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不簡單

張孚敬終於拋出了自己乾貨。

侃侃而言道:“直浙之事,內閣不懂,朝廷也不懂,這世上的事,就怕不懂的人不懂裝懂,因此,本官倡議在京師,籌辦一個新政衙門,專門負責的,就是直浙新政事宜,往後呢,直浙的奏疏,先送去這個衙門裡擬票,再送內閣過目,內閣若是覺得沒有問題,便可照準行事,徐大人以爲如何?”

新衙門……

自從徐謙辦新衙門,大家似乎受了傳染一樣,也紛紛籌辦新衙門,彷彿上癮了似得。

其實這也怪不得大家,大明朝到了現在,朝廷的只能依據不再是從前那般的空泛,許多政務,開始變得具體起來,就如城市的擴大,就需要衛生和治安一樣,從前呢,這些事都是差役們辦,可是差役也忙,說到底他們局勢打雜的,這個能管那個能管,收稅歸他們,治安歸他們,衛生也歸他們,除此之外還有攤派、公文傳送、救火等等,結果就是,管的越是空泛,就越是什麼事都幹不好,於是,許多新衙門就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出來,一開始,大家覺得唐突,可是後來,也就慢慢的接受。

而張孚敬提出來的新衙門,對徐謙來說是絕對的利好,朝廷對新政不理解,也管不了新政,可是管不了,不代表你可以什麼都管,就比如這一次倭國的事,沒有朝廷同意,雖然名義上依舊可以找到平倭的藉口,可是假若下一次是安南呢?還能用這樣的藉口嗎?可是現在,就等於是在內閣之下,等於是專門設立了一個新政管理處,直浙的奏疏,讓這個衙門來票擬,票擬之後,再呈到內閣,就等於是直浙那邊。在內閣裡頭辦了一個小內閣。

朝廷裡頭,深諳新政的大臣幾乎都是王學門徒,所以這個衙門的主官佐官,也必須出自王學官員,這就等於,直浙那邊,在朝廷有了一個辦事處。

這個方案。一下子拉近了朝廷和直浙的距離,同時,也使得新政派在朝中又多了一個代理的衙門。

徐謙笑道:“大人真是真知灼見,此舉利國利民,徐某人定會鼎力支持。”

張孚敬笑了,道:“只是可惜啊。這個章程,內閣未必同意,楊公別的都好,唯獨不好的,就是不能接受新鮮的事物。”

這番話另有所指。

徐謙知道,這是攤牌的時候了,他沉吟道:“他的年紀大了。老眼昏花,我早就說過,陛下應當體恤他,何必讓他繼續在朝中受苦呢?”

張孚敬眼眸一亮,一拍大腿:“正是這個道理,不過現在陛下告病,所以才一直挽留他,而且據聞。楊公有意藩王中遴選儲君,此事徐大人知道嗎?”

一下子,這新任的內閣大學士和戶部尚書二人關係熱絡起來,徐謙也不隱瞞,道:“略知一二。”

張孚敬嘆道:“說句憑良心地話,陛下心太善了,明知如此。還如此挽留,按理說,不該如此啊。”

徐謙一語道出了真相:“大人,陛下其實忌憚的不是楊公。在立儲這件事上,也不是沒了楊公,就不會出現變數。楊公並非一人,沒了楊公,就會有張公、趙公,說穿了,楊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這些人,不喜新政,又不待見中山王殿下,他們要的,是讓朝廷回到弘治朝的時候去,也正是如此,陛下才不敢輕舉妄動,牽一髮而動全身啊。楊公背後,是千百個大臣,這些大臣背後,又是數千上萬個地方官員,而這地方官員背後,則是十萬士紳。”

徐謙頓了一下,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宋熙寧四年,神宗於資政殿招對兩府大臣議事,其實就是想看看對荊國公的新法兩府大臣的立場。當時已是三朝元老、樞密使的文彥博對神宗說: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神宗的回答是: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你道那文彥博怎麼說,文彥博拉下臉面說:爲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

這段奏對,幾乎成爲世人們藉以擡高身價的重要依據,而在當時背景之下,卻是異常殘酷。翻譯過來的大意無非就是,神宗想看看大家對新法的立場,而後大臣文彥博說:“祖宗法制都在,不需要改變,否則會失去人心。”神宗皇帝顯然誤會了文彥博的意思,他原本以爲人心,乃是天下人的人心,於是便很幼稚的說:“新法之後,士紳們雖然都不高興,認爲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可是對百姓又有什麼不好?”再然後,神來之筆就來了,文彥博告訴神宗:“你是天子,是和士紳共治天下,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文彥博其實不過是說出了真相,新政讓百姓有了生業,讓人的財富增加,可謂善政,可問題就在於,新政實施之後,‘於士大夫誠多不悅’,這纔是問題的關鍵,大明朝的皇帝依靠的就是士大夫,現在士大夫們不高興了,你讓楊廷和一個人滾蛋,有用嗎?

正如王安石讓司馬光滾蛋了,難道他的新法就得以推行,大臣們就會擁護新法,士紳們就會拍手稱快?

許多人總是認爲徐謙和楊廷和不睦,又或者說是楊廷和和嘉靖不睦,只是因爲私人關係的問題,是爲了權利鬥爭,事實上,在大禮議時,確實是如此,可是現在,卻並非如此,誠如你可以消滅掉司馬光,甚至肉體將他消滅,但是絕對消滅不了宋朝的舊黨,現在也是如此,要消滅楊廷和,或者說要消滅掉那十萬士大夫,那十萬士大夫們推出來的地方官員,地方官員們仰仗的朝廷重臣,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嘉靖採取激烈的動作,不但於事無補,只會得來更大規模的反彈,甚至於整個大明江山,都可能變得不穩固。

張孚敬顯然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他明白了什麼,駭然的看着徐謙,道:“徐大人的意思是,士大夫,已經成了絆腳石?”

徐謙微笑點頭:“應當說,士大夫們,已經成爲了新政的絆腳石,也成了中山王殿下的絆腳石。”

張孚敬一時哭笑不得,他原本以爲,他已經看到了京師裡頭矛盾的焦點,覺得事有可爲,於是打起精神,立即入京,決定和楊廷和好好鬥一斗,只要拉上新黨,拉上天子,只要把楊廷和踹出局去,自己就是勝利者。

可是現在,他才發現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自己興沖沖的跑來京師,立即展露出了自己的諸多‘手段’,又是拜謁徐謙,又是給自己改名,結果不知不覺之間,就成了士大夫的敵人。

張孚敬現在唯一的感覺,就是自己有些悲劇,早知如此,還不如和楊廷和站起來更安全一些,宋神宗支持的王安石手掌天下大權,得罪了士大夫,結果如何?閻王好惹,可是士大夫卻不好惹。

徐謙明顯感覺到張孚敬臉上閃露出來的尷尬,卻是笑道:“眼下當務之急,其實不是在內閣裡設什麼新衙門,也不是推廣新政,最重要的是,先要扶立中山王。只要中山王登基,楊廷和遲早都要垮。”

張孚敬尷尬點頭,本來這一次,他要表現出洞察世事的姿態來,誰曾想,竟是露出了自己的破綻,心裡不禁有些懊惱,可是徐謙的那番話卻還落在他的心裡頭,讓他心裡沉甸甸的,自己算不算被人綁上了戰車,可惜,他不能怪別人,因爲這是他自己犯賤,尤其蒼蠅碰到了臭蛋,自己叮上去的。

中山王……中山王……這一切,說到底還是中山王。

這時候,張孚敬意識到,中山王想要登基,只怕並沒有這麼容易了,因爲朝野如此大的反對力量,絕不會輕易讓中山王得逞,那麼,接下來如何呢?

張孚敬心事重重的從徐家出來,坐上轎子,來時他是躊躇滿志,自以爲聰明,覺得自己把握住了人心,可是現在細思,陡然發覺自己是個老糊塗。

他沉默片刻,吩咐轎伕道:“連夜給張福、陳府、周府下帖子,讓他們無論來一趟,還有,想盡辦法,刺探楊廷和的一舉一動。”

轎伕是個孔武有力,又顯得很有幾分精明的魁梧漢子,他低沉着聲音道:“若是如此,徐大人這邊,要不要刺探?”

“不必了。”張孚敬不由苦笑,道:“全部撤掉,現在不宜得罪他,得罪他,會惹大麻煩。過幾日,將老夫從南京帶來的一些特產,撿一些好的送到徐家來,態度要客氣,這姓徐的,恐怕比想象中還要不簡單。”

說罷,不再吩咐,可是他靠在軟墊上,心裡卻是淌血:“自己是何苦,來趟這趟渾水,早知道這裡頭是關係着數十數百萬的爭鬥,老夫打死,都不該來啊。”

……………………………

第96章 誅心第357章 死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125章 神了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500章 告捷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540章 論戰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112章 殺人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16章 家大業大第96章 誅心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41章 縣試第一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381章 死戰第352章 騰飛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707章 動粗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671章 天賜公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402章 高下立判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76章 恩師棒喝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701章 雌威第500章 告捷第284章 完了……第47章 名士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645章 平反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652章 項莊舞劍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186章 進宮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281章 悍婦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72章 狗一樣的東西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360章 結義第299章 六首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
第96章 誅心第357章 死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125章 神了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650章 漲了 漲了第500章 告捷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540章 論戰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112章 殺人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187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16章 家大業大第96章 誅心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41章 縣試第一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381章 死戰第352章 騰飛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707章 動粗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671章 天賜公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402章 高下立判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76章 恩師棒喝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701章 雌威第500章 告捷第284章 完了……第47章 名士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645章 平反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652章 項莊舞劍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186章 進宮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281章 悍婦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72章 狗一樣的東西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360章 結義第299章 六首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