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動粗

這個問題十分嚴重。

且不說倭國的貿易佔了海路安撫使司近一成的分量,也不說被倭國銷燬的銷燬貨物的價值幾何,海路安撫使司財大氣粗,這點損失是完全可以承擔的。

最重要的是,一旦倭國鎖國派得逞,海路安撫使司放棄了整個倭國,那麼接下來,其他各國覺得自己吃了虧,紛紛效仿,人人都採取封閉政策,甚至拿封國來做要挾,又當怎麼辦?

其實一點點損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放任下去,就形成雪崩式的結局。

浙江巡撫衙門的公文裡,把事情說的十分嚴重,因爲直浙的貿易量越來越大,所以商賈們早已開始了毫無節制的擴產,一個個新的作坊興辦起來,無數人從鄉間招募到了城市,就以布匹爲例,五年前,布匹的產量不過區區二十萬匹,這當然統計的只是工坊的產量,當時大多數時候,許多布匹都是依靠農戶們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中生產,自己織自己布,這是千百年來的傳統,而現在,由於直浙小農經濟被打破,自給自足已經不再可能,好在從前的農夫已經轉化爲了僱工,所以手裡多少有些餘錢,對布匹的需求自然增大,與此同時,海路安撫使司貿易的不斷擴展,需求自然而然也就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之下,布匹的產量,已經高達三千九百餘萬匹。

如此龐大的生產規模,是依託於需求而產生的,所謂的新政,其實也就是用需求來帶動生產,需求又分爲內外兩種,內部的需求依託於產業的繁榮,而外部的需求則是依靠傾銷。

可是現在,倭島一旦鎖國,那麼問題就浮現了,一部分需求消失,勢必會導致不少的工坊艱難起來,工坊一旦艱難,就會有人被裁減,裁減的人失去了生計,就沒有月錢,沒有了月錢,就不能購買衣食住行的各種需求品,最後導致店鋪的買賣也會受到影響,假若這個時候店鋪在裁員,那麼市面上的消費人口只會越來越少。除此之外,還有貨物要輸送,就必須依託車馬行,把貨物送到了寧波港,還需要僱傭腳力將貨物搬上海船,可以說近一成的外貿減少,影響到的是方方面面,直接失業的人口,就足以高大萬人以上,更別提一些間接的影響。

不過……就算少掉着一成的貿易,直浙還是可以承擔的,畢竟新政從從無到有,從有到豐富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之中,各種需求都施放出來,足以掩蓋倭國這點貿易的損失,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絕無可能因爲對倭貿易的損失,就傷筋動骨。

可是大家所擔心的,是效仿的問題,假若人人效仿,怎麼辦?倭國你可以放任不理,那麼明日朝鮮也是如此,你難道還坐視不理,朝鮮鎖國之後,真臘、安南等國也如此呢?

假若損失了一個倭國無傷大雅,可是不能做到殺雞儆猴,那麼傷筋動骨只是遲早的事。

徐謙拿着公文,覺得頗爲燙手,浙江巡撫衙門的意見,其實就是報復,以倭國拒絕通商的名義,給倭國一個教訓,不但逼迫倭國打開國門,另一方面,也是殺一儆百。

之所以浙江巡撫衙門沒有上書,只是希望先和徐謙商量商量,怎麼樣才能說動朝廷動武。

徐謙不由苦笑,這樣的理由讓朝廷下旨動兵,這簡直就是笑話,朝廷這邊,是斷然不可能輕啓戰端的。

這其實就是利益訴求不同的問題,對於新興利益集團來說,他們爲了謀取更大利益,就必須保證自己的貨物能夠暢通無阻,假若有人阻礙,就是擋他們的財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不跟你拼命那纔怪了。

可是對於傳統的地主階層來說,一旦動武,朝廷就要徵募大量的民夫,就有更重的徭役,雖然徭役落不到他們頭上,可是大量的青壯被朝廷徵用,他們的田地誰來耕種?再有,朝廷動兵,總要攤派各種錢,地主們多多少少,都要割那麼點肉,就算是打贏了,你也不可能去倭國做地主,全天下最肥沃的土地,都已經在這中心之國,被天朝上國佔據,大家不是傻子,動兵對地主們來說,只有壞處,沒有絲毫的好處,唯一的好處,無非就是換來個很不實惠的彰顯武功而已,得了便宜的,只有天子,可是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地主雖然不是官,可是禁不住他們在朝中有關係。

朝廷命官之中,幾乎人人都是地主,就算沒有高中之前,沒有或許只是貧寒的讀書人,可是一旦做了官,還怕沒有土地?所以官員某種意義來說,就是天然的地主階層,他們的思維,他們的想法,他們維護的利益,自然而然是完全偏向於維護自己的利益。

後世總有人大放厥詞,說什麼爲何老祖宗們不願意擴張,爲何從秦漢開始,到了大明朝版圖並沒有變化,然後得出所謂的結論,無非是說老祖宗們沒有血性。這些人顯然是一葉障目,真正的原因無非是,對於一個封建帝國來說,帝國所需要的,是最肥沃的土地,至於荒郊野嶺,或者是那些千里無人煙的草原,對於王朝來說,不但產生不了收益,反而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一切人類的活動,都在於利益的取捨,當這個王朝的主流階層認爲,發動戰爭有百害而無一利之時,大家反對四處征戰的呼聲自然足以影響到整個王朝的國策。

徐謙之所以苦笑,就是因爲,在朝中的地主還是佔據了多數,他們斷然不可能同意因爲倭國的鎖國而隨意動武。

可是浙江巡撫衙門把事情的嚴重性說的非常明白,不動武,新興利益集團就會受到侵害,又當如何呢?

想來想去,徐謙拿起了筆,寫了一封書信,這封書信不過寥寥幾語,告訴浙江巡撫衙門,這是小事,既然是小事,那就你們自裁吧。

正在這時,有人登門造訪,來的人正是王成,王成顯然也收到了消息,第一時間就來找徐謙商量。

“哼,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那批海路安撫使司的貨物,可都是如意坊收購的,損失,也是安撫使司和如意坊承擔,王爺,你說現在怎麼辦?這一次如意坊損失慘重啊,足有數十萬紋銀,難道就這樣算了,絕不能算,平時只有咱們欺人,哪有別人敢欺到咱們頭上,這事,你看怎麼辦?”

徐謙笑吟吟的喝着茶,耐心等着王成的牢騷。

王成確實氣得跺腳,損失慘重啊,雖然幾十萬兩銀子對他這種身家的人來說不多,可是做買賣的,只進不出,當然是不樂意。

徐謙淡淡的道:“你先息怒,有事好好商量,發這麼大的火氣做什麼?”

王成只好耐心坐下,身子向前微微一傾,道:“事情不是這麼辦的,你有什麼主意,若是不狠狠教訓一下,這些倭猴子更是不曉得天高地厚了。”

徐謙沉吟道:“想要朝廷動兵,那自然不可能,不夠嘛,也不是沒有法子,那就低調一些,讓浙江巡撫衙門自己拿主意。”

“自己拿主意?”王成微微愕然。

徐謙道:“海路安撫使司不是負責安撫各國嗎?一方面是要剿滅倭寇,另一方面呢,則要招討不臣,其實,只要將行兇者當做是倭寇就好了。”

“這……”王成一拍大腿,頓時明白了什麼,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些倭人的大名,一個個都要收拾,不需要朝廷下旨,就說他們是倭寇。”

徐謙道:“本來就是倭寇,扣押咱們的貨物進行焚燬,襲擊咱們的商船,這不是倭寇是什麼?所以就讓浙江巡撫衙門自己去辦。”

“就怕御使們鬧起來。”王成不無擔憂,大家都不是傻子,你用這種手段,人家會看不出來?

徐謙笑了:“那就鬧嘛,他們不能證明這不是倭寇,無憑無據,若是他們高興,就讓他們去倭國取證,只要沒有證據,把事情咬死,又能怎麼樣?至多,也就是個糊塗賬而已,許多事,既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去辦,那麼就走其他的路,總會有一條路能走通,至於那些損失,到時少不得讓倭國賠償,眼下當務之急,是直浙那邊怎麼看,他們有沒有在朝廷不支持下動武的決心,就算下了決心,能不能一鼓而勝,不過這些,本官可就管不着了,隨他們去吧。”

對徐謙這種放任的態度,王成只有苦笑,道:“反正聽你的,你怎麼說就怎麼辦,是了,宮裡的事,你可要上點心,我聽說了許多消息,三月之內,必定有變。”

徐謙心領神會的朝王成點點頭。

………………………………

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695章 伏誅第490章 窮寇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613章 死路一條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358章 算賬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732章 爭取第320章 對決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450章 清算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671章 天賜公第761章 黨伐異同第660章 鼓掌第739章 大行第513章 娶妻第232章 殺手鐗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450章 清算第91章 班門弄斧第121章 開張大吉第37章 背水一戰第452章 聖明第453章 忠臣哪第729章 降表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193章 面聖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47章 名士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199章 爲官第248章 逆轉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491章 賊王第346章 青天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14章 別惹我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681章 宮變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357章 死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359章 動手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88章 糖衣炮彈第475章 變天第729章 降表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655章 悉聽尊便第27章 志向高遠第256章 造孽啊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639章 抗稅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47章 名士第498章 交鋒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190章 大禮包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549章 宰人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64章 棄子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681章 宮變第383章 整人第619章 高升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104章 主動權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30章 磚家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3章 贗品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
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695章 伏誅第490章 窮寇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613章 死路一條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358章 算賬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732章 爭取第320章 對決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450章 清算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671章 天賜公第761章 黨伐異同第660章 鼓掌第739章 大行第513章 娶妻第232章 殺手鐗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450章 清算第91章 班門弄斧第121章 開張大吉第37章 背水一戰第452章 聖明第453章 忠臣哪第729章 降表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193章 面聖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47章 名士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199章 爲官第248章 逆轉第676章 致命一擊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491章 賊王第346章 青天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14章 別惹我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681章 宮變第708章 大動干戈第323章 請戰血書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357章 死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359章 動手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88章 糖衣炮彈第475章 變天第729章 降表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174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655章 悉聽尊便第27章 志向高遠第256章 造孽啊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639章 抗稅第139章 浙江七府巡查倭寇事大使第380章 你死我活第47章 名士第498章 交鋒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190章 大禮包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549章 宰人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64章 棄子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681章 宮變第383章 整人第619章 高升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161章 欽差被坑第104章 主動權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30章 磚家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3章 贗品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