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要命

內閣難得一次雷厲風行,經過幾次修改之後,商稅的章程遞入了宮中,旋即由司禮監加印,聖旨出來,頒佈天下。

稅監衙門建了起來,與此同時,一份份的公文分赴各省各府,商稅徵收正式實施。

聖旨出來,自然是有人拍手叫好,有人一陣叫罵,叫罵的都是王學門人,在他們看來,朝廷這是赤裸裸的搶劫,所謂的稅監衙門,實則是和鎮守太監差不多。

只不過是鎮守太監乃是宮中委派,充實內帑,而稅監卻是內閣委派,充實國庫而已。

這件事鬧得沸沸騰騰,與此同時,在內閣裡,兩個閣臣看着新遞來的一份奏書不由短嘆。

這份奏書來自於直浙,乃是直浙總督王道中親筆奏書。

奏書中俱言聖旨傳至直浙之後,直浙震動,一時之間,沸沸揚揚,莫說是尋常百姓,便是一些士紳和官員都極力反對。

如此重稅,可謂鮮見,大明朝一向沒有收取商稅的規矩,可是想不到這一徵收,就收的如此狠,大士紳們大多都種植棉桑,原本徐謙在的時候,也是收取重稅,按理說這些銀子,只不過是變了個名目,從前是交給巡撫衙門,現在交給了國庫,雖然繳納的銀子又多了一些,但是他們的利益,理應不會受損太多。

可是不要忘了,在徵收棉桑稅的同時,便是各處碼頭還有各家作坊也都另外開徵稅賦。表面上好像大士紳們利益沒有受損,但是作坊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使得不少工坊出現了難題,若是價格暴漲,必然消費下降,那些尋常人家,未必能承受的起這樣的衝擊,到時候不免要節衣縮食,而一旦節衣縮食,作坊生產的貨物就可能積壓。而且海路安撫使司那邊。許多番商見價格漲的厲害,許多貨物因爲利潤劇減,自然也就沒有再大肆收購的慾望。

可要是維持價格,利潤就不免微薄,而利潤微博,一方面是有的作坊難以維持,索性破產了事。還有一些勉強能夠負擔,只是市面上對棉桑的需求驟減,如此一來,這棉桑的價格。就少不得要死命的往下壓一壓。

棉桑的價格,如今已經下跌了兩成。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未來數月,隨着各地官府紛紛開始徵稅之後,價格還要暴跌。

因此,大士紳們意識到,自己繳納的稅雖然沒有增加多少,可是他們的收益。卻是已經腰斬,可怕的是信心的喪失,人人都知道棉桑還要暴跌,誰還敢繼續採購棉桑?於是乎,這些大士紳們無數的土地,種植出來的棉桑竟是無人問津,再不復從前的熱鬧景象。

大士紳們的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自然而然,要通過士林清議發出聲音來。直浙這邊,各種抨擊商稅的聲音陳出不窮,熱鬧程度可見一斑。

此外還有官員,按理說,地方官員雖然有了徵取商稅的權利,可是這個做法,對他們未必是好事,一旦工坊難以爲繼,他們自己私底下的許多工坊也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這些可都是投入了數千數萬甚至數十萬兩銀子的金母雞,就指着它來下金蛋的東西,如今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官員的親戚做的木材、煤炭、絲棉的買賣,因爲工坊的需求驟減,使得許多人手裡壓着收購來的原料,卻幾乎難以兜售。

這樣的損失絕對不小,官員暗中從商在直浙已經形成了潛規則,有的人甚至是把家中老本都貼了進去,一旦玩砸,那就真正要變成窮光蛋了。

爲此,直浙官場上鬧得很兇,甚至浙江巡撫直接放出了公告,說是浙江的商稅不會急於徵收。

只是這樣的做法用處並不大,因爲誰都曉得,聖旨都已經下了,今日不徵,明日就會徵,無論你如何拖延,大家的信心已經崩潰,以至於不少原本想要投身工坊的地主,此時不由開始緊張觀望起來,販貨的商賈,此時也不敢隨意到工坊收購貨物。便是船行生意也慘淡了許多,許多人愁眉苦臉,生怕將來,官府把稅收到自己頭上,而且由於商貿的急劇猥瑣,許多船行已經瀕臨倒閉。

船行當時擴張的實在厲害,由於供不應求,於是不斷的購船,只是真金白銀只有這麼多,於是不少船行都曾四處告貸,而現如今一下子手中的船不能生利,一旦還不上帳,只怕到時候,前景也是堪憂。

整個浙江,一片沸騰,王道中的奏書裡得意洋洋的道:“直浙新政,不堪一擊,可見新政不過無根浮萍,必定不能長久。”接着他又不無擔憂的道:“只是近來許多官員、士紳抨擊朝廷,甚至有人慾抗旨不尊,下官擔心,遲早有人狗急跳牆,釀出大禍。”

一方面,王道中對聖旨的影響很是滿意,這證實了新政的問題非常嚴重,正好可以藉此剷除新政。可是同時,他也清醒的認識到,有許多人心中不服,心中不服,就可能滋事,滋事倒也不怕,畢竟只要有軍馬在,不怕翻出浪來,眼下最重要的是直浙的地方官飽受新政薰陶,對他這總督還有朝廷都是陽奉陰違,就算是一些舊學的官員,此時也不免發出牢騷,說是朝廷這麼做,實在有些過份。

在這種情況下,王道中與其說是上書告知直浙的近況,倒不如說是來要權,他這直浙總督,必須得有足夠的權利,才能彈壓的住這些官員,才能讓這些官員乖乖的聽從朝廷的旨意,乖乖的執行商稅徵收。

楊一清短嘆一口氣之後,抖擻精神,道:“熬了這麼久,今日最是痛快,那徐謙吹噓新政,說什麼新政如何如何,你看,結果果然和王道中所說的一樣,不能長久。這樣也好,長痛不如短痛,眼下應當一鼓作氣,徹底將新政壓下去。”

楊廷和點點頭:“王道中果然不負所望,而眼下,他說了許多難處,邃庵以爲如何?”

楊一清沉吟道:“其實這不算什麼難處,他調不動下頭的官吏,只是不能震懾而已,老夫聽說,在直浙有許多官員命自己的親戚開辦作坊從中牟利,哼,堂堂朝廷命官,做出這樣的事,和貪贓又有什麼區別?所以老夫的意思,就是以肅清吏治的名義,讓吏部委派差員趕赴浙江,協助王道中穩住局勢。”

派出吏部的人去浙江,明面上是肅貪,可是實則卻是督陣,不聽話的,統統清查下去,不怕你不沾腥,到時候直接法辦。如此一來,誰還敢不聽話?

楊廷和似乎也覺得妥當,道:“不錯,近來陛下對吏治亦是有諸多不滿,不如老夫上書一封,就說讓吏部、大理寺、都察院一起差官員巡查四方,糾察不法,至於這巡查的第一站就是直浙,如此一來,別人也挑剔不出什麼來,邃庵認爲妥當嗎?”

楊一清點頭:“這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有王道中在總督任上,又有軍馬在浙江,如今再派出吏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員,不怕這些王黨的官員不老實,不老實,大不了直接查辦就是,誰做這出頭鳥,就先拿誰來殺雞儆猴,尤其是那個浙江巡撫趙明,此人是徐謙黨羽,索性,就先從他查起,據聞這個人,有偌大家業,腰纏十萬以上。”

楊廷和慢悠悠的道:“不必急,先不急着動手,查可以查,但是不要急着辦,刀懸在脖子上才能唬住人,把人殺了,於事無補,還會惹得狗急跳牆,只要這趙明曉得了厲害,到時候若是肯棄暗投明,對徐謙來說,這纔是真正的要命。”

內閣裡頭,兩個閣老的情緒都很激動,他們清理了思路之後,旋即一面命人往直浙遞條子,一面準備撰寫奏書。

……………………………

相對徐謙來說,從直浙來的書信可謂排山倒海,這幾日,幾乎每個時辰,就有幾封書信遞來,有一些官員,也有不少大商賈,更有不少士紳。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哭告。

沒法活了,若是放任下去,大家都得完蛋,看朝廷這架勢,分明是要斬盡殺絕,是要把新政扼殺於襁褓之中,而對這些和新政息息相關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將期望自然而然的放在了徐謙身上,徐謙本就是他們的主心骨,而且又是戶部尚書,大家早將徐謙看成了無所不能之人,此時一個個前來哭告,一個個請求徐謙想一想辦法。

便是徐福也找了來,說是聚寶樓現在的買賣一下子慘淡,甚至有商賈破產,直接在聚寶樓懸樑的事件。

“徐大人……許多人託我來問,到底有沒有辦法,若是再沒有辦法,只怕到時候,不知多少人要吊頸了,這可是要命的啊,便是聚寶樓這邊,用不了多久,怕也要受到很大的波及,這買賣,往後還做不做?”

徐福哭喪着臉,幾乎要哭出來。

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207章 好茶第13章 居然也有**的一天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392章 決一死戰第228章 學堂第438章 侍讀學士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47章 名士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239章 決戰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109章 水太深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746章 抄家第540章 論戰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16章 家大業大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213章 玩出花樣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238章 嘉靖出擊第96章 誅心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715章 藉機發難第595章 飲鴆止渴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369章 主動出擊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177章 御劍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56章 拜師第247章 該當何罪第279章 見駕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641章 大事第709章 征討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363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175章 進京第314章 賢婿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635章 暗潮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1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18章 徐家善堂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622章 總督人選第532章 瘋狂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264章 會試第474章 開戰第746章 抄家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32章 老成縣令第730章 磚家第609章 大禮議第707章 動粗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585章 刺刀見紅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654章 株連第317章 天子多心
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207章 好茶第13章 居然也有**的一天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392章 決一死戰第228章 學堂第438章 侍讀學士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47章 名士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239章 決戰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109章 水太深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746章 抄家第540章 論戰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16章 家大業大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213章 玩出花樣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238章 嘉靖出擊第96章 誅心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715章 藉機發難第595章 飲鴆止渴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369章 主動出擊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177章 御劍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56章 拜師第247章 該當何罪第279章 見駕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641章 大事第709章 征討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363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175章 進京第314章 賢婿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635章 暗潮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1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18章 徐家善堂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622章 總督人選第532章 瘋狂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264章 會試第474章 開戰第746章 抄家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32章 老成縣令第730章 磚家第609章 大禮議第707章 動粗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585章 刺刀見紅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657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654章 株連第317章 天子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