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我的天下

什麼叫做無恥,無恥就是,明明大家都知道,這事兒就是你安排的,也知道是你授意,可是你並不擔心,就算是指使別人爲非作歹,都如此的明顯,如此的粗糙。完事之後,你還在這裡假惺惺的聲討,假惺惺的對受害人進行安慰。

如果說楊廷和安排了楊濤來滋事,至少還曉得遮掩一下,儘量做到不留痕跡。

可是徐謙分明就是告訴大家,這個人就是我指使的,人打了,替罪羊也是現成,可這又如何?

“無恥!”許多人心裡忍不住痛罵。

只是他們全然忘了,楊濤和樑開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大家只是各爲其主,用的手段各不相同罷了。

暖閣裡又恢復了寧靜。

這個時候,卻是再無人跳出來了,有了楊濤這樣的前車之鑑,所有人謹慎了多。

徐謙淡淡一笑,道:“陛下不知還有什麼交代。”

嘉靖感激的看了徐謙一眼,徐謙如此不留餘地,做事雖然過份,但是嘉靖卻是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朱載基,他咂咂嘴,艱難的道:“朕有一子,名曰載基,年紀幼小,可是頗爲聰敏,祖宗基業,盡皆維繫於他一身,朕當然知道,一個稚齡小兒,不足以擔當重任,亦不能無負祖宗大業,可是天下不可一日無君,朱載基,可以克繼大統,繼承祖業……”

話說到這份上。

不少人躍躍欲試,想要反對了。

可是楊廷和臉色平淡,在遺詔上書道:“蓋愆成昊端伏。中山王朱載基。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可繼朕登極,即皇帝位。仰賴上天垂佑。列祖貽謀,當茲寰宇乂安,太平無事,必能與億兆臣民共享安寧之福。勉修令德,勿遇毀傷。

徐謙一字一句的盯着楊廷和的下筆,看到即皇帝位時,大大的鬆了口氣。

嘉靖繼續道:“朕享國不久,可是區區宗人之子,位列九五。雖功績平平,施政善乏可陳,志願未竟,不無遺憾。可是朕死之後,喪制要簡易,諸卿不必哀傷,禮儀一切從簡,不可苛責百姓……各地藩王,不可擅自離開自己的藩地。各地督撫,宜盡忠職守。”

楊廷和看了嘉靖一眼,或許在他看來,嘉靖做的最厚道的一件事。就怕是這麼一句話了。

他略有沉吟,然後毫不猶豫的寫道:“喪禮依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祭用素饈。毋禁民間音樂嫁娶。宗室親、郡王,藩屏爲重。不可擅離封域。各處總督鎮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職守,聞喪之日,各止於本處朝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府州縣並土官俱免進香。郊社等禮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舊典,斟酌改正。”

這其實是大明皇帝一直以來的政策,古代的喪葬十分繁瑣,若是按周禮,天子若是死了,應當服喪二十七月,民間不能婚嫁,此後因爲太過麻煩,爲了免得給兒孫們添麻煩,所以纔有了這個所謂舊制,以日易月,將二十七個月,改爲二十七天。

當然,嘉靖的重點還是在後半句,藩王應以藩屏爲重,不能離開自己的封地,督撫不可擅去職守。

這麼做,爲的就是留一個後手,防止有人藉機滋事,甚至可能謀反。

尤其是朱載基年紀如此幼小的情況,更是要謹慎,一個不好,就可能陰溝裡翻船。

楊廷和深吸一口氣,道:“陛下,臣有一言。”

遺詔還未擬完,楊廷和終於還是忍不住了。

嘉靖道:“愛卿直言無妨。”

楊廷和正色道:“陛下責令宗室親、郡王屏藩爲重,可是陛下已召益王入京,主持大局,衛戍宮中,輔佐弱主……”

嘉靖不悅道:“朕只是讓益王入宮,商討宗親之事。”

他現在耍賴了,因爲益王現在還沒有入宮,而且現在也已經來不及了。

楊廷和道:“中山王年幼,誰可代政?”

嘉靖毫不猶豫:“大臣可以。”

楊廷和步步緊逼:“哪個大臣?”

嘉靖看了他一眼,道:“楊先生不可以嗎?”

楊廷和正色道:“微臣老邁,不足以承擔重任。”

嘉靖冷冷道:“張孚敬可以。”

楊廷和道:“資歷不足,不可以統御六部兩京十三省。”

嘉靖最後看了徐謙一眼:“徐卿可以。”

楊廷和的臉上,浮出一絲冷笑,直截了當的道:“恐天下不服。”

短短五個字,終於把要說的話說了出來。天下不服,這個天下,代表的是除直浙、天津還有新近的臺灣府之外的天下,這個天下,代表的是近八成的文武官員,近九成的地方官吏,這個天下,代表的是七八成的讀書人,還有十萬士紳。

一個如此多人反對,將其視之爲寇仇的人,怎麼可以主持大局,一旦如此,必定會使人和朝廷離心離德,會使人產生不滿和怨氣,只要有人跳出來,那麼這個天下,就將站在徐謙的對立面,同時,也站在了朱載基的對立面。

正如宋神宗,他縱是大力支持王安石,支持新黨,可是王安石和新黨已經得罪了這個天下人,天下人必定要反彈,必定會反擊,最後連新黨的最有力支持者宋神宗,也不得不妥協。

這個天下,乃是士紳的天下,近千年來,他們掌握土地,他們掌握輿論,他們和天子共治天下,他們是王朝穩固的基石,既維繫了大宋朝,同時也是維繫大明朝的根基。

而現在,徐謙比王安石對這個天下的傷害更大,王安石不過是像這個天下的人多收了一些稅賦,想要用這些天下人的銀錢,來增加國庫的收入。可是徐謙更加直接,他直接斬斷了這個天下人的根本,使這些崇尚田園的天下人,徹底的消亡。

這些天下人,既是大宋時的舊黨,也是如後世美國的南方莊園主,他們自身受到了傷害,就會進行最瘋狂的反撲,無論是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

因爲天下人掌握的特權,絕不容許低賤的商賈剝奪,他們控制的輿論,決不能易手,他們的財產,決不能因爲新政的開始而大幅縮水。

這些人之所以反對徐謙,並不在於他們個人情感上對徐謙有絲毫的感觸,也不是因爲徐謙長得好壞,無論徐謙什麼出身,他們之所以反對,是因爲商賈正在快速的積累財富,一個商賈一年積攢的財富,遠遠超過了同樣的地主,大量的白銀流入,也使銀錢貶值,大量的勞力吸引到了工坊,使他們的土地荒蕪,使他們的田地不得不花費更大的代價,纔能有人爲其耕種。

地主的屬性很簡單,一方面,他們依靠土地來維持自己的生計,可是勞力的減少,就使得他們的生產資料,也就是土地,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因爲從前誰握有土地,誰就有了說話的權利,可是眼下,勞動力有了選擇,一旦地主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用腳投票。這種情況之下,地主就不得不減免地租,不得不花費更高的代價,來吸引長工。

更可怕的是,地主們愛儲蓄,他們有了糧食,賣了銀錢之後,就會存起來,可是貿易開始之後,天下的財富流向大明朝,白銀的價格,越來越貶值,三年前的十兩銀子,已經和現在的十兩銀子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意味着,許多地主幾代積攢的財富,因爲不可能像財主那樣不斷的進行投資,不斷的將十兩銀子變成十五兩、二十兩、三十兩甚至更多,他們會突然發覺,他們手中的銀子,已經越來越不值錢了。

更可怕的是對輿論的控制力,從前輿論多是受地方鄉紳搖擺,可是新興的階層們有了銀子,於是一個個報館如雨後春筍的冒出來,這些報館的背後,就是一個個商行,沒有商行的支持,任何報紙都不可能坐大,輿論的控制,等於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落入了這些士紳眼裡不值一提的一羣賤民之手。

輿論的控制,十分可怕,因爲在大明朝,地方官員是極重輿情的,你的政績好不好,就反應在輿情之上,在從前,你的政績是在所謂的士紳口裡,士紳們高興,願意拿出點銀子,讓你修一下縣學,那便是德政,而只要大家願意說你好話,那麼無論你多麼的貪婪無度,對小民如何的殘暴,那麼你也是愛民如子,是天下官員的楷模。

可是現在呢,又有一隻手,控制住了地方官員,因爲許多地方官員,不得不看報紙的眼色,報紙的傳播畢竟更加廣泛,迎合報館,某種意義來說比迎合士紳更能直接的樹立自己的形象,而報館的背後,則是一羣羣商賈,也就是說,在從前,你可以得罪你治下的任何小民,但是絕對不能得罪士紳。可是現在,卻是你可以得罪小民,甚至可以得罪士紳,但是絕不能得罪一羣呼風喚雨的商行。

()

第165章 滾出去第63章 你配嗎第179章 榮華富貴第264章 會試第691章 魚死網破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731章 不成了第49章 上山打老虎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170章 聖人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549章 宰人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549章 宰人第720章 牛人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333章 坑死你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721章 橄欖枝第540章 論戰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93章 打臉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735章 誅了老虎求安慰第336章 你完了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381章 死戰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109章 水太深第885章 報復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651章 閉門羹第735章 誅了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32章 殺人滅口第41章 縣試第一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352章 騰飛第300章 點翰林第300章 點翰林第541章 歡欣鼓舞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166章 鄉試第141章 聖旨下第277章 亂套了,全部亂套了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319章 交鋒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550章 二道販子威武第666章 死鬥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77章 師者如父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歡破壞莊稼第659章 破天荒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645章 權臣第232章 殺手鐗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462章 沒理也不饒人第3章 贗品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746章 抄家第255章 栽培第694章 人艱不拆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452章 聖明第644章 情何以堪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23章 請戰血書
第165章 滾出去第63章 你配嗎第179章 榮華富貴第264章 會試第691章 魚死網破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731章 不成了第49章 上山打老虎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170章 聖人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549章 宰人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549章 宰人第720章 牛人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333章 坑死你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721章 橄欖枝第540章 論戰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93章 打臉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735章 誅了老虎求安慰第336章 你完了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381章 死戰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109章 水太深第885章 報復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651章 閉門羹第735章 誅了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132章 殺人滅口第41章 縣試第一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352章 騰飛第300章 點翰林第300章 點翰林第541章 歡欣鼓舞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166章 鄉試第141章 聖旨下第277章 亂套了,全部亂套了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319章 交鋒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550章 二道販子威武第666章 死鬥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77章 師者如父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歡破壞莊稼第659章 破天荒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645章 權臣第232章 殺手鐗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462章 沒理也不饒人第3章 贗品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746章 抄家第255章 栽培第694章 人艱不拆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452章 聖明第644章 情何以堪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323章 請戰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