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鬥法(二)

徐謙進了寶相樓,隨即躬身行禮,口裡道:“學生見過兩位娘娘。”

王太后端坐在鳳榻上不做理會,顯然這口氣還沒有消下去。

倒是張太后道:“坐下說話吧。”

和徐謙總共說了五個字,也僅這五個字而已,等到徐謙落座,張太后便再也沒有關注過徐謙一下,反而笑吟吟地看向謝詔道:“謝卿不是說送禮嗎?讓我們這兩個婦道人家開開眼界罷,也好成全你的孝心。”

徐謙乖乖地坐在角落裡,聽着太后對謝詔的溫言細語,他原本想要解釋一下,可是誰知人家壓根就不問,既然不問,自己若是跑去解釋,未免有些不敬,因此只能坐在一旁,且先看看再說。

其實他進了這樓,便受到許多不懷好意的人上下打量,估摸着許多人此時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話,徐謙心裡冷笑,不禁在想:“哼,到時誰看誰的笑話還不一定呢。”

此時已經有太監呈上謝詔的禮物了,贈予張太后的乃是一支雞心吊墜,具體是用什麼打造的,徐謙也看不出端倪,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打造的技藝極爲精湛,紋路清晰,樣式新穎。

便聽謝詔道:“家祖曾奉命攻打安南,在安南帶兵七年,那裡的土人進獻了這藍瑪瑙一塊,家父爲之稱奇,於是回京之後命工匠將其製造了吊墜,原本是藉以傳家之用,到了學生這一代已經傳至五代,不過今次學生入宮,其他尋常珠玉恐會唐突娘娘,因此特意敬上這傳家寶物,還請張娘娘笑納。”

張太后素愛珠寶,如今見這吊墜自是愛不釋手,吟吟一笑道:“本該哀家賜你這後生晚輩賞賜。誰知竟是讓你拿出了傳家寶,這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說哀家奪人所好?”

這本來就是客氣,世上哪裡有禮物收回的道理?謝詔更加客氣。道:“這是學生的一片孝心,張娘娘切莫推辭。”

張太后沉默一下,也就不再說話了,自然是默許了接受這個禮物。

這時第二份禮物送來。卻是一本古樸書籍,謝詔鄭重其事地對王太后道:“這是河上公本的《道德經》的孤本,學生聽聞王娘娘好黃老,在杭州時便留上了心。四處打聽這本書的下落,終於黃天不負,總算是讓學生尋到……”

他說到一半。王太后已經動容。忍不住連續叫了兩個好字。

嘉靖的父親興獻王就尊崇黃老之術,王太后耳濡目染,自然也頗有造詣,而興獻王健在的時候,最喜歡收藏各版的《道德經》,其他的版本七七八八早已收於內庫,唯獨這河上公本的道德經卻是沒有下落。王太后曾向人感嘆,若是能收集到河上公本,先王也就是現在的先帝,當時便是死,只怕也瞑目了。

誰知道這個時候,謝詔竟是給她尋了來,這不但了了她的心願,況且她本身就愛好黃老,在她眼裡,這份禮物實在不小,雖然先帝已經仙去,只是這本孤本的意義對她來說卻是非同凡響。

王太后連說幾個好字,竟是眉飛色舞,忍不住道:“你有這個心思,真讓哀家沒有想到,哀家素聞你人品莊重,學富五車,怎麼,你也懂黃老之術嗎?”

謝詔搖頭晃腦地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王太后的眼眸不由一亮,接着他的話茬道:“玄牝即是道也,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謝公子想來,也是有道之人了?”

謝詔連忙誠惶誠恐地道:“學生不過是耳濡目染,心中嚮往而已,有道二字,萬不敢當。”

王太后頓時笑起來,道:“你莫要謙虛,方纔你那番話卻是一語道出了道之本源,哀家粗淺的知道一些,卻遠遠不及你。”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卻是大談黃老道術,這一下子,讓那些準備看笑話的士人們不由目瞪口呆,他們可是儒生,是聖人門下,雖然在他們眼裡,黃老之術雖不算什麼異端,可是謝詔好歹也是自己人,王太后說是國母也沒有錯,在這種鄭重的場合大談黃老,讓許多人無所適從。

謝詔當然也明白這些士人們的心思,只是這時候也只能如此,哪裡還顧忌得上他們的感受?

於是一時之間,這些士人們的臉色有些尷尬,看謝詔的目光也有點不好了。畢竟這謝詔已有取寵之嫌,來了就算不談儒術,那也不該談道術纔是。

而此時的徐謙在冷眼旁觀,正在王太后和謝詔說話說得興致勃勃的功夫,他突然嘆了口氣。

王太后的臉色頓時拉了下來,她本來就是挑剔的性子,這徐謙先是遲到,現在又是裝模作樣的嘆息,分明是譁衆取寵,她不由冷笑一聲,道:“徐解元何故嘆息?”

徐謙不疾不徐,慢悠悠地道:“學生在想,儒生談黃老,而國母言長生,似乎不是國家之福。”

一聽這話,那些士人們不禁打起精神,不由對徐謙刮目相看起來,這傢伙倒是耿直,連這種話都敢說,換做是他們,雖然心裡打着小九九,可是終究沒有說出來的勇氣。

王太后大怒,道:“大膽,哀家說什麼,也和你有關係嗎?”

這已經是完全撕下臉來的訓斥了。

徐謙卻是站起來,侃侃而談道:“娘娘息怒,學生只是以爲娘娘既是召問我浙江士子,而我等又都是聖人門下,自然不宜與謝公子談什麼黃老,黃老之說雖有他的道理,只是我大明以儒立國,娘娘既爲國母,召問浙江生員,卻被這小人謝詔所引導奢談黃老之術,若是這件事傳出去,謝詔固然是能從中牟利,得到娘娘信重,可是對娘娘對皇上都不是好事。”

徐謙故意把皇上兩個字咬得很重,皇帝爲什麼要撤銷鎮守太監?無它,無非是沽名釣譽而已,新君登基,正是收買人心的時候,若是這時傳出醜聞,引起天下人的議論,那麼此前皇上所做的努力都要付諸流水了。

王太后聞言,竟也不由審慎起來,意識到自己方纔有些失態,她雖然不喜歡徐謙這個刺頭,可是話還是有道理的,於是立即不再吭聲。

倒是謝詔大怒,忍不住道:“徐謙,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對你忍讓,你竟是爲了一己私怨,跑到這裡來鬧事嗎?你說我是小人,我謝詔頂天立地,何曾是小人?”

兩宮太后不做聲,正是到了徐謙發揮的時候,徐謙冷笑道:“你不是小人是什麼?你明知今日乃是兩宮娘娘召問儒生,卻奢談黃老,其心可誅。再者,你獻上的這些禮物,固然是豐厚無比,可是不要忘了,這些禮物說來說去都是俗不可耐,只要肯花費重金,捨得錢財,用上一點心思,便可置辦十件百件,你名爲讀書人,舉止卻是如此庸俗,不是小人是什麼?”

謝詔朝他冷笑,道:“我是小人,那你又是什麼?”

徐謙眼睛看都不看他,風淡雲清地回答:“雖非聖人,卻也算是君子。至少我不會指使人堵在午門,阻擋你入宮。”

“你……你胡說八道!”謝詔直截了當地呵斥一聲,他早已料到徐謙會藉故用這個來打擊自己,不過這種事無憑無據即是栽贓,所以他並沒有遲疑,反脣相譏道:“我阻擋你入宮?你是什麼東西?”

徐謙嘆口氣道:“你還想抵賴?午門的那個張鎮撫已經乖乖如實告知,你若是有膽,便請他來對峙如何?”

這一下子,謝詔的臉色驟然有些難看了,他不相信張鎮撫敢反咬他謝家一口,畢竟這鎮撫也算是他謝家的親信故交,怎麼可能輕易把謝家抖出來?可是徐謙說得如此自信滿滿,倒是讓謝詔有些不知所措了。

徐謙冷冷地看着他,道:“怎麼,你不敢?你心虛了?你當然心虛,你這小人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竟敢做這樣的事,莫非這紫禁城是你們謝家的嗎?”

最後一段話實在厲害,嚇得謝詔冷汗淋漓,他小心翼翼地看了帷幔之後的兩位太后一眼,雖然看不出對方表情,可是看張太后和王太后對徐謙放任的態度,卻分明也是起了疑心。

謝詔冷冷一笑道:“我不知道你在胡言亂語什麼,你進宮來是爲了吵鬧的嗎?在太后跟前也敢如此咆哮?”

徐謙呆了一下,像是突然醒悟了什麼,隨即道:“你不說我倒是忘了,我進宮來,既是承蒙兩宮太后相召,前來拜謁,這其次嘛,和你謝詔一樣,也是來送禮的,只是你送的是小人之禮,我徐某人送的卻是君子之禮。”

送禮……

這姓徐的來之前並沒有看到帶着什麼寶貝,莫非這廝的禮物是憑空變出來的?

…………………………

第三章送到。唉,兒子又發燒了,還好現在總算退燒了,真心累,同學們,能繼續叫點月票安慰一下嗎?

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225章 趨利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548章 官人 我X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147章 立威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28章 張家服軟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77章 師者如父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599章 王守仁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181章 簡在帝心第8章 誰是賤役第172章 中了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670章 萬死第93章 打臉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336章 你完了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481章 亞聖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506章 發達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715章 藉機發難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286章 給點甜頭第156章 興師問罪第433章 出名了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101章 攤牌第689章 有聖旨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141章 聖旨下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646章 不能不義第300章 點翰林第11章 亢奮了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753章 勸進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398章 慾求不滿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489章 敕命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10章 前程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252章 出賣第652章 事急矣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第319章 交鋒第488章 宮變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27章 殺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685章 誰是反賊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654章 整死你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427章 殺第210章 共享富貴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692章 臣萬死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93章 去死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
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225章 趨利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548章 官人 我X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147章 立威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28章 張家服軟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77章 師者如父第265章 當着主人打狗第599章 王守仁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181章 簡在帝心第8章 誰是賤役第172章 中了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670章 萬死第93章 打臉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336章 你完了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481章 亞聖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506章 發達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715章 藉機發難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286章 給點甜頭第156章 興師問罪第433章 出名了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101章 攤牌第689章 有聖旨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141章 聖旨下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646章 不能不義第300章 點翰林第11章 亢奮了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753章 勸進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398章 慾求不滿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489章 敕命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10章 前程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252章 出賣第652章 事急矣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第319章 交鋒第488章 宮變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27章 殺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685章 誰是反賊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660章 戶部 內閣之爭第654章 整死你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427章 殺第210章 共享富貴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692章 臣萬死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93章 去死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