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裝甲艦的爭論

二三、裝甲艦的爭論

一九零零年的另一件重大事件就是在遠東,一大幫帝國列強們合起夥來欺負那個沒落的老大帝國。

李海頓對此幾乎無言,那個國家掌握在一大幫愚昧落後還自我感覺良好的蠢材手裡,他都不知該如何去評價。

也好,讓西方人用大炮去喚醒一下他們沉睡已經近千年的覺悟吧。

他真的沒興趣理會遠東的事,而且真的還挺忙。

“普魯士人總是那麼死板和教條,缺少創新精神,而且喜歡把簡單的問題搞得複雜,越複雜越好。”此時在卡拉米爾城堡的海軍司令部辦公室裡,大公正在不屑一顧地評論着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新式戰列艦設計,在辦公桌對面,庫德卡海軍少校正在向這位大公和海軍中將彙報着他的德國之行和對德國戰艦建造的考察報告。

在坐的還有海軍造艦總監波佩爾中將和海軍技術委員會的羅茨納上校,這種地方可沒有陸軍出身的博洛耶維奇說話的地方,他只負責記錄。

英國的報紙已經在宣傳德國人所造成的威脅,這只是一種手段,最初只是用以掩蓋他們由於他們在布爾戰爭中由於巨大的戰爭花費而造成的國庫空虛和經濟衰退,只是爲了欺騙普通民衆,但慢慢地他們自己都開始相信這種謊言了。

事實上德國皇帝根本無意與英國人對抗,甚至反而有些期待與英國結成一個同盟。很可笑的想法。英國人只是在紙上畫了個陷餅,威廉二世就準備把它吃下去,甚至不惜摧毀了與俄國人本來已經緩和的外交關係。

英國人所謂的英德同盟實際上是不想讓德國人插手布爾戰爭,威廉皇帝信以爲真,果斷地拋棄了對他滿懷期待的尼德蘭人後裔。

“普魯士人從來就沒明確的海軍戰略,這羣來自柯尼斯堡的鄉下佬根本不懂什麼是海軍戰略,只會被英國人牽着鼻子走。”李海頓繼續在嘲諷着他們的盟友們,當然,他不會說是德意志人,只是針對那些來自普魯士的容克貴族,也就是那些擁有着無數土地的鄉下土財主們。“英國人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刺激着普魯士人的神經,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登基慶典上把德國人的一艘二等巡洋艦安排在了他們最強大的君權號身邊,一八.九八年的基爾運河開通儀式上,竟誇張地派出了四艘強大的戰列艦。他們成功了,德國人跟在他們後面造起了戰列艦。”

李海頓說這些話只是在發泄一下自己的不滿,這是由於他與費迪南大公之間的矛盾和爭執——關於帝國海軍最新的造艦計劃:皇儲費迪南希望建造戰列艦,而李海頓卻主張建造成裝甲巡洋艦。

兩位大公的爭執卻極大地影響了帝國海軍的建造計劃,本來按計劃已經開工的四艘“哈布斯堡”級戰艦的設計工作還沒有開始。

“按照議會通過的預算,這四艘軍艦的排水量只能在9000噸左右,而皇儲閣下的要求是裝備240毫米的主炮,這樣只能裝備兩門主炮,而且還得削弱裝甲。”波佩爾將軍說道,在他看來,費迪南與李海頓之間爭執的焦點只在於主炮的選擇,皇儲要求裝備儘可能大的主炮,而弗雷德里希大公的想法則是寧肯多裝備兩門口徑較小的主炮而獲得更高的航速,這位已經成爲海軍中將的大公對於雙聯裝炮塔的偏愛人人皆知。

被削弱了裝甲的“哈布斯堡”級只能是一艘裝甲巡洋艦,這點不可否認,當然名義上它可以被叫成戰列艦。但如果按照李海頓的想法,裝備了兩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塔的戰艦就只能是艘巡洋艦。

“如果皇儲堅持要裝備240毫米主炮,那麼排水量就必須要增加到12000噸以上,這是原則。”李海頓強調說,“我不想讓一艘抗着大炮的戰艦象一名裸.體的勇士一樣。”

他這個比喻很形象,如果軍艦上裝備過重的艦炮,勢必要削弱裝甲,這樣的防護似乎連輕巡洋艦上裝備的150毫米艦炮都抵擋不住。

可以說一艘軍艦設計方面的三個要素:火力、速度和防護,李海頓更看重的是速度和防護,也就是生存方面的因素。因爲總的來說,相對於假想敵法國海軍和意大利海軍,奧匈帝國海軍處於劣勢,況且他一直還把英國人當成潛在的敵人。

“那樣肯定要追加預算,但是議會很難通過海軍的追加撥款計劃。”波佩爾說道。

“這是他的事,如果他不能說動議會,就只能按照我的方案執行。”

李海頓的方案是爲阿根廷人繼續建造的“加里波第將軍”級的改進方案。

自從18.95年開始的智利-阿根廷邊界爭端所引發的兩國海軍競賽已經延續多年,自伊斯特里亞造船廠爲阿根廷人建造的四艘“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回國後,智利海軍在實力上完全處於下風。

爲了扭轉劣勢,智利海軍向英國訂購了兩艘排水量在12000噸的戰列艦——“憲法”號和“自由”號。而作爲對智利人的迴應,阿根廷方面迅速與伊斯托利亞造船廠又續簽了一個補充購艦協議:續購兩艘“加里波第將軍”級裝甲巡洋艦的改進型。

羅茨納中校主持了這兩艘軍艦的設計工作,引用了部分李海頓的思路——優化水下線型,取消了撞角,另外就是首次採用了稍稍外傾的高幹舷艦體外形設計,這有助於提升軍艦的適航性和擁有更大的甲板設計空間。

這兩艘軍艦被阿根廷人命名爲“裡瓦達維亞”號和“莫雷諾”號。

爲阿廷人建造的裝甲巡洋艦開始嘗試在大型戰艦上裝備“伊斯萊亞式”高壓小水管蒸汽鍋爐,不過動力系統依然採用三脹往復式蒸汽機,總功率爲16500馬力,能夠使這級巡洋艦達到21節的航速。

現在這兩艘戰艦已經開始在船臺上鋪設龍骨,預計在1904年的8月即可完工。

費迪南大公終於與李海頓達成妥協方案:他同意在“哈布斯堡”級上只裝備8英寸主炮,並安裝蒸汽輪機,但李海頓承諾必須在帝國海軍下一級戰艦上裝備240毫米主炮,並且優惠百之三的建造費用。

三艘“贊塔”級偵察巡洋艦在1900年遠東對清國的“八國干涉戰爭”中大出風頭,作爲世界上第一艘裝備了蒸汽輪機的遠洋艦船,它在海面上31節的高航速令各國戰艦望塵莫及。它們所裝備的強大動力裝置引起了各國海軍的關注,伊斯萊亞斯泰爾動力公司從此進入到世界著名的發動機製造商的行列,並因此獲得了不少訂單。

一向驕傲的北德意志人也終於肯低下高昂的頭顱,向他們一向瞧不起的奧地利人的造船廠學習經驗。。

101 轉折二一六〇市場和干預120 蘇門答臘八五三準備109 生產90 海嘯三一〇五春季攻勢二九四斯卡格拉克七七七馬耳他一38 利益一三三海軍司令部124 潛艇部隊36 逆海二69 挪威海一87 直布羅陀三九四斯卡格拉克七一四二海神之戟五28 淞滬之戰一一五八烏拉爾二七四意大利六143 冰島三72 挪威海四一一九日落法蘭西八152 反攻四45 潛流36 逆海二35 逆海一101 轉折二一三〇埃及戰記四二七裝巡還是戰巡157 琉球海戰五一四九曙光61 高加索空戰三85 直布羅陀一113 蘇門答臘一一三二埃及戰記六57 準備期八九斯卡格拉克二100 轉折一66 中國工業八六海上力量一〇九託卜魯克二一一四日落法蘭西三一六二爭端116 蘇門答臘四一二〇在礦山一五一坦克初現二四新概念43 南京三三二混亂年代一二七埃及戰記一一四四海神之戟七146 冰島六五二調整12 海空對抗三四新設想二二大撤退三四水櫃118 蘇門答臘六三八意外相遇27 援助139 兵進中亞一七二意大利四11 海空對抗二148 制導火箭126 駛向戰場六一海上之王九一斯卡格拉克四42 南京二一二六動盪一六〇市場和干預85 直布羅陀一52 相持81 目標阿非利加二37 逆海三111 漠北一112 漠北二二四新概念37 逆海三一〇四春季攻勢一一三八海神之戟一109 生產137 超級航空母艦31 特遣艦隊64 出埃及一〇〇在船廠35 逆海一56 戰爭二五九突破一一六日落法蘭西五一四七海神之戟十173 大西洋戰局35 逆海一10 海空對抗一75 怒海爭鋒三四四東北戰線8七七馬耳他一五七反擊構思156 琉球海戰四
101 轉折二一六〇市場和干預120 蘇門答臘八五三準備109 生產90 海嘯三一〇五春季攻勢二九四斯卡格拉克七七七馬耳他一38 利益一三三海軍司令部124 潛艇部隊36 逆海二69 挪威海一87 直布羅陀三九四斯卡格拉克七一四二海神之戟五28 淞滬之戰一一五八烏拉爾二七四意大利六143 冰島三72 挪威海四一一九日落法蘭西八152 反攻四45 潛流36 逆海二35 逆海一101 轉折二一三〇埃及戰記四二七裝巡還是戰巡157 琉球海戰五一四九曙光61 高加索空戰三85 直布羅陀一113 蘇門答臘一一三二埃及戰記六57 準備期八九斯卡格拉克二100 轉折一66 中國工業八六海上力量一〇九託卜魯克二一一四日落法蘭西三一六二爭端116 蘇門答臘四一二〇在礦山一五一坦克初現二四新概念43 南京三三二混亂年代一二七埃及戰記一一四四海神之戟七146 冰島六五二調整12 海空對抗三四新設想二二大撤退三四水櫃118 蘇門答臘六三八意外相遇27 援助139 兵進中亞一七二意大利四11 海空對抗二148 制導火箭126 駛向戰場六一海上之王九一斯卡格拉克四42 南京二一二六動盪一六〇市場和干預85 直布羅陀一52 相持81 目標阿非利加二37 逆海三111 漠北一112 漠北二二四新概念37 逆海三一〇四春季攻勢一一三八海神之戟一109 生產137 超級航空母艦31 特遣艦隊64 出埃及一〇〇在船廠35 逆海一56 戰爭二五九突破一一六日落法蘭西五一四七海神之戟十173 大西洋戰局35 逆海一10 海空對抗一75 怒海爭鋒三四四東北戰線8七七馬耳他一五七反擊構思156 琉球海戰四