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歡欣鼓舞

徐謙將新知報放下,笑吟吟的道:“諸位不必擔心,跳樑小醜而已,來,拿筆墨來。”

立即有差人上了筆墨,徐謙提筆,沉吟片刻,下筆寫道:“吾當張公年邁,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張公身居顯要之職,負國家恩典,天子恩澤,滿門皆貴,本該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百姓,此官德是也。國有大賢,則百姓安居樂業,吾爲巡撫,於是開新政,免賦稅,使民終日飽食,可以謂之德政,張公何故誹謗新政,心中生怨!你我同朝爲官,牧守一方,吾雖不才,敢以新政開萬世之表……”

徐謙所寫的文章,壓根連和這江西巡撫爭辯新政的心思都沒有,滿篇都是罵他姓張的多管閒事,無事生非,他畢竟是狀元之才,又是找準了人來罵,也沒什麼指桑罵槐,更無所謂謙讓,既然姓張的找上門來捱罵,徐謙一點都不介意狠狠將這傢伙奚落一頓。

既然要罵人,得先從他的年紀說起,因此先留下伏筆,先說他老邁,之後直接說他口出鄙言,再之後便開始東拉西扯了,說什麼國家恩典,什麼天子恩澤,其實這些都是坑,事先先挖好,等到末尾上填補,最後徐謙奮筆而出:“張公即爲牧守,尚不知百姓疾苦,江西百姓,苦不堪言,也敢奢言江浙,汝即敕爲巡撫,巡視一省軍政民政,天子託付江西,望你敬民愛民,使百姓衣食富足,而今但見張公轄下百姓衣食無着,流民四起。皆竄江浙,公爲牧守,不爲以憂,卻每日在報中撰寫文章。妄議新政,老而不死謂之賊也,尸位素餐,兇殘更甚於賊。上負君恩,下愧黎民,且不知恥,此謂厚顏無恥之賊!”

一篇文章寫完,徐謙痛快了,其實衆人都在伸長脖子看,倒是希望徐謙能與這江西巡撫論戰,可是誰曉得,徐謙壓根連論戰的機會都不給別人。直接就洋洋千言把人罵了個底朝天。於是乎。所有人都傻了眼。

這樣固然很痛快,可是很不妥吧。

可是仔細一琢磨,卻又發現除了罵。還真沒有別的辦法,你若是不理。那便是唾面自乾,說不定人家更加來勁。而你要是真正正兒八經和人家討論新政利弊,須知任何新政都有利弊,辯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引起爭議,把新政的利弊無限擴大,所謂真理越辨越明,這是最愚蠢的話,因爲真理來自於權威,來自於結果,而絕非是爭辯扯淡。既然不能辯,索性就開罵了。

徐謙拿起文章,直接交給王艮,道:“王先生立即送去明報,明日印在頭版。”

王艮倒也不含糊,身爲一個老江湖,左右輿論的高手,自然曉得怎麼做,收了文章,道:“大人這篇文章厲害,與其和他爭辯,不如索性罵戰,一旦爭辯,各省必定紛紛跟進,甚至朝中官員亦要加入,到了那時,他們來一個先賢未知有如此新政也,就足夠讓我等處於被動,倒是惹起罵戰,這就等於是大人和江西巡撫的私怨,別人想要加入戰團,卻也要掂量掂量,看看自己經不經罵。”

衆人一起鬨笑,只是這鬨笑之中,未免有一丁點隱憂。

罵戰固然痛快,可是如此下去也不是這麼一回事,新政到了現在,已經不可能再走回頭路了,正如大家現在跟着徐謙,也沒有吃回頭草的可能,大家捆綁在了一起,利益攸關,已經被別人視作了新政的先鋒走卒,這新政一旦飽受質疑,這浙江全省上下的官員,估計統統都要完蛋,固然不可能因爲新政的緣故一擼到底,可是一旦朝野否認新政,那麼最先倒黴的固然是撫臺大人,可撫臺大人畢竟和宮裡的關係深厚,至多也就回去京師,繼續打他的醬油罷了,而他們這些人,必定會慢慢剪除。

攸關自己前途,不得不慎。

第二日清早,明報已經放出了文章,撫臺大人親自撰文,迎戰江西巡撫,這絕對是轟動的新聞,一時之間,明報銷量暴增,許多人亦是議論紛紛,在浙江這邊,自然是一面倒的支持徐謙,徐謙佔着知百姓冷暖的大義,罵江西巡撫昏聵,罵他老而朽矣,罵他恬不知恥,讓人拍案叫絕,最緊要的是,一般的官員,最擅的是官話,所謂官話,就是固然是罵人,也往往不顯山露水,秉持着罵人不吐髒字的原則,可是徐撫臺卻是字字如刀,直接把江西巡撫罵做是賊,這就讓人大開眼界了。

其實人的性子之中,都有湊熱鬧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思,如此大的熱鬧,不好好的起鬨一下,怎麼對得起自己。

若是徐謙論戰,那麼勢必會將大家的目光都放到新政上,坊間的思想也必定混亂,那麼新政利弊之爭,也必定成爲所有人爭論的焦點,新政初開,剛剛推行,一旦起了爭議,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起了爭論,做事的人心裡存疑,誰敢盡力推進新政?

而罵戰不一樣,這一罵,大家的重心就放在了徐謙和江西巡撫兩個人身上,大家的焦點,自然是糾結於江西巡撫會如何反應,二人因何結怨;以前有什麼情仇。於是各種版本的流言四起,硬生生把一個爭論之爭,鬧成了花邊新聞。

只是外間的諸多言論,終究讓浙江的上下官員心裡有些放心不下,大家不免惴惴不安,心思不免有點兒不寧。

而這時,聖旨終於到了。

聖旨一到,杭州城大小官員紛紛到了巡撫衙門,衆人衣冠整齊,聽候旨意。

這聖旨是好是壞,很多時候都得看傳旨太監的態度,若是態度好,想必干係不大,若是冷着個臉,怕是要糟。

前些時日,徐謙直接弄死了巡按周昌,這也算是建朝以爲未有之事,現在突然來聖旨,許多人心裡不免嘀咕,莫不是朝廷覺得不像話,所以特意下旨申飭?

下旨申飭還是好的結果,怕就怕來治罪的纔是糟糕,一旦治罪,肯定要將巡撫調離,換個新官上來,而大家,自然就成了孤魂野鬼,是未來整頓的對象。

所有人心裡透着不安,許多人此前就覺得事情要不妙,撫臺大人做的事固然很痛快,可是做官,哪有痛快一說。

唯一讓人覺得寬慰的是,這傳旨的太監對徐謙很是客氣,甚至用恭謹二字來形容都不爲過,就如下官見到了上官,滿臉堆笑,心裡琢磨着如何說話討喜。

徐謙倒是板着臉,待人來齊了,擺了香案,衆人一起接旨,這太監展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近因時事多艱,朝廷孜孜圖治。朕繼大統,以仁孝治天下,此臣民共知,何謂仁愛,即愛民勤政而已,茲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浙江巡撫徐謙,銳意陳新,推廣新政,重稅於富,而輕稅於民,江浙百姓,人人歡欣鼓舞,皆言善政。徐卿所爲,深合朕意,新政之舉,乃開歷來未有之先河,創朕之不朽大業矣,朕常言,無謂新政舊政,若益於民,則應大加褒獎,如妨於民,則必廢黜以安民心,於是朕繼大統,黜正德弊政,時有今日,百姓皆頌,今徐卿勤於王事,爲君分憂,爲彰顯其德,特旨褒獎,令刊發邸報,鹹使聞之。”

…………………

這一下子,所有人震驚了。

居然是表彰的奏書。

是表彰。

就算是表彰,一般情況之下,朝廷下個文就是了,或者是錄入邸報,也完全足夠,可是特旨表彰,又稱新政爲開歷史先河,創天子不朽大業,然後又稱讚徐謙勤於王事,爲君分憂。這等於就是告訴天下人,天子乃是新政最堅定的支持者,新政的推行,與天子息息攸關。

至於那什麼巡按周昌,聖旨裡隻字未提,可越是不提,意味就更加明顯,和天子不朽大業比起來,一個小小巡按算個屁,連個屁都不是。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天子給新政完全定性,一旦定性,這就意味着,新政之舉,不能再有爭議了,連天子都發旨頌揚,現在唱反調,就是和天子對着幹,再者這封奏書,顯然是經過內閣發出的,至少內閣那邊都做出了妥協,現在誰敢唱反調,這就是嫌自己命太長,烏紗帽戴的太久。

趙明、汪知府、吳提學,這些人一個個激動起來,表彰新政,表彰徐謙,又何嘗不是表彰他們?假如,只是說假如,假如將來新政成功,而且天子深爲讚許,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將來,新政必定推廣,如何推廣?當然是請能幹的人來,而他們,將來就是新政的骨幹,骨幹份子必定前途無限。

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506章 發達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48章 才子第302章 暮登天子堂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531章 鉅變第602章 殺氣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248章 逆轉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454章 封賞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501章 七戰七捷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162章 欽差大人,不好了第189章 鬥法(二)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354章 陽謀第84章 讓你服氣爲止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363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57章 別惹我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654章 株連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59章 濁流知府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42章 震動第639章 抗稅第210章 共享富貴第635章 暗潮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658章 大局已定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735章 誅了第513章 娶妻第522章 大勇第96章 誅心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59章 濁流知府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522章 大勇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45章 囂張到極點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256章 造孽啊第169章 御賜第739章 大行第324章 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475章 變天第299章 六首第486章 大變第325章 大獲全勝第262章 恩科第116章 滾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43章 反攻倒算
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506章 發達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48章 才子第302章 暮登天子堂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531章 鉅變第602章 殺氣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705章 中興之主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248章 逆轉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454章 封賞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201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501章 七戰七捷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162章 欽差大人,不好了第189章 鬥法(二)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354章 陽謀第84章 讓你服氣爲止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363章 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第57章 別惹我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654章 株連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59章 濁流知府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42章 震動第639章 抗稅第210章 共享富貴第635章 暗潮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658章 大局已定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735章 誅了第513章 娶妻第522章 大勇第96章 誅心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59章 濁流知府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522章 大勇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637章 法不責衆第588章 謎底揭開第45章 囂張到極點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256章 造孽啊第169章 御賜第739章 大行第324章 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475章 變天第299章 六首第486章 大變第325章 大獲全勝第262章 恩科第116章 滾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643章 反攻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