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

原以爲這句話會難倒徐謙,嘉靖自我感覺還是頗爲良好的,只是他心裡不免有些期待,且看看徐謙怎麼說。

徐謙並沒有讓他失望,義正言辭地道:“陛下此言差矣,讀書人之智在乎詩詞文章,便是到了極限,那也不過是七步成詩。可是天子之智牽涉甚廣,關係天下人的福祉,讀書人有大智,無非不過是幾篇精彩歌賦流傳於世,可是天子有大智,則活人無數,造福蒼生。因此學生斗膽,竊以爲陛下拿自己的智慧來對比學生的智慧太不妥當。”

這話若是翻譯過來,便是告訴嘉靖,你老人家還是不要攀比了吧,你我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你的智慧只能和帝王去類比,和我一個讀書人比個什麼勁?

嘉靖微微莞爾,哂笑道:“你的口舌很厲害,朕不如你,也罷,既然你能說出道理,那麼朕就不比了。你方纔說天子有大智,則活人無數,造福蒼生,那麼朕問你,朕有大智,蒼生而何?”

徐謙心裡嘆口氣,你確實是有大智,小小年紀就能和朝中這麼多的老狐狸周旋,數十年不臨朝,卻可以把天下人都玩弄於鼓掌,可是……

徐謙此時又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反對,即告訴嘉靖,百姓們過得其實並不好,你這皇帝未必合格。要嘛就是支持,無非就是大獻諂媚,頌揚一下吾皇聖德。

前者最容易觸怒嘉靖,嘉靖是個極爲敏感的人,很難接受這個答案,可是後者卻也讓徐謙猶豫了。

徐謙熱衷功利沒有錯,徐謙臉皮厚比城牆也沒有錯,徐謙無恥。徐謙下流,這世上有許多惡意的名詞都可以形容在徐謙身上,但是有一條,徐謙在踏出這一步時卻是踟躇了。

他很壞,但是並不代表他可以沒有下限,嘉靖是什麼人,他比誰都清楚,若是巧言令色固然能得到豐厚回報,可是同樣也會失去徐謙最後一點讀書人的東西——節操!

雖然他經常拿利益當手足。拿節操當衣服,可是這並不代表徐謙忍心慫恿這個皇帝一條道路走到黑,眼看着他玩弄天下於鼓掌而不動聲色,眼看他肆虐生靈而鼓勵。若是如此,那麼徐謙和嚴嵩。和劉瑾,又有什麼區別?

他心裡嘆了口氣,隨即道:“陛下,學生有一個故事,陛下想聽嗎?”

嘉靖看他的臉色複雜,也覺得奇怪,其實雙方都在小心地試探對方。嘉靖神經緊繃,道:“你說罷。”

徐謙道:“學生在杭州時有一個朋友叫王生,此人和學生一樣,也是錢塘的生員。他很是聰明,便是學生見了他也甘拜下風,此人看書,能夠做到過目不忘。往往洋洋千言,他只需目光掠過去。很快就能倒背如流,不只如此,他精通詩詞,琴棋書畫之道,學生處處都不如他,可是此次鄉試,他卻是名落孫山,而學生明明智慧不如他,也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卻僥倖中了案首,一舉奪魁。”

這是一個小故事,甚至連小故事都算不上,只是這個故事說出來,嘉靖卻陷入了深思。

徐謙的這個所謂故事,這個王生是個絕頂聰明之人,可是他明明這麼聰明,卻中不了舉,只怕聽說這件事的人都不由會生出惋惜之情。只是嘉靖並沒有流於表面,他很快就察覺到了徐謙這個故事之後的故事——陛下,王生絕頂聰明、過目不忘,可是卻中不了舉,這就說明,他的聰明用到了錯誤的地方,就算再聰明的人,若是將自己的才智用到了錯誤的方向,也是成不了事的。

徐謙所說的這個王生,其實只是個隱喻,是婉轉的告訴嘉靖,陛下聰明絕頂、才智過人,可是要活人無數,要造福蒼生,就必須將這些才智用在正確的方向,否則的話,只會和王生一樣空有才智,卻是一事無成。

嘉靖品味着,眼眸微微眯起來,帶着幾分警惕地看了徐謙一眼,隨即從御椅上站起,踱了幾步,突然擡眸對徐謙道:“這個王生,其實根本就是你杜撰出來的?”

徐謙頜首點頭道:“不敢相瞞,學生並沒有王生這樣的朋友,可是學生卻是知道,這世上多的是王生這樣的人。”

嘉靖顯得有些浮躁,隨即道:“你的意思是朕雖有才智,可是卻用錯了地方,所以你方纔所說的什麼聖明,其實都是虛詞?”

徐謙無語,這傢伙未免也太敏感了,不過是給你提個醒罷了,竟也如此嚴重。

徐謙連忙道:“學生不敢。”

嘉靖側目瞥了徐謙一眼,道:“你有什麼不敢的?你的膽子大得很。”

一旁的黃錦不由隱隱擔心,因爲嘉靖似乎有大發雷霆的徵兆。

可是誰知,嘉靖卻突然笑了起來,這一次不是冷笑,而是那種幾乎不可能發生在嘉靖身上的溫和笑容。

嘉靖道:“你這個故事很有趣。忠言逆耳,朕並非是昏聵到連好歹都分不清的人。”他一步步地靠近徐謙,繼續道:“不過朕告訴你,朕其實不喜歡大臣們的勸諫,你知道這是爲何?”

徐謙對這傢伙的喜怒無常算是有了充分的認識,只得順着他的話道:“還請陛下明示。”

嘉靖嘆口氣,道:“因爲這些人口裡是一,心裡卻是二,心口不一,卻是冠冕堂皇,還奢談什麼聖人道理,他們所謂的勸諫無非就是弄直耍奸罷了,拐着彎的罵朕來滿足他們的私慾,這種人最是可恨。可是你……”

在這裡頓了一下,嘉靖才繼續道:“朕知道你和他們不一樣,你說這番話乃是發自肺腑,是希望朕不要去學那王生,空有一身才智卻一事無成,是嗎?”

徐謙如逢甘霖,連馬屁話都省了,道:“陛下明察秋毫。”

嘉靖笑吟吟地道:“你隨朕來。”

他丟下這句話,居然負着手,旁若無人地直接出了暖閣。

徐謙坐在那兒,一時有些跟不上嘉靖的思維,倒是邊上的黃錦催促,道:“快,跟着陛下。”

徐謙苦笑,隨着嘉靖出去,嘉靖並沒有乘攆,直接領着徐謙往宮中深處走,沿途所過的亭臺樓榭,把徐謙的眼睛都看花了,嘉靖突然放慢腳步,等徐謙追上來,突然笑道:“你看,這像不像一個籠子?”

徐謙搖頭,鄭重其事地道:“這是紫禁城,是大明朝的中樞,天下政令出自這裡,陛下是這宮裡的主人。”

嘉靖冷笑道:“想不到你也有糊塗的時候,那麼朕告訴你,朕自進京,就一直呆在這座宮裡,從未出宮一步過,只是這小小的洞天,朕卻每日從這裡走到那裡,再從那裡走回來,有時乘攆,有時步行,這裡的一草一木,朕都已經瞭若指掌。你說這裡是天下的中樞,朕卻要告訴你,天下的中樞並不是在這裡,這只是一處城牆圈禁起來的大院子,朕不知道江南是什麼樣子,不知道河水氾濫是什麼慘狀,也不知道市井百姓吃什麼用什麼,兵家有云,知己知彼,則百戰不殆,可是朕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不知道朕祖宗留下的江山到底是什麼顏色,又是怎麼個光景,朕什麼都不知道,既然無知,那又奢談什麼政令?一個連河水氾濫是什麼樣都沒見過的人,一個連災民都沒有見過的人,如何發出政令,又該如何下旨救災?”

徐謙若有所思,他突然發現,嘉靖似乎指出了問題的本質。

嘉靖冷冷一笑,道:“正是因爲如此,朕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看不見,所以要治理這天下就必須依賴別人,朕治江山,就必須靠百官,河南若是發生了水災,則河南的官員傳文至上憲,又轉至各部,各部送入內閣,內閣轉呈通政司,通政司將奏書遞到朕手裡的時候,千里之外的災情最後變成了什麼光景,也只有天知道,朕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奏報無誤,相信該地縣令沒有欺瞞,相信該地知府沒有包庇,相信本地佈政和巡撫官員沒有糊塗,相信六部的官員大臣心繫災情,相信內閣能秉公而斷,至於朕……”嘉靖目光幽幽,整個人身上發出了一股徹骨的冷意,慢悠悠地道:“朕無非是提線木偶,是下頭這些人的工具,天下要太平,並非關係在朕身上,而是關係着內閣,關係着六部,關係着各地督撫,關係着各府各縣,他們……纔是這天下的主人,他們弄得一塌糊塗,千秋史筆,則會把這些統統算在朕的頭上,他們若是有了實績,那也和朕沒有多大關係,至多也就是說朕慧眼如炬,挑選了幾個幹才。”

說了這麼多,他帶着幾分憤怒地看向徐謙,道:“那麼朕要問你,朕要才智有什麼用?朕越是聰明便越是痛苦,越是能洞悉人心就越是難眠,你懂了嗎?朕的才智沒有用的,天子之智比你這讀書人之智都遠遠不如!”

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56章 拜師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721章 橄欖枝第522章 大勇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89章 曙光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746章 抄家第107章 御書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94章 不識擡舉第474章 開戰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章 死太監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518章 成親第251章 你死定了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339章 高升第609章 大禮議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22章 大勇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03章 比一比第392章 決一死戰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643章 全瘋了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601章 決勝第281章 悍婦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489章 敕命第70章 打上門了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24章 兵變第92章 欽賜御劍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56章 拜師第70章 打上門了第205章 翰林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385章 誤入白虎堂第34章 和藹長輩第38章 應考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100章 殺機第578章 殺機第532章 瘋狂第314章 賢婿第116章 滾第144章 好說,好說,一切好說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232章 殺手鐗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169章 御賜第689章 有聖旨第281章 悍婦第458章 忠厚老實徐侍讀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32章 老成縣令第254章 國子監第1章 東窗事發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464章 完蛋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
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56章 拜師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721章 橄欖枝第522章 大勇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89章 曙光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746章 抄家第107章 御書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536章 上有所好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94章 不識擡舉第474章 開戰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章 死太監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518章 成親第251章 你死定了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339章 高升第609章 大禮議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22章 大勇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03章 比一比第392章 決一死戰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643章 全瘋了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601章 決勝第281章 悍婦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489章 敕命第70章 打上門了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424章 兵變第92章 欽賜御劍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56章 拜師第70章 打上門了第205章 翰林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385章 誤入白虎堂第34章 和藹長輩第38章 應考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100章 殺機第578章 殺機第532章 瘋狂第314章 賢婿第116章 滾第144章 好說,好說,一切好說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232章 殺手鐗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169章 御賜第689章 有聖旨第281章 悍婦第458章 忠厚老實徐侍讀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32章 老成縣令第254章 國子監第1章 東窗事發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464章 完蛋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