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龍爭虎鬥

皇家校尉的生活很簡單枯燥,自然遠遠比不上他們的徐侍讀,侍讀老爺每日日上三竿起來,反正現在不用到內閣當值,也不需要參加朝議,磨磨蹭蹭到了正午用過了飯,才慢吞吞的到了學堂裡去,到了學堂的博文館,也不會立即辦公,而是聽取了文教習們的彙報之後,大致的發表了些自己的看法,然後就閉目養神,到了傍晚時分,召集累的氣喘吁吁用過了晚飯的校尉們講課。

眼下沒有必要講什麼深的內容,所謂的上課也就是讓校尉們默寫學規而已,在他看來,循循善誘不是對這些公子哥的手段,對付這種公子哥只能填鴨教育,讓他們抄寫到吐,直到把每一條學規都烙進他們的骨子裡,也就大功告成了。

閒着是閒着,朝廷裡的熱鬧徐謙不得不看,一方面,武備學堂終於還是開學了,兵部領銜,掌校也由兵部的主事兼任,國庫撥款,招募的多是邊鎮將領子弟和一些烈屬,他們打着的,也是天子的名號,可惜少了個皇家,顯然比皇家學堂還是顯得低了那麼點檔次。

不過人家的優勢也是明顯,至少生源比皇家學堂的這些混賬要好上不少,雖然同是武勳子弟,可是皇家學堂的貴族公子哥太多,自然比不得這些武將世家子弟。

再加上朝廷頗爲重視,所聘的教習都是大儒和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將,在這方面,皇家學堂明顯遜色不少。

他們使用的教學方法。因爲本身就是想和皇家學堂一較高下,自然是以嚴厲著稱。

不過暫時。無論是武備學堂還是皇家學堂,暫時還沒有摩擦,所以徐謙只是稍微關注一下,也就將目光移向了動盪的朝局。

眼下朝局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王鰲確實不是省油的燈,當他意識到,那個彈劾他的言官和楊廷和有關係,自然免不了心裡涼透了。

這就是立場問題。當年王鰲費盡了心機來栽培楊廷和,對楊廷和關愛有加,將楊廷和當作了自己的兒子,不但在最黑暗的時期給予了楊廷和保護,還利用內閣首輔的便利,將其安排進了詹事府裡,原本楊廷和不過是成化年間的三甲進士。賜同進士出身,這個成績,可以說是很糟糕,一般人能混個知府已經算十分不錯,若是能混個封疆大吏,那也算是祖宗積了大德。可是楊廷和憑着三甲進士的身份,殺出一條血路,若是沒有王鰲的大力支持,這是絕不可能的事。

是王鰲造就了楊廷和,不管王鰲造就楊廷和的動機是什麼。無論是因爲佩服楊廷和的膽識,還是讚許他的能力。又或者存在什麼利用的心思,可是這個恩情,絕不比授予身體髮膚的父母要小。

可是楊廷和非但沒有知恩圖報,反而自從王鰲入京之後處處碰到軟釘子,處處被人掣肘,甚至於剛剛上任,就有人跳出來彈劾痛罵。

是可忍、孰不可忍。

政敵都可以原諒,可是白眼狼卻最是受人痛恨的,至少王鰲這個當事人很是痛恨。

不過王鰲雖然性情剛烈,卻沒有立即採取粗暴對抗的方式。他在半個月的時間裡辦了一件事,他的生辰即將到了。

可是今年,他沒有下任何請柬,似乎也沒有大肆慶祝的意思。

可就是這樣的低調,卻讓人不由思量起來,如雪花一般的拜帖還是涌進了王府,這裡頭,上到部堂的尚書、侍郎,下到各地的巡撫、知府,竟有數百之多,便是徐謙也湊了個趣,上了一道拜帖上去,自稱晚生後進云云。

四朝元老,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可不是說着玩的,他當年成就了楊廷和,未來未必不能成就其他人,至少這滿朝文武之中,既然會有楊黨,就少不了一羣想投靠楊廷和而不可得,沒鼻子沒眼的人,大家敏銳的發現,王鰲是一個新的門路。

除此之外,王鰲還上了一道奏書,奏書措辭很簡單,大爺我年事已高,請求皇帝放我回蘇州。

本來年紀大,請辭回鄉倒也沒什麼,又不是沒有這個先例,可是王鰲這個情況比較特殊,你要是年紀大,你早些說啊,這新任學士的位置還沒坐熱,你纔剛剛到了京師,怎麼說走又要走?

有心人一琢磨,明白了,老大人必定是受了委屈,受了誰的委屈呢?這朝廷裡又有誰有本事委屈到王老大人呢?答案不言自明——楊廷和。

以至於一時間輿論洶洶,有不少人抨擊楊廷和刻薄寡恩,這個抨擊,本來身爲首輔的早就習慣了,哪個首輔沒遭人潑過髒水?可是這一次,情況有點不同,楊廷和一看,感覺不太妙了,這刻薄寡恩四個字,他可擔當不起,再者說了,原本他和王鰲之間的事乃是坊間佳話、士林美談,現在流出自己和王鰲不和的消息,難免會影響到形象。

再加上王鰲即將生辰,別人都紛紛下了拜帖,這個風口浪尖,必須得有表示纔是,於是楊廷和毫不猶豫,立即以非常低的姿態下了帖子,就在生辰這一日,親自前往王府拜壽,到了門房前,自稱學生云云。

這樣的姿態,是爲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而王鰲自然也當着衆多賓客的面給了楊廷和的面子,親自把他迎進了府裡。

最精彩的地方到了,衆人各自落席,楊廷和自然陪在王鰲下座,本來是該吃酒開席了,誰知道王老學士卻沒有動,他不動別人自然不敢動,緊接着,王鰲突然拍案而起,他這一拍案,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徐謙今日也已經到了場,不過他的資格只能在次席上,和李時坐在一起。

能坐在次席,倒多虧了李時,李時直接將自己拉到了身邊就坐,顯然他和王府的人很熟,倒也沒人說他什麼,不過李時本來就是靠王鰲起家的,當年就是吹捧王鰲,才成了侍讀學士,現在王鰲回京,李時自然歡欣鼓舞,連忙過來接頭。

徐謙也是目瞪口呆,本來以爲是其樂融融的場面,卻是隨着王鰲一拍桌案,使得滿堂皆驚。

王鰲隨即道:“自正德以來,國朝吏治日益敗壞,一年前,先有浙江商家一案,接着又出了順天府一案,管中窺豹,可見吏治之壞,已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若是再不整治,遲早要惹出大事。”

他這個開場白,雖然有點讓人覺得突兀,卻也無從挑剔,至少給人一種心憂國民的印象。

而此時,徐謙發現李時的嘴角微微勾起,露出幾分狡黠的笑容,隨即李時站起來,道:“恩師,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何必說這種喪氣話,吏治不清,這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恩師何必着惱。”

王鰲瞪他一眼,道:“你知道什麼,陛下託付老夫大事,整肅吏治,難道就因爲積重難返,就不整肅了嗎?”

李時連忙道:“既要整肅,也該徐徐圖之,又何必急於一時。再者說,辦法總會有的,慢慢想就是。”

王鰲卻是固執搖頭,道:“徐徐圖之就是放任自流,諸公今日在上,老夫這兒有幾個整肅吏治的良方,還請諸公看看。”

衆人一聽,自然要給面子,紛紛慫恿:“王公又有安國妙策,不妨一言。”

王鰲也不客氣,讓家人拿了一本章程出來,當場念出,其中有幾條,確實很有用處,衆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在座的有不少清流官員,這清流官員最大的特點就是想貪都無處下水,根本就沒有油水可撈,又見同僚們油水豐厚,早就羨慕嫉妒恨了,此時紛紛附和贊同。

就算是那些平時裡沒少貪墨的官員也絕不敢說個壞字,現在大家在興頭上,你肯定得叫一聲好,否則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在自己的腦門上寫了一個我是鉅貪嗎?

氣氛頓時熱鬧起來,徐謙也不禁莞爾,王鰲確實有他的一套,他的這一套辦法雖然不能杜絕貪瀆,至少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他最有興趣的不是這所謂的章程,而是目不轉睛的去看楊廷和,想看看楊廷和的反應。

楊廷和坐在王鰲身邊,紋絲不動,臉上始終帶着微笑,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尋常。

可是徐謙敏銳的感覺到,此時的楊廷和——如坐鍼氈。

“看來,是要圖窮匕見了。”

就在無數的歡呼聲中,王鰲笑了笑,隨即道:“諸公都說好,那麼老夫少不得將這份章程上達天聽,請陛下擬準,不過老夫畢竟是吏部侍郎,要肅貪,更需楊公點個頭,楊公……你看如何?”

大家這才注意到,這裡還有個楊首輔呢,於是無數雙眼睛看過去,楊廷和頓時成了萬衆矚目的焦點。

楊廷和笑了笑,只說了一個字:“好!”

………………………

第499章 初戰第284章 完了……第635章 暗潮第288章 殿試第499章 初戰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596章 學爭擴大第8章 誰是賤役第9章 坑的是你第646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240章 妖孽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360章 結義第614章 謀反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248章 逆轉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739章 大行第646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193章 面聖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07章 明朝好太監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604章 大哉吾師第333章 坑死你第34章 和藹長輩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170章 聖人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723章 意氣之爭第462章 沒理也不饒人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454章 封賞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314章 賢婿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235章 反擊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149章 內閣震動第113章 我保護你第107章 御書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16章 家大業大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644章 情何以堪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500章 告捷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576章 軍機第430章 閉嘴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55章 悉聽尊便第607章 替天行道第614章 謀反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634章 天價神木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96章 誅心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421章 代天論案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236章 內閣之爭
第499章 初戰第284章 完了……第635章 暗潮第288章 殿試第499章 初戰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596章 學爭擴大第8章 誰是賤役第9章 坑的是你第646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240章 妖孽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79章 讀書人沒一個好東西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360章 結義第614章 謀反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248章 逆轉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739章 大行第646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370章 無毒不丈夫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193章 面聖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07章 明朝好太監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604章 大哉吾師第333章 坑死你第34章 和藹長輩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170章 聖人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723章 意氣之爭第462章 沒理也不饒人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454章 封賞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159章 徐大善人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314章 賢婿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235章 反擊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149章 內閣震動第113章 我保護你第107章 御書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16章 家大業大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644章 情何以堪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154章 天子棋高一着第500章 告捷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576章 軍機第430章 閉嘴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55章 悉聽尊便第607章 替天行道第614章 謀反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634章 天價神木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96章 誅心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421章 代天論案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368章 聖駕飄忽第236章 內閣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