈,實在可恨,自從新政起來時候,物價一時在上漲,海路安撫使司的時候,物價上漲一成,朝廷興兵,物價又上漲一二成,若是不好好整肅一下,怎麼了得?”

楊廷和卻是道:“那麼就讓吏部下文,讓各省整肅一下囤貨居奇的商賈。”

說他們是囤貨居奇,還真冤枉了這些商賈,畢竟這些人,還真沒有囤貨居奇,只不過是因爲流入大明的銀子越來越大,一方面銀價開始降低,另一方面,則是大量的需求,導致物價的上漲。

不過楊廷和,不過是拿這個做起文章罷了。

楊一清頜首點頭,隨即又道:“只是這錢糧,該不該繼續撥付?”

楊廷和嘆口氣,道:“眼下,還能如何,難道能不給嗎?若是到時候,邊鎮出了什麼亂子,這個後果,你我都承擔不起,按他們所言,一併撥付吧。眼下當務之急,是戶部的問題,藍江濤已經請辭,內閣不可能逼他就任戶部尚書,可是換了其他人,似乎又大大的不妥,在這風口浪尖上,且不說許多人不想去戶部,就算是有擔當的,可是對戶部的錢糧事務卻不熟悉,等他熟悉過來,早就給徐謙這些人找到了話柄,藉此攻訐了。哎……養虎終於爲患,實在不成,只能讓這樑藤主持戶部了。”

“樑藤?”楊一清皺眉:“這樑藤是什麼人,楊公難道還不知嗎?這樣的人做了戶部尚書,豈不是正好助長了僞學的氣焰?此人斷不可用,一旦用了,遲早會釀成大禍。”

楊廷和淡淡的道:“其實,用樑藤也並非不可以,你想想看,爲何藍江濤不做這戶部尚書?”

楊一清沒好氣的道:“自是膽小怕事,沒有擔當。”

楊廷和捋須點頭:“就是這個道理,這個藍江濤,是怕得罪人,戶部現在是千頭萬緒,更重要的,還是宮裡不免要催促他清繳地方,可是地方呢,你去逼這些地方的督撫,這比殺了他們還難受,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嘛,藍江濤很是明白,若是逼得不緊,宮裡肯定要追問,少不了要治罪。可要是逼得緊了,這些人,肯幹休嗎?說句實在話,便是老夫親自出面,都未必能擋得住這些人狗急跳牆,因此,事後想一想,藍江濤此人,雖然沒有擔當,卻是將眼下的時局看透了,他不引退,遲早會成過街老鼠。既然如此,就讓他們僞學的人來做這個壞人,你我,就作壁上觀,等他們將該得罪的人得罪的差不多了,到時候……”

楊一清沉吟起來,不由道:“老夫……老夫覺得事情沒有這樣緊張,不過眼下,也只能如此。”

二人對視一眼,俱都嘆了口氣。

若是在弘治朝,這二人必定是一代名臣,若是嘉靖朝沒有新政,沒有徐謙,這名臣二字,怕是也和他們脫不開干係。可現在如此局面,他們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於是他們不得不用各種算計,要奪回自己的主動權,可惜這主動權,似乎離他們相去甚遠。

二人草擬了奏書,楊廷和道:“你我一起入宮,面陳陛下如何?”

楊一清卻是目露不悅之色,道:“哼,老夫見不得宮裡那煙霧繚繞的做派。”

他是嫉惡如仇之人,每次去那大高玄殿,心裡都是不忿。

楊廷和只是微微一笑,搖搖頭:“也罷,老夫去吧。”

命了人來,命他去內宮稟告,過不了多久,就有太監來,請楊廷和動身。

依舊是在大高玄殿,楊廷和對大高玄殿,固然心裡早有排斥,可是面上,依舊不露聲色,進入主殿,嘉靖似乎還未服丹,神智很是清醒,見了他微微一笑,道:“楊先生請坐。”

楊廷和在蒲團上盤膝坐下,看着一身道服的嘉靖,道:“陛下,戶部尚書的人選,內閣已經擬定了。”

“不知是誰?”嘉靖淡淡的道。

楊廷和道:“戶部右侍郎樑藤,此人是弘治九年的進士,此後入翰林爲庶吉士,後調都察院,又任過山西布政使。”

“這個人……”嘉靖笑道:“朕有印象。”

不過嘉靖顯然對楊廷和的舉薦有些詫異,這個樑藤,可是王學之人。

楊廷和微微一笑:“微臣以爲,此人可以擔當大任,眼下百廢待興,又要清繳各地虧欠的錢糧,非能者不能代勞,而此人已在戶部任職三年,對戶部錢糧之事耳熟能詳,可以擔當大任。”

嘉靖點頭:“內閣既然有了主意,便擬旨吧。是了,近來戶部有不少人請辭,這是何故?”

嘉靖當然知道這是什麼緣故,只是現在,要試探一下楊廷和的反應。

楊廷和道:“這個,微臣不知。”

嘉靖嘆口氣:“國家用人之際,這些人卻舍朕而去,實在不是什麼好事。還有,徐謙已經上書了,要求回浙江,說是浙江新政跌宕起伏,在京師呆的太久,心中不安,禮部那邊,你也打個招呼,不要爲難他,讓他速速赴任吧。”

楊廷和心裡忍不住想,假若這姓徐的當真不安,早就滾回浙江了。他莞爾一笑:“微臣遵旨。”

嘉靖覺得楊廷和似乎比之從前,要順服了許多,心裡不由生出一些錯覺,可又有些不對,最後笑道:“追繳官糧之事,楊先生也要多費費心思,徐愛卿說的很不錯,朝廷興兵,錢糧關係重大,追繳回來一方面補國庫不足,一方面整肅吏治,卻也是好事,好啦,朕還有事,你忙你的去吧。”

對楊廷和,嘉靖今日的態度柔和的多了,楊廷和謝恩去了,嘉靖卻是眯着眼,露出幾分不信,突然淡淡的開口:“爲何朕覺得,楊先生對朕態度和藹了許多,似乎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咄咄逼人。”

“陛下……”角落裡的黃錦道:“楊公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這朝廷,已經不再是他一家獨大了。”

“是嗎?”嘉靖笑起來:“你的意思,這也算是徐謙的功勞?”

……………………

第36章 後孃養的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128章 放馬過來第639章 瘋狂時代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75章 讀書好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295章 過關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467章 升遷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170章 聖人第688章 僞詔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520章 恩賞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267章 大考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316章 平倭第198章 心繫天下的天子第583章 人心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105章 箭在弦上第706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121章 開張大吉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65章 夠狠第486章 大變第698章 封王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452章 聖明第470章 瘋了第546章 萬歲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274章 好氣魄第230章 生財第403章 比一比第178章 幸福的錦衣二代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252章 出賣第453章 忠臣哪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638章 天子殺人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666章 死鬥第540章 論戰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56章 造孽啊第737章 我的天下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281章 悍婦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403章 比一比第332章 報復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64章 冤枉第731章 不成了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327章 恩旨第562章 黨爭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8章 誰是賤役第64章 冤枉第324章 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599章 王守仁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400章 慶生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219章 你拿捏得住嗎?第723章 意氣之爭第688章 僞詔第502章 京師震動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222章 恩旨到了第475章 變天
第36章 後孃養的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128章 放馬過來第639章 瘋狂時代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75章 讀書好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295章 過關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467章 升遷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170章 聖人第688章 僞詔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520章 恩賞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267章 大考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316章 平倭第198章 心繫天下的天子第583章 人心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105章 箭在弦上第706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121章 開張大吉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65章 夠狠第486章 大變第698章 封王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452章 聖明第470章 瘋了第546章 萬歲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274章 好氣魄第230章 生財第403章 比一比第178章 幸福的錦衣二代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252章 出賣第453章 忠臣哪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638章 天子殺人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666章 死鬥第540章 論戰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56章 造孽啊第737章 我的天下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281章 悍婦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403章 比一比第332章 報復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64章 冤枉第731章 不成了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327章 恩旨第562章 黨爭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8章 誰是賤役第64章 冤枉第324章 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599章 王守仁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400章 慶生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219章 你拿捏得住嗎?第723章 意氣之爭第688章 僞詔第502章 京師震動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222章 恩旨到了第475章 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