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爭取

去慈寧宮……

這時候,大家都明白,最關鍵的時候到了。

或許在一炷香之前,所有人期盼着這一刻,可是現在,所有人都變得無比緊張。

終於來了,決定所有人生死榮辱的一刻,接下來發生的每一刻,都影響着自己的前途。

有人變得激動起來,雙拳攥緊。

也有人臉色露出幾分憂心忡忡之色,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鬥爭,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豪賭,可是任誰都知道,這場賭局,誰也成不了旁觀者。

縱然是手心捏滿了汗,也要硬着頭皮一路走下去。

楊廷和當機立斷,道:“老夫這便動身,去慈寧宮。諸公誰願同往?”

張進用幾人道:“願隨楊公同往。”

楊廷和只是點點頭,旋即帶着一干人,匆匆趕往慈寧宮。

趕去慈寧宮,爲的就是防止徐謙使壞,倒不擔心皇帝清醒之後撇下大家,和徐謙謀議遺詔之事。

沒有楊廷和的參與,所謂的遺詔,就是一紙空文,效應並沒有多大,到時直接說,是徐謙謀同黃錦制的僞詔就可以了。而事實上,這種事黃錦已經做過一次,歷來大家對太監僞造聖旨的事,都是深痛惡絕,因此這奏疏,不是楊廷和親自草擬,並不能服衆。

眼下最重要的是,說服兩宮太后,在這方面,楊廷和也有信心。

他飛快帶着一干大臣,到了慈寧宮,命人通報之後。裡頭已經有太監請他們進去。

張太后和王太后二人都在這裡,二人顯得有些六神無主。顯然雖然明知會有大變,可是當事情發生在了眼前。這兩個女人,還是不能做到聞變不驚的地步。

徐謙則是坐在一側,並不吭聲。

楊廷和等人賜坐之後,各自坐下,目光看着張太后,又看看王太后,誰也沒有說話。

無聲即是一種表態,這個時候若是滔滔不絕,反而讓人疑心不關心天子的生死。

在場的人。自然都是演戲的高手,至少一臉的苦瓜相,卻還是要做出來的。

徐謙臉色灰沉,良久之後,道:“有些話,不該說也得說,陛下即將大行,國不可一日無君,假若天佑大明。陛下待會兒醒轉,能夠草擬遺詔那是最好。可是凡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陛下從前。一直屬意皇子朱載基,而中山王殿下雖然年幼,卻有鴻天福相。異日必定大貴,所以微臣以爲。太后應下懿旨,早作謀劃。以防不測。”

羣臣誰都沒有做聲,可是有人暗暗點頭,也有人露出不滿。

這個時候,楊廷和再不出馬是不成了,楊廷和咳嗽一聲,道:“中山王殿下確實有鴻天福相,也自然是貴不可言,陛下只有一子,中山王殿下理所應當應當克繼大統。”

徐謙淡淡一笑,抿抿嘴,知道他還有後話,所以也不打斷。

楊廷和正色道:“可是君事即是國事,兩者不能切割,也切割不開,眼下適逢內憂外患之時……”

徐謙道:“內憂外患,何來的內憂外患?”

楊廷和道:“韃靼虎視眈眈,倭寇尚未釐清,朝廷內部又是朋黨林立,這不是內憂外患?”

楊廷和說的有道理,不過任何事都有兩面,同樣是嘉靖朝,你可以說他是最好的時代,也可以說它是最壞的年代,若往好裡說,可以說新政的出現,使得商貿繁榮,城市人口劇增,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歲入暴增,以這個標準來看,確實是盛極之世。

可是往壞裡說,商貿的繁榮,使得大量的田地荒蕪,鄉間的勞力劇減,爲了商賈的利益,戰爭越來越頻繁,大量的人充作了炮灰,城裡的工人雖然生活改善,可是體力勞動比之鄉間更加繁重,許多地方,充斥了女工和童工,甚至許多人,需要勞作七個時辰以上,所得的,也不過是勉強的口糧和一年四季的幾件新衣而已。與此同時,大量的財主和工坊主們卻是腰纏萬貫,夜夜笙歌。

正如雙城記中所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徐謙並沒有自大到,他的所謂新政,能讓所有人得益,事實上,新政提供的,不是一個新的生活,一個必須走過的道路,但是徐謙自己也不能保證,新政能帶給所有人滿足,也不可能出現盛極之世。

因此,無論是盛世還是內憂外患的亂世,靠的都是一張嘴皮,徐謙可以誇大他的好處,但是楊廷和照舊可以點出無數的問題。

這一點上,徐謙無可反駁。

而張太后和王太后二人,則是看看楊廷和又看看徐謙,顯然她們並沒有太多的主見。

楊廷和繼續道:“眼下這個時候,應當以社稷爲重,幼主若是登基,於國不利。微臣的淺見是,可以召賢明的藩王入京主持大局,立中山王殿下爲太子。”

果然如此,徐謙早已料到,楊廷和打的就是就是這個主意,現如今終於說出了意圖,徐謙心裡冷哼。

這種事,確實有先例可循,可是先例裡頭,英宗皇帝被俘,他的弟弟代宗皇帝繼位,原本大家的意思也都很明白,就是代宗皇帝死後,便是英宗皇帝的兒子登基。可是話雖如此,代宗肯嗎?爲此,整個朝廷鬧了好幾年,若不是此後英宗政變,拿下了代宗,英宗的子嗣,只怕一輩子都別想進京了。

徐謙淡淡道:“若是命藩王入京,是做天子呢,還是代政呢?”

楊廷和看了張王二太后一眼,道:“名不正則言不順,應立天子,再立中山王爲太子。”

徐謙微笑:“不知誰可爲天子?”

楊廷和不做聲了,這句話以他的身份說出來有忌諱,不過他不說,卻是有人說,張進用道:“益王殿下素來賢明,可以代政。”

其他幾個大臣也紛紛搖頭晃腦道:“兄終弟及,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只是眼下情勢如此,也不得不如此,娘娘賢明,此事關乎社稷,切要以大局爲重。”

若是沒有徐謙,沒有主見的兩個太后,只怕早已一口答應。

理由很簡單,大臣們是專業人士,至少在兩個太后看來就是如此,大家衆口一詞,說是假若不這樣做,可能連大明的江山,都不能保全,這個時候,兩宮太后會怎樣想?

王太后顯然是不樂意,說到底,藩王和她沒有任何關係,而朱載基,卻是自己的親孫子,這一點,她分的很清楚。

倒是張太后,此時有點動容,她還是頗爲深明大義的,心知大臣們所言,頗有道理,而且她並沒有私情,無論是朱載基還是其他藩王,其實她都是第三者的態度,所謂旁觀者清,她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載基登基,她照舊是她的太皇太后,畢竟不是朱載基的祖母,其實沒有多大關係。而其他藩王入京,其實就和當年正德駕崩之後的局勢差不多,雖然也是外人,可是不管怎麼說,只要自己拍了板,人家至少還記得這份恩情。

張太后的處境其實和眼下的張皇后差不多,劉貴人又兒子,而張皇后卻是沒有,劉貴人的兒子若是登基,那麼張皇后不是中山王的生母,最後遲早會被靠邊站。可是這個時候,若是藩王入京,人家多少還會感激你,知道若是沒有你從中謀劃,自己也做不成這個皇帝,所以對張皇后來說,與其讓劉貴人的兒子做皇帝,還不如送給別人。

這裡頭的心思,可謂不深。每一個深宮中的女人,都深諳此道。

張太后眯着眼,雖然沒有做聲,也沒有表示支持,可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卻是點了頭。

楊廷和自然也已經關注到了張太后的態度,事實上,他不指望能說動王太后,因爲王太后有切身的累關係,他要努力的,就是說動張太后,張太后在宮中雖然未必及得上王太后,畢竟王太后有嘉靖撐腰,可是王太后在外朝的影響卻是驚人,一方面,嘉靖的天下,本來就是張太后拍板給嘉靖的,另一方面,弘治皇帝的影響極大,便是現在,許多人都在懷念弘治皇帝,許多人私下裡將嘉靖和弘治皇帝比較,大多都是搖頭,張太后作爲弘治皇帝的皇后,大家對弘治皇帝的懷念,自然也就轉到了張太后身上。

假若這個時候,只要張皇后肯擬一道懿旨,那麼一切的事,都可以變得名正言順,便是當年嘉靖入京,也是張太后親書懿旨一封,因此,張太后的態度,格外的關鍵。

()

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164章 你完了第327章 恩旨第264章 會試第710章 威懾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360章 結義第512章 良知爆發第548章 官人 我X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400章 慶生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684章 手握軍權第383章 整人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225章 趨利第663章 要命第24章 大人英明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661章 藉機反戈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665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00章 貓吃老鼠,老鼠吃象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736章 你有張良計 我有王八拳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647章 謎團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569章 大夫人和二夫人第164章 你完了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63章 要命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165章 滾出去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320章 對決第546章 萬歲第654章 整死你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114章 大功第446章 拿下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99章 天子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562章 黨爭第627章 恭喜你 你被坑了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753章 勸進第753章 勸進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08章 衝突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758章 公推第141章 聖旨下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525章 豪族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546章 萬歲第155章 送你歸西第178章 幸福的錦衣二代第225章 君心難測乎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老虎求安慰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164章 你完了第327章 恩旨第264章 會試第710章 威懾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360章 結義第512章 良知爆發第548章 官人 我X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400章 慶生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699章 攻守同盟第684章 手握軍權第383章 整人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225章 趨利第663章 要命第24章 大人英明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661章 藉機反戈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665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200章 貓吃老鼠,老鼠吃象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736章 你有張良計 我有王八拳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647章 謎團第372章 龍爭虎鬥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569章 大夫人和二夫人第164章 你完了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63章 要命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165章 滾出去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320章 對決第546章 萬歲第654章 整死你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114章 大功第446章 拿下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99章 天子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562章 黨爭第627章 恭喜你 你被坑了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753章 勸進第753章 勸進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08章 衝突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758章 公推第141章 聖旨下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525章 豪族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546章 萬歲第155章 送你歸西第178章 幸福的錦衣二代第225章 君心難測乎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老虎求安慰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