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不簡單

張孚敬終於拋出了自己乾貨。

侃侃而言道:“直浙之事,內閣不懂,朝廷也不懂,這世上的事,就怕不懂的人不懂裝懂,因此,本官倡議在京師,籌辦一個新政衙門,專門負責的,就是直浙新政事宜,往後呢,直浙的奏疏,先送去這個衙門裡擬票,再送內閣過目,內閣若是覺得沒有問題,便可照準行事,徐大人以爲如何?”

新衙門……

自從徐謙辦新衙門,大家似乎受了傳染一樣,也紛紛籌辦新衙門,彷彿上癮了似得。

其實這也怪不得大家,大明朝到了現在,朝廷的只能依據不再是從前那般的空泛,許多政務,開始變得具體起來,就如城市的擴大,就需要衛生和治安一樣,從前呢,這些事都是差役們辦,可是差役也忙,說到底他們局勢打雜的,這個能管那個能管,收稅歸他們,治安歸他們,衛生也歸他們,除此之外還有攤派、公文傳送、救火等等,結果就是,管的越是空泛,就越是什麼事都幹不好,於是,許多新衙門就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出來,一開始,大家覺得唐突,可是後來,也就慢慢的接受。

而張孚敬提出來的新衙門,對徐謙來說是絕對的利好,朝廷對新政不理解,也管不了新政,可是管不了,不代表你可以什麼都管,就比如這一次倭國的事,沒有朝廷同意,雖然名義上依舊可以找到平倭的藉口,可是假若下一次是安南呢?還能用這樣的藉口嗎?可是現在,就等於是在內閣之下,等於是專門設立了一個新政管理處,直浙的奏疏,讓這個衙門來票擬,票擬之後,再呈到內閣,就等於是直浙那邊。在內閣裡頭辦了一個小內閣。

朝廷裡頭,深諳新政的大臣幾乎都是王學門徒,所以這個衙門的主官佐官,也必須出自王學官員,這就等於,直浙那邊,在朝廷有了一個辦事處。

這個方案。一下子拉近了朝廷和直浙的距離,同時,也使得新政派在朝中又多了一個代理的衙門。

徐謙笑道:“大人真是真知灼見,此舉利國利民,徐某人定會鼎力支持。”

張孚敬笑了,道:“只是可惜啊。這個章程,內閣未必同意,楊公別的都好,唯獨不好的,就是不能接受新鮮的事物。”

這番話另有所指。

徐謙知道,這是攤牌的時候了,他沉吟道:“他的年紀大了。老眼昏花,我早就說過,陛下應當體恤他,何必讓他繼續在朝中受苦呢?”

張孚敬眼眸一亮,一拍大腿:“正是這個道理,不過現在陛下告病,所以才一直挽留他,而且據聞。楊公有意藩王中遴選儲君,此事徐大人知道嗎?”

一下子,這新任的內閣大學士和戶部尚書二人關係熱絡起來,徐謙也不隱瞞,道:“略知一二。”

張孚敬嘆道:“說句憑良心地話,陛下心太善了,明知如此。還如此挽留,按理說,不該如此啊。”

徐謙一語道出了真相:“大人,陛下其實忌憚的不是楊公。在立儲這件事上,也不是沒了楊公,就不會出現變數。楊公並非一人,沒了楊公,就會有張公、趙公,說穿了,楊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這些人,不喜新政,又不待見中山王殿下,他們要的,是讓朝廷回到弘治朝的時候去,也正是如此,陛下才不敢輕舉妄動,牽一髮而動全身啊。楊公背後,是千百個大臣,這些大臣背後,又是數千上萬個地方官員,而這地方官員背後,則是十萬士紳。”

徐謙頓了一下,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宋熙寧四年,神宗於資政殿招對兩府大臣議事,其實就是想看看對荊國公的新法兩府大臣的立場。當時已是三朝元老、樞密使的文彥博對神宗說: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神宗的回答是: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你道那文彥博怎麼說,文彥博拉下臉面說:爲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

這段奏對,幾乎成爲世人們藉以擡高身價的重要依據,而在當時背景之下,卻是異常殘酷。翻譯過來的大意無非就是,神宗想看看大家對新法的立場,而後大臣文彥博說:“祖宗法制都在,不需要改變,否則會失去人心。”神宗皇帝顯然誤會了文彥博的意思,他原本以爲人心,乃是天下人的人心,於是便很幼稚的說:“新法之後,士紳們雖然都不高興,認爲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可是對百姓又有什麼不好?”再然後,神來之筆就來了,文彥博告訴神宗:“你是天子,是和士紳共治天下,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

文彥博其實不過是說出了真相,新政讓百姓有了生業,讓人的財富增加,可謂善政,可問題就在於,新政實施之後,‘於士大夫誠多不悅’,這纔是問題的關鍵,大明朝的皇帝依靠的就是士大夫,現在士大夫們不高興了,你讓楊廷和一個人滾蛋,有用嗎?

正如王安石讓司馬光滾蛋了,難道他的新法就得以推行,大臣們就會擁護新法,士紳們就會拍手稱快?

許多人總是認爲徐謙和楊廷和不睦,又或者說是楊廷和和嘉靖不睦,只是因爲私人關係的問題,是爲了權利鬥爭,事實上,在大禮議時,確實是如此,可是現在,卻並非如此,誠如你可以消滅掉司馬光,甚至肉體將他消滅,但是絕對消滅不了宋朝的舊黨,現在也是如此,要消滅楊廷和,或者說要消滅掉那十萬士大夫,那十萬士大夫們推出來的地方官員,地方官員們仰仗的朝廷重臣,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嘉靖採取激烈的動作,不但於事無補,只會得來更大規模的反彈,甚至於整個大明江山,都可能變得不穩固。

張孚敬顯然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他明白了什麼,駭然的看着徐謙,道:“徐大人的意思是,士大夫,已經成了絆腳石?”

徐謙微笑點頭:“應當說,士大夫們,已經成爲了新政的絆腳石,也成了中山王殿下的絆腳石。”

張孚敬一時哭笑不得,他原本以爲,他已經看到了京師裡頭矛盾的焦點,覺得事有可爲,於是打起精神,立即入京,決定和楊廷和好好鬥一斗,只要拉上新黨,拉上天子,只要把楊廷和踹出局去,自己就是勝利者。

可是現在,他才發現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自己興沖沖的跑來京師,立即展露出了自己的諸多‘手段’,又是拜謁徐謙,又是給自己改名,結果不知不覺之間,就成了士大夫的敵人。

張孚敬現在唯一的感覺,就是自己有些悲劇,早知如此,還不如和楊廷和站起來更安全一些,宋神宗支持的王安石手掌天下大權,得罪了士大夫,結果如何?閻王好惹,可是士大夫卻不好惹。

徐謙明顯感覺到張孚敬臉上閃露出來的尷尬,卻是笑道:“眼下當務之急,其實不是在內閣裡設什麼新衙門,也不是推廣新政,最重要的是,先要扶立中山王。只要中山王登基,楊廷和遲早都要垮。”

張孚敬尷尬點頭,本來這一次,他要表現出洞察世事的姿態來,誰曾想,竟是露出了自己的破綻,心裡不禁有些懊惱,可是徐謙的那番話卻還落在他的心裡頭,讓他心裡沉甸甸的,自己算不算被人綁上了戰車,可惜,他不能怪別人,因爲這是他自己犯賤,尤其蒼蠅碰到了臭蛋,自己叮上去的。

中山王……中山王……這一切,說到底還是中山王。

這時候,張孚敬意識到,中山王想要登基,只怕並沒有這麼容易了,因爲朝野如此大的反對力量,絕不會輕易讓中山王得逞,那麼,接下來如何呢?

張孚敬心事重重的從徐家出來,坐上轎子,來時他是躊躇滿志,自以爲聰明,覺得自己把握住了人心,可是現在細思,陡然發覺自己是個老糊塗。

他沉默片刻,吩咐轎伕道:“連夜給張福、陳府、周府下帖子,讓他們無論來一趟,還有,想盡辦法,刺探楊廷和的一舉一動。”

轎伕是個孔武有力,又顯得很有幾分精明的魁梧漢子,他低沉着聲音道:“若是如此,徐大人這邊,要不要刺探?”

“不必了。”張孚敬不由苦笑,道:“全部撤掉,現在不宜得罪他,得罪他,會惹大麻煩。過幾日,將老夫從南京帶來的一些特產,撿一些好的送到徐家來,態度要客氣,這姓徐的,恐怕比想象中還要不簡單。”

說罷,不再吩咐,可是他靠在軟墊上,心裡卻是淌血:“自己是何苦,來趟這趟渾水,早知道這裡頭是關係着數十數百萬的爭鬥,老夫打死,都不該來啊。”

……………………………

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175章 進京第640章 升賞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752章 安撫人心第126章 重賞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296章 天子出擊第639章 抗稅第112章 殺人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505章 取而代之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9章 坑的是你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20章 擊鼓鳴冤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141章 聖旨下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606章 倒打一耙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104章 主動權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94章 不識擡舉第96章 誅心第252章 出賣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488章 宮變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20章 牛人第104章 主動權第18章 徐家善堂第365章 夠狠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724章 捷報頻傳一百六十章 坑人第321章 廷議第603章 拼了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92章 欽賜御劍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75章 讀書好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421章 代天論案第124章 是騾子,還是馬第525章 豪族第730章 磚家第205章 翰林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446章 拿下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361章 殺人誅心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286章 給點甜頭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112章 殺人第177章 御劍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347章 動手第91章 班門弄斧第525章 豪族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77章 師者如父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666章 死鬥第654章 株連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64章 冤枉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610章 老虎歸山
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175章 進京第640章 升賞第226章 宮中過問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752章 安撫人心第126章 重賞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296章 天子出擊第639章 抗稅第112章 殺人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505章 取而代之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9章 坑的是你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290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20章 擊鼓鳴冤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141章 聖旨下第237章 觸怒宮中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397章 雞賊的皇帝第606章 倒打一耙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83章 徐兄弟,你高中了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104章 主動權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94章 不識擡舉第96章 誅心第252章 出賣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488章 宮變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20章 牛人第104章 主動權第18章 徐家善堂第365章 夠狠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724章 捷報頻傳一百六十章 坑人第321章 廷議第603章 拼了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269章 錦繡文章第92章 欽賜御劍第167章 天子很隨和第75章 讀書好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421章 代天論案第124章 是騾子,還是馬第525章 豪族第730章 磚家第205章 翰林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446章 拿下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516章 禮教大防第361章 殺人誅心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286章 給點甜頭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112章 殺人第177章 御劍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347章 動手第91章 班門弄斧第525章 豪族第131章 就是來鬧事的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77章 師者如父第597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666章 死鬥第654章 株連第215章 太后賢德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163章 有人要完蛋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64章 冤枉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572章 天子心術第610章 老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