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升賞

戶部的情況,已經惡化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難道繼續!發債?

楊一清可不這樣認爲,因爲他明白,這是飲鴆止渴,別人可以這麼做,但是他不能,他是四朝老臣,一身清名,不能因此而毀於一旦。

想到這裡,楊一清不由苦笑,很是爲難的看向楊廷和,道:“楊公,戶部危如累卵,陛下既不肯出銀接濟,又當如何?”

楊廷和做了這麼年的閣臣,對政務可謂老道,只是現在,他卻是爲難了。

爲難的原因不是他智商不夠,而在於他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在新的事務出現時,很多睿智無比的人物,往往都是乾瞪眼,正如在後世,許多所謂的‘後輩,,那些所謂的‘名臣,,到了清末時期,大多數還不是成爲了小丑一般的人物。

畢竟他們這一輩子,所接受的知識是舊有的方式,看到的東西也是舊的體系,他們是舊體系之中的得益者,也是這個體系中最爲睿智的人,他們熟稔了這個體系的規律,知道這個體系裡發生了什麼事應當如何解決,可是一旦出現了新的事務,他們就發現,自己竟是束手無策了。

楊廷和現在,就是這麼個心思,數年之前,他確實有底氣,認爲天下的事,無非就是一個規律而已,他熟稔了內閣運行的道理,所以很是清楚遇到問題怎麼去解決,只是眼下這個問題,他卻發現,似乎是個死結。

“這個簍子,本是王學捅的,可是現在,卻是讓邃庵給他們收拾。”楊廷和也不由發了一通牢騷,道:“眼下,這燙手山芋,看來是不能接了·只是,燙手山芋應該傳給誰?何不如傳給張子麟?”

楊一清此時明白了楊廷和的心思,既然是個燙手山芋,那就不能在自己手裡爆炸。

楊一清搖頭道:“張子麟未必肯接·再說他是刑部尚書。”

楊廷和苦笑:“其實老夫有個人選,徐謙現在不是直浙總督嗎,這些僞學之人,夠資歷升任尚書的,只剩下徐謙了,他在直浙折騰的也差不多了,不是最新有一份捷報傳來嗎?說是又蕩平了倭寇·不如讓他入京吧,與其放在地方,不如放在你我的眼皮子底下·至少······也讓人放心一些,而且······戶部的這麼多債款,想來多是他的授意,樑藤這個人,沒有這樣的膽子,不是徐謙在背後挑唆,也借不出這麼銀子來,現在,就讓他來主持戶部·若是做不好,正好藉此機會,彈劾他誤國誤民·可要是做的好,正好解決了這戶部的賒欠問題,邃庵以爲如何?”

楊一清道:“就怕養虎爲患。”

楊廷和不由莞爾笑了:“到了如今·想不養虎也不成,若是如此下去,吃虧的是邃庵,你的一世清名,豈可葬送在這裡?”

楊一清遲疑了一些,心思也動搖起來。徐謙之所以能成勢,最緊要的是這幾年在地方上放開了手腳·仗着天高皇帝遠,在直浙一帶大展拳腳·培植了不少多少親信,現如今羽翼已經豐滿,若是繼續讓他在直浙呆上幾年,還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在這種情況之下,還不如召回朝廷,至少這是天子腳下,還不至於讓他胡作非爲。

想到這裡,楊一清沉吟片刻,道:“眼下也只能如此,只是他剛剛升任直浙總督,用什麼理由將他召回,陛下那邊,會肯嗎?”

楊廷和眯着眼,道:“這卻不難……”

他手裡拿出一份奏書,道:“這份奏書,是新近的捷報,徐謙剿滅倭寇,殺賊一千三百人,又調兵破了大琉球,言大琉球上生活的多爲大明子民,請朝廷設臺灣府,兼由福建布政使司管轄,這······就是大功一件,只是這種天南地北的事,說大是大,說小呢也是小事一樁,他這功勞也是可大可小,本來老夫想要壓着,可是現在看來,是該讓人鼓譟一下,讓大家曉得這位直浙總督又立新功了。”

楊一清明白了,道:“楊公的意思是,藉此造勢,將這徐謙的功績狠狠的鼓譟上去,而後,宮中必定要升賞,藉着這個機會,說動陛下,調徐謙回京?”

楊廷和淡淡的道:“宮中之變發生之後,陛下已經如履薄冰,對大多數人,都已不再信任,只怕這個時候,陛下夜裡也睡不着了,陛下多疑,唯獨沒有疑心徐謙,這個時候我們只要肯讓徐謙入京,陛下那邊,肯定很好說話,至少,陛下現在需要徐謙。

聽到這裡,楊一清的臉色掠過了一絲怒意,嘆道:“可笑,可嘆,陛下多疑!卻是疑心忠臣,寧願相信奸佞。”!

楊廷和道:“因爲奸佞會投其所好,而忠言總是逆耳,這件事,就這麼辦吧,要快一些。”

楊一清頜首點頭。

用不了多久,一封封奏報便經過內閣轉入宮中,功勞的大小,確實是人說了算的,有的功勞固然大,可是若是被人認爲沒有絲毫影響,衆口一詞之下,大多數人的心裡,都會不以爲然。可是有些邊邊角角的功績,若是對了胃口,又或者正好迎合了某些人的心理,大家一起誇大之下,就一下子變得卓著起來。

直浙平倭的功勞就是如此,俘倭寇五千,殺賊一千餘,這無論如何,都不算是小功,況且設臺灣府,也算是開疆拓土,況且臺灣府上多爲漢民,將漢民重新歸化,又有諸多的文章可做。

嘉靖看了一份份的奏書,想不到在直浙,徐謙不聲不響,又立了大功,這幾日緊張的情緒,才稍稍緩和了一些。

在這個時候,終究有一股暖意注入他的心田,他不由笑道:“這個傢伙,事前爲何不通報一下,如此大的動作,朕竟是不知道?”

黃錦答道:“陛下,其實徐謙早已上書了,只是內閣覺得這是小事,所以一直壓着。想來現在是壓不住了,所以······”

嘉靖冷哼一聲,旋即打起精神,道:“不過······這也算是好事,如此功勞,是該重賞了,否則不知道的,還以爲朝廷吝嗇,況且北邊戰爭頻仍,直浙那邊也可立爲榜樣,讓那些個丘八們好好看一看,看一看直浙是如何奮發有爲的。”

他沉吟片刻:“調撥內帑五十萬兩,獎賞有功將士,只是徐謙的功勞,內閣那邊擬定了沒有?”

黃錦道:“奴婢聽說,內閣那邊似乎沒有動靜。”

嘉靖怒道:“豈有此理,請楊廷和覲見,朕要親自過問,朕知道,他和徐謙不睦,可是如此怠慢功臣,未免太顯得他小家子氣,既然他想壓着,想要拖延,那麼朕就親口問他。”

黃錦頜首點頭,連忙去請楊廷和。

楊廷和來的倒是快,進殿之後還未行禮,嘉靖便興師問罪:“近日有奏書傳報,說是直浙又剿滅了倭寇,自此倭寇徹底釐清,這件事,內閣知道嗎?”

若是知道,嘉靖自然還有後話,可要是你說不知道,嘉靖必定會勃然大怒,呵斥說這麼大的事,內閣怎麼可能會不知道。

楊廷和平靜的道:“老臣知道一些。”

一些二字,模棱兩可,進可攻退可守。

嘉靖似乎也聽到了弦外之音,挑了挑眉:“那麼,內閣爲何不對相關人員進行升賞?”

楊廷和苦笑道:“內閣有難處。”

“難處?什麼難處?”

楊廷和正色道:“其他人都可升賞,可是若是其他人員俱都重賞,而直浙總督卻不封賞,似乎不妥。”

“直浙總督爲何不升賞?”嘉靖沉眉。

楊廷和道:“陛下想來也知道功勞不小,而直浙總督主導此事,功勞自是不小,可問題在於,升該如何升,賞又如何賞?若是再升,就肯定要入朝,以他的資歷,必定要擔任尚書,只是尚書暫時沒有空缺。可要是單純的進行賞賜,又有不妥,因爲一旦賞賜,而其他相關人員都升,唯獨直浙總督只給一些財帛賞賜,似乎又是不妥。只是要封爵,顯然又有難處,他的父親已有爵位,父子若是都封爵,這封爵豈不是也是不妥,微臣的難處就在這裡。”

嘉靖倒是無詞了,升沒地方升,六部尚書的位置都滿了,總不能打發他去南京擔任尚書,這就不是升了,顯然是貶謫。可是要賞賜,無非就是財帛之類,可是相關人員肯定要升遷,反而功勞最大的只是賞賜一些金銀,顯然也不妥當。至於封爵,總不能說兒子立了功勞,所以給父親加爵吧,就算給徐謙加爵,加了有什麼用,徐昌現在是侯爵,若是給徐謙封一個伯,等徐昌一死,這侯爵世襲罔替,就是給徐謙的,徐謙這個伯爵就成了空頭支票。

似乎……還真有些道理。

只是,嘉靖彷彿看出了楊廷和的心思,他顯然是藉着這個爲難,所以故意想拖延此事,嘉靖感覺,楊廷和在糊弄自己。

於是嘉靖冷冷一笑,道:“依朕看,升賞也未必不可行。”

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601章 決勝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495章 招討大將軍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742章 號角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256章 造孽啊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50章 都付笑談中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299章 六首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240章 妖孽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70章 打上門了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339章 高升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746章 抄家第8章 誰是賤役第695章 伏誅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660章 鼓掌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56章 拜師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93章 打臉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475章 變天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61章 不死不休第18章 徐家善堂第412章 王法第666章 死鬥第583章 人心第7章 心理太陰暗第273章 我再拜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51章 連中小二元第580章 大發戰爭財第347章 動手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190章 大禮包第149章 內閣震動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346章 青天第602章 殺氣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663章 要命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645章 平反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199章 爲官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231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97章 技壓羣雄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738章 使朕無憾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755章 收拾你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710章 威懾第576章 軍機第213章 玩出花樣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241章 棄子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727章 人頭作保第647章 謎團第86章 人治第58章 杭州小才子
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601章 決勝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495章 招討大將軍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742章 號角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256章 造孽啊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50章 都付笑談中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299章 六首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240章 妖孽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70章 打上門了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339章 高升第138章 小子 終於抓住你把柄了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746章 抄家第8章 誰是賤役第695章 伏誅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660章 鼓掌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56章 拜師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93章 打臉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475章 變天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259章 助你一臂之力第517章 真儒是也第61章 不死不休第18章 徐家善堂第412章 王法第666章 死鬥第583章 人心第7章 心理太陰暗第273章 我再拜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51章 連中小二元第580章 大發戰爭財第347章 動手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190章 大禮包第149章 內閣震動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346章 青天第602章 殺氣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663章 要命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645章 平反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199章 爲官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231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97章 技壓羣雄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738章 使朕無憾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755章 收拾你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710章 威懾第576章 軍機第213章 玩出花樣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241章 棄子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727章 人頭作保第647章 謎團第86章 人治第58章 杭州小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