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

楊辰的一席話讓滿殿的大臣一時鴉雀無聲,敢怒不敢言,說到底,還是那一句官大一級壓死人、縣官不如現管的話起了作用。

現在站出來爭議的大臣,大多都是官職並不高的各部主事以及、給事中和御使,這些人官職不高,可是嗓門卻是大,每次廷議吵得不可開交的往往就是這些人。

真正的大佬是不會輕易表態的,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一般都會保持沉默,因爲他們要說的話自然會有他們的門生故吏們去說,他們要爭取的東西也自然有這些人爲他去爭取,他們開了口,就意味着是撕破了最後一層的臉皮,除非想和別人不死不休,不然斷不會如此魯莽。

而這些衝刺在前的言官、給事中們或許凜然無懼於皇權,可是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怕吏部,尤其是這吏部清吏司主事楊辰,幾乎掌握了他們的命運,每年的京察,清吏司總要找幾個冤大頭出來開刀,得罪了他,等於是和自己過不去。

就這麼一句話,所有的爭議都壓了下去,楊辰顯得有些得意,雖然他這主事只能算是提線木偶,真正裁決官員去留的問題根本輪不到他來拍板,可是隻要這官還在身上,權威卻還是體現了出來。

嘉靖見狀,心裡已是勃然大怒,只是這時候,他又不能發火,只得將目光轉移到了徐謙的身上,意思不言自明,老兄,你快出馬吧,你再不出馬,朕只能偃旗息鼓了。

徐謙感受到了嘉靖的目光,心知這個時候不站出來火上添油是不成了。

他沉吟片刻。才站出班來道:“楊大人的話,下官有些聽不明白。”

這個開場白很是稀鬆平常,一點新意都沒有,況且徐謙出來說話也早就在楊辰等人的意料之中,楊辰看了毛紀一眼,毛紀潮他暗暗點頭,意思自然明白,這是鼓勵楊辰和徐謙打擂臺。

楊辰精神一震,旋即道:“徐編撰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還請賜告。”

雙方交談的口吻和用詞都還算融洽。彷彿老友對談。

徐謙客客氣氣地道:“大人方纔說倭寇只是疥癬之患,不足掛齒,朝廷平倭只是大動干戈,得不償失,是有人別有用心是嗎?”

楊辰點頭。正氣凜然地道:“正是如此。”

徐謙冷笑道:“那麼是誰別有用心,大人不妨直言。”

楊辰道:“但凡是支持平倭之人都是別有用心。”

徐謙步步緊逼道:“好一個但凡是支持平倭之人。那麼下官敢問。假若是倡議平倭之人呢?倡議平倭之人也是別有用心嗎?”

楊辰呆了一下,厲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徐謙中氣十足道:“倡議平倭的乃是當今天子,楊大人說來說去不就是想說天子別有用心,下官敢問大人,陛下別有什麼用心,還請賜告!”

楊辰怒了。徐謙分明在和他玩文字遊戲,他毫不猶豫地道:“強詞奪理!”

雖然可以當面反駁皇帝,可是當面罵皇帝又另外一回事,便是楊辰。也絕不敢承認。

徐謙笑了,道:“楊大人說強詞奪理,如此說來,可是因爲大人方纔說的有人別有用心是強詞奪理嗎?說起來,這確實是強詞奪理,江南數省飽受倭患之苦,現在天子要平倭,有志之士盡皆極力贊成,現在卻有人奢談什麼別有用心,這話兒不是強詞奪理又是什麼?敢問大人家鄉在哪裡,又是什麼籍貫?”

楊辰一時無語,冷笑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與人爭辯,大忌就是被人牽着鼻子走,徐謙深諳此道,話鋒一轉,嘆口氣道:“大人既然不說,那麼下官說說也是無妨,下官乃是浙江錢塘人口,浙江乃是大邑,倭寇雖然猖獗,倒是沒有大規模的倭寇襲擊,還算安定,可是下官在錢塘,對倭寇的暴行多有耳聞,他們以外島爲基地,隔三差五便在沿海各處登陸,所過之處燒殺劫掠,大人聽說過倭寇怎樣殺人的嗎?”

楊辰無語,他自然不知道,其實也不太想知道。

偏偏徐謙非要他知道不可,徐謙道:“下官聽說這些倭人沿途燒殺,所過之處,將男子聚集一處,盡皆處死,女子則綁縛起來,被其帶出海外,爲奴爲婢,日夜姦淫,三歲稚童亦是不肯放過,官軍聞訊,竟是不敢追擊,往往只是尾銜倭寇,虛張聲勢,待其奪船入海,再向朝廷報功,口稱是天兵聞訊追擊,倭寇莫不敢當,風聞鼠竄。今年纔過去一半,浙江、福建一帶入襲的倭寇就有大小七十餘次,殺死掠奪人口四千餘人,劫掠錢財無數,大人口稱倭患只是疥癬之患,下官想問,對那些妻離子散的子民,大人口稱倭患無足掛齒,不知是什麼意思?”

楊辰呆了一下,惱羞成怒道:“是不是無足掛齒還不是你自己說的?老夫這裡倒是有一本福建科道御使的奏疏,你自己也可以看看,他自己聲稱倭寇登岸者多不過數百,少則數十人,不過數十數百人,不是疥癬之患又是什麼?”

徐謙道:“既然只有數十數百人,爲何官府不能制止它的暴行,反而讓他們空手而來,四處殺人擄掠,卻又滿載而歸?這不正是說各地衛所已經糜爛不堪,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若是朝廷再不進行整肅,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各地衛所,所佔軍屯百十萬畝,養出來的卻是一羣烏合之衆,正是因爲如此,天子才下旨意,欲先治倭,首先就要治軍,整肅各省衛所官軍,乃是當務之急!”

楊辰冷冷一笑,道:“說來說去還不都是你自己說的?你說黑是黑,說白是白,全憑你的一口之詞,依老夫看來,你既把倭患說得這般嚴重,朝廷當然不能盡信,老夫倒是有個辦法,可以點選巡按數十前往江南各省專門調查倭患,待巡按們巡視四方,掌握了倭人的危害之後再請朝廷定奪,如何?”

這話說得倒是漂亮,想來是楊辰和毛紀事先已經商量好了的,若是對方咄咄逼人,那就拖延嘛,等到巡按們到了各省,四處尋訪下來,一年也差不多過去了,就算是巡按們的調查出來,大家仍舊可以繼續爭議,如此反覆爭議反覆調查,轉眼就能過去數年,到了那時,早就物是人非,平不平倭對眼下當朝的人來說已經沒什麼打緊了。

徐謙道:“如此說來,諸公還是不信倭患的危害是嗎?”

楊辰正氣凜然地道:“自然不能聽你的一面之詞。”

徐謙反問道:“那要誰說了纔算?”

楊辰道:“自然是要欽差巡按,巡查四方之後再說。”

徐謙道:“下官恩師久居浙江,他的話可信嗎?”

楊辰呆了一下,徐謙所說的恩師自然是謝遷,謝遷乃是聞名天下的賢相,雖然致仕已久,可是影響卻是不小,以楊辰的身份自然不敢說謝遷的話不可信,他踟躕一下,道:“謝公之言自然不敢不信,可是他久居杭州,未免會有些偏頗。”

徐謙朝他冷笑道:“那麼南京一百零四名官員呢,他們的話也是有失偏頗?”

楊辰愕然,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徐謙道:“不只是如此,還有浙江士紳人等,三千餘人,有商賈、僧尼、士子無數,這些人難道都是偏頗嗎?下官這裡,新近得了一份陳情,諸位請看!”

徐謙從袖子裡抽出了一份報紙,道:“這是江南官員、士紳、僧俗人等,聽聞天子欲平倭之後,無不歡欣鼓舞,具言天子聖明,他們在杭州和南京紛紛簽署名狀,明報特此刊出,想必再過幾日,這些名狀就要陳上京師,諸位若是肯花費些時日,就看看這明報中的文章,其中有下官恩師主筆,也有南京官員撰文,具言倭寇之患,下官恩師更是說:倭寇之害,不下韃靼之亂,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若朝廷無動於衷,坐視不理,則江南必亂,江南乃錢糧賦稅重地,一旦生變,必然會引發天下動盪。爾等看倭寇,認爲不過是一羣海賊盜匪,侵擾各地罷了,可是諸位有沒有想過,這些倭寇登岸如入無人之境,殺人越貨,所獲極豐,長此以往,必定會吸引更多海上賊寇垂涎,紛紛加入,今日是數十數百的倭寇,明日就是數百數千,後日就是成千上萬,再者,他們襲擾各方,使得江南各省不敢輕易生產,沿岸百姓惶恐不安,舉家內遷者不計其數,使得沿岸的良田盡皆荒蕪,大量人口流入內地,又滋生無數流民,流民無所事事,又無固定錢糧活口,最後難免被倭寇裹挾,成爲海賊,難道這些危害還不夠大嗎?”

………………

唉,這幾天劇情寫得很累,不過還是堅持吧,那個……有票兒的,可以支持老虎的,請支持一下吧,老虎也很需要鼓勵啊!(未完待續……)

第646章 不能不義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57章 別惹我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204章 拿下第525章 豪族第180章 三個人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352章 騰飛第546章 萬歲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671章 天賜公第327章 恩旨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358章 算賬第698章 封王第327章 恩旨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1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章 欠債還錢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270章 終於放榜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165章 滾出去第743章 再說一遍第38章 應考第125章 神了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21章 公堂對質第754章 真正的敵人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721章 橄欖枝第654章 整死你第255章 栽培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274章 好氣魄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660章 鼓掌第211章 移駕慈寧宮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38章 侍讀學士第21章 公堂對質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331章 風暴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177章 御劍第336章 你完了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339章 高升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274章 好氣魄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72章 狗一樣的東西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595章 飲鴆止渴第662章 陰謀得逞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689章 有聖旨第663章 居心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433章 出名了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222章 恩旨到了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204章 三喜臨門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663章 要命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63章 要命第20章 擊鼓鳴冤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722章 不簡單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204章 三喜臨門第284章 完了……第497章 厚道人第540章 論戰第736章 你有張良計 我有王八拳
第646章 不能不義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57章 別惹我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204章 拿下第525章 豪族第180章 三個人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352章 騰飛第546章 萬歲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671章 天賜公第327章 恩旨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358章 算賬第698章 封王第327章 恩旨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1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章 欠債還錢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270章 終於放榜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165章 滾出去第743章 再說一遍第38章 應考第125章 神了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21章 公堂對質第754章 真正的敵人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721章 橄欖枝第654章 整死你第255章 栽培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274章 好氣魄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660章 鼓掌第211章 移駕慈寧宮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38章 侍讀學士第21章 公堂對質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331章 風暴第568章 天子之賜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177章 御劍第336章 你完了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339章 高升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274章 好氣魄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72章 狗一樣的東西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595章 飲鴆止渴第662章 陰謀得逞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689章 有聖旨第663章 居心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433章 出名了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222章 恩旨到了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204章 三喜臨門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663章 要命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63章 要命第20章 擊鼓鳴冤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722章 不簡單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204章 三喜臨門第284章 完了……第497章 厚道人第540章 論戰第736章 你有張良計 我有王八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